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參加APO發展社區以改善鄉村生活會議記實

中部辦公室 洪忠修

一、前言

  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簡稱APO)原訂於去(2003)年5月間在我國舉辦「發展社區以改善鄉村生活多國性考察」活動。嗣因當時台灣地區正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流行期間,因之受到該疫情影響下,APO秘書處乃決定將此一多國性考察團活動,順延至去年10月29日到11月7日舉行,會議地點仍選定在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農資院舉行。

  本次多國性考察團(Multi-country Study Mission on Rural Life Improvement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係APO於去年度中針對改善農村地區生活議題,所規劃農村發展工作的重要活動之一。邀請派遣參與者(Participant)與會國家包括我國、南韓、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度、斯里蘭卡、伊朗、蒙古等9國11位代表,進行國情報告(Country Report);另由APO針對考察主題,邀請我國、日本、德國與美國等4國6位學者專家(Resource Speaker)進行專題演講。本項考察活動由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中國生產力中心(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簡稱CPC)策劃,委請中華鄉村發展學會負責執行,並由國立中興大學農資院協助辦理。

二、議程設計

  根據APO的活動規劃,本次多國性考察團的行程設計可劃分為4個主題,包括:專題演講、各國國情報告、戶外實地訪問(field visit)與撰寫研習報告(participatory writing workshop)等4個主題。

(一)專題演講(resource paper)

  本次專題演講內容,環繞在鄉村生活改善議題(rural life improvement program;簡稱R-LIP)。受邀請之專家學者以其豐富的學識與經驗,充分說明各國推動R-LIP的理念、目標與具體作法。

  1. 中興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所長劉健哲教授講述「台灣鄉村生活改善過程中居民的角色」

      劉教授首先指出鄉村生活改善是件長期性且高難度的任務,切勿貪圖急功近利。在長程的鄉村生活發展與建設過程中,政府部門固然肩負責無旁貸的責任;然而,為深刻了解居民所需,符合居民預期,縮減規劃目標與民眾訴求的落差(gap),必須採取由下而上(bottom-to-top)的規劃與作業方式,將當地村民的意見透過村民參與(villager’s participation)的機制,直接、徹底且完整地反映。同時,更因為村民的參與,使得村民對家鄉(home towns)發揮認同與向心力,最終將使村民對其居住村莊,產生高度榮譽與歸屬感。

  2. 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系蔡宏進教授講述「過去與現在,台灣地區政府部門與農民團體推動鄉村生活改善方案與活動之概述」

      蔡教授指出過去半世紀中,台灣鄉村地區之成功發展因素,在於政府部門與農民團體配合良好,有效落實各項施政計畫,促使了鄉村地區生活的大幅改善。由於農民團體有效配合政府辦理推動教育活動,促使政府在過去一系列的施政措施中,得以收到良好成效。

      因應21世紀新環境的變遷,未來農業部門重要項目,諸如發展運用知識經濟體系的農業(knowledge-based agricultural economies);建立具生態保育與景觀維護的農業經營思維等,皆是政府應大力推動的施政方向,亦有賴農民團體的支持與協助。

  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顏淑玲技正講述「台灣地區四健會發展觀念與活動簡介」

      顏技正介紹台灣地區四健會的發展過程,與其對農村青年教育的功能與貢獻;同時,為因應時代變遷,未來臺灣地區四健會職能調整,除持續推動傳統的農村青年農事教育外,亦將轉型並扮演經濟發展、文化傳承與國際合作等角色。尤其是因應未來鄉村地區發展之需,人力資源提昇是不可避免的一環,四健會推廣教育以青年為主,正符合未來鄉村地區之發展根本,只有青年有意願留村,農村地區才有無限的發展潛力。

  4. 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農業與應用經濟系McDowell教授講述「美國農業推廣制度與鄉村生活改善」(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and Rural Life Impr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cDowell教授指出美國政府對於農業推廣工作,不遺餘力地投入相當心力,定位研究(research)、推廣(extension)與教育(education)三者為推廣工作的重心,合稱為推廣工作的R-E-T關係。McDowell教授回顧美國農業推廣史指出,「授田大學法」(Morill Land Grant College Act),確立了農業教育基本方針;「赫爾法案」(Hatch Act),建立農業研究思維;「史密斯、李沃法案」(Smith-Lever Act),訂立完整農業推廣制度。美國農業推廣體系之教育、研究與推廣三者融合因而步上正軌。

