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國際處 李蓮生
  1. 澳洲稻作因缺乏灌溉用水 將減產90%

      澳洲農產品預測人員2008年2月19日表示,由於南部缺乏灌溉用水,澳洲稻作本年將減產90%,棉花減產58%。不過「澳洲農業及資源經濟局」指出,澳洲東北部降雨量高於平均數,高粱作物在2007~08年將增產80%,總數達到245萬噸。

      澳洲農業及資源經濟局執行理事吉爾德在2008年2月份的澳洲作物報告中表示:「雖然最近的水災使得昆士蘭省中部的部分高粱作物受害,不過昆士蘭省南部高粱產區可能增加的產量,將超過損失的數量。」吉爾德說,夏季作物總產量預估將超過300萬噸,約比去年增加40%,不過仍低於2000~01年高峰時的530萬噸。

      澳洲農業及資源經濟局進一步指出,澳洲因長期乾旱造成作物種植時缺乏灌溉用水,使得2007年稻作種植面積只達到2,000公頃(4,942英畝),棉花種植面積只有63,000公頃(155,680英畝)。

      2007~08年稻米產量預估只有18,000噸,比2006~07年約減少90%。生棉與棉子產量預估分別為116,000噸和164,000噸,比2006-07年約減少58%。

      澳洲農業及資源經濟局說,2007~08年冬季作物收成比前一年增加30%,不過仍低於平均數。該局預估2007~08年冬季穀類總產量約為2,260萬噸,但仍低於5年的平均數3,500萬噸。

  2. 美農業部表示 食用回收牛肉對健康影響甚微

      在美國政府深入調查一家肉品處理包裝公司被控違反多項衛生安全規定的同時,美國農業部官員表示,涉及此案被大規模回收的牛肉,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的機會將「微乎其微」。發生問題的是西地/荷馬克肉品公司,這家公司被質疑不人道對待並宰殺已經無法站立的牛隻

      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主管現場作業的助理局長皮特森表示:「我們認為食品供應是安全的」、「但我們仍認為,這項回收十分重要,我們覺得,家長能知道學校正在採取攔阻這批產品的行動,也十分重要」。

      農業部指出,回收牛肉的生產期間從2006年2月起算,大批牛肉已經銷售到全美國的批發業者,並製作成牛絞肉,以及墨西哥捲肉餡、肉丸、和香腸,這些牛肉並不直接賣給消費者。

      根據農業部官員的說法,西地/荷馬克肉品公司至少供應了3,700萬磅肉品,給全國性的學校營養午餐計畫以及其他相關營養計畫使用,這些計畫包括農業部在這段期間推動的改善貧困者、年長者、以及美國印地安原住民的營養計畫。

      美國人道協會在2008年1月公布在2007年10月、11月秘密拍攝的錄影帶,其中顯示西地/荷馬克公司員工對已經無法站立行走的「倒牛」電擊,毆打牛隻、並以堆高機鏟起倒在地上的牛隻;虐待牛隻事件曝光後,該公司遭質疑未向聯邦食品安全檢驗局獸醫報告並請求處理「倒牛」情況,違反食品衛生法令,引發此次大規模牛肉回收事件。

  3. 美學者找出玉米產油基因 將影響生質燃料業

      美國農業科學家找到了決定玉米產油量的關鍵基因,這項發現對於快速擴展的生質燃料產業將帶來影響。

      根據在「自然遺傳學」期刊上所發表的研究報告,這個基因就位於玉米基因體的第6號染色體上。

      這個基因將催化酵素DGAT1-2編碼,而這個酵素負責植物產油過程的最後步驟。

      美國化學與農業產業界大公司-杜邦公司旗下位於愛阿華州強斯頓的先鋒國際育種公司的研究人員根據比對71個含油量不等的玉米品種發現基因內細微的胺基酸變異,可增加玉米的油及油酸產量,分別增加41%和107%。研究人員說,DGAT酵素「是增加其他作物的油與油酸含量的極具價值研究目標」。

      當前的生質燃料源自糧食作物,如玉米、甘蔗與大豆。外界原先以為,生質燃料與骯髒的化石燃料相較,很環保也無地緣政治風險,但現在卻因為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影響,生質燃料遭到抨擊。這些影響包括由於農地棄耕糧食,改種燃料作物,因此全球糧食價格上漲,且巴西與印尼開始整地種植燃料作物,導致森林受到破壞。

      科學家正設法從目前的生質燃料作物來增加產油量,他們提出的方法包括傳統的雜交育種,以及基因工程,但在許多國家這項技術仍受到強烈反對。

      另一項開發生質燃料生產的管道是非糧食的纖維植物與含纖維質的物質,如野草、木屑與稻草,但受到成本和複雜技術影響,欲達到商業生產規模仍有待努力。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全球生質燃料產量從公元2000年的181億6,000萬公升,到2007年增加為3倍多的605億6,000萬公升,但佔全球運輸燃料供應之比例仍不到3%。

