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全國步道系統建置發展階段成果與展望

林務局森林育樂組 翁儷芯

壹、緣起

  台灣山林地區常因地形起伏或河川切割等天然環境的隔絕,形成豐富的地質地形景觀,孕育了許多珍貴特有的生物、棲地與生態系,也因此吸引了許多登山民眾走入山林。台灣山區多屬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管理之國有林地,過去70年間曾整修不少登山步道及避難小屋,80年中因應國人登山風氣提升,亦曾委請中華民國山岳協會對全台熱門登山步道進行調查。2001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召開「研商建立全國登山步道網會議」,決議由林務局協調各相關單位,規劃整合建置全國登山健行之步道系統。95年度更配合行政院呼應民間發起「開闢千里步道,回歸內在價值」社會運動,由林務局整合相關單位,共同建置發展全國步道系統,並加強建置發展之廣度與深度。  在登山及健行等戶外活動逐漸成為「全民運動」的今日,全國步道系統之建置與發展將於保育山林生態環境,維持森林之生物多樣性、生產力、更新力、活力及潛力前提下,發揮森林環境之經濟與社會機能,使人們得與森林友善溝通,並從溝通過程中獲得愉快。  

貳、全國步道系統建置發展目標

  早期遍布台灣山林的步道、古道,蘊含了豐富的歷史與故事,保存了台灣本土文化與先民生活智慧;全國步道系統的建置與發展,以各地既有步道為主,藉由系統規劃之方式,整合旅遊區域、景觀據點等,配合環境資源特色、透過完善的軟硬體及豐富的遊程規劃,賦予步道系統新生命及定位。其建置與發展目標如下:

一、以步道系統為脈絡,串聯各地旅遊區及景觀據點:藉步道系統連結森林遊樂區、國家公園、風景區等遊憩區域,延伸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多元穩定的自然旅遊網絡,完備生態旅遊礎石。

二、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展現區域風貌與特色:依據步道沿線之環境特色,結合步道周邊山村社區文化及農林特產品,發展多元遊程及配套設施,促使自然環境與地區居民和遊客三方各蒙其利。

三、均衡建置五大向度,完善發展整體系統:均衡建置步道系統五大向度,完善發展系統整體軟硬體配套,強化自然旅遊網絡交通、資訊、保育、體驗等適切之可及性。配合管理規範,強化自然旅遊安全並降低周遭環境破壞,保護自然資源。

四、充實環境教育內涵,加強人與自然互動:導入多元活動,充實兼顧山林活動安全之環境教育,培養正確環境倫理素養。發展山林活力及潛力,加強人與自然之良性互動,提昇社會整體正面價值。

五、導入公私協力機制,開啟多元參與:藉由公眾參與及公私協力等方式,兼顧環境倫理、改善環境行為。輔導山村提供適切服務,活絡地方產業,建立具環境共識及文化共識的社區,促進山林與地方社區永續發展。

參、階段成果與刻正積極發展之內容

  林務局自2001年規劃建置全國步道系統迄今,先後辦理了規範研訂、資源調查、系統規劃、整修維護、網站建置與宣導推廣等作業,在國家步道系統及區域步道系統藍圖規劃先後完成的今天,除致力建置基礎步道設施並發展配套軟體,提供優質山林遊憩與教育功能,落實環境行為管理。同時亦配合導入無痕山林運動,引導遊客具備正確的環境態度,重視土地健康,尊敬自然的一切功能與價值。更將加強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建立合作協力機制,維護步道生態環境,發展多元山林潛力,促使山林產業有效升級並兼具品質,創造永續山林新價值鍊。茲就階段成果與刻正積極發展之內容略述如下:

一、研訂分級制度修訂規範,整合山林管理制度

  (一) 研訂步道設置管理要點及分級制度:針對台灣各地步道所在環境及使用行為,完成步道設置管理要點草案研訂。另依據自然環境中,各步道長度、坡度、生態環境、使用族群等條件,研訂分級制度,以配合環境條件與規劃設計規範,建置發展步道系統。

  (二) 修訂各類步道規劃設計規範:2002年完成步道選線、定線及系統規劃規範、步道系統識別標章、解說及指標牌誌系統等設計規範,整理編印步道設計、施工維護案例及操作手冊等。後於2007年著手檢討修訂,預定2008年中完成,以為全國步道系統建置發展及維護之參據。

