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抗黃化捲葉病毒病番茄新品種「桃園亞蔬20號」簡介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李阿嬌˙鄭隨和˙陳正次*

一、前言

  番茄是世界上生產面積與總產量最高的蔬菜,也是台灣主要蔬菜之一,近5年之年平均生產面積約為4,946公頃,年平均總產量達135,473公噸。台灣地處亞熱帶,大部份月份均為高溫多濕,致使番茄生長發育受阻,其間又因病蟲害孳生,導致番茄栽培更加困難。近10年來又由於菸草粉蝨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媒介傳染的全球性番茄捲葉病毒病(Tomato leaf curl virus , ToLCV)猖獗蔓延,目前尚無有效藥劑可資防治,造成生產農戶束手無策。番茄夏作可栽種的品種如花蓮亞蔬5號,桃園亞蔬9號及台中亞蔬10號等,都不具番茄捲葉病毒病的抗病性,同樣在產期受到嚴重危害,於是本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與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合作,選育具抗番茄捲葉病毒病、青枯病、番茄嵌紋病毒病及抗萎凋病生理小種1和2等優良特性的雜交一代鮮食大果一點紅新品種「桃園亞蔬20號」。

二、育成經過

  番茄新品種「桃園亞蔬20號」之母本(CLN2467-287-15-20-3-3-28)為雙雜交後裔經選拔、純化而成之自交系,其耐熱性中等,抗番茄捲葉病毒病(具Ty-2抗病基因)、番茄嵌紋病毒病(具Tm-2a基因,抗番茄嵌紋病毒生理小種O, OY, 1 & 2)、青枯病及萎凋病(生理小種1及2),有限型,未熟果淡綠色,果粒中大(果重120公克),耐裂果,成熟果色為紅色。父本(BL1260-175-12-0-0)係自南投地區收集之地方栽培品種「黑柿一點紅」,以系譜法經過5個世代之選育而成,其耐熱性差,非停心性,未熟果果肩濃綠色,果實成熟時為紅色,果肉鮮紅,果粒大(果重150~200公克)。2000年起開始進行雜交、雜交組合抗病性檢定、品系比較試驗及區域試驗等,於2006年提出品種權申請,經審查後於2007年初取得品種權。

三、品種特性

  (一)植株形態:非停心性,生長勢強盛,葉覆蓋性優,每隔3片葉著生一花序,每花序具有6~8朵花,晚夏作之結果率為71.9%,春作為65%。

  (二)果實形態:果實圓形,未熟果濃綠色,成熟果紅色,平均單果重144公克,硬度中等,裂果性輕微,4~5個心室,可溶性固形物(oBrix)為4.73,糖酸比11.16。

  (三)產量:晚夏作每公頃產量平均為70.3公噸/公頃,春作產量為39.3公噸/公頃。

  (四)抗病性:抗番茄捲葉病毒病(具Ty-2基因),抗菸草嵌紋病毒病(抗番茄小種O,OY, 1及2)、中抗青枯病及抗萎凋病(抗生理小種1及2)。

  (五)種植適期及地區適應性:耐熱性中等,適合春、晚夏作種植,適合台灣北部及南部種植。

  (六)生育日數與產期:育苗日數20-35天,定植至始花日數為20~27天,定植至始收日數約74天,採收期為定植後74~127天,生育日數(播種至完成採收總日數)為94~165天。

  (七)品種優缺點:為雜交一代(F1),產量高,果實硬度中硬,肉質脆,果肉厚,耐運輸。果實未成熟時綠肩分明,轉色期表現一點紅特性,果實質地脆,口感佳,是生果佳品。具抗番茄捲葉病毒病,抗萎凋病生理小種1及2,及抗菸草嵌紋病毒病番茄小種O,OY, 1和2等特性。惟對青枯病抗病性僅中抗病。

四、栽培管理注意事項

  (一)種植適期:番茄新品種「桃園亞蔬20號」為一耐熱性中等的品種,適宜春及晚夏種植。

  (二)土壤選擇:以水田為前作最佳,最適宜的土壤為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酸鹼度在pH5.6~7.5間。

  (三)播種量:每10公畝播種量為15~20公克,每10公畝種植2,500~3,000株。

  (四)育苗:以72~128格穴盤進行穴盤育苗較簡便且成活率高。

  (五)栽培密度:春作行株距為75× 45公分,晚夏作75×50公分。

  (六)施肥量與施肥法:微酸性土壤在整地時宜施用少量石灰來調整pH值,可預防果實頂腐病,提高產量與品質。依肥料試驗結果,北部地區施肥量以台肥43號複合肥料總施量2,000~2,500公斤/公頃為宜。

  (七)整枝及立支柱:以單幹整枝為主。插立支柱宜在第一花序開花前進行,插立方式有直立式及交叉式兩種,北部地區晚夏作應採用交叉式,可避免季節風或颱風來臨時倒伏,當莖幹伸長時,應隨時綁於支柱上。

  (八)疏果及摘心:通常每一花序留4個果,當第7花序結果後,花序上方預留3片葉,行去頂摘心,以促進果實肥大,又植株生育期中應隨時摘除腋芽以促進植株生長。

  (九)生長調節劑處理:氣溫15℃以下,28℃以上時,開花結果不良,需使用生長調節劑(如番茄多旺或多結果朗),平地春夏作於5~9月開花者,需處理生長調節劑,以促進著果,提高產量。在生長調節劑處理上,高溫時應注意稀釋倍數,不可任意提高以免發生畸形空洞果。

  (十)採收:本品種為生果,果實成熟度以一點紅採收者為宜。

五、推廣展望

  台灣夏季鮮食番茄的生產受限於夏季高溫、多濕及青枯病與番茄捲葉病毒病的危害,尤其番茄捲葉病毒病藉由菸草粉蝨傳播,是造成番茄園減產的主因,新品種桃園亞蔬20號對番茄捲葉病毒病具有強的抗性,亦對萎凋病生理小種2具有抗性,而且具有消費者一向喜愛的濃綠色果肩,轉色期表現一點紅的特性,與桃園亞蔬9號(生育初期未嚴重罹患番茄捲葉病時)同樣高產,果實圓整而大,平均果重144公克,硬度中等,裂果性輕微,肉質脆,風味佳及色澤優等優良品質性狀,是符合消費者喜好的好產品,且適合台灣北部及南部地區種植,預期可提高農民栽種意願,推廣前景相當看好。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7-10-07:2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