  4. 釀酒業者會議 氣候變化成討論議題

      釀酒業者2008年2月16日在巴塞隆納舉行2天會議,議程上所討論的不是葡萄或葡萄酒,而是二氧化碳的儲存,因為釀酒過程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這種氣體是造成氣候變化的元兇,這些葡萄酒商正思考減低釀酒業排放溫室廢氣的方法。

      來自36個國家350多位與會者包括生產者、科學家和釀酒業者,正面對這個問題與地球暖化對釀酒業的衝擊。這些專家包括世界主要製酒國家如西班牙、法國、澳洲、美國和紐西蘭等國的代表。會議討論一系列暖化警告,專家說,地球暖化會導致酒的口感變差,也比較不香。

      法國專家塞昆警告說:「地球暖化的影響已開始被感覺得到,幾乎所有酒類產區,收穫季節比以前提早10天。」會議在放映因致力氣候變化議題而獲得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前美國副總統高爾的影片後結束。

      西班牙製造商托赫告訴與會者說,他正研發「攫取並儲存二氧化碳」的新方法,使得有害的二氧化碳釋放可以引入並存在地底下。

      托赫說,在智利安地斯山的山腳下,他已經設立第一個葡萄發酵產生二氧化碳的回收處理設備。

      他說:「我們正試圖將二氧化碳轉化成固體,仍保留在地底下,不會釋放到空氣中。」

      二氧化碳的儲存曾於聯合國2007年12月在印尼峇裡島舉行的氣候變化會議中,被廣泛討論,這也是「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的建議事項之一,該小組與高爾一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隨著地球暖化,酒商也必須尋找種植葡萄的新地區,以維持品質。

      此外,另一個主要酒商羅蘭表示:「氣候變化還沒有改變製造技術,但心態上可能有必要改變」、「重要的是,生產者用較少的水源、較少的能源,且要有更整體的農業觀念,如果我們沒有符合規範,酒品質就不會改善。」

  5. 杜哈農業談判主席:2008年2月17日開始之當週若無進展難以為繼

      杜哈回合貿易談判中的農業談判在2008年2月15日舉行減讓模式修正草案推出後的首次全體會員會議,三大支柱中的市場開放是爭論重心,談判主席表示之後召開的30多國協商將是關鍵。

      農業談判主席、紐西蘭大使法孔納在一整天的會議結束後表示,會員仍各守原有立場,並不令人意外,但「如果在2月17日所開始的那個星期結束時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將很難看出要如何繼續下去。」

      他說,當然會員們也可以決定要繼續談,但大家都了解時間有限,不可能沒完沒了地耗下去。

      法孔納說,雖然境內支持、出口競爭、市場開放等三大支柱領域在2月17日所開始的當週都需要討論,但焦點必須放在市場開放,尤其是特殊產品、特別防衛機制、熱帶產品、優惠等最爭議的議題。

      法孔納在2008年2月8日提出繼2007年7月17日所提首版草案後的修正版,被公認完備度和明確度大增。但不論進口或出口農產品的國家或集團,在此次會議上仍紛紛指出修正草案中它們拒絕接受的地方。

      在這場以透明公開為主旨的全體非正式會議中,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們同意,2月17日開始讓進程回到以重量級會員及共36至37個各集團代表團參與的會議,謀求進一步共識。

      由農產品淨進口國家組成的G-10集團,對市場開放持最保守態度,當天會議由瑞士代表發言繼續反對關稅設上限。關稅上限在2007年7月的草案就未被納入,但包括以澳洲為首的凱因斯集團及以巴西為首的G-20集團均是對市場開放採攻勢的集團,仍要求納入。

      對於未採關稅上限,草案以擴增關稅配額來平衡,也就是敏感產品依進口數量採分段稅率來保護時,低稅率的部分要增加配額。對此G-10指草案中要求的擴增太大,不能接受。

      G-10並主張,得指定為敏感產品的稅項百分比,應以所有項目為分母來計算,而不是只採應稅項目,「否則等於懲罰已將許多項目稅率降到零的會員」。

      從更大範圍來說,G-10會員強調,不管最後農業市場開放程度如何,由於它們這些淨進口國付出的代價註定比其他國家更大,因此特別關注採取攻勢的國家如何在其他談判領域相對作出讓步。

      G-10成員之一的我國,就本身立場發言時也重申前述立場並另代表RAMs發言,一方面歡迎修正草案對RAMs增加了彈性,另方面也表示這些彈性還不夠。例如,草案容許新入會員國在適用分段降稅公式時,每一段按價少降7.5%,但RAMs要求應有15%才足夠。

      修正草案維持第一版的分段降稅公式數值。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關稅皆依現行稅率分為四段,愈高的稅率減幅愈大,二類會員的分段標準不同,但在相應的分段中,開發中國家的減幅是已開發國家的2/3。就已開發國家而言,從最低到最高分段,應減讓幅度分別是48~52%、55~60%、62~65%、66~73%。

