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知
  【專題報告一】RFID於森林永久樣區調查之應用
【活動花絮】「國際農業資通訊發展報告」座談會活動花絮
為暸解國外農業政策及資通訊應用發展經驗,農委會資訊中心於5月20日舉辦.........
 
【科技新知】中華電信MOD是促進農業發展的新媒體
MOD是Multimedia On Demand的簡稱,中文譯為隨選多媒體。其實MOD........
 
【專題報告一】RFID於森林永久樣區調查之應用
RFID全名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中文稱為.....
 
【專題報告二】無線射頻辨識技術於蝴蝶蘭生產管理之應用
台灣蝴蝶蘭之育種及栽培技術先進,並發展適合台灣本土氣候環境之現代..........
 
 


參、RFID於森林樣區調查應用需解決的問題

    一、耐候性
         相較於交通設施、物流賣場及貨物倉儲等RFID廣為應用之場所,
    山區環境條件嚴苛許多,電子標籤需能在長期雨水浸潤、陽光直射、泥
    塵髒污下維持正常功能;讀取器與資訊設備亦需具備防水、耐摔及穩定
    等特性,方能應付各種天候及調查環境之操作使用。

    二、電力供應與重量
         調查地點多屬深山野外,動輒就是數日或是一週以上的徒步行
    程,工作人員必須背負極重的調查裝備與生活補給,因此儀器重量是必
    須斤斤計較的課題;同時為延長儀器使用時間,電池必須具備重量輕而
    容量高的條件。

    三、感測距離
         樣區調查工作是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由一人專責紀錄,並由其
    他一至二人負責胸徑、樹高測量、樹種鑑定及位置判定等工作。一般被
    動式RFID系統多採讀取器與資訊設備(如PDA)整合之單體式設計,
    由於感測範圍較窄,常使調查者與記錄者必須同時擠在同一樣木周邊,
    影響彼此工作空間;若遇陡峭地形,更易影響彼此穩固與立足,增加作
    業風險。因此必須盡可能將感測距離拉長,使調查者與記錄者在空間上
    互不干擾。

    四、應用軟體開發
         RFID系統與森林永久樣區調查是第一次整合應用,因此必須針對
    森林樣區調查開發專用的軟體,同時為達到現場資料檢核及立即補正之
    目的,該軟體必須將資料標準及邏輯條件納入檢核設計。

    五、人員培訓
         森林調查人員在樹種鑑定、調查測量、野外求生及數據分析等方
    面,具有相當豐富的知識與經驗,但對於RFID系統的認識與相關軟、
    硬體的操作能力則程度不一。在系統設計及軟硬體齊備後,必須配合完
    備的訓練規劃,使調查人員具備完整的基礎知識、操作技巧及軟硬體問
    題排除能力,方能面對野外使用時各種狀況。


肆、RFID與森林樣區調查技術整合成果

    林務局自96年起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究,針對前述問題逐一完成評估與技術開發,重要成果如下:

    一、分離式RFID調查設備設計
         由於野外使用之電子標籤需維持十年以上功能正常,且為成本考
    量,必須採用被動式設計,因此解決一般單體式RFID系統造成人員作
    業空間狹窄與行動限制,是首要必須克服的問題。本計畫初期選用多種
    電波頻段、讀取器款式、天線形式等進行組合驗測,希望獲得較長的感
    測範圍,然而始終因被動式系統及單體式設計之限制,感測距離只能維
    持在10公分左右,不能符合森林調查實務需求。

 

回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農業資通訊推動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