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台灣、日本、韓國在1974年與近年能源危機期間之經濟與物價

企劃處 蕭彩鳳

一、國際石油與糧食價格變動趨勢

  (一)1973年10月爆發中東戰爭,引發1973~1974年第1次石油危機,國際油價飆漲,1974年漲幅達350%,影響全球經濟成長。當時全球農業生產因氣候不順調,生產減少,加上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進口糧食運費亦漲,致國際糧食價格飆漲。1975年國際糧價回跌,之後價格上下波動,1980年至2001年間國際糧食價格大致呈微幅下跌趨勢(如圖1 DOCX / pdf / odt)。石油價格於1975~78年持穩,之後歷經1979~1980年伊朗革命及兩伊戰爭引發第2次石油危機,及1990年波灣戰爭引發第3次石油危機,1990年代石油價格大致呈微幅下跌趨勢(如圖2 DOCX / pdf / odt)。

  (二)國際原油價格於2000年開始緩慢上漲,國際糧食價格亦自2002年逐漸回升,原油與糧食價格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係開發中國家經濟快速成長且人口增加,對石油及糧食需求增加。至2004年國際原油與糧食價格回升至1980年代中期水準,自2006年初漲幅擴大,2007年續大幅上漲,2008年持續飆漲。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編製之國際價格指數,2008年5月糧食價格指數較2005年平均上漲72.5%,其中小麥上漲116%,玉米147%,大豆119%,稻米250%;2008年5月原油價格指數較2004年平均上漲225%(如表1xls / pdf / ods)。

二、國際石油與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

  (一) 1974年石油與糧食價格上漲主要是中東產油國禁運石油及農業生產遭天然災害等短期因素影響,因此僅持續一段時間,1975年國際糧價即告回跌,油價持穩。

  (二) 近年國際石油與糧食價格上漲情形與1974年的情形不同,不僅價格上漲幅度大、持續期間長,且將來市場之不確定性高,預期未來價格可能持續上漲或持高。此波石油與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除造成短期供需吃緊的因素(如穀物主要出口國受災減產、穀物出口國限制出口及進口國積極進口等)外,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強勁且人口持續成長,能源與糧食需求快速成長的長期趨勢。未來在在經濟發展與人口成長之趨勢下,能源與糧食需求將持續成長,在資源有限及氣候變遷等因素下,一般預期供需仍將吃緊,價格持高。

三、台灣、日本、韓國經濟與物價變動情形

  台灣、日本、韓國為石油進口國,經濟發展對石油進口依賴大,國內穀物需求除稻米自給能力較高外,多依賴進口,因此1973~1974年與近年能源與糧食價格上漲對台灣、日本、韓國之經濟發展及物價造成相當的衝擊(詳表2xls / pdf / ods),惟影響情形不一。

  (一)1974年台灣、日本、韓國經濟成長率大幅下降,國內物價及食品價格大幅上揚。

  1. 台灣:經濟成長率由1973年之12.8%降為1974年之1.1%,1975年回升為4.2%;躉售物價指數增加率由1973年之22.9%擴大為1974年之40.6%;1974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47.5%,其中食品類上漲47.4%。

     

  2. 日本:經濟成長率由1973年之9.9%降為1974年之-1.2%;1974年躉售物價指數上漲31.4%,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24.3%,其中食品類上漲27.9%。

     

  3. 韓國:經濟成長率由1973年之14.9%降為1974年之8.0%;1974年躉售物價指數上漲42.1%,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24.3%。

  (二)近年期國際石油與糧食價格上漲對台灣、日本、韓國經濟成長與物價之影響相對較1974年緩和漸進,經濟成長率未呈現如1974年驟降的情形,物價上漲幅度較1974年緩和,惟上漲幅度呈擴大趨勢。

  1. 台灣:2006年至2008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在4.9%至6.1%之間。躉售物價指數上漲率由2006年之5.6%擴大為2008年第1季之8.7%,第2季之8.0%,7月又擴大為11.5%。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由2006年之0.6%擴大為2008年第1季之3.6%,第2季之4.2%,7月續擴大為5.9%;其中食品類消費物價指數上漲率高於消費者物價指數,且漲幅持續擴大為2008第1季之8.1%,第2季之10.3%,及 7月之13.6%。

     

  2. 日本:2006年與2007年經濟穩定成長,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4%及2.1%,成長的動能主要來自國外需求;受美國次級房貸及美國經濟成長減緩之影響,日本經濟自2007年第3季經濟成長減緩,2008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降為1.0%。躉售物價指數上漲率由2006年之2.2%擴大為2008年第1季之3.4%。消費者物價指數則於2006年止跌回漲0.3%,逐漸脫離自1999年以來通貨緊縮的局面,2008年續溫和上漲,第1季漲幅為1.0%,第2季擴大為1.4%;其中食品類消費物價指數亦於2006年止跌溫和上漲0.5%,2008年漲幅增為第一季之1.1%,第2季擴大為2.6%。

