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業產銷班輔導措施與經營狀況分析

農糧署 徐源清

壹、前言

  台灣農場經營規模小,農業生產資源利用率低,致生產成本偏高;同時個別農場之生產數量少,產品在市場之議價能力低。為突破小農制家庭農場的經營型態,協助農民擴大農場經營的規模,農委會於1987年開始推行「農地利用綜合規劃」計畫,以200公頃為單位的「農業生產區段」為組織範圍,輔導鄰近農民結合相同理念與興趣者組織共同經營班,建立由下而上的適地適作模式,提高規模經濟農地利用效率。

  為加強輔導農業產銷班組織企業化、資訊化及制度化,提升產業競爭力,農委會於2001年12月31日訂頒「農業產銷組織輔導辦法」。期以強化農業產銷班運作能力,落實發揮大農功能。此外,2004年9月15日復依據「農業發展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項授權規定,訂定「農業產銷班設立暨輔導辦法」發布施行。明確規範農業產銷班之設立條件、申請程序、評鑑方式、輔導、獎勵、補助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俾供嗣後農業產銷班之輔導及運作的依循和參考。

貳、農業產銷班輔導內容

  依據「農業產銷班設立暨輔導辦法」之意旨,農業產銷班之輔導體系(見附圖 DOCX / pdf / odt)及輔導內容,包括組織管理、評鑑獎勵及產銷輔導三部分。在組織管理方面,農民自主或接受輔導成立產銷班後,應向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設立登記,並納入資料庫管理。在評鑑獎勵方面,經評鑑達60分以上者,可繼續接受輔導,95分以上者可參加全國十大績優產銷班之選拔與表揚。在產銷輔導方面,可分為人才培訓、計畫輔導及低利貸款等方面之支援與協助。

一、輔導願景、目標與體系

  (一)產銷班輔導願景

  培養具企業化經營管理思考能力的農民,提升農業經營效益,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二)輔導目標

  1. 建立明確完善的產銷班基本經營概況資料,供施政與輔導參考。

     

  2. 推行產銷班企業化經營管理,含括產銷技術、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育、資訊系統應用、建立品牌與行銷通路,以及貸款融資協助等。

  (三)輔導體系

  1. 主管機關
    (1) 在中央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負責農業產銷班政策規劃與輔導推動。主管單位分別為農作類及養蜂為農糧署;畜牧類為畜牧處;漁業類為漁業署;休閒農業類則為輔導處。
    (2) 在地方為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負責辦理產銷班設立異動登記與管理、輔導措施之執行與督導評鑑等。

     

  2. 輔導單位

  農業產銷班之申請設立、變更及註銷等工作均透過農會、漁會等函轉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政府農業政策及計畫亦多透過其轉達農業產銷班。因此,該辦法第二條所指之輔導單位係指農業產銷班所在地之農會、漁會、農業合作社、相關產業團體、公所及其他經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核准之機關(構)或團體。

二、產銷班設立暨登記

  農業產銷班需先向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登記,並經審查合格後,各縣市政府始予列冊輔導。並應用現代資訊管理技術,利用電腦網絡來建構產銷班資訊服務模式。各縣市政府及輔導單位主要之輔導工作,在加強輔導產銷班健全組織運作、辦理共同採購,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執行共選共銷共計,以提高農產品出售收益;訂定產銷計畫,以提高長期收益;及配合政府政策參與各項展售促銷活動、產品認證等,確實指導農民辦理內外銷分級選別及栽培改進等技術,以提高農民所得。

三、產銷班輔導運作之類型

  產銷班之運作類型,因參與共同作業之難易程度,可區分如下:

  (四) 共同研究型:結合鄰近相同興趣之農民,共同研究經營管理技術、分享知識等。

  (五) 共同採購型:產銷班所需之產銷資材或設備,藉由共同採購以降低採購價格、運輸費用等,達到節省成本之目的。

  (六) 資源共享型:由產銷班購置共同設備(施)提供班員共同利用,或訂定人工交換制度等,以提高個別班員之農場經營效率。

  (七) 共同行銷型:藉由集合全班產品貨源,辦理共同運銷、共同分級選別、共同計價、電子網路行銷等制度,提昇市場議價與銷售能力,達到提高產品售價或穩定價格,增加農民收益之目的。

  (八) 共同經營型:投資興辦共同經營之事業,由班員共同參與或出資經營,共同分享利潤及承擔風險,並回饋服務鄉里,改善生活環境等。

  產銷班有時同時兼具多種類型運作,或進行多角化經營以提高班員收益。

四、產銷班評鑑及獎勵

  為瞭解農業產銷班運作情形,配合產業政策及導引農業產銷班健全發展,經建立完善之產銷班評鑑制度及設計評鑑表,逐年由縣市主管機關及輔導單位辦理評鑑。

  評鑑表滿分為120分,經實際評鑑結果,如產銷班正常積極運作應可獲60分以上成績;辦理共選共計或共同經營等具經營績效者應可獲80分以上;具企業化經營概念且運用在日常經營管理上者可得95分以上。評鑑成績可作為引導產銷班不斷追求進步的動力,因此,產銷班應多瞭解每一評鑑項目的內涵,並學習他班成功關鍵因素,在每一評鑑項目上努力追求盡善盡美。

