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歐洲有機農業之發展政策與產銷狀況

宜蘭大學應用經濟系 黃璋如

壹、歐洲有機農業之發展政策

  自1958年以來,歐盟即採用「共同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簡稱CAP)取代各會員國的農業政策。早期CAP對歐洲農業的現代化有極大貢獻,但集約式的生產方式也造成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及對環境的破壞。1980年代以來,CAP漸漸轉而重視經濟但卻對環境友善的方向。到了1992年,CAP轉向鼓勵農民採用粗放的經營方式,以減少農業生產對環境的衝擊,以及減少生產過剩的問題。稱為「農業-環境計畫(agri-environment programmes)」的2078/92號歐盟規範即以減少肥料、農藥之使用;或以採用有機農業之理由,補助農民以提高其收入,但各國及各地方政府對有機農業的補貼不一,對不同作物之補貼亦不同(1)。

  2000年議題(Agenda 2000)是歐盟CAP針對2000~2006年的改革措施,根據其農村發展條例,允許對有機農場作下列補助:農業-環境計畫、投資協助、行銷協助、區域發展等;其中亦提及透過有機農業等農業-環境措施,來保護環境及歐洲的鄉村遺產 。這個政策對有機農場所做的補貼確實對有機農民有極大利益。(2)

  然而,這些對個別農場的補助,不足以作為轉形成有機農場的誘因,也不能保證農場持續地從事有機農業。於是歐盟中12個國家的農業部長呼籲於歐洲議會中成立一個「有機食品及有機農法的歐洲行動計畫」(European Action Plan for organic food and farming)。

  顯示歐盟各國對有機農業之發展非常重視,並制訂明確目標,採取實際行動。各國多企圖於2010年時,達到10%的有機農地。(表1pdf DOCX)自1986年以來,歐盟有機農業面積成長非常快速,成長率高達25%。至2001年底有機農業面積已有4,579,836公頃,其中發展最為快速的是北歐及地中海國家(圖1pdf DOCX),但截至2000年止,有機面積仍僅止於2.9%,有機農民則佔2%左右(3)。

貳、歐洲有機農業的供需情形

  1998年歐洲有機農業面積中,51.9%的是飼作及牧草地,12.2%為園藝作物(其中超過85%為果樹),20.9%是農藝作物,另有15.1%的面積則是其他(3)。

  歐洲主要國家有機農業面積比率以圍繞阿爾卑斯山的奧地利、瑞士及義大利3個國家最高,均超過7%;其次為北歐的瑞典、芬蘭及丹麥,在6~7%之間;接下來是德國、英國及捷克,在2~4%之間(表2pdf DOCX)。

  比較各國有機農產品之消費比率,發現有機面積比率或生產比率高的國家,其消費比率亦高,可見歐洲有機生產與消費是平衡發展的。奧地利、丹麥、德國、芬蘭、義大利、瑞典及瑞士是有機消費比率較高的國家。除了義大利以外,這些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特性,就是政府對有機農業的支持及補貼較其他國為早且更為積極。義大利對有機農業的支持及補貼較晚且較少,但其有機農業之生產及消費成長卻極為快速。而盧森堡的有機禽類與蛋類生產比率極高,是一個較特殊的案例。

  Michelsen 等人(4)調查歐洲消費者對5種最重要有機農產品之選擇,發現有機農產品之重要性依序為蔬菜、穀類、乳製品、馬鈴薯、水果及堅果類、牛肉、食用油及蛋類。

  根據2000年的統計(5),各種有機農產品的消費量,除了義大利在水果及酒的消費量超過德國以外,德國的消費量均高居歐洲各國之冠。例如有機牛肉、有機豬肉,德國的消費量就佔了全歐洲的59%及57%之多,其他有機產品之消費量亦均佔20%以上。

  但比較2000年每人在有機農產品的支出,丹麥和瑞士則遙遙領先各國,分別為72及68歐元。奧地利及德國則為40及31歐元,義大利、英國、荷蘭及法國則只有17、16、15及14歐元。平均而言,這八個國家每人一年總共消費23歐元的有機農產品。事實上,全球有機農產品約有一半是在歐洲出售的,顯示歐洲是有機農產品最重要的消費地區(6)。

  若比較有機食品支出佔食品支出之比率(Vander Grijpand等人)(1)的研究顯示,奧地利、丹麥及德國之支出比率最高,分別為5%、3%及2.5%,瑞士及瑞典則在1~1.5%之間,其餘國家均約為1%或低於1%(1)。

參、德國有機農業之價格及收益比較

  以德國為例來比較有機農業之價格及收益。圖2~4比pdf DOCX較有機及慣行小麥、馬鈴薯及牛奶之價格及產量。由這3個圖可以發現,有機農產品的每公頃產量均低於慣行農業,但其單位價格則明顯較高。然而有機農產品的價格有下跌的趨勢,在2001年更是明顯大幅下跌,下跌趨勢主要是由有機農業面積快速擴大所導致。

