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柒、林業與資源管理

一、森林生態系經營
二、造林和森林保護
三、山坡地水土保持
四、自然景觀及野生動植物保育
五、農田水利

  林業與資源管理,以林業經營、水土資源保育、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生態保育、治山防災及農田水利為範圍。林業經營以維護及發揮森林資源之公益效能,生態系之維護為目標。推動全民造林運動,厚植森林資源、推廣森林遊樂,提昇國人生活品質。保育水土資源,以促進山坡地合理利用並減少災害為目標。加強山坡地管理,取締及制止山坡地之違規利用,辦理宣導教育、推行治山防災及集水區治理,以減少土石災害。自然生態保育以維護自然生態系及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育為主,推行自然保留區及野生動物保護區之維護管理、特殊地質地形景觀及野生動植物調查研究與資料庫建立、宣導教育及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之進出口管理。農田水利以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及農田水利會營運為主,推行節水灌溉,維護及調配灌溉用水及其品質,辦理農地重劃等。

一、森林生態系經營

(一)建立生物資源資料庫

  本會彙整各個分散之生物資源調查資料計有 35萬筆。90年度完成工作項目:

  1. 生物資料庫系統功能擴充及維護。
  2. 新增物種分佈繪製子系統。
  3. 整合本會台灣地區生態與環境因子地理資訊資料庫之相關資料、設計物種分佈特徵值資料庫。
  4. 開發資料庫內物種調查點分佈特徵值分佈曲線繪製及資料庫維護功能。
  5. 開發點位分佈圖繪製及網格化分佈特徵圖繪製功能。
  6. 資料登打程式功能調整並新增資料庫管理功能、加強資料匯出之檢核、上傳檔案的方式改寫、調查點及範圍區的套疊、上傳資料檢核程式修改、上傳資料匯入資料庫程式修改、增加網頁相關資訊的維護介面、增加留言版內容的查詢及留言內容回覆功能。
  7. 辦理教育訓練北中南東各1次。

(二)森林生態系經營及永續利用

  本年度已在台灣4處林區建立森林生態系經營示範區,包括台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溪頭營林區、中興大學實驗林管理處惠蓀林場、行政院退輔會榮民森林保育處棲蘭山林區、以及中國文化大學華林林場,已將生態系經營之現有理論與研究成果付諸實現。其中完成包括做規劃及基本資料調查,編訂各林區森林生態系經營計畫書,就各林區生態系特色實施各種必要經營措施,如強度疏伐、修枝、混合造林、保留枯立倒木、建立河岸經營帶等,並設立永久樣區以監測其生態系組成、生物多樣性變化。

  本年度並已應用航測、遙測衛星照片與數值影像資料、以及地理資訊系統技術,將各示範區資料建檔與數值化,以建立空間資訊且供進一步分析、研究與解說教育之用。這些森林生態系經營示範區,將來能做為台灣林業經營之重要典範與觀摩據點,並可供其他國家參考與學習。

(三)發展生態旅遊

  為促進國有林森林遊樂資源之發展,本會於「健全森林遊樂自然教育計畫」項下賡續補助台大、興大實驗林管理處、退輔會森林保育處、金門縣政府及大專院校等單位加強發展森林遊樂及自然教育,除加強森林遊樂區建設維護及美化外,舉辦經營管理研習、研討及解說員訓練950人次,辦理自然教育解說活動3,000餘人次,編印摺頁及手冊計5種,服務遊客350萬人次。

  本會於全民造林宣導計畫項下補助台大實驗林管理處辦理「設置森林自然生態展示中心」,加強溪頭森林遊樂區自然教育功能。並為推動休閒農業發展,本會特集結全國各地已開發成熟的各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森林遊樂區、休閒漁港、教育農園等109處農業遊憩據點,以及60處觀光果園等休閒遊憩資訊,贊助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編纂成「農林漁牧逍遙遊-農業休閒手冊」一書。

  此外,本會林務局90年度「拓展國家森林生態旅遊計畫」,於各森林遊樂區辦理公共服務設施建設56件,整建及改善森林遊樂區及登山步道系統40公里。舉辦關懷森林生態之旅及自然教育暨環境解說活動63次,參加人次達16,000餘人次,並舉辦生態旅遊解說規劃研習班、森林生態旅遊研習會、森林生態旅遊示範活動、森林休閒運動醫學研習會,計340人次參加。另辦理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草嶺九二一地震國家紀念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及國家步道設計規範等規劃作業,並辦理森林遊樂區設施民營業務講習班,積極辦理森林遊樂區有償性設施提供民間投資興建暨營運工作。