      McDowell教授特別以「造雨者」(Rainmaker)的稱謂描述推廣人員的地位與特殊功能。McDowell教授認為一位成功的農業推廣者-Rainmaker,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更要有豐富的人文素養;亦即一位優秀的農業推廣-Rainmaker要有IQ和EQ,始有能力為農村發展發揮貢獻。McDowell教授並指出,農業推廣經驗並非放諸四海皆準的法則,須採因地制宜處理原則(unique problem requires unique solution),這才是真正解決農村發展課題的機制。

  5. 德國巴伐利亞邦烏茲堡農村發展局Richter局長講述「從德國經驗談居民參與鄉村生活改善之機制」(Rural Life Improvement through Citizen Participatory Schemes of Local Organizations in Germany)

      Richter局長以巴伐利亞邦(Bayern)的農地重劃與社區更新經驗指出,巴伐利亞邦政府針對居民2,000人以上的村莊,進行生活、住宅、就業機會之農村社區整體改善計畫。藉由成立參與者團體(The Body of Participants)的組織運作,賦予居民參與規劃作業的機會。農村規劃建設過程中,由於透過參與者團體成立與運作,具有幾項優勢,諸如藉由居民參與途徑而得以積極表達意見;象徵地方發展意向高度受重視;促使財政、社會、文化、產業等各公部門,與私部門之間產生綜合效果。

  6. 日本農林水產省政策研究調整官Mizuno先生講述「戰後日本農村生活改善方案與其對21世紀亞洲農村發展的啟示」(Rural Life Improvement Programs in Postwar Japan:Some Implications for Rural Asia in the 21st Century)

      Mizuno先生在專題演講中特別指出,過去50年間,日本政府所推動的農村生活改善方案,皆與日本的農業結構變遷有重大關聯。Mizuno先生表示,日本的農業結構調整可以分成四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為1945年戰後的民主改革階段(Democratization),工作重點主要側重在農業改革方面(Agrarian Reform);第二階段為1955年的加速農業現代化階段(Modernization),主要在強調擴大農場規模(Enlarge Farm Scale),提高經營效率;第三階段為1968年的活絡農業生機與農業再造階段(Revitalization),主要在因應農業部門勞動力「質」與「量」減少的困境(Coping with Depopulation);第四階段為自1999年以後的新鄉村發展政策(New Rural Policy),旨在提昇鄉村地區居民的生活品質。Mizuno先生指出,對於R-LIP的推動有幾項原則,諸如以村莊為導向之規劃(field-oriented)、循序漸進而非全盤改變(small improvement accumulation rather than replacement)、長期性的政策投入(long-term policy commitment)與側重長期性效果(long-term effect)等原則。

(二)各國國情報告(Country Report)

  經過二天專題演講的熱身後,於第三天10月31日起,則進入各國國情報告的議程。由於本次考察研習在我國舉辦,且各與會國家對我國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皆表示高度興趣,爰依APO秘書處之要求,由我國先行報告。本人忝為我國派遣與會之政府代表,榮任首席國情報告任務。本次所作之我國國情報告,係針對台灣光復以後推動之農村建設措施、農業發展條例修訂、邁向21世紀農業新方案等主題,說明我國半世紀農村建設成果,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等內容作充分報告。由於各國對台灣成功經驗甚表贊許,在有限的20分鐘簡報後,各國發言相當踴躍,無不希望多了解我國經驗,也因此原規劃20分鐘的意見交流時段一再延後,全程佔卻了近60分鐘,各國與會人員仍意猶未盡,惟考量研討會之進度規劃,不得不停止討論。然在往後的行程中,各國代表在戶外實地參訪中,更真實地接觸到我國農村建設的具體成果。