     

  3. 韓國:2006年至2008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在4.2%至5.8%之間。躉售物價指數上漲率由2006年之2.3%擴大為2008年第1季之6.9%。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由2006年之2.2%擴大為2008年第1季之3.8%,第2季續擴大為4.8%。

  (二) 近年國際石油與糧食價格上漲對台灣、日本、韓國之影響相對較1974年緩和,主要與台灣、日本、韓國的經濟結構與社會經濟環境改變、以及兩次危機時期的世界經濟環境不同有關。

  1. 產業結構調整,對石油的依賴相對降低:1973-74年能源危機促使台灣、日本、韓國之產業結構調整,朝節能產業(如電子業)調整,及革新節能技術以提高能源生產力及減少石油需求,使得經濟發展對石油的依賴相對降低。

     

  2. 糧食消費占所得的比重下降且消費型態改變,主食穀物消費量減少,食品加工程度提高,因此國際穀物價格上漲對國內糧食價格的影響相對降低。

     

  3. 其他影響通貨膨脹的因素:1973~74年石油危機之前,國際貨幣體系改變,1971年8月美國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的新經濟政策,固定匯率制度崩潰,各國處於匯率波動局面與國際經濟景氣的通貨膨脹壓力,1973年世界農產品歉收價格上漲、10月中東戰爭爆發油價飆漲,使通貨膨脹情勢惡化。近年期國際石油與糧食價格上漲之前,台灣、日本、韓國物價大致平穩,其中日本甚至是處於通貨緊縮的局面,消費者物價自1999年呈下跌趨勢,至2006年微幅回升0.3%,逐漸擺脫通貨緊縮的局面;在此情勢下,物價上漲的幅度相對較1974年緩和。

  (三) 國際能源與糧食價格上漲對各國國內經濟與物價的影響,視國際價格向國內經濟移轉的程度而定。由於各國匯率走勢不同,所採取的避免價格衝擊的政策與效果不同,且影響各國經濟與價格的變動,尚有其他因素,因此台灣、日本、韓國經濟與物價所呈現的變動情形不一。就近年國際石油與糧食價格上漲之影響而言,日本所受之影響相對較我國小;除因前述日本近年國內通貨緊縮外,可能原因如下:

  1. 匯率:2006年底至2008年3月底,日圓對美元升值15%,同期間台幣對美元升值7%,日圓升值幅度較大,抵銷國際物價上漲的效果相對較大。

     

  2. 能源生產力:日本自1973~74年能源危機後,致力改進能源效率與降低國內能源需求對石油的依賴,提高能源生產力,2005年達每公噸油當量之GDP 為8.6千美元,較我國之3.4千美元高,因此其國內經濟受油價上漲的影響相對較小。

     

  3. 穀物自給率:日本與我國一樣稻米幾近完全自給,其他穀物多賴進口,惟日本其他穀物自給率為4.1%(2005年),較我國之1.3%(2006年)為高;其中日本小麥自給率為14%,我國為0%;且日本畜產自給率為66%(2005年),較我國約90%(2006年肉類自給85.5%,蛋類100%)低,日本畜產需求相對較依賴畜產進口,我國則相對較依賴進口飼料生產畜產品,因此日本受國際穀物價格上漲的影響相對較低。

     

  4. 其他國內產銷的因素:我國2007~2008年食物類消費物價指數上漲率高於日本,除受國際油價及糧食價格上漲之影響外,國內農業生產遭天然災害而減產,也是價格上漲的因素之一。例如我國稻米2008年第1季零售價格因2007年二期稻米減產而上漲11.5%,日本則因國內稻米豐收,價格下跌1.6%;我國2008年上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除其他穀類、肉類、蛋類等因受進口穀物價格上漲之衝擊,漲幅較高外,水果類則因減產而上漲17%,同期間日本水果類消費者物價則下跌7%。

  (四) 綜合前述分析,近年國際石油與糧食價格上漲對台灣、日本、韓國經濟成長與物價之影響相對較1974年之衝擊緩和漸進。各國因匯率及其他影響經濟與價格變動的因素走勢不同,經濟與物價的變動情形不一。就近年期國際石油與糧食價格上漲之影響而言,日本所受之影響相對較我國小,惟各國物價上漲幅度均呈擴大趨勢,顯示物價上漲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逐漸增大。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7-10-24:3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