二、造林和森林保護

(一)厚植森林資源、保育復育造林

  台灣地區境內多山且山勢陡峻,每遇豪雨極易造成災害 ,因此厚植森林資源、保育復育造林,實為刻不容緩之工作。近年來林業先進國家提倡之生態系經營,則強調永續性經營的革新理念,即用生態的方法,融合了人民的需求與環境價值,以達成國家森林的多目標利用經營。

  90年度完成一般造林209.05公頃,營造複層林造林81.56公頃,離島造林64.9公頃,公有林造林92公頃,耕地防風林造林10公頃,區外保安林造林2公頃,海岸林造林86.3公頃,崩塌地復育造林383公頃,合計造林928.81公頃;補植751公頃,撫育35,475公頃,育苗482,959平方公尺,撫育疏伐1,590公頃,海岸定砂166.3公頃。國、公有林造林採生態系經營原則,配合區位不同研擬不同措施。

  營造複層林及混合林,提高生物岐異度,建置森林為野生動物適合的棲息環境,以達到森林資源永續經營、森林資源多目標利用及維護生物多樣性之目標。

  為加強山坡地保育並配合國際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京都議書,本會積極推動全民造林運動,90年度完成新植造林3,822公頃,撫育28,683公頃,另取締違規使用林地及超限利用山坡地共計542件,面積303公頃,並依規定實施造林,辦理宣導工作15項,以期有效達成國土保安、水源涵養、環境綠化、及減輕天然災害等目標。

(二)維護森林資源、保障森林健康

  本會林務局直接管理經營之國有林班地156萬餘公頃,區外保安林6,000公頃,合計約157萬餘公頃。目前將轄管林地依其位置、林相、交通、施業情形、居民分布狀況及歷年火災發生情形,劃分為三等級,總共設置1,376個巡邏箱由專人定期巡視林野。

  取締盜伐、濫墾:90年度國有林事業區計取締盜伐51件,被害材積2,089.97立方公尺,被害價值68,018,926元;取締濫墾33件,被害面積26.85公頃,被害價值1,704,385元。

  搶救森林火災(警):90年度國有林事業區計發生森林火警56次,被燒面積45.2385公頃,損失林木價值255,785元;森林火災47次,被燒面積1,171.73公頃,損失林木價值16,907,945元。(森林火災係指災害面積5公頃以上或損失價值20萬元以上)

三、山坡地水土保持

(一)加強山坡地管理、落實國土保安

  1. 本會為改進傳統山坡地人工管理方式,利用衛星影像輔助山坡地管理和監測。90年度台灣地區實施6次衛星監測作業(每2個月實施監測乙次),共計偵測出山坡地土地利用變異點2,513處,監測成果表冊均函送相關縣市政府辦理現場查核,其查證結果屬違規使用者181點。有關變異點查核結果之回報並建檔供後續追蹤、管考,對於輔助山坡地違規開發案件之查報業務,確收明顯成效。
  2. 依水土保持法等有關規定,督導直轄市及臺灣省各縣(市)政府據以執行,90年度查報取締山坡地違規使用案件,共查報取締1,331件,面積741公頃,處罰鍰1,274件,金額9,783萬元,移送司法偵辦122件。
  3. 加強山坡地非農業開發利用水土保持計畫之審核及監督管理,依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通報資料統計,90年度計核定525件,面積1,152公頃,其中以台北縣政府最多,南投縣政府次之。實施施工中檢查:90年度檢查1,246 次,合格者1,170次,不合格者76次,檢查不合格者均依法處理。

(二)集水區治理及治山防災

  本會水土保持局辦理90年度加強山坡地水土保持計畫--治山防災,計投入經費29.63億元,其辦理內容如下:

  1. 治山防災工程832件(計辦理崩塌地處理69件、防砂治水720件、環境保育43件)。
  2. 梨山地區地層滑動整治工程1件。
  3. 工程維護73件。
  4. 颱風豪雨災害工程580件(計辦理桃芝颱風緊急處理343件、桃芝颱風復建81件、納莉颱風緊急處理133件、利奇馬颱風緊急處理21件、海燕颱風緊急處理2件)。
  5. 泥岩地區水土保持處理工程18件。
  6. 集水區管理及規劃45件(計辦理颱風豪雨崩塌地及土石流調查規劃5件、集水區整體規劃調查及評估10件、特定水土保持區劃定30件、土石流地區防災疏散演練、梨山地層滑動監測、水土保持教育宣導、訓練等)。

  本會林務局配合執行「加強造林及森林永續經營計畫-國家森林永續經營計畫」,90 年度執行內容如下:

  1. 辦理國有林防砂治水工程 153 件(辦理崩塌地處理 46 件、防砂治水工程 46 件、環境保育 10 件、維護及災後緊急處理工程 51 件)。
  2. 辦理林道邊穩定處理、改善及維護等工程,計辦理76件。

