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重建區農業產業振興方案執行成果與檢討

中部辦公室 許漢卿‧曾淑汾

一、前言

  88年9月21日一場大地震,造成中部地區房屋、道路系統、維生系統、及生命財產重大創傷,在農業方面亦造成相關設施損失70億元,農牧業損害達46億元。該區原為台灣地區重要的農業產區,農業產值達307億元,佔該區產值之18%,而就業人口中16%均從事農業生產,因此農業產業之復建與振興,對重建區之經濟復甦與發展格外的重要。本會中部辦公室適處重建區,相關同仁於地震後立即投入農業重建工作,於完成第一階段緊急救災、及進行第二階段重建工作後,鑒於該區受地震重創後,失業率增高,缺乏生機,農民收益降低,影響重建家園之能力,乃就地緣之便,經常赴重建區與農民溝通協調,同時運用精省後之人力與經驗,於90年度運用重建會編列重建第二期特別預算,研擬「重建區農業產業振興方案」10項計畫,其經費經立法院90年12月通過,並保留至91年度付諸執行,經費計7億5,448萬餘元。

  重建區之農業受震災損害後,復又遭逢台灣加入WTO之衝擊,面臨前所未有之挑戰,因此此一方案之執行,除考量重建之需求外,同時并納入WTO之產業因應與調整轉型措施。計畫內容涵蓋生產、行銷、旅遊、創新性計畫,期早日恢復農業生產,活絡農村經濟,並輔導農業升級轉型,建立永續發展模式,增加農民收益,期能藉由農村經濟之改善,使重建區居民得以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各項重建工作,早日恢復該區之繁榮。

二、計畫內容及執行成果

(一)全面完成災損產銷公共設施復建

  在產業輔導方面,對於第一階段因經費限制,尚未完成復建之災損產銷公共設施,納入本方案內全面完成復建,計完成集貨場、冷藏庫、冷凍庫、產銷設施、灌溉設施、蓄水池等102件設施復建,以改善生產、集貨、冷藏、產銷設施,促使農產品恢復正常產銷作業,恢復農業基本生產機能。

(二)加強施用有機質肥料

  為求農產品品質的提升,辦理有機質肥料之推廣,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與生物性,促進根部發育,加速恢復樹勢生長,確保農產品的產量及品質,於苗栗、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縣及台中市七縣市推廣7,070公頃,輔導農民購買有機質肥料4萬2,420公噸,由於部分有機質肥料且係利用農牧廢棄物生產,同時有助於解決相關產業污染問題,及維護農田地力。而長期作物如柑桔類,施用有機質肥料明顯使新梢活力強、抗病、開花提早,果品糖度增加,並可防隔年結果。對於品質提升效益顯著。

(三)增進生產機能

  重建區之枇杷、高接梨、柑桔、梅、茭白筍等,深具本土性及競爭力,產量佔全台比重極高,眾多農民賴此維生,經特別選定這些重點產業,給予重點之輔導,包括整合產銷班,加強組織運作、改進產銷設施,設置集貨場、理貨選別裝置,改善保鮮冷藏設備及田間栽培作業機具及運輸車輛等,提高產銷效率;透過技術輔導、優良種苗改善,提升產品品質及經營效率;輔導辦理共同選別、分級、包裝(計價),及共同運銷,開拓行銷管道;改進產品包裝設計,增加商品化價值,促進消費者採購意願,並配合市場需求,調整生產結構,拓展多元化之行銷管道並秩序運銷,提高產品售價,藉由優良品質形象的塑造,促進產業升級。

  在茭白筍部分,輔導興建集貨場、冷藏庫、購置水筍桶等運銷設備,編印肥培管理及採收後處理作業規範手冊,設置30公頃健康母莖種苗,辦理2場觀摩講習活動,提升產品品質,並設計內、外銷紙箱,辦理2場海外展售促銷,提高產品價格。枇杷、梅、高接梨、柑桔部分,輔導辦理枇杷品質改進示範,生產高品質大型果計290公頃,辦理國產梅製蜜餞評鑑暨賞梅產業活動2場次,柑桔、梅、枇杷、草莓等產品共選共計、栽培管理、安全用藥推廣等講習及示範15場次,輔導多元化產品形象設計製作及包裝改進計六式。

