:::主要內容區

台灣果樹產業結構調整現況

中部辦公室 黃美華

一、前言

  台灣水果種類多達30餘種,產區遍佈全國,目前栽培面積為221,880公頃,產量2,564,633公噸,年產值約新台幣57,270,000萬元,產品除少量外銷外,主要供應內銷市場。

  台灣目前經濟栽培之重要果樹包括柑桔、芒果、香蕉、鳳梨、荔枝、葡萄、梨、楊桃、番石榴、蓮霧、番荔枝、印度棗、木瓜、柿子、龍眼。各類果樹皆有其產業之特色;有些以新興品種、品種多樣化吸引消費者,或者利用精進之生產技術生產優良果品,佔有市場。惟部分產業亦有其隱憂,如柑桔黃龍病蔓延,文旦超產造成年年產銷失衡;香蕉黃葉病罹病嚴重;芒果、荔枝、檸檬產期集中,盛產期價格低落;芒果炭疽病不易防治,影響品質;寄接梨之梨穗需仰賴進口供應;番石榴之立枯病問題;甜柿、溫帶梨、梅產區超限利用;番荔枝、荔枝、龍眼、香蕉之保鮮困難,不耐貯運;龍眼粗放栽培衍生之產銷等問題。

  另由於多數產區分佈於山坡地,且個別農民經營規模小,不利於機械作業,致產銷效率低。在雇工困難,工資、土地、產銷資材昂貴之情形下,生產成本偏高。此外,台灣因地處亞熱帶,颱風多,氣候亦不穩定;夏季高溫多雨,偶遇長期乾旱,致產量及品質不穩定。且因多項水果產期集中於夏季,加上進口水果之競銷,致使部分國產水果偶有發生季節性之產銷失衡現象。

二、政策目標說明

  我國加入WTO前水果類實施非關稅措施之項目共21項,其中屬管制項目者有東方梨、椰子、柚子、香蕉、鳳梨、芒果、柿子、木瓜、荔枝、龍眼、番石榴、桂圓肉及其他柑桔類果實;屬地區性限制進口項目者包括橙類、檸檬、葡萄柚、葡萄、李、桃、蘋果及其他中國柑。加入WTO後,東方梨、椰子、柚子、香蕉、鳳梨、芒果、柿子、桂圓肉改採關稅配額。橙類、檸檬、葡萄柚、葡萄、李、桃、蘋果、番石榴、其他柑桔類果實及其他中國柑一次開放。荔枝、龍眼提高關稅後開放。為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市場開放後果樹產業所面臨之衝擊,近年來之施政目標如下:

(一) 降低產銷成本

  國產水果生產成本偏高,如鳳梨每公斤為6.8元、木瓜9.7元,香蕉、檸檬、柳橙、葡萄柚13元,桶柑、椪柑、文旦柚、龍眼、芒果、荔枝、番石榴為15~20元,葡萄27元,番荔枝、蓮霧、寄接梨、蘋果為38~44元,水蜜桃更高達75元,皆高於他國產品。鑑於欲提昇競爭力,須由降低產銷成本著手,因此,降低產銷成本列為近5年計畫重要政策目標。

(二) 提高經營效率

  國產水果各項生產成本中以人工費用所佔比率最高,人工費用因果樹種類而不同,最低者如黑葉荔枝、青梅每公頃9萬餘元;香蕉、鳳梨、柳橙、文旦柚、椪柑每公頃15萬~20萬元;寄接梨38萬元,楊桃、番石榴、葡萄每公頃46萬~51萬元,約佔生產成本之50%~72%。亟待藉提高經營效率,以降低產銷作業人工費用之支出。

(三) 提昇國產水果品質

  水果品質之指標包括果形、果粒大小、果實外觀、含水量、果肉質地、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糖酸比及採後之保鮮包裝等。多年來國產水果品質仍存在諸多問題;如香蕉兩段著色、外觀不良問題,冬果鳳梨酸度高,夏季番石榴品質不佳,海梨柑乾米現象,文旦柚糖度低,青梅裂果、小果,印度棗品質不穩等。由於國人生活水準提高,對水果品質之要求較高。欲在開放的市場,取得市場佔有率,有待提昇水果品質,以展現國產水果之特色。

