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建構綠色廊道 營造優質環境

林務局造林生產組 劉福成

一、前言

陳總統在2000年就職演說中即曾宣示:「在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相容的平衡點,讓臺灣成為永續發展的綠色矽島」,具體揭示新世紀國家經濟永續發展理念。

  面對21世紀全球化、自由化、數位化的知識經濟時代,台灣林業從過去的經濟生產為目的轉變為以生態永續發展為目標,以「維護森林生態,保育自然環境」的核心價值,來積極推動各項林業經營工作。

  在「台灣農業亮起來」的新政策下,林務局積極辦理「雲林縣高速鐵路沿線兩側500公尺,規劃營造景觀休閒資源綠林帶」、「推動平地造林綠美化及海岸造林建立綠林帶」、「建置發展全國步道」等3項主要工作,以強化平原地區綠色資源環境資源;改良沿海地區自然環境劣化及枯竭等生態失衡及提供國人生態旅遊、環境教育空間,來提昇健康且正面的價值觀,建立具永續休閒、活絡綠資源的在地產業環境。

二、施政策略

(一)雲林縣高速鐵路沿線兩側500公尺,規劃營造景觀休閒綠資源林帶

  為防止雲林地區地層下陷,亟需減少抽取地下水,於高速鐵路雲林段31公里沿線兩側500公尺範圍內,配合封井後之公私有荒廢水旱田農地,輔導農民造林,藉以改變土地利用型態,並改善高速鐵路沿線景觀。

(二)推動平地造林及海岸林造林建立綠林帶

  平地造林工作係針對休耕農地,配合獎勵與補助,輔導農民及農企業造林,並藉以紓解農產品產銷失衡現象,提昇平原地區之環境品質,營造自然美麗的綠色鄉野,增加民眾戶外休閒的空間,再結合生態、生活、生產及文化活動於一體之農業經營方式,發展平原綠境休閒產業,活絡綠資源產業生機。加強海岸保安林之復育與更新,使之連結成帶狀,並依生態原則,建造海岸景觀環境林,兼具防風、防災、遊憩及教育等功能,以維護海岸綠色長城之永續。

(三)建置全國步道系統

  步道工作非為強調步道路體及公共設施之施工、建設量,而係以使民眾容易接近、具完整步道生態旅遊網絡為考量,來建置安全完善之步行體驗廊道,提供行萬里路之優質環境為主。

  1. 完善的步道系統:完整的步道系統應包含以步道為系統主軸,生活圈與轉運站為步道訊息與相關服務的樞紐,連結動線與接近道路為連絡管道之五大向度。

  2. 多元的設施活動:依據不同資源潛力與限制條件,建立不同強度之服務設施,發展多元型態之生態旅遊活動,強化民眾接近山林的可及性,滿足不同戶外休閒需求。

  3. 正確的環境行為:推動步道環境優化運動,系統性將適合自然山林之環境倫理、態度、行為等,內化至使用者及管理者觀念,落實環境行為管理,永續經營山林環境。

三、推動步驟及方法

(一)雲林縣高速鐵路沿線兩側500公尺,規劃營造景觀休閒綠資源林帶:

  1. 綠林帶規劃:依據氣候、植生等自然因子及土地利用現況與特性外,並考慮土地所有人或企業主之意願,將綠林帶規劃為景觀林帶。

  2. 樹種規劃:景觀林帶:以觀葉花類、樹型優美、誘鳥蝶等林木為主,如楓香、烏臼、樟樹、台灣欒樹、台灣海桐、苦楝、茄苳等。

  3. 綠林帶營造方式:以建造多樹種之混合林,提高物種多樣性,並加強造林撫育,培育優良形質之林木,並結合地區性產業、人文、景觀特色,發展生態休閒林業,以兼顧公益性與經濟性。

