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山林、原野、大自然-花蓮水土保持生態之旅

水土保持局第六工程所 王志豪․徐森彥
中國廣播公司總台新聞主播 張美慧

  你知道水土保持也能結合生態休閒旅遊嗎?水土保持局第六工程所於今年特別發表一條生態休閒體驗之旅路線,結合東部山林、原野、大自然花蓮特色景緻,讓民眾在休閒旅遊中,可以輕鬆認識水土保持多元風貌,讓來訪的遊客可以感受到新鮮體驗。

  以花東縱谷之田園特色與遼闊視野的光復鄉為主軸,規劃生態休閒體驗之旅路線,延伸出光豐區域概念,融合坡地保育、土石流防治與生態休閒體驗等三大面向,兼具教育知性與休閒感性,也能一探水土保持局第六工程所在花蓮推動的重要工作計畫與成果。

全國首創 水土保持深度體驗

  本次水土保持生態休閒體驗活動,特別規劃「加路蘭與水牛共舞-生態工法成果」、「大農生態園區-緩衝綠帶及生態池」、「毀滅、創造、重生-大興土石災害防治」、「生態糖廠巡禮-光復糖廠」及「典藏生態-馬太鞍濕地」等5處地點,呈現兼顧自然保育與休閒遊憩的發展成效。此次活動除了推動在地休閒農業之外,並建立大眾對於水土保持與生態旅遊的正確觀念,具有提升遊憩品質,並達成減輕遊憩環境衝擊的目標。

優質加路蘭溪治理 與水牛共舞

  加路蘭溪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磯崎灣,距花蓮市約40分鐘車程,磯崎灣受群山環繞,景緻極為優美。東海岸難得一見金色海灘磯崎灣非常適合各類水上遊憩活動,如加路蘭海水浴場,內有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沖浪、小木屋、沙灘排球、餐廳..等休憩設施,是夏日戲水弄潮的絕佳去處;灣內也是重要的台灣水牛養殖區,近年來花蓮縣政府積極推動當地的水牛養殖產業,辦理「尋牛記」活動,帶來相當的旅遊人潮。

  來到加路蘭溪,可以看見成群水牛漫步在青青的草原,或有三兩隻水牛懶洋洋在水坑中泡澡,在黃昏時成群的白鷺鷥回巢的特殊景觀,這可是非常難得的悠閒農村景象再現呢!早期加路蘭溪曾在桃芝、利奇馬兩個颱風侵襲後,造成許多土石災害,因此水土保持局第六工程所辦理「加路蘭溪整治工程」來整治河川;在整治工程時不僅思考如何防災,還設計出全國第一的牛道及賞牛步道,因水牛養殖是當地重要的產業之一,所以工程設計人員也配合當地水牛產業及水牛原有棲息生態來設計,另外因為當地的生態環境十分的豐富,因此工程設計時因地制宜,儘量採用自然資材,以融合週邊地形自然景觀,減少造成生態環境之衝擊為理念設計,營造生物多樣性生存空間,創造兼具防災及生態復育功能之工法。

  為了發揮工程最大的附加價值,配合環境綠美化,結合花蓮東海岸臨近加路蘭海水浴場、磯崎古道、石梯漁港及石梯坪等旅遊觀光景點,並配合花蓮縣政府推動觀光、休閒旅遊計畫及當地「尋牛記」活動等,發揮工程附加價值。

大農生態園區-緩衝綠帶及生態池

  在光復鄉大農生態園區內的大農溪兩岸,運用生態工法打造約7千平方公尺的緩衝綠帶,除了具有水土保持、水質淨化的基本功能,也能塑造多樣性景觀與活動空間,並使原有的護岸旁保留有緩衝地帶,提升防災效果。預期綠帶成林後,除了發揮實質效益,由高處俯瞰將形成神似兩條綠巨龍,蜿蜒護衛河堤兩岸的豐富景觀;也可望配合在地風土民情、景觀特質以及休閒遊憩需求,成為多功能的休憩空間。

  位處於大農生態園區內的花蓮自強外役監獄,自然資源豐富,原生植物與動物種類多樣;雜木林內經常可發現台灣環頸雉的蹤影,田野間也隨處能見白鷺鷥停留,結合外役監的開放管理特質,成為名符其實、內外兼具,全台獨一無二的生態監獄;在生態理念相互融合的前提下,水土保持局因此也擇定在自強外役監獄前方的空地,設置景觀生態池,藉由導流外役監獄的生活廢污水至生態池中,透過介質、微生物與水生植物相互及沉澱作用,去除污染物質之後,再次循環利用,以補外役監獄水資源不足的限制。

