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地銀行之建置與推動」發表記者會

主任委員 蘇嘉全

  各位記者女士、先生,各位貴賓及本會同仁:大家早安,大家好!

  嘉全自從上任推動「新農業運動」,漂鳥、園丁等計畫吸引年輕新農民,雖然獲得廣大迴響,卻也一再接獲這些農業生力軍反映到那裡找經營所需農地,當時「農地銀行」的概念就已因應而生,期望能夠建立透明而快速的媒介平台,提供農民或參加漂鳥、園丁計畫等有意從農的學員可以付出最小成本找到農地租售資訊,促進農地流通及活化農地利用,同時提供農業產銷經營與金融貸款服務。今(96)年3月3日的「漂鳥展翼.歸園築夢」記者會上,嘉全曾經提出農委會將規劃推動農地銀行的構想。其具體的建置與推動內容經過農委會同仁的齊心努力,在短短2、3個月內,已經擘劃完成農地銀行整個建置計畫,到今天確定可以積極推動,配套檢討農田休耕補助政策,從另一個層面創造農民或有志營農者、農會及政府三贏的效益。此時,可以發表全面服務農民的農地銀行建置計畫,心中是既興奮又感動。

  農地是農業生產經營的基礎,那麼在農地銀行的建置及推動上,誰來擔任案件來源及仲介服務,將是推動成敗的關鍵點。依據農業發展條例規定,「農會」可以扮演農地銀行的核心角色,農會可以發揮長期在地方基層深耕的基礎與信賴關係,藉由統合性查詢及媒合平台,讓農地租賃或買賣雙方,經由資訊的揭露與農會的服務,有心營農者既可便利取得經營農地,農會又可因從事仲介服務酌收費用增加收入及促進轉型,進而讓可耕作農地能地盡其利,維護優良農業生產環境。換言之,農地銀行除了提供資訊以外,也搭配了實際的客服體系,讓供需雙方獲取正確且值得信任的訊息。

  台灣實實際作為農作物生產之土地有83萬3千公頃,農會有302個,長期以來就是最貼近農民的在地服務機構,藉由農地銀行提供網路平台,如果每個農會平均每年完成農地仲介案件5公頃,總數就有1,500公頃,以每公頃農地500萬至1,000萬元成交價金及買賣收取3%服務費計算,每年買賣或租賃仲介服務費收入總數就有2億2,500萬元至5億元。因此,嘉全在此也要大聲鼓勵全國農會動起來,在農會專業人員及環境服務品質提升及農委會輔導獎勵、推廣宣導等運作下,積少成多,累積龐大服務體系及商機,開創農會服務的新價值,促進農會的轉型。當然,農地銀行並不只單純著眼於仲介服務費用的收入,農委會的中長期規劃,是未來可以引導協助農民、產銷班、農企業法人於農地經營規模擴大與規劃調整機制,讓無力耕作或不願耕作的民眾可以把閒置或廢耕的農地利用權安心釋放出來,透過農地銀行的機制運作,提供完整坵塊給真正需要農地經營農業的人,共同創造台灣農會及農民共同的利益。

  最後,希望大家一起來熱烈期待7月份「農地銀行」的啟用營運,疼惜咱的農民,關懷咱的農地,鼓勵咱的農會,支持台灣的農業。

  謝謝大家的蒞臨! 

  祝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6-06-26: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