(四)穩定產銷

  多年來,國產水果如文旦柚、荔枝、龍眼、鳳梨、芒果、香蕉及檸檬等曾因豐產或產期集中,以致發生產銷失衡現象,因而造成果賤傷農。故唯有穩定產銷,方可確保果農收益。

三、實施策略

(一) 凸顯產業競爭優勢

  我國果樹產業之競爭優勢為進步的栽培技術、具特有之品種,可藉計畫之推動,來強化產業之競爭優勢。

(二) 加強具競爭力產業之輔導

  熱帶、亞熱帶水果及不耐貯運之水果,仍具競爭力,應加強該等產業之輔導。

(三) 無競爭力之產業縮減面積或轉型

  無競爭力之溫帶果樹及部分嚴重超產之熱帶、亞熱帶果樹,輔導縮減面積或轉型經營。

(四) 注重輔導區之普及化

  為有效利用資源,應加強生產區產銷班之輔導工作,使相關措施得以整合並普遍推行。

四、採取措施

(一)改進果園生產環境

  台灣多數果園皆無完善的連絡道與作業道,不但肥培管理作業不便,生產資材及產品運輸困難,且無法利用機械作業,致過度仰賴人工,產銷效率低落。為便利產銷作業,輔導開闢果園連絡道、作業道,改進果園園內道路,受益面積890公頃。

(二)推行矮化、間伐作業

  植株高大的果樹,其管理、採收困難,致影響產品品質;密植之果園,不但產銷作業困難,且因通風、日照不良,產量及品質無法到達理想狀況。為輔導改進,指導芒果、柑桔超密植之果樹適當間伐;輔導梅、荔枝、龍眼等樹體高大之植株進行矮化作業,輔導面積共計3,092公頃。

(三)推行機械作業及改進相關產銷設施

  為改善產銷相關設施,提高產銷效率並解決雇工困難及工資昂貴問題,輔導組織健全之產銷班共同使用小型怪手施用有機肥,使用殘枝粉碎機將修剪之枝條加以粉碎、堆積、發酵後當有機肥利用,共同使用噴藥車、搬運車、洗果機、選別機等農機進行防治及採後處理作業。另亦輔導興建集貨場、冷藏庫,便利產銷班進行產品冷藏、集貨、選別及共同運銷,受益面積計20,160公頃。

(四)建立健康種苗繁殖供應體系

  為防止香蕉黃葉病、柑桔黃龍病、葡萄病毒病及百香果病毒病經由苗木傳播而蔓延,分別輔導建立香蕉、柑桔、葡萄、百香果健康種苗繁殖供應體系,配合產業發展及農民之需求,培育健康優良種苗,年供應3,220萬株,受益面積8,200公頃。

(五)推出新興品種並配合辦理品種更新

  為提供市場更多的選擇,並滿足消費者愛好新奇之心理,輔導農民辦理品種更新,淘汰老舊品種,促進國產水果品種多樣化,將部分開英種鳳梨以台農六號、十三號、十六號、十七號、十八號等品種更新1,483.6公頃,文旦柚以茂谷柑、明尼桔柚、臍橙、晚崙西亞等早晚熟品種更新776.6公頃,海梨柑以茂谷柑更新462.14公頃,金煌芒果以台農一號、玉文、金星等品種更新226公頃,黑葉荔枝以玉荷包、糯米茲及淮荔等早晚熟品種更新241.4公頃,香蕉北蕉以台農一號、台農二號、台農三號及寶島蕉更新1,000公頃。更新面積計4,238.74公頃。

(六)加強產期調節

  國產水果因產期集中,盛產期常有供過於求現象,又檸檬、番石榴、蓮霧夏季之價格低落,為避開價格低落期上市並拉長產期,輔導檸檬、蓮霧、番荔枝、番石榴、葡萄及印度棗等利用產期調節技術調節產期,受益面積14,850公頃。

(七)輔導設施栽培

  為克服不良氣候影響、防止果實蠅危害或病毒病之蔓延,推行設施栽培;如木瓜利用網室設施栽培防止蚜蟲傳播輪點病毒病、印度棗利用網室設施栽培防止果實蠅危害、葡萄以溫室設施生產早春葡萄,輔導面積計2,001公頃。

(八)品質改進措施

  針對個別產業之品質問題,分別輔導品質改進相關措施,如香蕉推廣利用牛皮紙套袋,解決兩段著色問題,輔導外銷紙箱內加套塑膠袋加強保鮮效果;推廣愛文芒果疏果、完熟採收,提昇品質;寄接梨、鳳梨利用正確之管理取代濫用植物賀爾蒙。另召開講習會、成果觀摩會,推廣栽培管理、品質改進相關技術。受益面積計17,300公頃。

