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慢漫197-享受美麗浪漫的縱谷風情

水土保持局第五工程所 楊永祺․陳品宏

  台東縱谷關山-池上地區風光明媚,水質純淨、土地豐饒,稻田景觀綿延不絕,是花東縱谷最美麗的地段,近年來儼然已成為民眾假日休閒,抒解壓力的最佳旅遊區域,在稻田播種前,來縱谷享受金黃油菜花海與斑斕絢麗的大波斯菊花海美景等五彩繽紛的田園景色,或在夏秋時節看著綿延至山邊隨風波動的翠綠稻海,沿途欣賞農業村莊的景緻,一年四季,按著農人耕作的時序,花東縱谷展現著翠綠或金黃的多樣風味,讓我們沿著197縣道向南前進,由池上鄉萬安村、富興村、振興村沿路來到關山鎮電光里,一村一里慢慢享受浪漫的縱谷風情。
197縣道往南,池上鄉至關山領路線圖

好山好水有機農耕,孕育東台灣最優質稻米

  台東池上鄉與關山鎮,給人第一個印象就是優質良米,因為花東縱谷特有氣候、地形與地質條件,尤其是位處中央山脈的新武呂溪所流出之水質清澈且無污染,而孕育出令人讚賞的好米,也是台灣的重要外銷產業。能栽種出如此人間極品的好米,除了當地農民努力耕耘外,天然環境條件亦是重要的因素。

  池上鄉萬安到關山鎮電光地區是位處花東縱谷之間,兩側地形分別為西側之台灣地理主幹-中央山脈,與東側菲律賓海板塊不斷擠壓形成之海岸山脈。在這不同地質條件所形成之縱谷平原區域,雖然沒有明顯分壘之地表風貌差異,但是地表下的土層卻有不同的類別,主要可分為:砂頁岩混合暗色崩積土、海岸山脈沖積土-石質土、卑南溪沖積層與黑色土等。

  另外,地表上許多如同大地命脈的交錯溪河穿流在這區域之間,主要溪流由北至南有:萬安溪、富興溪、泥水溪、嘉武溪與濁水溪。這些水流與山脈、平原的土壤,提供這區域上所有生命源源不絕的養分與飲水。

  縱谷區具備特有肥厚的堆積土壤層,且日夜溫差大、濕度小的氣候,年平均氣溫約攝氏21.8度,溪水終年不斷、水源充沛等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稻米能生長得粒粒飽滿晶瑩剔透,也就是因為有著獨特的地形,與濕潤、日夜溫差大的氣候和源自高山的純淨水源,才能孕育出台灣最佳的稻米。

  一是「土質好」,由海岸山脈沖積層含黏質及有機質的土壤闢為良田,最適合稻米生長。二是「水質好」,灌溉水源來自中央山脈的新武呂溪,水質清純富含礦物質。三是「氣候好」,池上鄉位居花東縱谷最高點,海拔高度在260公尺以上,日夜溫差大、日照充足。

  現今縱谷區的耕作方式逐漸轉變為自然、無毒、健康的型態,農民回復到早期農耕方式,用人工下田除草、施放有機肥料,不用化學肥料及農藥,逐步發展出兼具美味與健康的有機優質良米,而稻米生產已逐漸走向精緻化。

  以生產純淨、自然、沒有農藥殘留的有機農產品,除為了人體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對大地母親的疼惜、愛護,讓這塊土地不再遭受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共同營造一座綠色環保的有機家園。

豐富生態環境,平原、山坡各自發展多樣農產

  本區域內自然動植物生態資源豐富,因有農塘、大坡池等良好的棲地,尤其鳥類族群及數量更多,有麻雀、白鷺鷥、粟小鷺、黃小鷺、烏頭翁、斑鳩、烏鶖、畫眉、竹雞、白腹秧雞、環頸雉、大冠鷲、紅尾伯勞、水鴨等等;早晨、黃昏鳥況極佳,適合愛鳥人士來此賞鳥。  本區域農業型態可分為平原與山坡地兩大型式;平原部分一直以來都是種植稻米為主,因為萬安溪水純淨無污染及特有土質,故所出產的稻米是國內外遠近馳名。另外山坡地區的農產品,則隨著當時國際農作價格及需求走勢而隨時改變,由最早期種植甘藷到民國50年代因香茅油國際行情看漲,農民一窩蜂種植香茅草,但到民國60年代又因香茅油價格不如預期而國際糖價飆漲,農民又改種甘蔗來取代香茅草。到了民國70年代以後糖價低迷,農業經營型態轉為粗放,近期短作以薑、番茄、南瓜居多,長期作物為果樹如以梅、檳榔、李及桑樹最多,零星作物有文旦、白柚、葡萄柚、芒果、枇杷、番荔枝、橄欖、梨、柿子、桃、鳳梨等。