  除了我國的國情報告外,所有與會的參與者,在日後的兩天中陸續完成國情報告。由於本次與會東南亞、南亞地區諸國之鄉村發展情形普遍類似,茲摘述其中主要之國情資料與發展經驗如下:

  1. 南韓經驗

      南韓自西元1970年代初期開始推動鄉村地區的發展運動(New Community Movement)。這項措施可區分為四個階段,首先是社區基礎建設(Foundation Building),係由政府部門負責與主導,針對居民生活環境進行必要的硬體建設與改善;其次是人助自助發展(Self-Help Development)階段,藉由鼓勵農家籌組經營團隊,提昇農業生產而改善所得;第三階段為持續完成自我提昇階段(Achieving Self-Support),旨在提昇鄉村地區居民的精神生活(Spiritual Enlightenment of the Rural People);第四階段則為自治發展階段(Autonomous Development),在將政府投資基礎建設與管制維護工作,移由民間組織自治與自主管理,達永續利用的目的。

  2. 菲律賓經驗

      菲律賓全境約有7,000個島嶼,全國土地面積約3,000萬公頃,約1千萬公頃土地為具可耕性之土地,主要的農作物為稻米、玉米與可可椰子等傳統作物。在西元2000年的調查中顯示,全國約有513萬9,000個貧窮家庭,其中約有364萬6,000個貧窮家庭是在農村地區。該國政府希望透過農業綜合改革方案(Comprehensive Agrarian Reform Program),針對可耕性土地中約八百萬公頃土地,推動耕地生產環境改善計畫,冀以提昇農民收益,改善農家所得。

  3. 印度經驗

      印度是個多語言與多宗教信仰的古老國家,擁有10億2,700萬的人口,且其中74.3%人口居住在鄉村地區,生活條件顯得困頓。由於約有70%的人口依賴農業為生,因此印度農業部門產出之附加價值佔該國GDP約25%。目前印度政府所推動的農村建設工作,仍以側重消除貧窮的方案(anti-poverty programmers)為施政重點,透過結合農政、衛生、教育等部門力量,以改善鄉村地區居民基本生活水準為首要目標。

  4. 伊朗經驗

      伊朗全境土地164萬8,195平方公里,人口約為6,000萬人,其中2,300萬人居住在鄉村地區。由於國境內廣布的沙漠天然條件,使得伊朗的石油產業相當發達。然而,城鄉發展之間面臨兩難的困境,即鄉村居民外流(rural exodus)與都市污染(urban pollution)的問題。事實上,由於先天環境的限制,伊朗的鄉村地區發展受到多重影響,諸如地理位置、宗教文化、政經社會等錯綜複雜因子的交互作用,因此鄉村地區發展相當不易。由於鄉村發展政策不明確(no clear policy of rural development),尤其是在側重石油產業扭曲下,石油經濟發展與鄉村環境保護之間衝突與困境因而接連不斷。

  5. 蒙古經驗

      蒙古地區有其區位上之特殊性,由於緯度偏高,氣候寒冷,致生活條件不良。因此,在藉由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支助,對蒙古鄉村地區進行一系列的鄉村生活改善方案,成效甚為顯著。世界銀行成功地推動這項方案,經歸納有以下5項重要因素,包括善選地方意見領袖、妥善完整的推廣教育訓練、工作團隊的盡責及有效創造就業機會。最重要的一項因素則是將蒙古最重要的資產-廣闊的開放空間(open land)-發揮淋漓盡致,提供居民良好生存空間。因此,近年來蒙古鄉村地區居民的生活條件已明顯獲得改善。

(三)戶外實地訪問(field visit)

  中華鄉村發展學會表示,由於民國88年的921地震為台灣地區百年來罕見的重大災害,嚴重損害了台灣中部地區。經現任理事長黃琮琪教授與前任理事長劉健哲教授二人悉心規劃,安排了鹿谷鄉農會與廣興國小四健教育成果、鹿谷鄉茶業博物館、中寮鄉大丘園聚落重建及龍眼林社區發展、魚池鄉大雁村澀水社區復建,以及古坑鄉華山村社區改造等復建成功案例。茲以考察地點當中,引發各國代表熱烈討論之建設成果說明如下:

