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97年優秀農業人員得獎人事蹟簡介

農糧署曾淑汾

一 . 前言

農委會為獎勵對農業發展具有貢獻之農業工作人員,促進農業發展,經依據「農業實驗研究教育及推廣人員獎勵辦法」,自 72 年起辦理優秀農業人員選拔,截至 95 年已舉辦 21 屆,共表揚 248 位得獎人, 95 年起該獎項改為 2 年辦理 1 次, 97 年為第 22 屆,自 97 年 3 月 1 日至 4 月 30 日止公開受理各相關機關推薦優秀農業人員,計有 29 位參選,經農委會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個案審查、初審、複審等嚴謹程序評審結果,評選出 12 位優秀農業人員,分別來自學術、研究、行政與基層推廣單位;其優良事蹟包括作物育種、栽培技術、農業自動化、創意研發、生態保育、教育推廣等領域之卓越創新,有效帶動農業發展,造福農民。

二 . 得獎人主要事蹟簡介

( 一 ) 朱建鏞 ( 中興大學教授 ) :從事花卉繁殖育種研究、協助花卉產業發展

種苗是作物生產最基本的要素,攸關整體產業之發展。朱教授專精花卉栽培生理及育種技術,育成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適宜栽培之花卉品種 13 種,並將新品種推向國際,建立品種權外銷的新觀念,促進台灣花卉產業升級。並經常實地指導花農生產栽培技術,將研究成果落實於產業。

( 二 ) 成游貴 ( 畜產試驗所研究員 ) :狼尾草育種、生產管理、多元化應用及推廣

成研究員潛心牧草相關科技研發、應用推廣以及相關產業輔導等,成效卓越。從牧草品種改良,配合生產管理等機械化技術研發與推廣,建立地區性芻料穩定供應與飼養模式,解決國內芻料品質、產量、季節分配不均、收穫與調製等問題,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且提升競爭力。應用狼尾草於健康食材與生質能源之領域,開創產業多元化利用之契機。

( 三 ) 林永順 (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兼課長 ) :致力果園優質生產管理高效率農機之研發

果園之栽培管理為生產優質產品之基礎,林課長多年來積極研發施藥、割草、施肥及果樹冠下中耕等果園生產管理用農機,其性能高,功能創新,有效減少農友勞力負擔,提升工作效率,並減少農藥使用,對果樹產業競爭力之提升與永續經營,貢獻卓著。

( 四 ) 郭伊彬 ( 台南縣政府農業處長 ) :建構農產品多元行銷網,提高農民收益

推動農產品多元行銷網,增加農民收益。積極加強輔導有機蔬菜、有機梅及有機稻米專區的設置,透過定期查核機制,落實農畜禽產品生產履歷制度,提供優質安全、衛生產品,確保國人健康安全。秉持「照顧農民的心、愛護鄉土的情」,並以務實態度,積極作為,結合各界力量,共同營造更璀燦之新世紀農業。

( 五 ) 張哲瑋 ( 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 ) :選育出台灣第一個荔枝雜交品種

成功選育出荔枝「台農 1 號」翠玉及荔枝「台農 3 號」玫瑰紅優良品種,解決荔枝產期集中問題。其中「台農 1 號」翠玉為台灣第 1 個荔枝雜交品種,經授權生產,深受農友喜愛,創造 9 千萬元產值。而「台農 3 號」玫瑰紅創造 5 千萬元產值。另致力於栽培生理及技術改進,有效解決荔枝、龍眼及芒果栽培管理與產期調節等問題。

( 六 ) 黃山內 (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前場長 ) :研究推廣土壤肥培、有機與生物肥料之永續農業

研究推廣合理化施肥技術,開發有益土壤微生物,增加植物養分吸收效率,並研發有機質肥料調製,改善土壤品質,減少農民施肥成本,且提高產品品質。另研究改善低產問題土壤,及推廣有機農業,維護環境生態,促進農業永續經營與利用。

( 七 ) 黃正清 ( 成功大學漁船及船機研究中心 ) : 致力漁船改良,敦睦邦誼,揚名海外

從事漁船、漁業相關研究達 30 餘年,改良各類漁船及機械,發明延繩釣漁船全天候作業方式,設艏遮浪甲板保護漁撈人員及建造超低溫鮪釣漁船及雙拖凍結方式,改善作業效率與安全性,並推動省力化、自動化,釐訂節約能源柴油機耗油率標準,每年節省燃油費約 1 億 3,000 萬元。引進 FRP 及鋁合金漁船建造技術,及一艘半鋼船建造方式,降低船價、建造成本與漁業成本。另協助友邦建造漁業訓練用 FRP 漁船,拓展國民外交。又擔任自動化省力化服務團及漁業產業技術服務團團長,替漁業界服務及推動政策,具有特殊貢獻。

( 八 ) 曾勝雄 (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 ) :研究雜糧栽培技術及育成雜糧、特作新品種

從事水稻、雜糧及特用作物品種改良及栽培技術改進試驗,先後育成水稻台中 189 號、小麥台中選 2 號、薏苡台中 1 、 2 號、蕎麥台中 1 、 2 、 3 號及生食紅甘蔗台中 1 號等優良品種;及建立適合台中地區採行之水旱田耕作制度,並研發蕎麥、落花生與薏苡高產栽培技術及保健食品,顯著提高農民收益。

( 九 ) 楊吉宗 (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主任 ) :從事特有生物保育業及台灣黑熊研究工作

研究台灣特有種台灣黑熊飼養、繁殖與生態,奠定保育、復育、野放及經營管理基礎,並透過記錄黑熊繁殖與小黑熊野化訓練過程,引發國人對保育工作的重視,提升我國保育形象,另籌設低海拔試驗站與協調督導野生動物保育研究計畫執行,提升特有生物保育工作績效。

( 十 ) 楊素幸 ( 台東縣農會家政督導 ) :台東縣釋迦乾果藝品創意與行銷推廣

輔導台東縣家政班員,結合地方產業特色,開發釋迦乾果藝品,將黑變或疏果釋迦轉變為精緻而有特色之藝品,並利用創意協助行銷當地農產品,提升產業附加價值,成效卓著。

( 十一 ) 劉光明 ( 海洋大學教授 ) :從事及推廣漁業資源永續利用有重大貢獻

長期從事漁業教育訓練、推廣及漁業政策諮詢等工作,關心台灣的漁業、漁村、漁民。除在學術研究及教育工作上專精著力之外,對於漁業資源保育管理與永續利用等實務推廣工作與社會服務,更是積極承擔責任、奉獻心力。

( 十二 ) 盧虎生 ( 台灣大學教授 ) :發展稻作科技與教育、深化優質栽培技術 , 促進國際交流,提升產業競爭力

研究稻米品質檢驗與品種、產地鑑別,有效區隔國產及進口米市場,探討稻作生產環境與生育及品質之關係,提升國產稻米品質,確保台灣稻米產業競爭力與農民收益,同時積極培育人才,與國際稻作研究接軌,促進產業科技發展。

三 . 結語

新世紀為運用知識經濟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新時代,面對國際農產貿易自由化的競爭環境,農業必須運用知識與技術的不斷創新,才能確保產業領先的競爭優勢。而在各階層默默耕耘的農業工作人員,就如同播種一樣,為台灣農業帶來希望。期盼透過此一全國農業優秀人員的選拔,得以激勵更多農業界夥伴加強研究創新,突破傳統,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共同締造台灣農業新希望。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8-02-27:1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