  4. 擬議中的補助期程及額度:每公頃20年補助經費241萬元(即平均每年每公頃約12萬元)予參與營造綠林帶內土地所有人。

(二)推動平地造林及海岸林造林建立綠林帶

  1. 平地造林:造林對象為水土保持法第3條3款所稱山坡地以外之土地,並位於一般農業區農牧用地,且不受「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基期年之限制;以集團造林為原則,造林面積應毗連2公頃或同一地段毗鄰5公頃以上,每公頃20年補助經費161萬元。

  2. 海岸林造林:
    (1)自然生態復育之方式建造海岸林:海岸第一線之砂地、草生地仍以先驅樹種木麻黃為主要上層木(因具抗風、耐鹽、耐旱、生長迅速之生長特性),再混植黃槿、草海桐、白水木等樹種為下層木,以作為防護第二線造林之基礎。海岸第二、三線內陸地區,則選用多樣性海岸樹種施行生態造林,包括水黃皮、福木、海檬果、欖仁、大葉山欖、苦楝、台灣海桐、白千層等,以營造複層林相兼顧防風及景觀效益。
    (2)復育海岸濕地紅樹林:針對海岸濕地,因地層下陷及潮汐影響其鹽分極高,選擇水筆仔、海茄苳、欖李及五梨跤等紅樹林樹種栽植。