(九)推動柑桔、梅產業策略聯盟

  民國88年成立柑桔產銷策略聯盟,訂定組織章程,強化柑桔產銷班之組織、運作,訂定作業規範,成立技術服務團,辦理講習、訓練,改進產銷技術,並建構柑桔產業資訊網,提供產銷資訊。90年成立梅產業策略聯盟,舉辦樹體矮化、品質改進講習會,輔導產銷班取得吉園圃認證,並舉辦美梅節、梅宴比賽、精緻梅餐發表會及梅製品評鑑等活動,活絡梅之內銷市場。

(十)辦理廢園造林

  國產文旦、海梨柑、芒果、梅、可可椰子等果樹,或因品種品質性狀不佳,或種植面積過量,或因消費習慣改變市場萎縮,或因生產成本偏高產品又無特色,致每有滯銷現象。為解決該等果樹產銷問題,輔導其粗放管理之果園辦理廢園造林,執行面積895.22公頃。

(十一)拓展外銷市場

  輔導農民團體配合拓展水果外銷之需求,興建集貨場、冷藏庫,加強採後保鮮處理,改進分級、包裝,加強辦理香蕉、柑桔、芒果、荔枝、楊桃、番石榴、鳳梨、蓮霧、葡萄及印度棗等水果外銷,外銷市場包括日本、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美國及歐洲等,年外銷量約45,000公噸。

五、近5年計畫經費支用與執行效益評估

(一)經費支用情形 pdf

(二)直接效益 pdf

註:單位面積效益包括生產成本降低、品質提升、售價提高之綜合效益。

(三)間接效益

  1. 國產重要經濟果樹經加強講習、觀摩訓練,改善生產技術,並推行各項產銷改進措施後,水果品質明顯提昇,如台灣香蕉、台灣椪柑…等多項水果在國際市場已獲得良好信譽。
  2. 改善果園園內道路後,配合推行機械作業及矮化、間伐,發揮加成之效果,明顯提高經營效率。
  3. 輔導無競爭力果樹之粗放果園廢園造林,降低次級果品之生產,並縮減無競爭力果樹之栽培面積。
  4. 推廣新品種,促進國產水果品種多樣化,除延長及分散產期外,亦提供消費者多樣化之選擇,對穩定產銷效果良好。
  5. 推動生產策略聯盟,推廣正確之經營管理,合理使用農藥與肥料,減少環境污染,生產安全果品,達到永續經營之目標。

六、檢討與未來努力方向

(一)檢討

  1. 台灣無競爭力果樹如東方梨、梅、柿、海梨柑、及文旦等多數種植於超限利用之宜林地或林班地,因屬非法使用,按現行規定不得補助廢園費,致影響廢園造林之成效,亦無法解決該等果樹之產銷問題。
  2. 我國自今〈91〉年元月加入WTO以來,許多會員國所生產之水果陸續廉價大量進口,國產水果不但在內銷市場遭受嚴重衝擊,外銷亦面對更多國家產品之競爭。
  3. 各項工作之推動,雖於計畫研提前先行召開會議,訂定年度推動之工作項目,再由各縣市政府據以研提計畫,送本會彙整核定後實施。惟各縣政府囿於轄內各鄉鎮環境、農民要求等因素,所提計畫常偏重於農機補助及產銷設施之設置,未能著眼整體產銷之改進,無法達成計畫之預期效果。

(二)未來努力方向

  1. 拓展國外市場
    加強國外產銷資訊之調查及收集,配合外銷市場對品種、品質之需求,設置外銷供果園,改進肥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加強集運過程之品管及到貨品質之追蹤,並改進採後保鮮處理、分級與包裝。

  2. 建立國產水果安全、營養、精緻之特有形象
    加強輔導提昇國產水果之品質,提高高品質果品所佔之比率;加強吉園圃認證之普及,建立國產水果安全形象;產品標示營養價值,凸顯國產水果之特色。

  3. 善用新品種爭取市場
    在開放競爭的市場中,欲獲得消費者之青睞,須不斷推出新興優良之品種。未來宜加強選育新品種,推廣新品種,輔導老舊或無競爭力之品種利用優良新品種更新。

  4. 解決超限利用問題
    林務單位宜加強輔導超限利用之果園回歸造林,以防林業用地遭濫墾,確保國土保安,並達縮減無競爭力果樹生產面積之目標。

  5. 加強計畫查核
    應逐年檢討計畫工作項目,並隨整體環境之變動修正。執行期間應加強實地查核,包括計畫工作落實情形、經營管理實績、產銷設備之管理、利用與維護等。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4-26:5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