  (三) 登山管理制度探討與整合:以保育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為基礎,檢討分析「登山」相關法令、制度與規定,期能逐步架構符合生態環境、使用者與管理者需要之登山管理制度,促使登山者共同保育山林,成為山林守護者。

二、規劃全國步道系統藍圖,整體均衡發展

  (一) 於2004年完成14個國家步道系統藍圖規劃,2008年完成14個區域步道系統、56個子區域步道系統藍圖規劃,以為全國步道系統整體建置發展之依循。

  (二) 考量步道資源特色及景觀美質代表性、生態敏感度、交通連結關係與可及性、可提供遊憩機會之屬性、現有使用程度、安全與使用困難度與周邊生活圈、社區、聚落關聯性等評量因子。依據五大建設向度在步道系統發展中扮演機能,均衡建置各項應提供之軟硬體建設,逐步落實全國步道系統整合發展。

三、落實推動無痕山林運動,內化環境倫理

  (一) 2006年著手推動無痕山林運動(Leave No Trace, LNT),嘗試針對適合臺灣山林之環境倫理、態度、行為等,系統性內化至使用者及管理者之觀念。

  (二) 2007年更整合行政機關、相關社團及專家學者,籌組無痕山林執行委員會,積極協調整合公私部門之認知,透過各級政府及相關團體之力量共同落實推展,以期具體改變民眾對環境之態度與行為。另配合彙編發行台灣無痕山林運動手冊、摺頁及DVD與簡報,建立台灣長期推廣教材。

四、整建維護步道路體設施,維護環境品質:依現地需求逐年整建維護步道路體及相關設施,至今已逾880公里,並設置步道指示、標誌系統,發展網絡相連之步道系統,於提供登山健行使用設施之同時,兼顧整體環境品質之維護。

  (一) 整建步道過程以原有路線、土徑步道為主,以生態工法、自然材料為原則,並兼顧步道之排水性、適地適材等前提。

  (二) 除步道路體實質整建外,適時適地配合整理營造可視景觀,充實緊急救難醫療等設備,以備不時之需,並加強步道沿線環境及設施安全。同時於步道接合景觀道路、林道之適當地點,設置符合環境條件之公共、服務周邊設施。

五、建構導覽網頁及管理資訊系統,統一資訊平台

  (一) 建構步道環境資料庫及管理資訊系統,逐步充實各項環境因子調查,以為步道導覽網頁、電子學習站等用途。

  (二) 整合開發步道入口網站:配合E化趨勢,整合並規劃建置全國步道入口網站,即時更新並持續擴充導覽網站資訊,建置3年多迄今,瀏覽人次近2百萬,網站除榮獲2006年農委會主題網站金網獎,並將持續配合電子報、卡通吉祥物之發行推出,深化行銷。未來則以統一資訊平台為目標,配合規劃山林電子學習站,強化山林環境相關知識,提供國人獲取生態旅遊資訊、學習自然教育知識等最佳查詢管道。

六、辦理環境調查監測紀錄,掌握環境條件:逐年針對各地步道持續進行自然、人文等資源調查與紀錄,嘗試建立步道環境生態及遊憩體驗進行監測模式,以掌握環境整體及各分項條件,瞭解步道沿線環境之變化,回饋輔助經營管理等措施。未來將結合資源調查、環境監測等,評估步道系統使用情形、影響及效益,如步道使用滿意度及經濟效應等。

七、發行多樣化教材文宣,提供山林知識學習管道

  (一) 整理山林學習教材,發行多樣化步道旅遊文宣:收集森林育樂、登山健行等戶外活動之學習教材,編印步道旅遊相關地圖、摺頁、手冊及叢書,結合步道導覽網站E化輔助功能,提供國人步道旅遊資訊、環境教育教材等題材及查詢管道。其中台灣首套山林空中攝影專書,「鳥瞰台灣山」入圍2006年優良政府出版品,「台灣山林空中散步」一書則榮獲2007年優良政府出版品獎。

  (二) 設置登山研習中心、資訊中心,擴展山林教育層面:研議於都市生活圈中規劃建置生態旅遊資訊中心,提供環境教育相關資訊服務。另擇定適當場所成立山岳研習中心,有效整合或運用前列各項環境教育發展內容,提供山岳相關知識、技能研習之最佳場所。