(四)重振具競爭性本土化產業

 重建區有許多深受市場歡迎的產品,極具市場發展潛力,如臍橙、糯米茲荔枝、玉荷包荔枝、淮荔荔枝、椪柑、柳橙、香蕉及蓮霧等,該區椪柑面積6,621公頃,佔全國78%,柳橙2,800公頃,佔32%,香蕉3,000公頃,佔30%。其品質優,風味佳,頗負盛名,經衡量當前之種植面積及售價,仍有發展空間,爰研訂重振具競爭性本土化產業計畫,輔導該區農民擴充生產。其中部分本土性特產因罹蟲害或衰老,如卓蘭椪柑、中寮柳橙罹黃龍病,中寮香蕉罹黃葉病,震災後茶樹根部受損,植株衰弱加速罹病,茶園生產力呈衰退現象。針對該等作物分別利用健康種苗、更新等方式,恢復生產。另名間鄉及南投市八卦山紅土台地種植之開英種鳳梨,為較晚熟之鳳梨產區,因消費習慣改變,已無競爭力,則利用育成之優良鮮食品種予以更新。

  在太平、霧峰、大里、南投等地區,超產之黑葉荔枝採以高接更新為糯米、玉荷包及淮荔190公頃;水里地區臍橙,配合健康種苗擴充種植10公頃;中寮地區橙類柑桔園利用明尼吉柚、臍橙及茂谷等健康種苗品種更新20公頃;受黃葉病為害之香蕉園利用組織培養苗更新350公頃;鹿谷、竹山、名間地區衰老或災損茶園更新33.5公頃;名間超產之開英種鳳梨更新為鮮食品種40公頃;柑桔園以健康種苗更新10公頃。另辦理栽培技術講習20場次,加強田間管理能力,以振興具有發展空間及競爭性之產業,提高農民所得,促進重建區重要產業復甦。

三、現階段土石流監測工作

  有關現階段土石流監測的工作,主要可分為下列三大部分:

(一)非接觸性監測方式-提供大區域警戒資訊

  形成土石流的3個基本條件是豐富的鬆散土石、陡峻的坡度及大量的水源。水源不僅是土石流的組成物質,更是土石流發生的激發條件。形成冰川土石流的水源來自冰雪融水,而形成降雨土石流的水源是來自於大氣降雨。台灣地區雨量豐沛而且集中,土石流的發生和降雨有很密切的關係。在同一條土石流溝內,其集水區內之土壤、地質、地形及溝床條件,在正常情況下的一定時期內,可視為相對穩定且變化不大,但是其集水區內降雨狀況卻是變化極大。因此土石流的發生及其規模大小,取決於其集水區內之降雨條件、土壤條件及溝床坡度條件。若能利用土石流形成過程中之相互關係,分析出降雨條件在土石流集水區內的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就有可能利用降雨條件達到土石流發生警戒的工作。

  中央氣象局目前已於全省架設343座雨量站,而重建區內亦再增設完成37座雨量站,該項資料已可透過專線將10分鐘雨量資料即時傳輸至水土保持局。

  為善用上述資料,水土保持局已於89年開始辦理「土石流警戒分區與發生基準值之研究評估」,利用中央氣象局10分鐘即時雨量資料配合土石流警戒分區之劃定與基準值之訂定,以非接觸性之土石流觀測方式,進行大區域土石流警戒之觀測,並依該項警戒值訂定成果配合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http://fema.swcb.gov.tw)進行警戒研判,如降雨超出所設定之警戒值,則可直接透過網際網路、自動傳真及自動簡訊方式,通知各級防災單位做為警戒及疏散等必要措施執行之參考。

  土石流警戒分區與發生基準模式依不同區域可分成3種模式,第一部份係針對南投縣國姓鄉九份二山地區,其警戒值為單日累積雨量超過150mm,建議疏散基準值為單日累積雨量超過250mm。第二部份在中部重建區內(但不包含上述九份二山地區),主要係針對過去水土保持局委託調查完成之各土石流潛勢溪流之崩塌率、有效集水區之坡面坡度、溪床坡度及岩性等基本資料,依所訂之權重予以評分後,劃分為八大警戒分區,再依921大地震後曾經發生土石流之歷史雨量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利用中央氣象局10分鐘即時雨量資料推算各土石流潛勢溪流所在地之降雨強度及累積雨量,訂定各分區之土石流發生臨界雨量線(CL)及避難雨量線(EL),另為應用方便,該計畫業依研究成果於每一鄉鎮選定警戒值最低者為該鄉鎮之代表警戒值;如以臨界雨量線(CL)與有效累積雨量與有效降雨強度之交點做為警戒基準值,警戒基準值累積雨量約位於150mm至455mm間,降雨強度界於15至40 mm/hr間。第三部份包括重建區外所有地區,係以有效累積雨量達300mm為警戒值。

  土石流警戒分析模式示意,各行政區之警戒分析狀況可經由網際網路獲得相關資訊,主要可查看各行政區的警戒狀況與雨量資料,警戒狀況共分三級:正常、接近警戒及警戒。各行政區之警戒狀況除了以文字資料顯示外,尚有圖表的顯示方式提供一般使用者連結上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網站查詢。

