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献納米 獻納心─雲林地區稻米產業策略聯盟

中區糧食管理處雲林辦事處 蘇麗文

一、前言

  雲林縣四季如春,再加上肥沃濁水溪溪水長年灌溉,孕育出良好的稻米生產環境。自先民開墾以來,雲林生產之濁水米,品質好,口感佳,自古以來即深獲消費者喜愛,日據時代甚至是日本皇室指定用米。

  惟自小包裝白米推廣上市以來,雲林「濁水米」名稱常為廠商所濫用,以致於雲林濁水好米之好口碑逐漸為消費者所淡忘。雲林縣米穀商業同業公會為提昇濁水米好米好品質之商譽,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第二辦公室積極推動下,由中區糧食管理處輔導,整合雲林地區優質濁水稻米生產業者,於90年10月組織成立「雲林地區稻米產業策略聯盟」。

二、組織與業推動概況

  雲林地區稻米產業策略聯盟成立宗旨,主要為整合優質稻米生產,強化加工品質,拓展國內外行銷通路,降低產銷成本,增強營運競爭力,提高參與契作農戶及會員收益,並提供消費者優質的食米。換言之,即是藉由區域糧商間的垂直分工、水平整合,來改善營運績效減少惡性競爭,進而達到糧商、農民、消費者三贏的積極效益。

  策略聯盟參加的資格,限加工工廠設備碾製白米可達國家標準一級規格,或銷售真正雲林濁水米的廠商。目前組織成員共有西螺、斗六、斗南、大埤、虎尾等鄉鎮農會,以及南和合作農場、宏田、三煌、正昇、德記、協成、俊谷、益豐、富源、重發、新日發、豐村、弘成、一成、東遠、安東發、世豐等共22家廠商參加。為達聯盟永續運作機制,尚訂有聯盟組織章程,以規範會員的權利與義務。

  91年,該聯盟將雲林濁水米重新包裝,推出聯盟共同品牌「献納米」,「献納」係日語用詞,亦為下位者奉獻物品給上位者之意;而以往「献納米」為民間供奉日本皇室貴族專用的「御用米」。時至今日,皇室御用的稻田已不復見,但聯盟廠商提供濁水好米,獻納消費大眾誠摯的心卻未曾稍減。

  為了打響新品牌知名度,拓展產品銷售通路,該聯盟於91年12月8日假高雄市大遠百廣場舉辦「献納米」產品發表會;同月16日參加生機飲食協會假朴子市嘉義縣立體育場舉辦之展售會;20至23日則參加農委會第二辦公室假希望廣場舉辦之國產米及鄉點美食響叮噹活動。其間並透過平面媒體,民視、港都等無線及有線電視台採訪、轉播、廣告,積極且強力為新品牌宣傳促銷。

  為維護品牌形象確保消費者權益,該聯盟特別擬定「聯盟商標授權使用辦法」,所有產品一律採CNS一級規格,寧缺勿濫,高品質原料如碾製銷售完畢時,即不可再以劣質米混充包裝,包裝必須斤兩具足。為確實規範會員遵守,該聯盟特別成立抽檢小組,由參加聯盟會員中經行政院農委會培訓合格者擔任,定期、不定期抽檢聯盟市售產品,不合格者訂有處罰規定。

  另外為敦促會員重視產品口感,尚將各廠商生產之「献納米」,委請農委會中區糧食管理處雲林辦事處辦理米食評鑑。由評鑑結果得知,「献納米」的口感與進口昂貴的月光米相較,毫不遜色。

三、經濟效益

(一)直接效益

  目前策略聯盟銷售之「献納米」,採真空高級棉質袋兩公斤裝,分一般與芋香兩種,價格分為100及120元,較一般市售米價格為高。經由聯盟會員積極參與大型發表會及展售會,以及媒體的廣告促銷,消費大眾對雲林濁水米「献納米」,由好奇、好感進而產生信賴,銷售市場已逐漸打開,部分會員銷售量呈倍數成長。在價格維持水準以上的情況下,聯盟成員收益提高是可預期的。

(二)間接效益

  1. 為穩定原料稻穀品質,聯盟鼓勵會員積極與農民契作,優質的原料稻穀加價收買,有的農會更以保證價格、保證數量方式收購。在此情形下,農民收益增加且有保障,對種植生產優質稻穀有信心,良性循環,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效益將不可計量。
  2. 在會員對原料稻穀來源嚴格控管下,「献納米」完全採 用雲林濁水米碾製,白米採國家標準一級規格,禁止混充或盜用,消費者權益將可獲得充分保障。
  3. 參與聯盟的農會於參加「献納米」促銷展售時,同時也會搭配當地其他農特產品一起展售。策略聯盟擬將米與農特產品結合,設計成精美禮盒拓銷,未來農會農特產品的銷售通路將更為多元化。
  4. 參加策略聯盟的廠商,原本屬於小規模、區域性糧商,經營手法傳統且保守,習於單打獨鬥,產品銷售範圍有限。但經由活動的參與,共同品牌的推出與行銷,不論就行銷能力、市場視野等均可獲得提昇。

四、結論與展望

  91年元旦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始開放食米進口,面對日益競爭的稻米市場,傳統小型區域性產銷經營方式已無法面對競爭,極需加以轉型。在此一契機下,結合生產銷售優質濁水好米廠商,組成之「雲林地區稻米產業策略聯盟」乃應運而生。

  本聯盟初期雖經由政府輔導補助,但欲達到預期效益仍需具備以下條件:(一)會員恪守組織的相關規範,維持良好的市場產銷秩序;(二) 各會員自動自發積極參與各項有關活動,集眾人之力成眾人之事;(三) 維護「献納米」商譽的積極共識,互通產銷訊息,保持產品靈活傳銷。

  綜上,台灣稻米面臨國際激烈競爭,傳統的稻米產銷方式必須脫胎換骨,轉型為有組織有規模之產銷型態,始能永續生存。況應消費大眾不段追求良質米,重質不重量,產銷雙方更應聯成一片,自原料稻穀生產開始以致加工碾製包裝一貫完成,控制品質,始能確保優質米之市場商譽。雲林縣基於生產良質米之條件天成,加以農民、糧商的聯合努力運作,政府有關人員的輔導,恢復昔日濁水米之信譽應屬指日可待。

  僅以「献納」的心感謝各方贊助「雲林地區稻米產業策略聯盟」的推動與指導。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