      農業之外的另一個關鍵談判領域「非農產品市場進入(NAMA)」的主席加拿大大使史蒂芬生也在2008年2月8日提出他的修正草案。目前WTO秘書長拉米倡議並獲得會員廣泛表達支持的時程表,是自此數週至少在這兩個領域達到共識,然後在3、4月交替之時召開部長會議加以確立,如此才有希望達到在2008年底前完成已進行6年的杜哈回合談判的目標。然而,部分國家希望把服務業談判加速納入議程,與農業及NAMA一併綜合考量它們可以接受的條件。這項對於討論範圍上的歧見,使得部長會議能否在今年春天召開更添變數。

  6. 巴西因輸出違規肉類遭歐盟暫停進口

      巴西農業部長史迪凡尼斯2008年2月13日在該國參議院承認,巴西的某些牧場曾經輸出不合規定的肉類產品到歐盟。自2008年2月1日起,巴西已被禁止出口肉類到歐盟的國家。雖然這一禁令只是暫時性,已導致雙邊外交出現摩擦。

      歐洲共同市場指稱,巴西以毫無標準的方式,將2 ,681座牧場列入有能力出口肉類到歐洲的名單中,但雙方之前約定只能列出300座牧場。

      巴西政府曾極力辯解,說明不可能只選出300座牧場,因為該國境內有數千座牧場都達到歐洲的衛生品管規定標準。但巴西農業部長承認,在政府通過的名單中,至少有20座牧場曾輸出不合規定飼養的牛隻產品到歐洲。

      歐盟表示,有關禁令純屬技術性的決策,名單中的牧場必須通過2月25日將抵達的歐盟牲畜考察團專家的檢查。

      巴西媒體報導,愛爾蘭的肉類生產商對歐盟的這項措施表現的最興高采烈,因為巴西的肉類價格只有他們的1/3,是這些生產商在歐洲市場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雖然巴西外交部答應90天內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在這之前,巴西出口商將停止輸出5億美元的肉類。目前巴西肉類的出路之一是將這些產品轉銷至亞洲和中東國家。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牛肉輸出國,全世界超過150個國家購買該國產品,2007年共輸出45億美元的肉類,其中15億美元的產品銷到歐洲。

  7. 聯合國報告指出過去25年全球紅樹林面積減少1/5

      聯合國糧農組織新近完成之「1980年至2005年世界紅樹林」報告指出,印尼、澳洲、奈及利亞、巴西及墨西哥等5國擁有的紅樹林面積,占全世界總量一半。全球紅樹林面積自1980年以來,迄今又減少360萬公頃(占全部面積1/5),剩下1520萬公頃;其中以亞洲紅樹林損失最嚴重,減少190萬公頃,北美洲及中美洲損失69萬公頃,非洲損失50萬公頃,近來全球紅樹林減少速度雖然放緩,但損失依舊令人怵目驚心。

      1980年代,印尼、墨西哥、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巴拿馬是紅樹林損失最多的國家,共減少了100萬公頃,相當於牙買加國土的面積;90年代時,巴拿馬、巴基斯坦損失速度放緩,但越南、馬來西亞、馬達加斯加卻加速減少,並列5個損失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印尼、澳洲、奈及利亞、巴西及墨西哥等5國擁有的紅樹林面積,占了全世界總量一半。

      糧農組織分析,人口壓力、大規模將林區用作水產養殖、農業、旅遊、污染以及自然災害等,都是造成紅樹林逐年減少的因素。儘管各國相繼制定措施保護紅樹林,但損失速度依舊高於其他類型的森林。

      紅樹林通常分布在熱帶或亞熱帶海岸,可以保護海岸減少受到風、海浪、水流的侵襲,保護珊瑚礁和海草床,減低河道淤泥,紅樹林更是許多動物的棲息地,提供海洋養分,也是很多林業產品的來源之一。

  8. 日本政府擴大對冷凍食品之農藥殘留檢查以防水餃事件再次發生

      日本在發生中國製水餃中毒事件後,2008年2月22日相關閣員舉行會議並彙整強化冷凍加工食品之藥殘檢查等措施,以防類似事件之再次發生。相關措施包括進口殘留農藥檢查由生鮮產品擴大到加工產品、增加厚生省檢疫所之人力、要求過去有殘留前科之業者進口時均需進行自主性藥殘檢查等。

      日本進口加工食品之殘留農藥檢查,過去僅對冷凍蔬菜等加工程度較低者進行檢查,惟因中國製水餃相繼被檢出達馬松等農藥後,現日方決定對水餃、肉包等使用多項原料之高度加工產品進行檢查。隨著檢查件數、項目之增加,配置在全國各地檢疫所之食品衛生監視員,將於2008年4月起增加人力配置(目前為334人)。此外,本次事件經檢討後,認為相關資訊呈報過於緩慢,因此決定在日本內閣相關府省內設置「食品危害情報總括官」,以快速因應事件之發生;另在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內增派「食品安全官」;都道府縣之保健所要有全年無休之緊急應對機制。

      厚生省所屬位於橫濱及神戶之輸入食品檢疫檢查中心,已於2008年2月22日起對冷凍加工食品進行殘留農藥檢查。全國各地檢疫所也已開始對輸入加工食品進行抽樣檢查,並將檢體送上述二中心做詳細之檢驗。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7-04-21:1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