  圖5及圖6pdf DOCX分別為德國有機農業面積之成長及農場每公頃與每勞動力收益之比較。自1990年東西德統一以後,德國有機農業面積快速增加,但有機農場每公頃收益及每勞動力收益則隨之減少。1994年雖有明顯回升,但往後每公頃收益便持續減少,每勞動力收益則平穩增加。但自1997及1998年以後,有機農場每公頃及每勞動力收益則分別開始低於慣行農場。顯示有機農業之經營起初的確較慣行農業有利,但當有機農業面積擴大後,則可能遜於慣行農場。

  歐盟國家為達到環境保護與提供安全糧食之目的,致力於有機農業之發展。且為落實發展政策,各國均提出未來發展的具體目標,例如到某年要有多少比率或公頃數的有機農業面積;同時提出具體措施,以達到上述目標。

肆、歐洲有機農業的運銷通路

  歐洲各國有機農產品的行銷管道各有不同,如奧地利、丹麥、芬蘭、英國、瑞士、瑞典及挪威都以超級市場為主要銷售管道,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及荷蘭則以有機專賣店為主,希臘則以有機專賣店及直接銷售為主。歐洲國家直接銷售的有機產品以蔬菜、水果及馬鈴薯為主(表3pdf DOCX)。

  研究亦顯示,直銷及專賣店長久以來都是德國有機農產品的主要銷售管道。但在英國、丹麥及瑞典,則一開始就集中在超級市場販售(3)。

  Michelsen 等人研究發現,有機農產品以超級市場為主要銷售管道的國家,其消費成長率及市場佔有率較以有機專賣店為主要銷售管道的國家為高。除此之外,有統一的有機農產品標章及有機農產品價格不超過一般農產品價格一倍半之國家,市場佔有率亦較高(4)。

伍、結語

  歐洲有機農業發展較我國為早,其發展政策及產銷體系值得我國參考、借鏡。

  歐盟國家為達到環境保護與提供安全糧食之目的,致力於有機農業之發展。且為落實發展政策,各國均提出未來發展的具體目標,例如到某年要有多少比率或公頃數的有機農業面積;同時提出具體措施,以達到上述目標。

  我國發展有機農業已有十多年,且積極訂定相關法規及輔導有機驗證,並即將設置國家驗證標章。目前有機農業面積約佔農地面積之0.13%,相對於其他亞洲國家已屬較高。然而,為加速有機農業之發展,建議政府應提出未來發展的具體目標,並積極將相關規範加以立法,方能加速我國有機農業之發展。

  歐洲各國有機農業之供需發展頗為均衡,有機農業面積較高的國家,其有機生產及消費比率亦較高。除義大利以外,有機生產及消費比率高的國家,其政府對有機農業的補貼亦較高。顯示有機農業的補貼,對有機農業的發展有其正面的意義。

  依據德國有機農業的相關統計資料,早期有機農業的單位產量均較慣行農業為低,但產品的單位價格則較高,農場每公頃及每勞動人力的收益亦較高。然而有機農業面積於1990年以後快速增加,有機農產品價格增加減緩且有降低趨勢,有機農場每公頃或每人收益亦均隨之降低,甚至到最近幾年反低於慣行農場。顯示有機農業面積之增長,應配合需求,以免影響有機農產品價格及農民收益。

  歐洲各國有機農產品的主要行銷管道各有不同。但根據研究,有機農產品普遍在超級市場販售的國家,其有機農產品的消費成長率及市場佔有率較高。因此我國亦應加強對消費者及超級市場負責人員之教育,使驗證合格之有機農產品能在超級市場販賣且被普遍接受,如此方能快速擴展有機農產品之市場,進而增加有機農業面積。但目前數個有機驗證單位的十多個有機標章,無助於販售者及消費者辨別,應儘速制訂國家有機標章,以吸引超級市場的隨性購買者購買有機農產品。

參考文獻

  1. Hamm, Ulrich, Friederike Gronefeld and Darren Halpin, Analysis of the European market for organic food, published by School of Management & Business, University of Wales Aberystwyth, 2002.

     

  2. Lampkin, Nicolas, Carolyn Foster, Susanne Padel and Peter Midmore, The Policy and Regulatory Enviroment for organic Farming in Europe, Hohenheim: 1999.

     

  3. Michelsen, Johannes, Ulrich Hamm, Els Wynen and Eva Roth, The European Market for Organic Produc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uttgart-Hohenheim: 1999.

     

  4. Van der Grijp, N.M. and F. den Hond, Green supply chain initiatives in the European food and retailing industry,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 Vrije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1999.

     

  5. SOEL and FiBL, Organic Farming in Europ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2002.

     

  6. Yussefi, Minou und Helga Willer, The World of Organic Agriculture - Statistics and Future Prospects, IFOAM Publication, 5th revised edition , 2003.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23:2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