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國際處 李蓮生

一、墨西哥灣所謂死亡區可能因美國增加生質燃料產量而擴大

  美國南部、墨西哥與古巴所包圍的墨西哥灣,30年前首度被測量出死亡區域,每年夏天此區域約有高達兩萬平方公里的擴張。

  造成死亡區域的原因之一為美國伊利諾州、愛阿華州、內布拉斯加州與威斯康辛州玉米田使用氮肥間接造成,過量的氮流入密西西比河成為硝酸鹽,提供海藻成長所需養料,海藻死亡、沉到海底腐爛的過程,會從水中吸走氧氣,讓其他海洋生物死亡。

  一份科學研究的共同作者於2008年3月9日表示,美國計畫增加從玉米生產的乙醇量,將對墨西哥灣的海洋生物帶來環境「災難」。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地理學家度納在所發表的研究中指出,增加玉米種植量,將讓墨西哥灣所謂的「死亡區」更形嚴重。這個區域的氧氣非常少,造成海洋生物窒息。

  度納表示:「多數有機體沒有足夠的氧氣就無法生存,生活在海底、無法離開的有機體,可能全數死亡,如果可以的話,魚類將遷移他處。」

  度納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庫查利克以電腦模型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玉米種植量要達到美國設立的2022年生質燃料目標,就將造成密西西比與阿查法拉亞河增加10%到34%的氮污染。研究同時指出,美國縮減墨西哥灣死亡區的目標,失敗機率高達95%以上。

  度納指出,美國的玉米種植量約占全球一半,部分玉米提供人類食用,但多數當作家畜飼料或拿來製造乙醇。美國農民停止使用玉米飼養動物,並大幅改變農業管理技術,才是控制硝酸鹽污染,同時達成乙醇生產目標的唯一方法。

二、米價持續暴漲 亞洲進口國負擔愈益沈重

  稻米問題專家與政府官員表示,米價持續暴漲造成供應與需求之間的關係緊張,許多迫切需要進口稻米的亞洲國家也深受其害,被迫花費更多金錢購買進口稻米。

  可是對於泰國與越南這兩個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國而言,米價上漲是個賺錢的大好機會。在泰國首都曼谷,米價已經超過每噸500美元,越南首都河內的米價也大致相同。

  可是從孟加拉到菲律賓、從印度到印尼、米價暴漲卻是壞消息,因為這些國家為了避免發生社會動亂,迫切需要進口稻米餵飽國內為數眾多的饑餓人民。

  聯合國開發組織駐越南首席經濟學家皮卡斯說:「每一個亞洲國家政府都非常瞭解,政治穩定與米價穩定之間的關係相當密切。」

  皮卡斯說:「所以每一個亞洲國家政府都竭盡全力,設法維持物價穩定,特別是基本穀物價格。」

  2008年2月底時,泰國的基本米價已經超過每噸500美元,比一個多月前上漲100美元,可是一年前的價格不過是每噸325美元。

  國營的「越南通訊社」指出,越南出口米價2008年2月創下1噸460美元新紀錄,比2007年上漲50%以上。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越南代表史皮迪表示:「這是個全球性問題,所有穀物價格都上漲。這也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穀物價格上漲使每一個人都受到傷害,特別是窮人。」

  2008年1至2月,稻米出口為越南帶來1億5,000萬美元收入,比前一年前增加78%。

  越南稻米大部分出口到菲律賓,因此菲律賓總統雅羅育2008年2月致函越南總理阮晉勇,請求越南對菲律賓保證供應價格穩定的稻米。

  根據菲律賓政府統計,菲律賓去年的稻米收穫量為644萬噸,可是菲律賓一年需要1,180萬噸的稻米。由於人口增加以及農業用地被轉為其他用途,使菲律賓的稻米產量難以滿足國內需求,今年需要進口大約200萬噸稻米。

三、義全面回收戴奧辛 污染乳酪 歐盟欣慰

  義大利每年使用大約25萬頭水牛所產生的牛乳來生產3萬3,000公噸的知名的莫札瑞拉白色乾乳酪,根據歐洲統計局數據,8成乳酪是在義國最貧窮的地區坎佩尼亞當地製造,那不勒斯為當地大城。

  由於用來製造乳酪的水牛牛乳被檢驗出戴奧辛含量過高,法國宣布扣留來自義大利那不勒斯的乳酪貨櫃後,義大利政府在2008年3月29日決定,開始回收市面上所有受戴奧辛污染的莫札瑞拉乳酪。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對此表示「欣慰」。執委會發言人帕帕杜拉基在布魯塞爾指出:「現階段不需要根據歐盟標準採取進一步行動。」

  義國外長達勒瑪在3月29日表示,當局「今早採取經歐盟認可的步驟,回收市面上不合標準的產品,並重新建立國內外消費者的信心」。

  法國政府在3月29日扣留來自義大利坎佩尼亞的乳酪貨櫃。坎佩尼亞的廢棄物處理系統長期以來受人垢病,超出標準的戴奧辛,被認為是此次污染事件的幕後元兇。

  亞洲國家的日本平均每年進口這種乾乳酪329噸,南韓則為10噸,由於懷疑遭受戴奧辛污染,日、韓兩國亦宣布暫停這種乳酪進口。義國當局表示,那不勒斯周圍地區有66頭水牛牛乳中被測出戴奧辛過量;這種化學物質會增加罹癌機率。

