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營造抽藤坑生態保育—台中縣新社鄉

水土保持局 王晉倫‧傅桂霖‧邱世宜

壹、前言

  抽藤坑集水區位於台中縣新社鄉境內,地處台中縣中興嶺北麓大甲溪南岸的丘陵地上,與東勢鎮交界,西邊與台中縣太平市頭汴里為界,西南方與台中縣太平市東汴里為鄰,南接新社鄉長壽村,集水區面積約1,320公頃,主要行政區域為中和村。

  過去幾年由於傳統農業逐漸沒落,再加上抽藤坑地區陸續遭受到地震、颱風、豪雨等天然災害的侵襲,曾經以抽取黃藤(製成各種家具及工藝品)及種植香蕉、果樹為業的小村落,人口逐漸老化、外流,社區的活力也漸漸消失;有鑑於此,水土保持局等政府單位積極投入相關建設工作,進行各類整治工程、生態復育及富麗農村工作,地方居民亦逐漸覺醒,開始轉型發展成為以休閒產業為主的多元特色農村,吸引了著名的薰衣草森林、安妮公主花園、桃李河畔、沐心泉等特色景觀餐廳的進駐,悠閒的氣氛以及地利之便,每到假日便吸引眾多觀光人潮,儼然成為台中的後花園。

  但由於觀光產業發展導致遊客遽增所衍生的問題:污染日益嚴重、生物棲地遭受破壞、自然資源逐漸枯竭,生態環境已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水土保持局提出落實抽藤坑集水區環境之適當利用,除了「安全」之外,更應考慮「自然」與「永續」的和諧共存概念,在追求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更應建立永續的環境保育觀念,藉以維持生態平衡和社區永續發展的能力。

貳、生態資源

一、水域生態資源

  調查結果共發現魚類2目3科8種,有埔里中華爬岩鰍、台灣纓口鰍、台灣石魚賓、台灣馬口魚、短吻小鰾鮈、台灣鏟頜魚、粗首鱲明潭吻鰕虎等,其中埔里中華爬岩鰍為珍貴稀有的二級保育類物種,目前台中縣政府已針對抽藤坑溪發佈封溪護魚的公告,從95年10月24日起為期3年。

二、陸域生態資源

  (一)鳥類:調查發現有11目27科51種,其中畫眉、黃嘴角鴞及大冠鷲3種為珍貴稀有的二級保育類物種;紅尾伯勞、台灣紫嘯鶇及鉛色水鶇3種為三級保育類物種。

  (二)哺乳類:調查發現哺乳類4目6科6種,其中山羌,為珍貴稀有之二級保育類。

  (三)兩棲類:調查結果共發現4科8種兩棲類,其中莫氏樹蛙為珍貴稀有之二級保育類。

  (四)蝶類:調查發現有5科27種蝶類,分別為白波紋小灰蝶、沖繩小灰蝶…等。

參、溪流環境保育

一、溪流環境分區管理

  「溪流環境」一般指河川環境上游地區,包括溪流自然還環境、人文環境及生態景觀環境相關之範圍,其使用分區劃分原則包括應符合現行相關法規之規定、符合上位計畫目標、尊重溪流自然環境特性,並配合地方民眾之需求,將溪流環境使用作最適當之分區,符合當地自然及人文等環境特色,以作為後續溪流管理之依據;至於溪流區域範圍外相鄰之土地在符合非都市土地使用原則下,亦可配合溪流區域進行整體環境規劃。

  (一)溪流環境依自然水流狀況,可區分為水域空間與陸域空間。

  (二)依常態時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強度,可分為溪流保育區及溪流利用區(依抽藤坑溪環境可再細分為自然利用區及農村休閒區)。再進一步以溪流區域空間使用機能依自然空間與人工空間之比例多寡,將溪流環境劃分為8種機能空間,據以進行相關溪流環境管理及利用之工作,抽藤坑溪經劃分。

