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台灣雜糧養生保健餐

文 蘇宗振  

  雜糧為稻米以外糧食作物之統稱,台灣生產之雜糧作物有甘藷、落花生、食用玉米、大豆、蕎麥、紅豆、毛豆、胡麻、綠豆、黑豆、薏苡、小米、樹豆等十餘種,是僅次於稻米之大宗作物。50年代栽培面積曾高達43萬公頃,隨著國人消費習慣改變及貿易自由化影響而逐年減縮。迄民國90年栽培面積僅為六萬餘公頃,栽培農戶約有14萬戶,9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受到國外低價雜糧的劇烈競爭,嚴重威脅國內栽培農戶的權益,然而國產雜糧因採用國內選育之優良品種,在適地適種適時採收,並妥善儲存及處理才上市,具有品質優良、新鮮、衛生、安全等特質,是消費者購買時之最佳選擇。本會為加強宣導此項特質,並建立產品之市場區隔,以紓緩加入世貿後之衝擊,提升競爭力,促進國內雜糧產業之永續發展,特迎合國人重視營養均衡及健康保健之消費趨勢,由本會中部辦公室透過嘉義縣政府、縣農會輔導朴子市農會辦理「台灣雜糧養生保健餐」宣導活動。保健餐特別商請嘉義大學中草藥研發中心楊玲玲教授,以台灣雜糧為主要材料,設計10道豐盛又營養之餐點,接受各界訂餐嚐鮮。

  活動於91年12月14、15日兩天,假嘉義縣立體育館舉辦,會場同時配合辦理國產優質農特產品展和放風箏、排豆畫、雜糧創意美食展等多項活動。開幕典禮於14日中午12時舉行,是日席開135桌,超出原預定之120桌,座無虛席,因受空間限制無法增加桌數,致向隅者眾,承辦單位深感歉意。開幕時由本會李副主委健全主持,與會貴賓有嘉義縣陳縣長明文、嘉義縣議會余副議長政達、張立委花冠、朴子市張市長純真、嘉義大學楊教授玲玲及中部辦公室黃主任有才等人。貴賓致詞時對本次活動代表之意義及活動內容、餐點等均表示贊同及稱許,來賓對會場呈現之各道餐點均甚滿意。為期2天之活動,共計席開237桌,約6千人次用餐及參加活動,成功的將國產雜糧之新鮮、健康、安全、美味之特質展現在國人面前,並以多樣化的烹飪方式推介給消費者。冀由本項活動能促進消費者對國產雜糧產品之認識,建立國產與進口產品之市場區隔,有效提升本土雜糧產品之競爭能力。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2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