  1. 中寮鄉大丘園聚落重建

      由於該社區為老舊聚落,早期缺乏規劃,長久任其自由發展結果,聚落道路狹窄彎曲、排水不良,缺乏公共設施,生活品質低落。因此,災後重建工作顯得困難重重,然而卻有其必要性。在行政院921重建會、內政部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等相關單位協同努力下,該社區展開土地重劃工作,為聚落重建奠立良好基礎。

      在居民都有家園重整的共識下,隨後很迅速地展開地籍重整作業,並逐步進行實質工程建設。目前該聚落重建後,已有完善的交通道路、地下道排水設施、充足的路燈照明設施,以及開放的綠美化空間等,居民的生活品質因而獲得完善提昇。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土地重劃後,該社區的地價由原先每平方公尺3,987元提高為6,000元,漲幅約151%,成為推動災後重建成功案例的指標。

  2. 中寮鄉龍眼林社區發展

      本社區在災後重建中,成立了龍眼林福利協會,且在該協會下設立「公共廚房」。在此一措施下,社區內年滿65歲以上的獨居老人或須特別照顧者,得以每月1,500元的低廉費用,享受每日中、晚餐兩餐次的營養餐盒。目前該公共廚房每日約提供300個飯盒,對於社區中老年人照顧可謂無微不至;同時,更因為公共廚房的存在,創造了約20個就業機會,更是一項始料未及的額外附加價值。

      龍眼林福利協會,針對社區中各產業,如民宿、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提供相對應之資訊服務;另一方面,這些震災後受扶持的產業在與日茁壯後,更以回饋鄉梓的心情,自動自發地捐出盈餘10%,作為福利基金。自前(民國91)年基金成立以來,目前各產業所繳交之回饋金額約在70餘萬元,誠屬難能可貴。

  3. 魚池鄉大雁村澀水社區復建

      大雁村澀水社區是921地震後幾近全毀的一個偏遠村落,憑藉居民同心協力的努力,目前已逐日完成復建計畫。走進澀水社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幾近相同樣式的斜屋頂房舍,外觀柔和協調的視覺效果,令人感到一股賞心悅目的清新脫俗氣息。根據居民表示,這項斜屋頂款式的建築設計,係經過居民反複共同討論的結果,嗣經建築師潤飾而成,任何居民皆應遵照共同決定的圖示營建住宅,以維護村落裡協調的視覺效果。除了建築景觀視線的一致性外,社區內有完善的排水設備、電纜線路地下化的設計。

      地震後的復甦,對於軟體的經營、產業規劃更是不可等閒視之。澀水陶、阿薩姆紅茶可謂澀水地區的傳統產業。其中,澀水陶產業追溯到日據時代即已存在,惟因塑膠業興起取代陶器,致使澀水陶日趨沒落。在產業復建與振興過程中,澀水陶產業重新獲得青睞。目前由澀水社區發展協會經營的陶藝教室,特別敦聘專業師傅教授陶藝。另阿薩姆紅茶,最高種植面積曾高達200餘公頃,目前僅存2公頃之栽培,預計未來規劃種植面積為20公頃,可望成為另一項頗具傳統特色的經濟事業。

  4. 古坑鄉華山村社區再造

      華山村社區約有260戶,共約700餘人,但經常居住人口僅300餘人,且其中七成為65歲以上老人。921地震造成當地嚴重受創,對華山社區的影響摧殘備至,年青居民多半選擇離農離村。

      震災之後,華山社區發展協會結合華山休閒產業聯盟,在各級政府協助下,積極尋找當地最適產業。經過考量華山基本條件,規劃團體與居民一致認為,應以具當地特色的傳統產業為基礎,發展無煙囪的經濟事業為宜。傳統產業中的咖啡、茶因而列為重點發展項目得以復甦;又因華山地區曾挖掘出不少化石,早年曾以石材產品著稱,亦為一項重要產業發展資產。