  利用生態工法所構築的生態池,周邊將可形成特有的生態區塊,吸引多樣生物族群棲息,營造成一處景觀優美而且兼具生態教育功能的場所,自強外役監獄劉世添典獄長表示,未來這裡將是在地學校進行鄉土戶外教學的好去處;徐森彥所長也說,大光復水土保持生態休閒體驗之旅,從大農生態園區為起點,兼具生態教育、休閒遊憩特質,是水土保持與周邊資源攜手合作的最佳示範據點。

毀滅、創造、重生-大興土石災害防治

  而從毀滅、創造、到重生,水土保持局第六工程所陪著花蓮人走過大自然的淬煉,而在光復鄉大興村最具指標性意義的治山防災工作,就是大興村土石流整治工程;大興村在民國90年7月桃芝颱風侵襲時發生嚴重的土石流災害,災害發生後,為避免悲劇重演,透過興建大興梳子壩達成第一道防護線,也設置土石流觀測系統,即時監控土石流潛勢溪流現場狀況,並蒐集土石流動態資訊做為即時性的防災應變依據,建構出嚴密安全防護網,以降低災害的損傷程度。此外,水土保持局更招募土石流防災專員,施以完整又專業的訓練,執行雨量觀測通報以及擔任疏散避難導引先鋒等重責,以期在每次危機出現時,能搶得先機,協助社區居民救命與保命。

生態糖廠巡禮-光復糖廠

  台糖花蓮光復廠,從日據時代設立至今已超過90年,因為糖業過去在花蓮是非常重要的經濟產業,眾多甘蔗田所處的鄉間田野,水土保持局投入野溪整治、進行排水設施改善,以穩定甘蔗的生長環境,對於達成高品質產能目標,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但在91年因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及砂糖進口的影響下,光復糖廠就不再種植甘蔗並停止製糖業務。但光復糖廠並不因此而洩氣,反而激起他們的危機意識讓糖廠多角化方式經營。

  現在花蓮糖廠轉型發展觀光,運用具有歷史價值的資產,推裝各類套裝遊程,讓訪客體驗,象徵著在過去奠定的基礎下,所追求更符合大眾需求的營運目標。水土保持局近幾年來,也持續投入輔導農村轉型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找出社區獨特魅力,開創出多元與嶄新風貌,與糖廠的合作,具有水土保持與休閒農業及觀光能互相結合的範例意義。

典藏生態農村-馬太鞍濕地

  馬太鞍的綠色生機村,在2007年3月以「縱谷山水秀-花蓮縣光復鄉大馬太鞍社區、大全社區、大興社區、富豐社區」獲選為全國「十大經典農漁村」,而馬太鞍這名字的由來據當地人説,早年阿美族祖先遷移到光復時,看到樹豆成林,就把這個地方取名為馬太鞍,阿美族語的樹豆(fata’an)就叫馬太鞍;而因為馬錫山天然的屏障,千百年靜靜湧出的伏流灌溉其中,逐漸孕育了這片土地,讓馬太鞍處處生機。最近幾年,在水土保持局及相關單位輔導下,欣綠農園、向耕漁場及傅元陽老師的蝴蝶園,讓傳統的生產農漁業,轉型為體驗生態的休閒農漁業,結合自然景觀、生態保育與人文民俗等資源,讓來訪的旅客可以感受到遊憩體驗的樂趣。

  來到馬太鞍可見蝴蝶蜻蜓漫天飛舞,可聽到蛙鳴此起彼落,可感受到阿美族人對大自然尊重及對朋友的熱情,可吃到健康養生的山蔬野菜大餐,而講到吃,就不免要提到坐落於馬太鞍溼地生態園區內的「欣綠農園」,園主「阿郎」朱進郎放棄大都會高薪的生活,選擇返回斯土斯情的故鄉,來圓一場田園夢。因此而獲得全國「十大傑出農民」的榮耀,「欣綠農園」中最有名的無魚腥與泥臭味的「粗鹽烤台灣鯛」,加入了十多種野菜嫩芽的阿美族美味「十菜一湯」、健康養生的紫米飯及阿郎丈母娘釀製的私房豆腐乳,都是很值得您一再的細細品嚐!

