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新林業政策-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推動情形

林務局森林育樂組 林澔貞˙張岱˙羅秀雲

緣起

  為因應近年來社會各界對於優質戶外遊憩場域之需求與推動國人保育觀念與行動的提升,暨配合「國土復育綱領暨行動計畫」,本局於「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提出,在永續國土保安與維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森林育樂業務朝向自然教育及生態旅遊發展,明確訂定森林經營應加強自然教育功能的提供,營造全民優質遊憩與教育服務的環境教育基地,創造不同層次生態旅遊系統之多元吸引力。

  為了達成上述政策目標,我們觀察到先進國家公私部門設立的環境學習中心蓬勃發展(北美洲有5千所以上;日本有1千所以上;英國有300所以上;澳洲昆士蘭省有25所),而國內則在起步階段,我們思考到林務局身為台灣最大陸域生態系的管理機關,是否可以建構常設的自然教育推廣機構(自然教育中心),創造在真實的森林中快樂學習的環境,提供民眾親近、瞭解、欣賞自然的機會。而「自然教育中心」到底是什麼?依照國內環境教育學者周儒的定義:「自然教育中心是在一片具有環境教育資源特色的土地區域上,整合環境教育專業人力、專業課程方案與適當的環境資源,整體發揮其能量,提供環境教育專業服務給第一線的顧客如學校學生、一般社會民眾,以達成教育、研究、保育、文化、遊憩多功能目標的環境教育專業設施」。簡言之,建構自然教育中心需從場域設施、經營管理、人力及課程方案等四個面向著手。

  林務局為推動生態旅遊及保存林業文化,目前在全國各地已設置了18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及3處林業文化園區,因此,林務局毋庸再行開發新的地區設置自教育中心,而是選擇上述具發展潛力的場域,加強其教育服務功能及專業人力,即可提供社會各界親近、愛護森林與實踐保育行動的場所,營造全民優質遊憩與教育服務的自然教育基地。使國人在休閒及學習活動中融入森林保育的觀念,對環境產生認同及珍惜的情感,進而採取實際行動保護環境,以達成森林與自然資源之永續經營與發展。

推動策略與方法

一、林務局環境教育推動狀況檢討

  為達成設置自然教育中心之願景,瞭解以往林務局在推動環境教育上的優勢與劣勢,本局於94年委託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進行「林務局環境教育之整體規劃與策略發展」之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林務局經營國家森林遊樂區以來,在環境教育上的發展已累積相當的經驗和成果,但在政策、方案、夥伴團體、資料庫、評鑑機制、人力資源等面向,仍有向上提升的空間,該研究建議重點策略如下:(一)確定環境教育定位及「需求」為導向的系統化推動策略;(二)環境教育方案的多元化發展;(三)伙伴關係的建構與落實;(四)資料庫建構與文件化;(五)評鑑機制的建立與落實;(六)跳脫「重硬體、輕軟體」的規劃方式,改以「方案」為中心作為出發;(七)環境教育相關人力資源的充實與提升;(八)結合適當的外部組織與資源進行合作等。因此,本局後續推動自然教育中心之設置,即是依照前述策略建議逐步推動落實。

二、行動研究,即知即行

  為因應建構自然教育中心所需場域設施改善、經營管理模式訂定、專業人力建構,以及課程方案之發展,使自然教育中心業務邁向實質建構階段,本局自95年7月起,委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協助進行「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自然教育中心發展計畫」,選取東眼山森林遊樂區為先驅示範地點,以「行動研究」方式建立自然教育中心發展模式,並將相關經驗推展至其它具發展潛力的地區。

  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先驅場域-東眼山的規劃發展方法採取規劃與執行者共同參與的「行動研究」模式。依學者對行動研究的定義,行動研究為「在團隊互動的歷程中,由參與者兼研究者的角色,在專家學者及同事們的共同參與之下,來解決實際面臨的問題」。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即是由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專家學者、新竹林區管理處(東眼山管理機關)及本局森林育樂組成立行動研究團隊,針對建構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相關課程方案、設施、人力及營運管理等面向之問題,以團隊合作腦力激盪之方式,逐步找出問題擬定策略加以解決。

三、擴大參與,儲備能量

  為使未來其他的自然教育中心籌設順利,在東眼山籌設過程中,亦由東眼山行動研究團隊與其他林區管理處育樂課課長、解說服務及設施規劃承辦人員等,組成「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發展計畫專業成長團隊」,共同參與計畫推動。辦理3次「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發展團隊成長研習」,使參與同仁同步獲知東眼山相關推動成果及經驗,並獲得建構自然教育中心所需智能。在第三次成長研習(96年5月)中,依據各處提案及簡報,評選出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八仙山、奧萬大、池南等為第二階段自然教育中心建置地點;後續則將在行輔導成立觸口、雙流及知本等自然教育中心,以打造台灣最完整的自然學習網絡,屆時預估每年可提供10萬人次以上優質環境學習機會,成為全台灣最大的優質環境教育場域平台,全面提升台灣環境教育之質與量。