(三)建置全國步道系統

  1. 修訂步道設計規範彙編:檢討修訂各類步道選線、定線及步道系統識別標章、解說及指標牌誌系統等規範,以為建置步道系統之準則。

  2. 研訂步道系統發展計畫:調查並進行全國步道系統藍圖規劃,研訂步道系統發展計畫,以妥善規劃軟硬體建置及經營管理,完善步道系統之整建。

  3. 推動步道環境優化運動:針對適合臺灣自然山林之環境倫理、態度、行為等,系統性內化至使用者及管理者觀念,以落實環境行為管理,永續經營山林環境。

  4. 整修步道路體及標誌系統:依現地需求逐年整建步道路體及相關設施並設置步道指示、標誌系統,提高生態旅遊環境安全性,完成網絡相連之全國步道系統。

  5. 建置步道管理資訊系統:建置全國步道系統環境資料庫及管理資訊系統,包含步道地理資訊系統及環境監測系統、旅遊安全通報系統等環境資料庫及管理資訊系統。

  6. 完備導覽網頁環教文宣:編印步道生態旅遊相關地圖、摺頁及叢書等文宣;並藉步道導覽網站的架設及連結,提供國人生態旅遊資訊、環境教育教材等查詢管道。

  7. 推廣多元遊程創意活動:考量實際路線變化、資源條件及民眾之體適能,規劃各類遊程,辦理創意推廣活動,引導民眾認識山林環境,進而愛護環境,珍惜環境。

  8. 公眾參與促進步道認養:步道系統之規劃、施作及經管、維護等各階段,均納入公眾參與機制。另配合步道認養制度,開啟多元參與機制,維持步道最佳使用狀態。

四、執行情形與預期效益

(一)執行情形

  1. 推動平地造林及海岸林造林
    本項工作自91-95年度止,已完成造林綠美化面積達10,759公頃。

  2. 建置全國步道系統
    (1)規範藍圖研訂:完成國家步道系統藍圖規劃、國家步道系統設計規範及解說牌誌系統規範研訂,以為步道整建依循。
    (2)環境資源調查:先後完成霞喀羅、浸水營古道、能高越嶺道、福巴越嶺、北大武步道、蘇花比亞毫、北插天山、海岸山脈等步道勘查及資源調查。
    (3)導覽網站及管理資訊系統:建置步道導覽網站及管理資訊系統,提供國人資訊查詢管道,截至95年底瀏覽人次逾116萬5千人次,並發行8期國家步道電子報。
    (4)步道路體及設施整建維護工作:91至94年度規劃整建647公里,95年度完成規劃整建120公里。
    (5)維護管理及監測:按時巡護步道,經常性整理維護步道環境,以確保民眾安全。另結合警消及山難救助系統,協助進入山區搜救作業。
    (6)環境教育與宣導行銷:
    研討會、訓練班:每年辦理步道相關議題之全國研討會及景觀規劃、施工等訓練班,邀請國內外專家、各相關社團、機關等人士與會共同研討。
    縱走健行、推廣活動:辦理各類推廣活動,如「國家步道-山徑古道縱走活動」,自屏東縣春日鄉七佳至台北縣烏來鄉福山之50日縱走活動、「橫越福爾摩沙-北回歸線試走活動」,由嘉義縣東石漁港,穿越阿里山、玉山、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經12天抵達花蓮縣豐濱鄉等。
    環教宣導、解說文宣:辦理步道攝影展、編印步道導覽地圖、發行「 台灣山林空中散步」(普及版、精裝版)專書、91至94年度國家步道系統計畫成果彙編等。另編印步道解說手冊、摺頁,供民眾購買或索取。
    (7)公眾參與及步道認養:於各項會議、研討會及相關活動中,廣邀民眾及各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提供建言。截至95年並提供有34處步道由當地社區或社團認養,協助辦理步道環境清潔維護等事宜。

  3. 雲林縣高速鐵路沿線兩側500公尺,規劃營造景觀綠林帶:目前已初步完成規劃「雲林縣高鐵沿線營造綠林帶計畫」,並請學者、專家協助景觀樹種規劃等初期作業、完成苗木培育58萬株,一俟主管機關經濟部水利署決定私有井封井後,即可展開造林綠化工作。

(二)預期效益

  1. 95至97年3年間增加造林綠地面積1,800公頃,相當72座位於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平均每人增加約0.78平方公尺之綠地面積。造林地成林後,每年每公頃林地可增加水資源涵養2,000立方公尺,淨吸收二氧化碳9公噸,含高鐵沿線造林計3,800公頃,共可吸收二氧化碳3.42萬公噸。

  2. 藉由全國步道系統之規劃,建置完善安全之休閒遊憩、健行登山環境,每年度可提供民眾戶外遊憩及健身運動的機會,預估可達500萬人次。另步道系統之各項旅遊行程、行銷手法之運用,可創造各階段如旅遊導覽、施工工程、經營管理等就業機會。

  3. 配合封井,禁止抽取地下水,營造雲林高鐵段沿線二側各500公尺綠林帶,可舒緩地層下陷,又可改善高鐵沿線景觀外,亦可藉林木根系,改善土壤透水性,增加地表水滲透,補助地下水源,增進水土資源永續利用。

五、結語

  「建構綠色廊道,營造優質環境」是本次「新農業運動」林業的重要施政工作之一,其實質內容係採願景導入方式施行,共同為農地資源之利用與林業管理尋找適宜之需求,同時兼顧永續利用之發展目標。希望藉由此一政策在活化農村生態環境,營造魅力的農村的主軸上,發展永續林業,增加本島綠覆率,提供親近且具完整的生態旅遊網絡,呈現臺灣綠意與美景,讓台灣農業亮起來。
圖1 台南白河農場91年平地造林成果(苦楝)
圖一、台南白河農場91年平地造林成果(苦楝)
圖2 桃園縣大園鄉海岸造林-砂地造林成果
圖二、桃園縣大園鄉海岸造林砂地造林成果
圖3 步道路整體整建工作-以自然材料及生態工法施作
圖三、步道路體整建工作-以自然材料及生態工法施作
圖4 環境教育與宣導行銷-縱走健行推廣活動(綠色山靜古道大縱走活動)
圖四、環境教育與宣導行銷-縱走?行推廣活動(綠色山徑古道大縱走活動)
圖5 環境宣導、解說文宣-鳥瞰台灣山新書發表
圖五、環教宣導、解說文宣-鳥瞰台灣山新書發表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6-02-15:19,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