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告一】建構作物優質生產的知識整合平台
 

     該計畫除了整合五大資料庫系統,透過整合平台之統一界面的設計,使這些寶貴且有用但分散各地的資料庫能做一有效的橫向溝通及資訊連結,以形成一個作物優質生產之整合資訊系統外,更重要的是要針對作物的品種差異性、地域和時空變異性,增補強化整合系統的動態即時性資訊,才能有效地將栽培各面向知識進行資訊整合及加值。因此,擬定施行策略如下:

  一、作物種類
       選取具有高產值、廣域栽培或地區特色、外銷競爭力、及易受災
  害嚴重影響的各種重要產業作物,逐年完成各作物的優質生產知識整
  合系統。預計全程四年(97-100)內將陸續完成水稻、青蔥、番荔
  枝、鳳梨、蓮霧、毛豆、芒果共七種作物之優質生產知識整合系統。
  98年將以建構完成水稻優質生產知識整合系統為首要目標。

  二、資訊來源
     (一)作物知識專家收集之靜態資訊
            各作物知識專家手上已收集的作物品種及其栽培管理之靜態
       資訊。

     (二)增補整合平台所需的動態即時性資訊
            參與計畫之各改良場所的作物知識專家,依不同品種、季節
       及地域之特性,選定適當的調查農地,架設氣象監測器,並透過
       農試所的土壤、病蟲害及氣象等各專家之協助,以作物別為主軸
       ,收集及分析作物所有生長階段之栽培管理體系的各項合理化施
       肥、病蟲害防治、氣象影響因素及災害防範措施等所需的資料,
       以增補整合平台所需的動態即時性資訊。

  三、服務對象
       以作物生產者與推廣輔導員(農民、農事指導員、產銷班、農
  會、專業區等)為服務主要對象,因此系統在開發時即針對他們對資
  訊系統提供作物生產知識進行需求評估分析,以作為整合資訊和建立
  平台介面的設計基礎。

  四、功能範圍
     (一)註冊用戶
            除可透過此平台之單一窗口查詢各資料庫之基本知識外,並
       提供一個作物栽培曆,使用者只要透過Google earth取得農地
       的GIS座標,再輸入栽種的作物品種及種植(或預計採收)日期
       ,系統就會產生一個可以隨氣象變化自動計算累積溫度而隨時變
       動相關資訊的栽培曆看板,藉由此栽培曆可提供專家建議的各項
       栽培管理措施,而也允許使用者自行規劃調整管理方式,以能建
       立長期栽培管理資訊,並在收穫後提供生產效益統計資料。

            同時,系統將再結合防檢局疫情通報系統及農委會訊息發布
       系統,可主動透過線上畫面、簡訊及電子郵件發布農務管理工作
       到期通知、防檢局疫情通報、氣象災害預警及其他相關農業訊息
       。此外,系統也提供農會、產銷班及專業栽培區等個人化的管理
       專區,讓註冊的各農業團體可以利用這個平台發布重要農務訊息
       給團體內部成員,同時讓成員之間交換訊息並發表文章,以有利
       農業技術交流及討論。系統的功能流程及資料庫架構如圖2所示


圖2 作物優質生產知識整合平台之系統功能流程及資料庫架構圖

 
<<上一頁下一頁>>回首頁
 
【活動花絮】「農業資通訊科技應用」座談會
為瞭解國內外資通訊應用於農業發展經驗,農委會資訊中心於9月4日舉辦
「農業資通訊科技應用座談會」,介紹美國加州園蔬果.............
 
 
【科技新知】在農業上所應用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
無線感測器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在廣義上而言,泛指一切具有感測器感知外界,並通過無線.............
 
 
【專題報告一】建構作物優質生產的知識整合平台
農民最常向農會輔導人員或試驗改良場專家請求協助的是生產問題。而作
物的生產,必須同時考慮到品種選擇、土壤肥力、氣象變化.............
 
 
【專題報告二】土壤資訊系統在合理化施肥的應用
為照顧農民,政府採取穩定肥料供需與價格政策,充分供應農民所需肥料
。但國內作物施肥,仍然缺乏定址及與農耕操作有關的養分.............
 
 
農業資通訊推動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