  「巴拉告」(palakaw)是阿美族獨一無二的捕魚方式,既保有生態之美,又富阿美族人文民俗,巴拉告是將竹子或樹幹挖空,再以樹枝綁成束,做成天然的魚礁,所形成的空間就成了魚的房子了,要撈魚時,首先以泥土築堤堰,將一側出口以手堵住,在另一側出水口處倒向魚網來補魚蝦。之後將補到漁穫清洗乾淨,阿美族會用採來的檳榔葉,做成「吉發」(天然的碗公),裝盛當地自然湧出甘甜的山泉水,再加入在溪流岸邊現採摘的水芹菜,將燒的火紅的大石丟入「吉發」,這就是當地所謂的原味「石煮法」,煮成充滿濃濃「原」味的魚湯了。

釣苦花 吃苦花 養苦花

  「釣苦花」、「吃苦花」、「養苦花」是林緯杉、林彬志兩兄弟聯手打造的「向耕生態漁場」,因兩兄弟在孩童時,常在溪河邊釣苦花,來為他們的晚餐加菜,但他們長大後回到故鄉,發現現在的溪河的苦花漸漸的減少了,甚至消失了,因此他們有了夢想,就是讓他們孩童時期的苦花回到溪河裡;因此他們從外行開始不斷的摸索學習,到現今已成為「苦花」培育復育方面的專家。另外也透過水土保持局的輔導,完成一條長約五百多公尺的「苦花復育溪流」-利用筆筒樹群、厥類植物等原生植物,回復原始溪河兩岸環境,並以天然岩石製造落差,增加水中含氧量,營造成為適合苦花棲息、繁殖的自然環境,現在「向耕生態漁場」可以說是活生生的「苦花生態教室」,同時,也提供遊客「釣苦花」、「吃苦花」很難得的親身體驗。

金牌教練的蝴蝶生命樹

  「金牌教練」傅元陽,在小時候賺的外快,就是到野外抓蝴蝶,那時大豐村到處有蝴蝶。在他成為奧運金牌訓練國手的跆拳道總教練,獲頒十幾枚國光獎章時,回到故鄉時,發現故鄉在歷經桃芝、利奇馬兩個颱風侵襲後,土石流將美好的環境全數沖毀,一片荒蕪,而蝴蝶也都不見了。

  而在水土保持局的努力下,土地環境受到了保障,而傅元陽決定「從哪裡消失,就要從哪裡找回來」;要將蝴蝶找回來首先要回復蝴蝶棲身環境,進而「恢復這片土地該有的蝴蝶」,在經過傅老師的努力下,「蝴蝶生態園區」概念已有成果,目前園區可分為戶外和網室兩部分。戶外是自然的棲地,種滿蜜源植物,提供蝴蝶愛吃的食物,吸引牠們成為傳宗接代覓食產卵的場所,網室內則是由工作人員收集到戶外卵,放進網室裡保護蝴蝶長大自然繁殖,網室內也置一保育箱,內懸掛著彷彿翡翠、黄金鑲著寶石般的蝶蛹,會讓人讚嘆生命是如此神奇。現在傅老師以「蝴蝶生命樹」的概念,並以「為孩子植下綠色童年」和「讓孩子與蝴蝶對話」為主題,來作為推廣時最好的教材。

洄瀾夢土 陽光山村 邀您親自體驗

  山林、原野、大自然,是東部山村的特色,花蓮人有個夢,邀您走訪得天獨厚的美景,發現東台灣生命之美,擁抱「洄瀾夢土」;而水土保持局第六工程所在花蓮有一個夢,就是打造一個環境安全、健康活力的「陽光山村」。

  從毀滅、創造、到重生,水土保持局第六工程所陪著花蓮人走過大自然的淬煉,多少的人與故事發生在花蓮這塊土地上,汗水、毅力、歡笑、感動,不斷在年歲裡上演,透過大家的努力讓這片好山好水更為耀眼。花蓮在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長年的努力下,累積許多豐碩的成果,故精心規劃花蓮水土保持生態之旅,邀您來親自體驗最優質的「知性之旅」。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7-05-05:1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