  另一農產品為蠶絲,在民國63年台灣土地銀行在池上設立示範蠶桑場,主要推廣養蠶、製成絲織品,並與當地蠶農合作桑園面積最大達83公頃,除外還開闢葡萄柚園12公頃,池上示範蠶桑場是平面繭的發祥地;但到近幾年因為受到中國低價絲的傾銷,民國87年蠶桑場結束營運,現在是轉變為民間經營的「池上蠶桑休閒農場」。

波光粼粼、霧氣氤氳,大坡池湖光景色怡人

  進入池上市區後,避開人車較多的台9省道向南改走東197縣道後,不遠就可路過大坡池。池上長久以來在花東縱谷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中「米」當然是指池上良質米,而「魚」則是說大坡池所捕獲的豐富魚蝦。大坡池的古地名大坡(TAPO)—源自阿美族語,其意義為大池,後人遂名該池為大坡池。而池上地名也是因為位於該池之上,在日據時代則以日語稱該地區為「池上」,而沿用至今。

  大坡池形成的原因為秀姑巒溪上游舊河道偃塞所形成的天然湖泊,由來自新武呂溪伏流以及附近水稻田灌溉尾水是池水主要來源,另外再由排水口向北流出,是秀姑巒溪源頭之一。在日據時期其水域面積最大時達53公頃,當時水域內魚、鰻、蝦等水生動物相當豐富,水面則是荷花、菱角遍布,當時有不少居民以捕魚為業。也是因為水生動植物生態相當豐富,所以湖區有許多水鳥棲息於此,亦曾為台灣水雉最大棲息地之一,在民國49年(1960年)評選台東十景,「池上垂綸」亦名列其中。

  但至民國60年因幾次大颱風帶入大量泥沙導致水域淤積變淺及水利單位為增加耕地以圍湖闢田方式,使得水域面積急劇縮減,現水域面積在滿水時4公頃、枯水2公頃,大坡池已萎縮為早期十分之ㄧ的小濕地,範圍雖小,因未受污染在池上鄉公所多年的整治下湖光景色仍然十分怡人。

  大坡池旁的玉蟾園是全覽池區景色的極佳地點,遠山近池與田園景色都能盡收眼底,園區內有8公頃的林地、果園、荷花池與有機菜園等,除了休閒娛樂設施還能享用最健康的天然有機餐點,在夏日夜間還可在星空下步道區觀賞著閃爍點點的螢火蟲,和欣賞池上夜景。

總統米的故鄉-萬安社區

  沿著197縣道向南行,過錦園橋後就進入萬安村。因為當地挾有豐沃土地、良好氣候與水源等自然環境,使得該區域稻米品質遠近馳名,在地農民邱垂昌先生所種植的稻米就獲選為第一屆全國稻米品質競賽的冠軍米,得獎的米更有總統米之美稱。  

  地方在社區發展協會的長期耕耘與努力之下,推行以無污染的萬安溪水灌溉,並回復早期農耕方式,以人工下田除草、施放有機肥料,生產出「萬安有機米」。2004年,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於溪橋北端左側,協助興建一座兼具休閒與生態保育功能的禾鴨生態池,具備養鴨、栽植水生植物,及提供農民休閒等功能;利用鴨子來吃稻田裡的雜草,或阻緩雜草生長,所排洩糞便,又可充當有機肥,水生植物能淨化水質,禾鴨生態池可作為自然生態戶外教學,觀察有機田的耕作方法。

  當地除了推行有機米栽種外,另外對休閒產業亦是付出許多努力;且當地以客家移民為主,擁有客家精神、文物、建築及風俗習慣,並保有傳統的風貌與客家文化。近幾年來社區民眾在水土保持局第五工程所的協助下,將原有廢棄舊倉庫規劃改建成為「稻米原鄉館」,可提供:農業生活體驗園區、米食體驗教室…等互動式休閒活動,此外地方亦營造綠美化工程:停車坪、周邊花台、綠美化‥等,使得「稻米」不單是地方產業,更是當地的文化特產。

  鄰近的萬安磚窯,亦是社區一項獨具特色的休閒景點。該廠是民國43年建廠開始營運,每個窯洞燒製量15,000塊,但當地原料逐漸用罄,至78年關閉。在民國92年因地震後受損,95年時修復,因磚窯獨特的荷蘭型「目仔窯」19窯之建築型態,吸引不少遊客駐足拍照留念。

  除了參訪定點式景點外,社區發展協會運用勞委會多元就業人力與地方人士提供土地使用,鋪設約700公尺的環山緩坡步道,漫步其間可享受四季山林景觀變化。

龍山水小築庭園幽靜,星燁農場、大和牧場體驗農村

  經東197縣道向南過了萬安社區便到了富興村,原地名為水墜,光復後改名為富興村,乃取吉祥之意。地方產業亦是以稻米生產為主,沿途風光乃隨季節變化的稻田景色,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富興村緊臨海岸山脈)地形自主峰陡降入丘陵區,所以全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都在30度以上的坡間,是一個山坡地形發達的山腳村莊。