四、聯合國報告指出 生質燃料蓬勃發展 將傷害亞洲窮人

  聯合國在2008年3月27日發布的一項報告中指出,生質燃料不僅因為推升作物價格而傷害到亞洲的貧窮消費者,也無助於這個地區的農民,因為他們沒有能力改變生產,無法從生質燃料的發展而獲得利益。

  報告指出:「截至目前為止,貧窮的鄉村地區農民並未從生質燃料的生產獲得利益。而且大規模農耕的推動力,可能使得農民喪失他們的農地,而被排除在生質燃料的獲利者之外。」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經濟學家卡薩哈拉在日內瓦表示:「尤其是貧窮的小農,已遠被拋落在後。」

  生質燃料的發展已一再遭到批評,印度財政部長齊丹巴蘭於2008年3月26日抨擊美國等一些國家將農作物改變成生產生質燃料。他說,這已導致全球糧食價格暴漲。

  食品業巨擘雀巢集團執行長布拉貝克稍早也說,利用小麥和玉米等作物生產生質燃料,已使得全世界的糧食供應面臨危險境地。

  這項聯合國報告指出,生質燃料具有降低油價並為農民提供較高需求的潛力,不過它呼籲各國政府「審慎考量對窮人造成的衝擊」。

  報告也呼籲推動農業「革命」。因為此種「革命」可讓亞太地區2億1,800萬人脫離貧窮。

  這項報告也呼籲重新關注農業。報告說,農業雇用這個地區60%人力,平均提升農業勞動生產力1%是有必要的。

  報告說:「數十年來的忽視,削弱了農業減低貧窮與不平等的能力。,雖然1970年代的綠色革命,曾提高農業生產,挽救了數百萬人,農業成長與生產力已陷入停頓。」

  報告說,只要勞動生產力提高1%,就會有237萬人脫離貧窮,如果達到泰國的生產力水準,屆時將會有2億1,800萬人脫離貧窮。

五、環保團體警告:歐盟生產葡萄酒受殺蟲劑污染

  「歐洲農藥行動網路」聯盟2008年3月26日表示,他們在歐盟體系所生產的葡萄酒中,檢測發現殺蟲劑殘留。

  這個分布在奧地利、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環保組織表示,他們從檢測的40瓶葡萄酒中「發現具體証據」。

  受檢測的葡萄酒分別產自澳洲、奧地利、智利、法國、義大利、德國、葡萄牙和南非,另有6瓶是由有機農場生產製造的產品。

  「歐洲農藥行動網路」聯盟的分析中,發現24種特定的農藥殘留,其中5種都被歐盟歸類為會產生致癌物、造成人體基因突變、導致內分泌混亂等化學物。

  6瓶受檢的有機葡萄酒中,只有1瓶發現有很低的農藥殘留現象,很可能是受到鄰近農地的化學物感染。

  「歐洲農業行動網路」聯盟表示:「許多葡萄農都放棄傳統的除蟲方法,改用具有危險性的綜合殺蟲劑,此舉直接影響到歐洲葡萄酒的品質。」

  一向支持環保行動的德國歐洲議會議員布雷爾稱這項調查結果是一「警訊」,呼籲歐盟各會員國儘速制定法令禁止使用危險的殺蟲劑。

六、泰國用水牛對抗能源價格上漲

  由於國際油價持續攀高,使得各種替代能源不斷出現。身為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的泰國,為了減低成本,農民也不得不找其他的方法,該國春武里府的農民決定停用耕耘機,讓水牛重新負責協助耕作。

  在春武里府種植稻米的農夫查朗表示,如果重新使用水牛來耕田,成本會比使用耕耘機低,讓農民獲得更多的收益。

  查朗指出,稻米價格雖然從2007年的每公噸7,000泰銖上漲到2008年的9,000泰銖,但仍比不上油價上漲的幅度,因此如果繼續使用吃油的耕耘機,農民只能獲得一點點的利潤。

  查朗強調,在考量油價上漲後,農耕機的耗油成本提高,為了增加收益,因此重新使用水牛來耕種,比起農耕機更有經濟效益,除了節省燃油,水牛只需要餵食天然的草,幾乎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成本。

  根據泰國農業部的統計,受到農業機械化的影響,泰國的水牛數量從1997年的229萬頭,減少到2006年的135萬頭。

  目前查朗約有10萊(1萊約為1,600平方公尺)的農地,其中5萊每年有兩次的稻米收成,全部都靠兩隻水牛負責幫忙耕作,另外5萊則是種植其他的農收物。

  此外,查朗也指出,農民並不需要自己買水牛耕作,因為在春武里府的農民,所使用的水牛,大多是由卜蜂集團所提供,由於使用水牛的效果不差,連鄰近的農民也慢慢恢復使用水牛來耕作。

