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魚類野田病毒之疫情及控制

家畜衛生試驗所生物研究組 涂堅

  1990年,日本在飼養的鸚鵡魚發現一種會引起孵化兩週內稚魚體色變黑,產生迴旋運動,死亡率近乎100%的怪病,經病理切片檢查發現病魚的腦部及視網膜內充滿空泡化的壞死變化,因此造成稱病魚失明及失去平衡,以致餓死。經過科學家的持續研究,最後證實是由一種極小的RNA病毒引起。透過病毒基因體分析,這個病毒被歸類在與已存在的野田病毒科(Nodaviridae)下(此病毒字首Noda-乃源於日文Nodamura[野田村],因為本科的第一個病毒在日本這個村莊的附近分離到)。本科現有二屬為α野田病毒屬(Alphanodavirus)及β野田病毒(Betanodavirus)屬;前者感染昆蟲,後者則感染海水魚類。β野田病毒屬病毒主要感染一個月以下的稚魚及幼魚,透過污染病毒的飼養水環境及由帶毒的種魚生產垂直傳給下一代均會感染本病。目前已知幾乎可感染所有的海水養殖魚類,依魚種的不同,死亡率略有不同。但大多在孵化後9天到35天發病,引起高達80~100%之死亡率,成魚亦可感染惟死亡率較低。本病在亞洲稱為病毒性神經壞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 ),在歐洲稱為魚類神經病變症(Fish Neuropathy)或魚類腦炎(Fish encephalitis)。

  本病毒的流行地區,最早於1990在日本發現。發生地區目前除非洲外,各大洲均有報告,包括日本、韓國、台灣、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大溪地、泰國、以色列、澳洲、英國、法國、希臘、義大利、馬爾他、葡萄牙、西斑牙、挪威、加拿大、美國;目前可感染本病毒的魚類,大多數為海水魚類,包括鰻形目、鱈形目、鱸目、鰈形目、魨形目的魚類,淡水魚類包括澳洲鯰魚(Tandanus tandanus)及睡鱈Oxyeleotris lineolatus)。

  我國的流行疫情可追溯到1993年,南部即有報告指出養殖海水魚類(如金目鱸苗)出現神經症狀,後來實驗室證實1994年石斑魚已有神經壞死病毒感染。根據本所3年期間(2001~2003)監控魚類病毒疫情發現,目前我國的感染魚類包括短棘鰏、龍膽石斑、虎斑石斑、馬拉巴石斑、川紋笛鯛、花身雞魚、海鱺、金錢魚、金目鱸、虱目魚、鰻魚,但是其中以石斑魚最為嚴重,其病毒分離率最高。經過本所進一步以病毒結構蛋白核酸序列對分離株進行親緣關係分析,發現我國的分離株均屬於紅點石斑神經壞死病群(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與東南亞各國之分離株屬同一來源。另外,早期(82年至86年間)我國種苗業者尚無法自行大量繁殖石斑及金目鱸魚苗,加上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菲律賓、印尼、新加坡諸國)野生撈捕之種苗價錢低廉,所以養殖業者大量進口種苗來飼養。根據本所實驗室的證據加上我國進口種苗的歷史,推測本病毒入侵我國乃在此時期造成。本病毒目前主要發生在我國孵化後3週內的養殖海水石斑魚類。

  本病的控制應分為健康魚苗的培育,環境的消毒及疫苗的預防三方面:

(一)健康魚苗的培育:根據日本海洋飼養協會試驗站資料孵育無病毒比目魚方法顯示,無病毒種魚的篩選應始於產卵季節前,種魚在預定產卵前三個月先採血以酵素連接免疫吸附法(ELISA)測其野田病毒抗體力價,挑選抗體力價低於1:10倍的種魚,將其分開個別飼養。在產卵季節時,採取卵子及精子以聚合(酉每)鏈反應技術(PCR)檢測,若其為陰性才能拿來做種魚進行人工授精。在桑葚期的受精卵應以臭氧處理的海水消毒5分(整體殘餘氧化物濃度為0.5 ppm)。然後這些仔魚每隔5天以聚合酶鏈反應技術檢測至第60天。期間所有的養殖設備都事先以臭氧消毒1小時。不同種魚的魚卵及幼魚都個別飼養不同的飼養槽,供應以臭氧消毒5分鐘,然後再以活性碳過濾的海水飼養,如此處理過程可得到不含本病毒的仔魚。由以上可知我國石斑種苗孵化場的消毒工作應以臭氧最為可靠,另外餵食的生餌是否遭到病毒污染也應事先加以檢測,如此可提高我國的石斑仔魚育化率。

(二)環境的消毒:良好的環境消毒才能避免無病毒的仔魚受到感染,試驗數據顯示本病毒能被以下條件不活化:在20℃時,pH12 下10 分鐘,50 ppm的漂白水(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BKC或碘作用10分鐘。因此在購入魚苗前應將魚池以漂白粉300~400 公斤/甲地處理徹底消毒 24小時,然後曝曬7~10天後再放養。

(三)疫苗的預防:病毒性的疾病以疫苗預防應是最有效的方法,目前雖然試驗證明注射不活化死毒疫苗有效,但是耗費人工且操作不易,因此如能研發出有效的浸泡或口服疫苗,在孵化早期即投對本病控制將更有效。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22:1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