  地景資源(水墜、山棕寮、保甲園、竹仔尖、石公厝、富興山)、產業資源(有機米、民宿、蠶絲被、養生餐等)。社區居民們主動提供現有資源,經有效規劃整合在富興生態園區內,以做為建構富興社區深度文化之發展。

  過萬安橋進入富興村可先至「龍山水」小築稍做休息,該處是由村長羅菊妹自家宅院所建的民宿,其名是取至於富興山有龍脈與溪流之意,是一處典型客家三合院。可在其茅草涼亭下讓微風輕撫拂去旅途的疲憊,並可遠眺優美的農村景色,或可參加客家八音教學、山地麻糬、客家麻糬製作與稻米收割的鄉土民俗活動。

  或是拐個彎到禾鴨生態池南邊的星燁農場體驗一下農場生活,其園區早期由水土保持局協助開設園內道與農塘等水土保持設施,改善農耕與畜養工作,園內現有整片桑樹園,在每年4、5月可供民眾入園採桑;另外以特有的木構豬圈飼養方式與山豬肉,也是值得參觀與享用。

  如果星燁農場的農場體驗還是意猶未盡,可以再往南行過了富興橋,轉入大和牧場,其位置向北視野所及卑南溪與關山、池上田園美景盡收眼底,並在水土保持局的協助下綠美化周邊環境外,還建造了觀景涼亭等,不但改善整個農場的外貌景觀,並且帶動了地方觀光。因當地好山好水零污染的環境下,農場能有最營養的牧草與桑椹,能生產出濃郁香醇並沒有羊騷味的優良乳羊。

佛光禪寺充滿靈氣,48級石階考驗真好漢

  沿197縣道再往南到振興村路上,可看見縣道旁的佛光禪寺。那是池上地區唯一修持藏密的道場,因為所處位置東側為海岸山脈、南面臨新武呂溪,由空中鳥瞰會發現公路和溪流之形狀恰是佛教的卍字,增添禪寺的靈氣。開山祖師-釋維光法師在民國44年隻身到富興村建寺,由初期茅草竹舍,到民國46年才改建為傳統式佛寺建築,在民國79年再度改建為蓮花座造型的今貌—佛光禪寺。

  另外,進入佛光禪寺得先爬個36階石階的好漢坡才能一睹寺廟建物,據說36階是有所典故,當初建寺時,維光法師有次在雨後遠眺遠山處竟然出現三道彩虹且各有12道光環,因此決定建造為36級。另外北方出口處再加12道石階,共成48階,成為阿彌陀佛所發之48大願。

原住民部落電光里景觀奇特,具觀光價值

  沿東197縣道向南離開池上鄉進入關山鎮第一個也是唯一通過村里-電光里,因當地過去常見怪火,名雷公火(日語),又名「日之出」,現名為「電光」(Tingkuli)。是關山鎮唯一位於卑南溪東側的一個里,早年就有不少居民為渡過卑南溪至鎮內,而被慘遭無情溪水所沖走溺斃。現在有電光大橋聯絡兩岸後,電光里在大雨期間不再如同孤兒般,孤立於鎮外得不到援助,現在當地民眾生活更為便利。

  鄰近地區的電光泥火山為台灣獨特的天然地質教室,當地原名雷公火泥火山。早在清代時本區因經常出現怪火,當地居民飽受驚嚇,都誤以為是雷火而稱為「雷公火」;其實這應該是石油瓦斯所引發的火,是由大小不一的噴泥口日夜噴出泥水匯聚而成,其噴泥水富含鹽分、瓦斯及浮油,形成的噴泥盾最大直徑超過30公尺,是全台最大的噴泥盾,富地質特色,頗具觀光價值。  

舊地再造形轉變,農村產生新風貌

  在年輕人力逐漸離開以農業為主的村里聚落,在勞動能力不足的情形下,現在農村型態已漸漸轉變為兼具現代休閒與傳統農耕的方式經營,或改以精緻、高品質的農產耕植與牲畜畜養方式來提高產值,就像萬安社區的有機米推廣、星燁農場與大和農場及與沿著東197縣道之各村里間建立起來的民宿、社區營造的遊憩景點,並利用當地特有景色或改善原有農畜產設施,融入作為休閒娛樂導覽動線使用,雖然比不上企業化經營的遊樂場所或熱門旅遊景點,但都是當地民眾經年累月一點一滴的心力,慢慢灌溉所培育出來的成果,其間,是值得我們在週休2日閒暇時刻去參與他們或去享受他們所有的成果,也需要我們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打拚成果,才能使得這些滄海遺珠的純樸農情景象,能夠漸漸大放光明,供給國人旅遊嚮往之去處。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7-05-22:1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