  產銷班經評鑑達60分以上者,可參與相關獎勵措施之輔導,包括:

  1. 產銷輔導與計畫補助:主管機關及輔導單位就農業產銷班之經營管理、生產技術、行銷能力及評鑑缺失項目等予以輔導。依年度施政重點,於年度計畫訂定補助項目,對農業產銷班予以補助或獎勵,並以評鑑成績合格者優先。產銷班共同使用項目最高補助2分之1,班員個別使用項目最高補助3分之1。惟需視年度預算編列情形辦理,以申請計畫實際獲核定者為準。

     

  2. 諮詢:為使農業產銷班輔導工作能獲得廣泛諮詢管道,必要時得洽請相關農業試驗研究機構之專家學者提供技術諮詢服務;產銷班員並可上各區農業改良場網站取得必要之經營管理相關技術及資訊。

     

  3. 優惠低利貸款:提供給需要資金的班員融通產銷所需資金,目前每位班員可貸款餘額已於2004年提高為3百萬元,還款期限10年;週轉金最高50萬元,還款期限3年,利息2%,無全班貸款額度上限。

五、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評選

  為加強輔導農業產銷班組織企業化、資訊化及制度化,激勵發揮創新經營,有效提升農業競爭力,自2005年度起恢復辦理全國十大產銷班選拔及表揚。對於依規定登記有案滿1年,經最近1年初評成績達95分以上(總分為120分)之農業產銷班,經輔導單位推薦,各級機關評選後,選出全國十大績優產銷班10班、優良產銷班20班加以表揚,以建立學習標竿。經農委會評選之全國十大績優產銷班,每班給予20萬元獎勵金;獲選為優良產銷班者,每班給予5萬元獎勵金。

參、農業產銷班經營狀況分析

  農業產銷班之經營狀況,歷年均有學者從不同角度加以分析(李宗儒等,2000;李孟訓等,2004;李謀監,1997;林梓聯,1996;陳昭郎與陸允怡,2001;陳昭郎等,2002;黃春旺,1998;蔡宏進,1997;蔡培儀,1998)。茲就產銷班目前之輔導現況、評鑑結果及企業化輔導情形等予以評析。

一、 產銷班輔導現況

  截至2006年底止,現有農業產銷班6,159班,最多者為果樹班2,308班,其次為蔬菜班1,917班(參見表1 DOCX / pdf / odt),結合農民數超過7萬8千餘人,而因應經濟發展程度提高導致之休閒需求所增加之休閒農業產銷班亦已有49班之多。

  就歷年分布情形看,農業產銷班輔導制度的施行,不但有效協助農民提高所得,且使政府農業施政對象予以明確化,成效卓著。2004年底全台成立農業產銷班計達7,002班,結合農民數130,253人,占主要農戶數 之46%。惟由於部分產銷班並未實際積極運作,經農委會於2005年積極推動農業產銷班整合後,目前國內農業產銷班數,包含農、漁、畜牧類已降為6,159班。相關整合工作仍持續推動中。

  另為建立農產品安全品質認證制度,推動安全用藥「吉園圃」認證標章制度,並訂定核發使用要點,輔導蔬果產銷班申請認證。至2006年底止,獲得認證者有1,850班,占蔬果產銷班的43、8%。經認證之吉園圃產銷班每年至少須抽查標章使用情形2次、不定期抽驗農藥殘留及指導用藥、舉辦蔬果展示展售,並加強安全用藥觀念宣導及宣傳,目前已普獲社會大眾所信任接受。

二、 產銷班評鑑結果

  農業產銷班組織健全與否直接反映出班隊的運作情形,亦主宰了產銷班成敗的關鍵(李謀監,1997)。農委會依據「農業產銷班設立暨輔導辦法」規定,於2005年辦理第1次全面性評鑑工作(詳如表2 DOCX / pdf / odt),總數6,350班參與評鑑之5,022班中,評鑑結果被評為59分以下者有695班,顯示約有近2千班未能積極參與運作,農委會已透過各輔導單位加強組織運作輔導,改善其運作情況,或依該辦法規定,連續2年評鑑不及格者予以註銷登記,以督促其改善組織運作能力,活化產銷班之經營管理。

  評鑑結果超過100分者有157班,佔參與評鑑班數之3%。這些班無論在基本組織運作、組織功能運用、經營管理績效、及政策配合度方面都有極佳之表現,足為產銷班之楷模。

  評鑑結果為60分至80分間占大多數,約有3,900班,顯示產銷班組織運作能力尚可,但經營管理能力稍嫌不足,其經營管理仍需加強輔導,因此農委會2006年特針對現有農民辦理「深耕訓練」,加強經營管理課程之傳授,計舉開42個訓練班,受訓學員達1,564人次。課程內容包括品質管理與消費安全、企業經營管理應用與建構產業價值鏈、農漁業成功經營案例分享等。2007年預計再辦理90班。