(三)農地水土保持

  1. 加強水土保持公共設施,改善農業生產環境,防止山坡地土壤沖蝕,保育山坡地水土資源,維護土地永續利用。
  2. 配合週休二日制之實施,結合兼具坡地農業生產特色及具有休閒遊憩功能之地區,辦理各項水土保持設施,輔導農業轉型,建立水土保持觀光景點。
  3. 辦理農地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2,000公頃、蝕溝治理17件、農地安全排水40件、坡地環境改善65件、坡面穩定處理16式。

(四)崩塌裸露地植生復育

  依據行政院核定「中長程公共建設四年(90至93年度)計畫農業建設計畫-加強山坡地水土保持計畫」辦理成立「崩塌裸露地植生復育計畫」,針對台灣地區三大主要裸露地:災害崩塌、泥岩及工程周邊,以適用之植生工法及適生之植物材料,進行植生復育工作,以期急速綠化,減少土壤沖蝕。 90 年度執行內容如下:

  1. 辦理崩塌裸露地植生綠化工程39件。
  2. 辦理泥岩裸露地植生綠化工程40件。
  3. 辦理工程周邊植生綠化工程12件。
  4. 僱用在地人辦理泥岩地區水土保持工作,辦理泥岩植生綠化工程51件,增加在地人就業機會49,828人日。

(五)水土保持教育宣導

  90年度水土保持教育與宣導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 於台北市舉行生物多樣性保育展,展出水土保持自然生態工法。
  2. 輔導水土保持戶外教室19處,辦理各項宣導活動。
  3. 於水土保持月舉辦8場大型宣導活動,參加人數超過1萬人。
  4. 製作宣導帽子18,000頂及T恤5,500件。
  5. 辦理水土保持志工營2場200人參加。
  6. 辦理921重建區土石流及崩塌地源頭緊急水土保持處理計畫成果發表會及成果展示。
  7. 與新聞局合辦南投縣重建區土石流治本工法巡迴說明會4場。
  8. 辦理 「崩塌地源頭緊急水土保持處理講習訓練」,共計訓練227人。
  9. 籌備921「用樹根牢牢抓住台灣土地」植樹活動宣導工作。
  10. 輔導台南縣農會於走馬瀨農場設置水土資源保育館。
  11. 製作山坡地違規使用免費檢舉電話宣導標示牌1,250面。
  12. 製作土石流現形記教育宣導光碟並拷製4,300片。
  13. 製作桃芝颱風土石流災害記實錄影帶並拷貝2,100支。
  14. 委託民視製播搶救台灣土地電視系列專題報導18則。
  15. 編印宣導資料及書刊約20萬份。

四、自然景觀及野生動植物保育

(一)執行野生動植物保育

  為強化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案件之成效,本會於83年特向警政署借調6名警政人員,成立「野生動物保護小組」,由於結合各級政府查緝執法,並加強執行查緝行動,90年度破獲重大違獵及走私案件共83件,有效遏止違法情事發生,使現階段我國保育成效深獲國內外的高度重視與肯定,對提昇國家整體形象,確有實質之貢獻。

(二)推廣生態保育教育

  推動保育宣導工作,90年主要活動成果為:辦理針對農民、教師、學生、行政人員、及社會大眾為對象之宣導研習活動計45場次,約有5,000人參與;另舉辦生態攝影展、縣鳥選拔、賞蝶活動、專題演講等活動計100場次,約有民眾5萬人直接參與;此外,並於各項活動中配合編印論文集、海報、宣導摺頁、攝影集等資料,提供各界參考、推廣之用。

  培訓自然保育人才及義工為落實自然保育推廣工作之主力。近年來持續推動的自然保育人才及義工培訓之對象有教師、地方主管機關業務承辦人員之訓練以及舉辦各類型的研討會,以使國內關心保育之各領域人員交換保育技術及近況等。

(三)棲息地經營管理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共公告十九處「自然保留區」;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劃定14處「野生動物保護區」及28處「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另依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共劃設有35處國有林自然保護區。90年度共劃設了1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及3處「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落實棲地保育工作,本會經檢討現有保護區域,將其中有空缺部分串聯,已於89年初步完成「中央山脈生態廊道」劃設,目前各類型保護區總面積已達全台灣面積19.5 ﹪。

(四)建立生態保育國內外夥伴關係

  我國雖非國際保育組織締約國,惟為善盡國際保育責任,積極派員出席重要國際保育公約或組織相關會議,如世界自然保育聯盟、華盛頓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等20餘次,以了解國際自然保育趨勢外,並自85年至90年共贊助53個國際保育計畫,包括各類保育宣導計畫、非洲地區反盜獵計畫、亞洲地區黑面琵鷺保育研究計畫、泰國及尼泊爾之老虎保育研討會、賽內加爾彎角劍羚再引入計畫、協助華盛頓公約執法計畫等,加強國際保育合作及宣導工作。90年度共捐助8個國際保育計畫,總金額為29萬美元。