二、溪流環境營造

  以抽藤坑溪之自然環境為主角,創造休閒、親近自然及環境教育的據點,盡量將活動以外之空間留還於原有之生態體系,因此溪流環境空間之營造主要著重在河濱緩衝綠帶、棲地營造及及生態環境教育空間的營造…等:

  (一)河濱緩衝帶營造

  目前抽藤坑溪周邊多處仍維持農耕使用,在極力倡導水域環境保育同時,生態體系中的綠地卻各自孤立而支離破碎,生物棲息地間無法交流,且沿岸農田充斥著農藥化肥污染,因此可以利用藍帶與綠地生物廊道間的適度串聯,設置溪濱緩衝帶。

  (二)生態棲地營造

  淺瀨因流速快,溶氧量高,有高密度的底棲生物聚集,是魚類良好的食物供應區。深潭則因有水深遮蔽佳及流速慢的優點,提供魚類良好棲息場所,洪水期是水生生物重要避難場所;枯水期時則是維繫生命重要水域。由此可知淺瀨與深潭對魚類生態環境之影響甚大,生態棲地營造目的就是希望營造多樣化的水域環境型態,因此利用拋塊石等對環境擾動較小的工法營造深潭,並在中95道路旁栽植冠幅較大之喬木製造陰影,提供良好魚類棲息空間。

  (三)生態教育空間營造

  抽藤坑溪上游河段由於大石林立,形成的深潭是魚類最佳的棲地,也是觀魚的絕佳場所,可配合施設河濱觀魚步道,提供生態環境教學之空間。

  另外,由於抽藤坑溪具有豐富之自然環境,可配合施設環境教育解說設施,使遊客體驗、認知計畫區環境的特色,並藉此達到環境保育之目的。

肆、 富麗農村發展

  富麗農村發展策略將以強化農村生態綠網的建立,以及生態旅遊觀念的推廣為主,以整體而系統的方式朝向生態農村的目標努力。

一、農村生態網建立

  抽藤坑地區因具多樣化的綠地空間及水岸生態環境,動植物物種相當豐富且多樣,故於環境營造之時,除達美觀及休憩的目的外,也應同時兼顧生物保育之目的,使自然環境與人為開發達自然之平衡:

  (一)道路兩旁保留野草地或種植灌木林

  植栽物種考量當地現有原生種,並選擇易於管理維護之種類,在主要遊憩動線可選擇「紫色花系」的植栽作為優先考量,如苦楝、大花紫薇、藍花楹、翠蘆莉、薰衣草…等,以營造「紫色浪漫抽藤坑」的紫色路線繽紛意象。

  (二)聚落空間元素的生態改善

  在聚落環境中,可針對空間元素進行生態改善,如將原本柏油與混凝土鋪面改造為透水良好的砌石鋪面,圍牆可由水泥磚牆改成由自然石與泥土砌成的生態牆,並讓地衣、花草透過石頭縫隙中的泥土長滿圍牆等方式進行。

  (三)河川水路綠帶建立

  河川綠帶是生態網絡最重要的構成要素,河川及溪流沿岸因高低水期之變化,使得河床及沿岸環境成為生態資源最豐富之區域,其線性空間也擔負生態走廊之功能,做為動物及鳥類的移動路徑。

  (四)生態池再造

  農村中常因調節灌溉之需設有許多貯水池,水池的生態環境因其水深深淺不一,水岸曲折變化又長滿不同植生,為昆蟲、兩棲類、鳥類的最佳棲息空間。此外,亦可透過生態池的概念,淨化區內景觀餐廳所造成的水質影響。

二、生態旅遊經營

  生態旅遊是一種新的旅遊概念,有別於一般型態的觀光活動,著重於資源保育與經濟利益之平衡,本計畫區為能達永續發展,未來可以生態旅遊之模式進行經營:

  (一)環境教育及解說功能

  藉由解說員的指導或自導式的解說設施,讓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瞭解到土地及資源之珍貴,進而對環境產生關懷,提高對環境保護之心。