  為引導產銷班提升經營管理能力,並獎勵運作良好的產銷班,曾於1995至1998年間辦理4次產銷班考評,挑選運作最優良者約100班,再從中選出10班為十大績優產銷班加以表揚。4年間共計表揚449班,其中仍以果樹、蔬菜及花卉產銷班得獎者較多(見表3 DOCX / pdf / odt)。

  2006年獲選的十大經典農業產銷班,均以具有企業化經營理念、創新研發生產優質安全的農產品、開發新產品、建立品牌、靈活的行銷手法,成功拓展國內外行銷通路,提高班員收益,並積極參與社區關懷活動,對於產業及地方發展極具貢獻等經營績效。

  歷年績優產銷班中有辦理共同運銷者約有七成(參見表4 DOCX / pdf / odt),有自有品牌者約有二成,積極進行新產品研發者不到15%。有鑒於此,面對加入WTO後的農產品進口壓力,目前刻正引入企業經營理念,積極推動農業經營管理企業化工作。

三、 導引產銷班邁向企業化方向發展

  自1997年起,為導引產銷班邁向企業化方向經營,農委會積極培育會內農業行政、農業技術與推廣輔導人員共計90人成為具有企業管理知能的經營管理顧問,以便教育農民經營管理理念,改善經營方法。每位顧問除原有農業專業的知識、技能與經驗之外,在歷經年餘的企管課程訓練與實習後,授予「農業經營管理顧問專家」證書,下鄉傳授產銷班農業企業化經營管理的理念與技巧,已成功輔導其企業化經營的產銷班共計有297班,占全部產銷班的4、8%。協助產銷班改善經營手法,提升經營效率。

  為落實培訓產銷班企業化經營人才,農委會復依據農產業發展需要,規劃辦理花卉、果樹、蔬菜、食用菇蕈類、有機農業、特用作物、種苗、農業資材、畜牧、觀光休閒、農企業經營管理等訓練班,培育具備國際觀及農業專業經營能力之優秀農民,提升農業人力資源素質,強化我國農業競爭力。2005年度辦理65班,參訓農友1,648人。2006年度辦理54班,訓練農民1,500人。2007年預定辦理農業專業及園丁訓練54班、深耕訓練90班,農民網路技能訓練226班,合計參訓農友將超過8,700人。

肆、結語

  我國在2002年元旦加入WTO後,因為農產品自由化導致進口增加,對農作物、畜牧及漁業等部門均產生若干程度的影響。由於必須依入會談判協議逐步降低農產品關稅、開放市場及削減農業補貼。過去對農業產銷班諸多產銷資材、設施(備)之補助,多年來已大幅減少,影響農業產銷班之運作至鉅。取而代之的是對農業產銷班班員之低利貸款協助,並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及轉型。

  加入WTO也是啟動台灣農業轉型的契機,為促使國內農產品升級,加強提升農產品品質及穩定產銷,最基礎之工作即在加強農業產銷班的企業化經營管理輔導,培養自主管理與創新思考之現代化農民。使產銷班所生產之農產品能符合國際標準,再經過「新農業運動」中各種產銷制度及管道來協助農民加強行銷與出口,落實農產品外銷才有希望。

  每個產銷班的發展方向並不完全相同,每一產銷班惟有各自走出自己特色的路,新農業才會有未來。而農業產銷班的持續健全運作,則有賴班員間經過不斷討論並確認未來的發展願景,然後針對願景形成發展策略及方法,引領產銷班不斷的創新與進步,才能進一步永續發展,進而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

參考文獻

  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5),農業統計年報

     

  2. 李宗儒、廖武正、林年慶(2000),「農業產銷班考核制度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第44輯第219-41頁

     

  3. 李孟訓、陳珮鈺、陳婷玉、王丕辰(2004),「產銷班銷售通路垂直整合程度分析-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農業金融論叢,第51輯第155-90頁

     

  4. 李謀監(1997),「台灣農業產銷班營運類型、管理作為與績效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第38輯第209-43頁

     

  5. 林梓聯(1996),「台灣農業生產組織之課題與展望」,農業金融論叢,第35輯第99-119頁

     

  6. 陳昭郎、段兆麟、李謀監(2002),「農業產銷班法人化可行性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第47輯第113-43頁

     

  7. 陳昭郎、陸允怡(2001),「農業合作社場組織與功能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第46輯第165-88頁

     

  8. 黃春旺(1998),「蔬菜產銷班經營管理問題與對策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第39輯第197-219頁

     

  9. 蔡宏進(1997),「農業生產組織問題之探討」,農業金融論叢,第38輯第1-26頁

     

  10. 蔡培儀(1998),「農業產銷班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關係」,農業金融論叢,第40輯第349-413頁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6-03-16:2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