八、推廣自然創作,拓展山林活力與潛力:推動「輕裝、簡食、徐行、寧靜」之步道旅行新主張,自2005年起,每年辦理步道筆記書等自然創作競賽,鼓勵自然文學與藝術創作,藉由攝影、徵文、新詩、筆記書等競賽活動,鼓勵民眾深入步道,於步道行腳之間,用眼、用心體會品味自然。

九、推廣多元遊程創意活動,活絡地方產業:考量步道實際資源條件及民眾之體適能,規劃各類遊程,並配合辦理多元推廣活動,規劃縱走健行活動、策劃親子步道行旅等活動。如2003、2004、2006分別辦理歷時50天及12天之南北山徑縱走及北回歸線縱走健行活動,藉由縱走活動的帶領,引領民眾走入自然,親身體驗並學習台灣人文及生態。

十、活絡公眾參與,推展步道志工及公私協力:將「消費環境」的旅遊觀念轉化為「環境參與(或生產)」的深度體驗與認同,開啟多元參與機制,提昇環境共識。

  (一) 活絡公眾參與:自2001年起,每年針對步道系統之規劃、施作及經管、維護等各階段,納入公眾參與機制,定期辦理座談會、全國研討會等,以利大眾參與並瞭解相關業務發展情形。藉由公眾參與提供公私對話與合作之良好平台,開啟多元參與機制,

  (二) 工作假期導入:自2006年起,結合生態與文化,導入新休閒形式之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活動,目前已完成辦理3梯次,招募60位步道志工,未來將持續加強推動辦理。活動採新型態生態環境維護志工服務形式,招募對環境保育具熱忱、喜愛山林活動的有志人士參與,以營隊活動進行,利用工作或學校放假期間,參與自然生態環境的義務勞動工作。工作假期活動包含山林健行和大自然賞景,並需於過程中從事種樹、淨山、復育植被、步道景觀改造、設施修建維護等勞動工作。藉由實地的工作與在地的生活,融入並實際體驗當地自然與人文環境;藉實務勞動的付出,達到服務社會目的,從中獲得休閒並瞭解自然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三) 籌組步道志工團隊:規劃籌組非營利性步道志工團隊,使步道之永續經營得自步道工作假期操作之經驗學習、交流互動及師資與參加人員間互動學習等過程,延伸原僅參與活動「短期性服務」的步道工作假期參與者,轉變為更具參與深度與廣度的「長期性服務」步道志工利用公私協力之合作模式。

  (四) 鼓勵民間團體認養步道:全台逾35條步道提供由民間社區或團體認養步道提供相關清潔維護等勞務服務,抑或由社會企業認養步道提供財務等挹注。

肆、全國步道系統建置發展之未來展望

  全國步道系統提供國人認識自然環境、瞭解鄉土文化、增進身心健康、推動生態旅遊與學習自我認知等場所。從遍布各地的步道使用狀態,瞭解先住民各族及社群間的關係,認識台灣的土地與社會發展史;從沿途多變的環境資源,認識自然生態與地理環境的多樣性與獨特性;從漫步曲徑蜿蜒間,體驗台灣山林之美,啟發愛護環境思維,提升健康正面之社會價值觀;從步道及鄰近據點的遊憩系統整合發展,活絡城鄉產業與深植在地文化內涵,建立具環境及文化共識的社區,自然永續山林環境。

  行走山林間,曾經是一部沒有書寫過的歷史,散佈在無數生活的段落中。步道行腳從只為生活,乃至追求某種休閒、娛樂,甚或找尋自由與意義。2001年至今,全國步道系統之建置與發展隨著許多愛好山林與自然生態等各領域社會人士的期待及多方之督促及協助下,近8年來積極建置與發展。然而先進國家的步道系統,前後皆歷經數十載之發展過程,方能逐步周全完善,因此全國步道系統之發展需以永續為前提,提供瞭解與保護自然環境的最佳管道與場所,其中的生態與文化更將成為獨特的台灣經驗。

  步道系統提供了遊客深入自然的主要網絡,除了提供大眾用腳去走,用眼去看,更提供大家用心去體會的戶外場域。展望全國步道系統發展的未來,除優質的戶外活動場域外,更希望藉由存在其間的良善山林活動以磨勵人的心志,讓人得向大自然學習,從中獲取不同的生活體驗以激發心靈層面的提升,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7-04-29:1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