      由於華山地區曾發生多次嚴重土石流災情,為徹底改善此一情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經過多方研究後,除在坡地進行植栽工作,穩固地盤外;並以自然工法方式,配合複式斷面設計,建構河道之安全性,且在河流上游設置三道高度6米的梳子壩,分別設計2.5米;2米;1米寬的梳距,攔阻大小不一的土石,阻止土石流對村落居民身家性命的威脅。

(四)撰寫研習報告(participatory writing workshop)

  本次多國考察團成員組成包括專題演講之4國6位學者專家;以及9國11位之各國與會代表。在主、客觀上,由於與會人員來自不同國境,專業知識亦有所差異,對改善鄉村發展的定義與目標,本質上不盡相同。因此,藉由本次考察團的多次研討(workshop)過程,與會人員充分討論R-LIP之內涵,歸納出適宜各國國情可共同採行措施之最大公約數,並將所得結果由全體與會人員,分工合作撰寫為正式報告,將由APO確認後,提供該組織相關單位與各會員國參酌。

三、研習心得

  由於各國國情差異甚大,有富庶如美國、德國、日本與我國者;亦有尚在開發過程中的東南亞與南亞諸國等,在此國情顯著差異之背景下,本即難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發展模式。然而,在此次研習中,透過專家學者精闢的專題報告、實地參訪,以及與各國參與者多方討論,個人確實收穫甚多。除藉以吸收先進國家之發展經驗,學習並效仿其進步的模式,以避免重蹈貧富不均的覆轍之外;記取開發中及較落後國家所面臨問題,為之警惕,更加體認我國現有的成果得之不易且彌足珍貴。以下僅提供4點淺見,作為研習心得。

(一)危機就是轉機

  半世紀以來,臺灣地區農村建設工作一直持續進展,且頗具傲人成效。921地震可謂為歷史上的一次偶然災難,但卻促使災區居民,史無前例的強烈求新求變決心與團結,彰顯危機就是轉機的道理。從上述幾處社區重建的成功案例中,吾人深切體會到浴火重生後的喜悅與驕傲。在實地考察過程中,從居民愉悅地述說共同參與振興及復建中,不僅外國友人贊許不已,個人更誠摯地寄予無限祝福。

(二)因地制宜的施政措施

  從各國代表在各項主題研討(workshop)中,我們得到共同的意見與認知(consensus),即針對不同時空環境等條件,必須因地制宜推行不同措施。以中華民國與南韓較高度的經濟發展背景,改善農村居住環境與農民生活品質的手段,可採行福利(welfare)觀點的方案進行之,尤其是賦予居民自治與自主精神,將有助於鄉村地區的永續發展;至於東南亞與南亞等諸國,仍然面對貧窮飢餓問題,一切仍應以改善基本生產、生活結構(infrastructure)為開始,以循序漸進的手段達成農村生活改善目標。

(三)前瞻性的推廣體系

  現代推廣體系源起於美國,可溯至西元1860年代,迄今推廣體系已完全涵蓋教育、研究與推廣3項思維,且為國際社會所推崇與引用。目前國際社會已然形成地球村的型態,交流互動不僅無可抗拒且為必須,農業建設除了生產、生活外,尤擴及生態層面,成功的推廣內涵不單單是生產技術面而已,對於經濟、社會、環境的理念亦須具備。一位成功的推廣人員猶如一位「造雨者」(Rainmaker),必須為農民帶來正確及時與必須的資訊,猶如及時合宜的甘霖普及大地般。因此,對於精進推廣體系的組織架構、人員訓練等基礎工作,切不可等閒視之。

(四)有機性的規劃原則

  在各國的國情報告與實地參訪中,吾人了解居民參與(Villagers’ Participation)的重要性。農村建設本質上即為地方事務工作,如何發揮地方專長,減少阻力產生,有賴於地方居民的參與。蓋社區重建係以人為本、以產業為中心、以環境和諧為訴求的重建工作,必須取得地方人事物的均衡發展。運用PDCA的規劃步驟,由規劃(Planning)開始、執行(Doing)、重複查核(Check)與付諸行動(Action)的循環過程中,融合由上而下(Top-Down)與由下而上(Bottom-Up)的雙向溝通模式,取得社區發展的最適結果,為農村建設取得永續發展的契機。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4-06:1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