  (二)以自然環境為基礎並降低環境衝擊

  而旅遊活動進行時,應盡可能降低活動對環境之衝擊,遊客以小團體之方式進行欣賞、體驗及參與之旅遊活動,對資源採取非消耗性的使用。

  (三)利益回饋當地

  生態旅遊一方面除了能讓遊客有機會體驗地方環境特色外,一方面也希望與社區參與相結合,藉由旅遊活動創造就業機會,同時促進產業之發展,帶動社區經濟發展之活絡。

伍、坡地保育

一、坡地環境分區管理

  「土地適宜性分析」為環境規劃之一種工具,可藉以分析自然環境對各種土地使用之潛力與限制,確保開發行為與環境保育目標相容,有效將資源做最適宜之空間分配。

  因此抽藤坑集水區將以「土地適宜性分析」作為坡地環境治理分區之評估方式,配合集水區地利用、歷年崩塌地分佈、生態調查結果、集水分區界線及現勘成果等因素加以探討,將集水區內之坡地環境加以分區,共劃分為以下六個使用分區,提出其相關治理措施,供後續集水區坡地管理之依據。

  (一)水土防災區:著重於坡地水土保持及坡地保育、防制沖蝕、加強安全排水、超限利用地予以改正、種植檳榔區域由農委會輔導進行改植或在下坡面處營造緩衝綠帶。

  (二)生態保育區:限制任何新增之人類開發及利用行為、原生林木破壞嚴重區域選擇適當樹種進行生態造林、將自然工程之理念導入生態棲地復育工程、著重於坡地水土保持及坡地保育。

  (三)防災及生態保育並重區:在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無虞之前提下以生態工程進行整治、以農藝及植生等較自然之措施進行坡地水土保持改善,對已受災害破壞嚴重地區,積極推動復育工作。

  (四)低密度農園利用區:在合理利用前提下進行適當適量之農園開發及產業利用、加強坡面與溪流間之緩衝綠帶減緩果園泥沙及農藥下移、注重農地覆蓋及敷蓋之水土保持與坡地保育措施。

  (五)治山防災區:安全為第一考量並以剛性工法來達到水土資源保育的目標、坡地保育著重在植生復育及蝕溝控制、禁止任何新增之人為開發並積極推動復育工作。

  (六)土砂控制區:注重農地水土保持與坡地保育、以農藝及植生等較自然之措施針對坡地水土保持進行改善、審慎考量以生態工程或傳統工程達到坡面安全之效果。

二、坡地環境營造

  (一)生態池營造

  利用閒置空間設置生態池,導入水生植物以利水生動物之棲息與繁衍,隨著底棲生物的日益豐富,將吸引各種候鳥或留鳥在此造訪覓食,此舉不僅可讓生態環境更為豐富,更可進一步創造多樣性棲地環境,周邊可搭配池邊步道、木棧道及教育解說設施,提供兼具教育及遊憩的空間。

  (二)鳥類棲地營造

  根據生態調查結果,小溪頭沐心泉附近生態資源豐富(如:繡眼畫眉、綠繡眼、大冠鷲、台灣鼴鼠、斯文豪氏攀蜥、台灣紋白蝶、紋白蝶及沖繩小灰蝶等),建議坡地加強複層林之營造,建構多層次綠化結構與多樣性、多層次之植群結構。並在適當地點引入原生種之蜜源、誘鳥植物,設置腐木堆、保留落葉堆及不具危險的立枯木,提供五色鳥、甲蟲、啄木鳥等棲息環境。

陸、結語

  抽藤坑地區原是一處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的純樸農村,近年來順應潮流轉型發展休閒產業,逐漸帶動社區發展,也引進了不少觀光人潮,對原本的自然環境逐漸產生影響與衝擊。因此,希望藉由水土保持局環境綜合保育計畫之推動,於追求農村經濟發展下也能有效的兼顧環境生態保育,在此之間創造雙贏的局面。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7-10-07:1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