五、農田水利

(一)農田水利設施興建與改善

  1. 農田水利設施更新改善

      90年度協助臺灣省12個農田水利會改善其轄區內農田水利設施,改善工程經費共計127,768萬元,計辦理渠道更新305公里及有關構造物700座。

  2. 推廣節水灌溉10,000萬元,辦理管路末端設施面積約1,527公頃。
  3. 推廣省水管路灌溉

      推廣省水管路灌溉,實施地區包括臺灣省各農田水利會轄區內灌區、轄區外旱田、茶園及金門地區之旱田,經費共25,880元,其中中央補助13,880萬元,農民負擔約12,000萬元。共推廣面積2,518公頃,協助設置管路灌溉設施、水源工程及調蓄設施。

  4. 辦理灌溉排水路布袋蓮清除

    針對臺灣省農田水利會轄區布袋蓮叢生較嚴重地區之現有重要幹支分線灌溉排水路、溜池及已呈災害及瓶頸段,作系統性、維護性地布袋蓮清除及淤泥浚渫工作示範推廣,預防布袋蓮、淤泥阻礙水流,回復灌溉排水路及溜池其原應有之功能,減低水害發生。

      90年度經費381萬元辦理彰化、雲林、嘉南、屏東農田水利會灌溉排水路布袋蓮清除計畫及由中興大學辦理生物防治示範推廣,計清除布袋蓮134,200平方公尺。

  5. 農地重劃

    (1)辦理臺灣省農地重劃工程辦理3區農地重劃,合計面積為792公頃,中央補助經費31,240萬元。

    (2)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之更新改善90年度辦理39區,面積3,541公頃,中央補助經費69,971萬元。

    (3)農水路整修及改善90年度中央補助33,444萬元,辦理農路改善長度87公里。

(二)農業用水維護、調配及管理

  1. 辦理農業水利傳訊管理設施

      90年度辦理水位水量自動測報系統及水門無線水位傳訊系統共25處。

  2. 辦理灌溉用水調查評估及調配利用

    (1)農田水利會蓄水、取水等灌溉設施改善以提昇供水能力研究。

    (2)農業用水調配利用機制建立以提昇水資源調配能力研究。

    (3)農業灌溉用水移轉使用對社會、經濟及生態環境之衝擊評估。

    (4)農水路生態綠美化工法彙編及人員訓練。

    (5)迴歸水量與灌溉水量之相關性調查與評估。

    (6)水稻直播栽培暨灌溉管理用水量研究觀測。

    (7)鹿野大圳龍田噴灌系統調查檢測與評估。

  3. 辦理灌溉水質監視管理及推動灌排水路分離規劃

    (1)建立灌溉水質監視及管理制度

      補助臺灣省各農田水利會設置15個監視總站、280個地方監視站、3,000個監視點。本會除技術協助外,並補助各農田水利會辦理水質監測,購置初驗檢驗儀器,協助石門、彰化、高雄等3個水質檢驗室添購藥品及儀器等,以期有效執行水質監測,防止水質污染事件之發生。90年度工作重點為:補助石門、彰化及高雄三個農田水利會水質檢驗室之檢驗儀器設備、藥品等之購置與維護及部分人事費,以及補助各農田水利會辦理灌溉水質現場監視採樣檢驗費用及其儀器、藥品之補充與維護。

    (2)加強水污染影響農業水土資源之調查研究及管制推動90年度工作重點為:推動灌溉用水水質標準之檢討及修訂;污染之灌溉用水水質劣於灌溉用水水質標準時,調查研究對農業水土資源潛變劣化趨勢;灌溉用水水質污染較明顯地區先驅性之調查,以控制污染事件之發生;並辦理灌溉水質監測資料在電腦化地籍圖之管理技術研發及推廣。

    (3)推動灌排水路分離規劃

      調查全省各農田水利會具污染之虞灌區,90年度辦理嘉南、雲林農田水利會計1,425公尺之圳路改善,改善面積計533公頃。,

(三)維護水田生態環境

  水稻田具有「生產性機能」、「生態性機能」及「生活性機能」等3項機能。過去,常僅就生產性方面來評定水稻田存在之價值及其經濟效益,而忽略其生態性及生活性等方面之機能。水稻田除稻米糧食之生產性機能外,尚具有涵養地下水源及安定河川流況、調蓄暴雨洪水減低下游排水尖峰流量、淨化水質、調節微氣候、防止土壤沖蝕、洗鹽及提供水鳥庇護、繁殖、覓食場所等生態性機能,也具有提供良好居住環境、田園之樂及美麗景觀等生活性機能。90年度中央補助3,060萬元辦理推廣、試驗、分析,成果達預期年度目標。

  • 回上一頁
  • 94-03-01:12,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