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海鱺苗室內循環水養殖之研發

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黃丁士˙蔡萬生˙林金榮
褔成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薛政敏

 

壹、前言

 

  海鱺(cobia)又名「軍曹魚」,屬鱸形亞目,在全世界中僅有一屬一種,在大陸及越南亦稱「龍魚」或「海龍魚」。因體表呈黑色,腹部為白色,日本人稱之為「黑魽」,以攝食底棲魚類、螃蟹及頭足類為主。海鱺成長快速,一年可增重5~7公斤,第二年即可達15公斤,最大者體長超過1.5公尺,體重達60餘公斤。海鱺為多脂高蛋白之魚種,富含優質蛋白質與高度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肉質含有DHA及EPA,其中DHA為人體腦部需要的重要養分,而EPA則具抗凝血功能。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牛磺酸,具有調節細胞滲透壓的作用,可防止膽結石的形成,還具有降低血糖、血脂等作用。

 

  海鱺是台灣目前外海箱網養殖的主要魚種,年產量約3,000公噸,為我國加入WTO後,具有國際競爭的魚種之一,而提高海鱺箱網養殖的活存率為關鍵所在。通常魚苗直接放入海上箱網養殖,會因不適應而死亡,故業者傾向放養較中、大型幼魚及越冬苗,即作幼魚中間育成,以提高活成率;又,海鱺幼魚的活動力強,耗氧量高,用水量大,因此,中間育成設備必需採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藉以節約用水量及能源,進而降低生產成本。冬天低水溫期,海鱺幼魚成長不佳的問題,則可由分段養殖模式的建立來加以克服。於冬天的11~12月進苗,在陸上應用循環水設備及分段養殖模式生產越冬苗,至翌年3月初魚苗体重可達150公克,因體型較大,放養於海上箱網後,活存率較高,持續養至年底即可達5~8公斤的上市体型。依照上述方法進行,在海上箱網的養殖期間可由以往的18個月縮短為10~12個月,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因為在陸上進行中間育成,所以可避免冬天水溫低,海鱺成長不佳,或寒流來襲可能遭涷死的情形,養殖場人員也無需頂著東北季風出海投餌;此外,養殖海域更可利用海鱺收成後的低水溫期休養2~3個月,避免養殖場老化及疾病叢生的問題。

貳、海鱺循環水養殖系統之構造與原理

 

  本中心與褔成海洋科技公司經由產學合作計畫已成功研發出一套海鱺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並應用此系統建立海鱺分段式中間育成養殖越冬模式。此系統之組成單元及其作用分述如下:

  1. 微粒子過濾機及沉澱桶:去除水中的固体廢物。

     

  2. 微生物濾槽:去除水中的有害氨氮素。

     

  3. 微泡沫機:去除水溶性有機物及氨氮。

     

  4. 溶氧錐:過濾處理後的水在此強力加氧,以有效提升水中的溶氧。

     

  5. 微電腦溶氧監測及加溫恆定系統。

     

  6. 緊急供氧維生系統。

     

  7. 殺菌燈:以紫外線消毒,以防止水中有害病源滋生。

  本循環水系統之操作流程附圖DOCX / odt / pdf所示。6桶養魚水槽之養殖用水,經由回水管以重力方式流到微粒子過濾機內,先去除水中的有機顆粒;接著流到微生物濾槽之沈澱池,內置有生物濾床,有效地去除溶於水中的有害氨氮等含氮物質;其後流入緩衝槽內,藉由抽水泵浦,將水抽進蛋白質泡沬機及滴濾槽,進一步去除水中的水溶性有機物及二氧化碳;處理後的水回流至原緩衝槽;最後,經另一部抽水浦泵將水抽經氧氣錐作增氧處理,其中部份則流經紫外線殺菌燈作殺菌處理,然後重新流回養殖水槽使用。

參、海鱺循環水越冬試驗

 

