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2005年國際水鳥大會

林務局保育組 王守民

一、前言

  曾任國際水鳥學會(The Waterbird Society)主席及加拿大環境部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Dr. Robert Butler受邀擔任2005年國際水鳥會議共同主席後,配合92年3月來華洽談推展生態旅遊及臺加文化活動等事宜行程,拜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並表達希望在台灣舉辦該項會議之意願。在農委會以及國際保育組織共同協助下,促成2005年國際水鳥會議首次在台灣舉行。

二、活動內容及紀要

  由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新聞局、台南市政府、世界水鳥學會(The Waterbird Society)和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共同合作在台南召開2005年國際水鳥大會於今(94)年11月25日至27日假台南市文化中心及臺糖長榮酒店進行,邀請來自斐濟、加拿大、美國、紐西蘭、澳洲、韓國、香港、哥倫比亞、印度、日本、蘇俄、伊朗、蘇格蘭、法國、西班牙及英國等國外研究者,以及國內的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政府官員約有200人與會。

  開幕時,農委會林副主任委員國華代表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致詞時,向與會者特別強調,台灣地區的鳥類約有500多種,佔全世界近9,000種鳥類的1/20,而這500多種鳥類中,特有種鳥類有25種,特有亞種鳥類149種,彌足珍貴。這麼多樣性的鳥類資源,除了是我國的地理位置正好位於候鳥遷移路線上外,同時也是我國擁有自然環境的多樣化及其特殊性造就而成,因此國際組織將我國列為「特有種野鳥棲地」之一,在此更彰顯了我國在鳥類保育工作上重責大任。

  大會邀請專家及學者共發表59篇專題演說,並針對水鳥保育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大會規劃了4個工作研討會,包括「地區保育工作研討會」、「岸鳥保育」、「亞洲涉禽工作研討會」、「污染物工作研討會」及「水鳥學會亞洲部討論會」。研討會針對「禽流感之衝擊與野鳥和家禽間之傳播」、「水鳥遷移」、「黑面琵鷺保育」及「台灣鳥類保育」等4大主題進行討論。

  為因應禽流感及肉毒桿菌已成為世界矚目及關注的焦點,大會總共安排了16篇有關鳥類疾病的報告。大會第1天(25日)安排特別演講,邀請加拿大西門弗雷澤大學Ron Ydenberg博士及美國內政部地質調查局野生動物健康研究中心 Leslie Dierauf博士分別做「鳥類遷移及疾病生態」及「東亞野鳥疾病:對真實世界的保育影響」2項演題,首場演講提出加強對在野鳥間的流感有更多的認識,研究病毒從野鳥族群傳到家禽間,以至再傳到人的情形,以及流感病毒在毒性上的演化,以增進我們對候鳥及流感間關聯的認識。次場演講提及亞洲正受到數種野生禽鳥相關疾病的糾纏,而社會經濟、環境及文化因素在這些禽鳥疾病、防治效果、鳥類保育,特別是瀕危鳥種的影響上扮演了關鍵角色。

  第2天(26日)承續第一天的鳥類疾病專題研討外,另2場地則針對長腳涉禽專題(8篇)及台灣保育工作研討(7篇)。長腳涉禽部分針對亞洲(包括柬普寨、黑龍江流域及印度)及澳洲地區長腳涉禽(如大型水鳥、鶴、鸛及鷺科鳥類等)的研究,指出亞洲地區涉禽約有60種,其中23種為受威脅或接近受威脅物種。下午大會還安排與會者前往台南縣七股潟湖及野生動物保護區與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實地觀察南台灣沿海豐富的鳥種資源。與會者在七股野野生動物保護區親眼看到一大群的黑面琵鷺和裡海燕鷗以及鷸鴴科的水鳥共同棲息的景緻,並透過當地義工解說下,瞭解台灣的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致力水鳥保護區保育工作的推動概況。

  會議第三天(27)日主題為岸鳥的保育(18篇)及黑面琵鷺的保育(10篇)專題研討。大會特別演講邀請紐西蘭奧塔哥大學Dr. Phil Battley報告「東亞—澳洲鳥類遷移路線的研究:挑戰、機會與成功」,提出東亞至澳洲的鳥類遷徙路線(EAAF)由西伯利亞、阿拉斯加西部、東亞至澳洲紐西蘭。這路線研究較少但卻受頗大威脅。運用志工研究EAAF,在澳洲漂鷸、姥鷸、斑尾鷸和大杓鷸的研究上頗有成效。

  除了大會專題報告外,會場並安排了11篇研究成果海報展示,包含黑嘴端鳳頭燕鷗、水雉、黑面琵鷺、鷺科鳥類、小濱鷸、亞洲H5N1禽流感編年史(2003-2005)及美洲河烏乞食型態等7篇。

三、結語

  根據自1998年起,來自美洲、歐洲、大洋洲、亞洲各國針對野鳥進行禽流感監測的研究數據可以發現,至少 90,000個採集自野鳥活體身上的血液、體液、排遺檢驗的結果,沒有任何一個H5N1陽性反應。另一份彙整全球人類死於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案例統計,全是因為與罹患禽流感的家禽接觸而引起,沒有任何是與野鳥接觸而致病死亡的個案。

  從各國統計大量的樣本數足以證明被野鳥傳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機會微乎其微,要維繫國民健康、確保人身安全,養禽場及家禽業者是各國政府理應強力關切的重點,而非鼓吹停止賞鳥。由於賞鳥絕對不會發生與鳥直接接觸的情形,人類的安全與健康保障大大高過接近養禽場,若一味地誤導民眾賞鳥有致病危險,恐將讓民眾忽略真正的感染來源,身陷更大的禽流感危機。

  與會的國內外鳥類學者共同聲明:台灣目前仍不是禽流感的疫區,野外活動與鳥類觀察為有益身心的活動,不會發生禽流感的危險,應該多多鼓勵!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5-01-13:14,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