四、他山之石,國內外取經

  為使參與同仁瞭解先進國家推動自然教育情形,讓林務局建構的自然教育中心夢想更具象化,本局於95年8月30日至9月11日,配合農委會「高科技農業人才培育計畫」,派員自費隨同專家學者前往美國華盛頓州參訪自然教育中心,透過野外實察、深入訪談、資料蒐集等方式,獲得國外相關公私部門在推動環境教育上實質做法與經驗,嗣後並於自然教育中心發展團隊成長研習中,發表參訪報告並分享心得,作為本局國家森林遊樂區推動自然教育中心之參考。此外,亦配合舉辦研習會,參訪如關渡自然中心、二格山自然中心、苗栗有機稻場、無尾港港邊社區等國內相關環境學習中心,並與相關人員座談,以分享推動環境教育之經驗。

五、專業支持,品質保證

  在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發展團隊中,我們結合全台各地最專業的環境教育專家學者,共同以行動研究模式,建構自然教育中心的未來,例如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周儒、蔡慧敏教授、中國文化大學郭育任教授、台中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吳忠宏教授、明道管理學院陳維立教授、高雄師範大學葉欣誠教授、東華大學梁明煌、許世璋教授等,提供各自然教育中心專業的協助,亦確保本局自然教育中心得以高品質成為國人參與環境學習的最優選擇。

東眼山的經驗

  過去一年中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在行動研究團隊多次腦力激盪集思廣益,提出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的宗旨、願景、目標及信念,從中更能體會本局設置自然教育中心之思維與想像。

一、宗旨(Mission)

  透過自然教育中心聯結森林與人,創造保育、教育、研究、文化與休閒功能之場域,提供多樣化之課程方案,讓遊客產生感動與共鳴,潛移默化每位遊客以培養出具環境素養的國民,創造環境倫理及永續生活的學習典範。

二、願景(Vision)

  (一)成為政府推動自然保育與環境教育之優質示範。

  (二)成為全民快樂生活及體驗學習的好伙伴。

  (三)成為學校教育(課程及教學)的好伙伴。

  (四)場域設施作為永續發展及安全的典範。

  (五)經費部份能達到收支平衡、自給自足。

  (六)聯結全球森林教育及環境教育發展趨勢,提供全球觀點。

  (七)成為社區保育、教育、研究、文化之重要據點。

  (八)提供符合不同對象之多樣化課程方案。

  (九)成為企業認同、回餽社會的重要場域。

三、目標

  (一)整合資源,發揮在地特色。

  (二)創造多樣、豐富及貼近生活的教學方案,提高遊客參與環境教育方案的比例。

  (三)創造台灣地區政府單位未來發展自然教育中心之優質經營管理模式。

  (四)建構專業專職人員,包括固定的教學團隊及現場專職人員。

  (五)發展符合自然教育中心運作需求及永續發展目標的必要硬體設施(包括教育設施、解說設施、生活設施及環保設施等)。

  (六)建構與各級學校、學術研究單位、社區居民、志工團隊、民間企業及社團組織間良好的伙伴關係。

四、信念

  (一)相信透過第一手的經驗與引導,人們會產生對自然的愛與感動,進而 採取行動保護我們的地球。

  (二)自然教育中心的設置是綠色運動的使命者,結合人與環境的互動,給下一代美好生存的示範場域。

  (三)確實依願景及使命執行,必能達成目標;快樂遊憩、生活學習,就在東眼山。

  歷經SWOT分析,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已釐清課程方案、人力、場域設施、經營管理等問題,並針對優先性分別擬定解決策略並加以解決,茲將要項概述如下:

一、課程方案

  以東眼山森林遊樂區以往舉辦之活動及志工發展之戶外教學方案為基礎,配合東眼山之資源特色,加強學校戶外教學主題課程設計,發展教育與活動方案。

二、人力

  以任務編織方式,由新竹處育樂課及大溪工作站同仁兼任,並聘用專案教師以補環境教育專才之不足。

三、場域設施

  以整建現有設施為永續環保綠建築,初期改建原有遊客中心販賣部,為具備諮詢解說服務、閱讀與查詢資料,以及紀念品販售、之空間,設置林間教室,改善林業知性步道,增加感知小徑與體驗探索設施,以利課程活動進行。

  在歷經一年的緊密籌備,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目前已有40餘種課程方案,並訂於96年6月底正式開幕營運。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網址:http:// recreate.forest.gov.tw/nec/dys)

結語

  以往,國家森林遊樂區提供生動的解說及多樣化的體驗活動,帶領民眾近距離觀察,體驗大自然的奧妙;現在,自然教育中心具備「保育、教育、研究、文化、遊憩」等功能,除了可配合學校九年一貫教學內容研發多樣化的課程方案,成為學校戶外教學的優質首選外,自然教育中心更是親子假日同樂的最佳去處,企業回饋大地的實踐場域,成人專業成長的伙伴單位,以及社區文化保存的重要據點。同時我們也期望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的建立能拋磚引玉,結合更多有意願推動環境學習之政府機關與民間單位一齊努力,共同為打造「師法自然、快樂學習」的優質自然教育場域而努力。

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發展藍圖(劉冠妙/攝)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6-07-05:2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