(二)接觸性觀測方式-蒐集土石流發生資料,提供警戒值修正參考

  除上述以非接觸性之土石流觀測方式外,水土保持局另於91年辦理「土石流觀測示範站建置與系統整合」計畫,本計畫主要係建立土石流現場觀測系統(monitoring system),以即時追蹤掌握土石流發生及其動態等相關資料,提供土各項學理、治理及避難減災等工作之參考。計畫中選定南投縣水里鄉郡坑村二部坑及上安村三部坑、南投縣信義鄉豐丘村豐丘野溪、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出水溪、南投縣國姓鄉南港村九份二山(韭菜湖溪)、苗栗縣卓蘭鎮內灣里白布帆東坑等六處地點作為土石流觀測示範站建置地點,各觀測站均架設雨量計、鋼索檢知器、地聲檢知器、紅外線攝影機(CCD)等4種儀器,以進行土石流潛勢溪流現場動態的即時觀測,確實掌握土石流發生之現象與時間,做為土石流警戒基準值調整之參考依據。

  由於本計畫觀測地點皆位於偏僻山區,因此在技術上如何將現地觀測儀器蒐集的資料有效傳輸至水土保持局實為一相當困難的課題,為克服偏遠山區之通訊問題,本計畫主要通訊採用衛星傳輸架構,(VSAT,VSAT為小型地面站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之簡稱)。基本上衛星通訊具有涵蓋區域廣、單點對多點等其他有線、無線通信難以比擬的特點,在涵蓋範圍下之各地點均可相互通訊,不受地理環境之限制,而且高頻寬之衛星訊號能攜帶大量數據資料,為其他通訊媒介所不能及,此外,本計畫衛星傳輸是利用C Band為主要傳輸模式,可大幅減少雨衰情形等天候的影響,因此可順利將前端觀測儀器資料傳回後端水土保持局。

  由現場傳輸回水土保持局的資料首先儲存於磁碟陣列內,之後再將現地影像資料整合於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透過網際網路方式提供各級防災單位現場相關資訊,土石流觀測示範站傳輸架構,本系統於91年納克利颱風期間實際接收現地之影像。

(三)科技研發-持續以新興科技進行土石流觀測之研究

  根據前述提及土石流發生時會產生各種徵兆,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均提出各項接觸性觀測儀器進行土石流發生資料之蒐集,為此水土保持局於91年度起已選定部分可行之主題辦理防災國家型科技之相關研究,包含吸能網、土石流感應器、地聲聲紋資料庫之建立、次聲探測器、紅外線光遮斷器、雷射雷達、現地影像判識、地下水電導度及集水區流量歷線監測等多元化方式進行研究,俟相關成果評估可行後,將配合土石流觀測示範站之建立計畫進行現場架設。

四、土石流警戒基準值與觀測系統後續發展

(一)土石流警戒基準值未來朝向預測分析模式發展

  土石流警戒基準值之研究目前係採用降雨強度及累積雨量為評估指標,且以過去所蒐集之土石流發生雨量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得到成果,在本局實際應用時為考量程式設計方便性及且應用可行性,已採臨界雨量線(CL)為警戒發佈之依據,惟經多次應用,均發現警戒基準值之訂定有偏保守之趨勢,且部分已達警戒區域常因降雨急速變緩,而導致雨量變化線快速下降,導致警戒研判工作困難性增加,為此未來如有相關單位可提供定量降雨資料,則可引用該項資料進行計算與分析,並引入發生機率的概念,以預測土石流發生警戒趨勢,提高研判工作之正確性。

(二)土石流觀測系統未來發展方向

  目前各種接觸型土石流觀測儀器,大都在量測土石流發生時之各種徵兆及運動現象,且目的僅做為土石流警戒基準值驗證及土石流發生相關資料之蒐集,惟因土石流流速相當快速且破壞力驚人,故俟正確量測時,所餘應變時間恐已所剩不多,為此,各項觀測儀器應以量測土石流發生前之各種現象為目的,俟可保留相當之應變時間,期減少土石流災害來臨時生命財產的損失。

五、結語

  水土保持局目前已整合土石流潛勢溪流調查成果、土石流警戒基準值訂定成果、土石流防災疏散路線訂定成果及土石流觀測示範站所回傳之現地影像與資訊,並透過中央氣象局所提供之即時雨量資訊於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進行警戒分析,該系統為國內第一套網際網路版防災系統,未來將持續研發與更新,同時進行應用與推廣,期能結合學界及相關研究機構,發展適合本土環境之多元化預警及監測系統,充分掌握災害分佈地點,配合氣象資料研判坡地災害警戒時機,並對災害嚴重地區運用新科技進行長期觀測,瞭解災害演變趨勢,以提供本局未來推動治山防災相業務時之參考與依據。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4,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