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2005年漁業資源保育計畫執行成果

漁業署 王茂城

  台灣地區沿近海漁獲量在80年代,年產量約維持在35~39萬公噸之間,年產值約為190~200億元之間,然於進入90年代後,沿近海之年漁獲量已降至30萬公噸以下之水準,年產值也呈逐年下降之趨勢。就2005年而言,台灣沿近海漁業年產量約僅26萬公噸、產值僅為195億元,約較10年前之漁獲水準減少約15~20%。而造成此現象之原因,主要為人為過度利用開發、海洋生態環境遭受污染以及少數人非法濫捕等。

  為有效管理沿近海漁業,促進沿近海漁業之永續發展,本署之施政措施乃以減少對資源之捕撈壓力、創設良好生態環境、增殖漁業資源、建立國人保育觀念及輔導沿近海漁業之經營型態朝多元發展等方面予以著手,而2005年所推動之工作說明如下:

一、繼續實施減船措施-收購漁船筏

  為維護沿近海資源水準,自1967年起實施部分漁船限建,其後數度擴大實施限建範圍,直至1989年全面實施所有漁船均需汰建後,漁船數量之增加始受到抑制。但在漁撈技術日益精進之狀況下,漁業資源仍承受過度的捕撈壓力,因此為減少漁船總數,政府於1991至1995年,2000至2004年分兩階段編列38億元預算,辦理漁船收購計畫,計收購漁船2,786艘(140,615船噸)。但由於科技進步,漁船筏漁撈能力不斷向上提升,資源復育及減船措施持續推動後,尚難維持單位努力漁獲量之水準,且二階段減船措施並未包括漁筏,而漁筏數量又高達1萬3千餘艘。因此2005年度仍賡續辦理漁船收購措施並將漁筏納入收購對象,計收購漁船12艘(832船噸)、漁筏95艘。

二、放流魚貝介種苗,增裕漁業資源

  藉由放流人工孵化之魚貝介苗,補充天然生產力之不足,為增殖漁業資源最有效直接的方法之一。2005年共計放流笛鯛類、四絲馬?謘B布氏鯧?、鱸魚類、青嘴龍占等本土性及較具定著性種苗共計1,000萬尾(粒),並配合進行效益評估。

三、設置人工魚礁,營造優質漁場環境

  設置人工魚礁為現階段積極改善、更新漁場環境之有效方法,本署鑑於國際上以構築人工魚礁培育漁業資源之效果,誠有顯著實質效益,乃自1974年起陸續製作及投放各型人工魚礁,培育漁業資源之效果獲得產、官、學界一致之肯定。

  2005年計利用陸上退廢資材,如電線桿,設計加工製成人工魚礁,建構成多元化之人工魚場,共計完成電桿礁4,000座、大型鋼鐵礁45座,藉以提供各類水產生物棲息、繁殖、索餌、洄游及躲避敵害的環境,並提供漁民經濟又便利的作業場所;另透過完善的管理,將該人工漁場規劃成為海底觀光、船釣、潛水等遊憩景點,打造台灣沿近海漁業產業優質的作業環境,輔導傳統漁業朝休閒、觀光等多元發展。

四、推動漁業資源保育觀念與共識

  漁業資源保育工作,除採行預防措施或進行積極性之培育手段外,在不能間斷之資源管理工作上,將保育觀念深植人心,以建立全民保育之共識。2005年除賡續加強各種宣導教育或活動外,並透過各種集會、廣播、電視媒體、刊物文章、海報宣導品等,將各項管理措施廣為宣傳,使民眾對資源管理上所必須共同遵守之事項有更深之認知。另為落實漁業資源保育宣導工作向下扎根,2005年亦培訓漁業資源保育種子教師270名,使漁業資源保育相關知識能從宣傳點延伸至全校連線,並運用學生於家庭生活中之影響力,擴展更大之宣傳面。

五、清除礁區覆網,提升人工魚礁聚魚效益

  鑑於人工魚礁常遭網具類漁船違規進入作業,導致礁區覆網情形日益嚴重,為此2005年仍持續辦理礁區覆網清除工作,共計完成5處人工魚礁區及珊瑚礁區之覆網清除工作,有效提升人工魚礁聚魚效益及延長人工魚礁壽命。

六、推動海洋牧場

  (一)完成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第二期產能擴充工程,有效增加種苗培育之產能,並增裕牧場區之漁業資源。

  (二)完成澎湖縣內垵海洋牧場區周邊景觀改善及美化工程之設計作業,俾立強化海洋牧場區及周邊區域之教育、觀光及遊憩功能。

  (三)初步建立完成澎湖縣內垵海洋牧場營運及漁民自主管理機制,對海洋牧場未來之多元發展,甚具助益。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5-02-21:1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