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休耕綠肥栽培技術

種苗改良繁殖場 鄭梨櫻

一、前言

  民國92年是臺灣農業關鍵性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我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會員,這意謂著我國必需遵守WTO自由貿易的基本精神,對各會員國開放農產品進口,其中尤以稻米開放進口對臺灣農業衝擊最大,為降低衝擊,政府早於民國86年即推行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輔導農田辦理休耕轉作綠肥,在保障農民基本收益之前提下,逐年調降稻作面積,並希望藉由綠肥栽培,維護休耕農地景觀及地力。因此,休耕田綠肥栽培背負著政策推行的使命,有別於農閒時期栽培綠肥之概念,農民於正期作休耕田栽培綠肥,常常是被動消極的,亦經常忽視綠肥栽培應有之田間管理,加以休耕期長達約4個月,所栽培之綠肥作物生育特性或農民之栽培技術,若無法使綠肥作物成為休耕田區之強勢作物,在長期疏於管理下,休耕田綠肥栽培不僅無法達成使命,更衍生許多後遺症。本文謹就休耕田綠肥栽培應注意事項,提出幾點淺見供農民參考。

二、休耕田栽培綠肥作物應注意事項

  休耕田綠肥作物之栽培首重適時適地適種,節省成本是重要的考量,惟絕非唯一考量,因栽培不當所造成之損失,例如老化不易掩施、病蟲害嚴重及雜草叢生等,常常不是些微的成本所能彌補。休耕田栽培綠肥作物應注意事項如下:

(一)適時播種

  按目前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所公告之正期作綠肥作物種類,第一期作有田菁、太陽麻、紫雲英、埃及三葉草、苕子、大菜、虎爪豆、大豆類(青皮豆、綠肥大豆)等,依各項作物之生育特性,田菁、太陽麻、虎爪豆及大豆類等為熱帶豆科作物,發芽適溫約20~25℃,於北部地區第一期作栽培,為防春寒,播種期需延至4月上旬。紫雲英、埃及三葉草及苕子等為溫帶豆科作物,性喜冷涼氣候,初期生育緩慢,於第一期作栽培,為避免因高溫影響綠肥植株生育致田區雜草叢生,應提早於2月下旬以前播種,南部地區更需於2月上旬以前播種。第二期作有田菁、太陽麻、虎爪豆及大豆類(青皮豆、綠肥大豆)等,第二期作氣候高溫多濕,適合熱帶作物生長。田菁、太陽麻及虎爪豆等於生育後期植株容易木質化或老化,久置田區會影響植株掩施作業,若配合水稻收穫作業提早於6~7月進行不整地省工播種,至遲生育日數60天(約8月上旬至9月上旬)即應掩施入土,此時可提早通知公所人員進行田間勘查(按計畫規定,休耕田區種植綠肥成活率應佔該休耕田區50%以上,且休耕期間除綠肥外不得種植其他作物,並於勘查合格後始得申領補助費),尤其田菁於8~9月容易發生斜紋夜盜蟲大面積為害,提早掩施為防範蟲害擴散之必要措施。若為配合公所勘查時程,建議於8月中下旬播種,植株於生育中期因氣溫逐漸下降致生育趨緩,10月下旬~11月上旬(生育日數約75-80天)完成堪查時,植株生育狀態尚不致影響掩施作業。大豆類綠肥於生育末期仍然容易掩施入土,為節省栽培成本,可配合水稻收穫作業提早於6~7月進行不整地省工播種,於10月下旬~11月上旬完成勘查及掩施。

(二)適地栽培

  正期作休耕田包含水田及旱田,一般水田之灌溉水源充足,於旱季栽培綠肥作物,仍可引水灌溉,加以可配合水稻收穫作業採不整地播種,田區因覆蓋稻稈,可保持土壤水分,降低水源需求,此為極佳之栽培環境,可依前述適時選擇適當的綠肥作物栽培。若於雨季,特別於排水不良的土壤,需慎選耐濕性高之綠肥作物。所有豆科綠肥中以田菁之耐濕性最佳,太陽麻最差,雨季應避免栽培於排水不良的土壤。灌溉水充足的旱田,於旱季可調節水源,並依前述適時選擇適當的綠肥作物栽培,雨季於排水不良的土壤,仍應避免栽培不耐濕之綠肥作物。缺乏灌溉水源的旱田,需配合雨季栽培,旱季栽培應注意氣象報告,於雨後田區積水排除隨即播種,並選擇耐旱性佳之綠肥作物。太陽麻於種子發芽後,根系迅速往底土生長,生育初期即可吸收底土水分,耐旱性極佳,惟若長期乾旱,土壤水分不足供應種子發芽之基本需求,仍不宜冒然播種。

(三)選擇適當的播種方式

  適當的播種方式可確保種子發芽、促進幼苗出土率及提高植株初期生長勢,進而可抑制雜草生長,避免田區雜草叢生。綠肥播種方式包括:

  1. 不整地播種

    適合於第一期稻作於第二期辦理休耕之水田,其於第一期稻作收穫前一天,將綠肥種子撒播於稻株行間,水稻收穫後,以切斷的稻桿鋪蓋田區,隨即灌溉排水。此方式因可保持土壤濕潤,加以種子於土壤表面發芽且未覆蓋表土,故發芽迅速而整齊,缺點為播種期需配合水稻收穫作業而提早播種,容易木質化或老化之綠肥作物需提早掩施入土。此外,土壤未經耕犁鬆土,表土較硬,植株根系發育較整地播種者差。

  2. 整地播種

    整地播種應注意耕犁深度及田間水分管理,其實施方式有2種:

    (1)撒播後整地

    當土壤於濕潤狀態下撒播種子隨即淺耕,種子於表土底層發芽後根系往底土延伸,植株可吸收底土水分,故適合於旱季實施。為避免耕犁過深影響幼苗出土,建議於撒播前先行一次粗整地,打鬆表土後撒播種子再淺耕,尤其前作為高畦作物,撒播前有必要進行粗整地。

    (2)整地後撒播

    整地後灌溉田區,當土壤水分達飽合程度(田區稍微積水)即可撒播,因種子於土壤表面發芽且未覆蓋表土,故發芽迅速而整齊,初期生長快,較能有效抑制雜草生長。惟需特別注意水分管理,發芽期間若連續晴天,每二天即需灌溉一次。此方式適合於雨季或灌溉水源充足之地區實施,又因種子於土壤表面未覆土,具大粒種子如青皮豆、太陽麻、苕子及虎爪豆等綠肥作物,發芽期間易發生鳥害,具小粒種子者則較無此顧慮。

(四)實施必要之田間管理

  一般綠肥作物耐瘠性高,生育期間可不施肥培。水分管理方面,除可配合水源及乾濕季調整播種方式外,生育期間仍應實施必要之灌排水。病蟲害防治是綠肥栽培最俱爭議性的議題,當綠肥植株發生病蟲為害,即應進行防治,若考量成本不施防治,至少應於病蟲媒擴散之前,將綠肥植株掩施入土,避免影響鄰田及後作物栽培。

三、結語

  綠肥作物如同其它作物一樣,仍然需要適當的栽培管理,從事休耕田綠肥栽培,應考量播種季節及土壤條件,選擇適當的綠肥作物及播種方式,並實施必要的田間管理,使休耕田綠肥栽培在適時適地適種下,得以事半功倍地達成應有的功效。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45,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