  91年1月7日,由台灣購入12,500尾海鱺苗,平均體重4公克,每桶放養2000尾,共6桶(4噸FRP桶),每桶水溫均設定在19.5℃,換水率為5~10%。經2個月的養殖,平均體重達47公克,活存率為93%。死亡者皆是因跳出池外,後來在池邊加網,即可避免之。海鱺循環水分段養殖越冬模式已開發成功,活存率高達90%以上。本循環水養殖系統一次可養1.5萬尾幼魚,但體重達到40~50公克時則需分養。另一方面,對照組採用一般桶式流水養殖,換水率為200~500%,經2個月的越冬養殖,平均體重為24公克,活存率為49%。二相比較,循環水的養殖密度為流水式者的6倍,產量為流水式者的21倍,但用水量僅為流水式者的1/40~ 1/50。採流水式養殖的魚苗,除越冬體型應在18公克以上,否則低水溫期會有被凍死之虞外,越冬期間魚苗會有疾病及寄生蟲問題的出現,需加強魚病防治,而採循環水養殖者,則不會有此等問題的發生。

肆、本系統的特色

 

  1. 彈性大:本循環水系統各水槽可單獨設為密閉循環,半循環及流水式養殖,適合各種養殖操作。

     

  2. 成本低:由於殘餌及濃縮污物不再經過系統,減少系統中生物濾床的負荷量,可縮減生物濾床的面積,同時也降低系統製造成本。

     

  3. 排污佳:海鱺成長快攝餌量多,在養殖過程中,會分泌黏液在水表面形成泡沫黏液污物,故系統的排水設計有上下排水口,下排水口可將較重的殘餌污物從底部有效濃縮排出,而浮於水面的泡沫黏液則可由上排水口作有效的排除,此大大降低系統的負荷。

     

  4. 節省用水:採循環水越冬養殖的魚苗產量為流水式者的20倍以上,但用水量僅為其1/10~1/50,且因系統裝設有加溫系統,可避免幼苗遭凍斃。

     

  5. 安全性高:因本系統具備雙套溶氧監測,具有雙層保護功能,可防止因溶氧監測設備故障,所造成的不可彌補的傷害。本系統也具備不斷電系統(UPS),可確保系統電子儀器的完全正常操作,且馬達設備等因與養殖場自動發電機(ATS)相結合,故可防止任何停電所造成的影響;更進一步,與養殖場保全系統結合,萬一發生停水、停電、停氣,會立即通知現場操作人員前來緊急處理,此可確保海鱺在高密度循環養殖系統之安全性。

     

  6. 自動化:在注排水系統方面利用pH計來監測水質狀況,當pH設定低於7.0,不利生物濾床硝化作用的進行時,會自動排放水,確保系統水質在最佳狀況。

     

  本系統已經過6次分段式養殖的試驗,全年都能成功、安全地生產中大型海鱺苗,迄今先後共計生產8萬多尾,平均體重120~320g的海鱺苗,活存率均達90%以上。目前仍持續針對系統缺點加以改良與研發,以期儘速將技術轉移給民間推廣使用。

伍、結論與建議

 

  1. 海鱺室內循環水系統經多次改良並不斷測試,已獲初步成果。俟海鱺循環水系統完全確立後,將申請專利,並將技術轉移給民間推廣使用。

     

  2. 海鱺在室內分段養殖技術已無問題,活存率高達90%以上,循環水養殖系統已開發成功,越冬技術亦逐步建立。

     

  3. 分段養殖所培育之中大型海鱺苗,放養於箱網後的活存率,由原來未經分段養殖,直接放養於海上箱網的10%以下,提高為50~60%,使生產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4. 放養於海上箱網的海鱺體重在1公斤以下者,容易感染巴斯德桿菌及外部寄生蟲。外部寄生蟲可用淡水浴去除,而巴斯德桿菌的防治,則有賴與相關學術單位共同合作,進行疫苗的研發,以使海鱺在海上箱網養殖的活存率提高為80~90%,才能與鮭魚競爭,開創台灣養殖的另一春。

陸、謝辭

 

  本研究之經費係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1農科-1.1.5-A2)海鱺分段式養殖相關技術之研發─澎湖地區(II)產學合作計畫項下支助。試驗期間承蒙蘇所長偉成博士、蘇副所長茂森博士及廖一久院士惠賜寶貴意見,本中心同仁及福成海洋科技公司林建成主任及林麗華女士鼎力協助,謹此特申謝忱。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2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