七、歐盟報告:氣候變遷影響國際安全

  歐洲聯盟外交與安全政策最高代表索拉納與歐盟執行委員會2008年3月14日所共同提出的一項報告顯示,氣候變遷將對國際安全帶來重大衝擊。

  這項報告主要提醒正在布魯塞爾召開高峰會的歐盟領袖,應注意氣候變遷可能對國際安全與歐盟發展及利益造成的影響。歐盟27個會員國元首或政府首長於2008年3月13日起舉行兩天會議,氣候變遷為會議討論主題之一。

  報告指出,氣候變遷會使已脆弱及發生衝突且負擔過重的國家及地區,受到更多威脅。

  根據報告,氣候變遷帶來氣溫上升、南北極冰層溶解及其它自然界的反常現象也會在世界不同地區造成某些形式衝突的發生。

  報告說,氣候變遷造成糧食及其它資源的短缺,將會進一步助長目前已存在因資源短缺引起的衝突;氣候變遷造成對能源的爭奪也可能帶來國與國間的衝突;一些海島國家因氣候變遷導致部份或全部領土喪失,也可能造成領土與海岸邊界權的紛爭。

  報告並指出,因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上升的結果,也將對南亞許多居民構成威脅,亞洲約有兩億人口居住在距離海岸線60公里內;缺水及喪失農業生產力也將使亞洲不易養活成長中的人口。

  報告同時指出,因氣候變遷,歐盟未來也將面對更多來自非洲與中東地區的移民。

八、聯合國專家提暫停發展生質燃料5年以緩糧荒

  聯合國食物權特別報告員齊格勒2008年3月11日在人權理事會報告說,生質燃料的發展排擠世界糧食供給,全球應暫停發展生質燃料5年,直到確保生質燃料不來自糧食作物。

  生質能源發展大國巴西隨即反駁齊格勒的論點。巴西堅信生質燃料能為開發中國家帶來正面效益,不接受齊格勒所謂「把食物轉化為燃料是道製造災難處方」的說法。

  齊格勒在報告中說,一窩蜂發展生質燃料的趨勢造成世界糧食價格大幅上揚。據估計,加滿一個50公升油箱的生質燃料,需要200公斤的玉米去提煉,而這些糧食足以養活一個人一年。

  報告說,一場「糧食與燃料之戰」將會使開發中國家貧窮與饑餓的人民面臨食物、土地和水源的快速漲價。

  齊格勒認為,工業化國家對生質燃料的大幅需求雖然某些方面增加了開發中國家農人收入,但利益向下普及的程度令人懷疑。他說,「糧食轉燃料模式最大的風險,就是無法澤及貧窮的小規模耕種農民,並將導致違反食物權。」

  他並指出,雖然生質燃料的增產也創造了一些就業機會,但正如巴西「無地農民運動」抗議的,某些甘蔗種植園中的勞動條件形同奴隸制。

  他主張,應充分評估發展生質燃料對社會、環境和人權的潛在影響,各國應暫停5年,不發展一切使用糧食作物生產生質燃料的計畫,轉而大力投資「第二代」生質燃料科技,也就是尋求採用非糧食作物、農業廢料、作物殘餘為原料,並且運用不毛之地和最少的灌溉,以避免對食物、土地和水源產生競爭的效應。

九、將植物直接轉換成為生物汽油 而不是乙醇

  位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一家公司與皇家荷蘭殼牌石油公司在2008年3月27日表示,他們已發展出一個程序,能將植物醣類直接轉換成為汽油或掺合於汽油中之成份,而不是僅轉換為乙醇。

  此二公司合作的目的在創造能在標準汽油引擎以高掺合率使用的新生物燃料,俾取代化石燃料,如此將可消除要有特殊構造新引擎及油料混合設備的需求。

  此一獲有專利及商標之生化形成程序(BioForming process)由威斯康辛州麥迪生Virent能源系統公司進行先驅研發計畫,該程序可將植物醣類轉換成如同在石油煉油廠所生產的碳氫分子。此種生物給料(biomass feedstocks)再被轉換為傳統的如汽油、柴油以及飛行用油等碳氫燃料。

  殼牌石油公司未來燃料及二氧化碳部門執行副總裁史溫尼博士表示,當今生物燃料的技術性質,對於我們所廣泛採的一些事務具挑戰性,汽車引擎以及化油系統結構必須加以修改以應付新燃料。但是Virent公司所開發出來的新燃料與汽、柴油性質相似,甚至還超越它們,這真是非常有趣。

  傳統生物能源,糖類須發酵成為酒精再蒸餾。而由V公司所開發之新「生物汽油」分子比乙醇及丁醇含有更高的能量及更好的燃料效率。該公司表示,此種新燃料可與傳統汽油混合的天衣無縫,也可以和含有酒精的汽油相混合。

  V公司所使用的糖類來源除了可以是傳統的小麥、玉米以及蔗糖外,也可以是像玉米桿、麥桿或是甘蔗渣等。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7-05-06: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