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網路技術在稻作產業資訊化與履歷透明化之應用

農業試驗所作物組 呂椿棠魏夢麗 呂秀英

一 . 前言

稻作產業在整個農業生產銷售體系方面,係屬於較傳統的產業,但其種植面積與產量則居所有作物之冠,對於民生之影響也最大。國內之稻米產銷面向,除了少數大型糧商能以自有品牌在平面與電子媒體廣告外,大部分皆採用傳統經銷商的銷售方式。我國自加入 WTO 後,面對進口稻米的衝擊,使稻米產業面臨嚴峻的挑戰,農政單位為保障農民權益,以期降低對稻米產業的衝擊,一直努力著手於提升國產稻米的品質與消費量。因此除輔導計畫、品種改良、栽培技術改進及舉辦各種促銷活動外,更運用網路技術將稻作生產資訊公開透明,讓消費者對稻米生產在知的權利更有保障,希望藉此讓國產的稻米能更有競爭力,另一方面期能提高稻農的收益。

二 . 政策與環境

農委會自 96 年起公布施行「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辦法」,積極推動與落實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然而,執行這些計畫有成的稻農、糧商與產銷班團體,該如何將其產品推銷出去並讓消費者知曉,繼而引起消費者購買的意願,此為影響農民收益的重要因素。雖然略具規模的糧商、產銷班或農會通常會自建網頁介紹自產之稻米產品,例如田間施作、產品照片與文字敘述內容,但礙於網頁設計架構與維護技術困難度,通常都許久才更新一次,此類之網頁內容較缺乏新鮮感,而能否引起消費者的瀏覽與購買意願,是值得商榷的。目前在本會網站的台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 (http://taft.coa.gov.tw/) ,登錄所有經認證通過的農產品履歷資料,水稻部份則由農產品經營業者以簡短文字記載每位生產者自整地、插秧、施肥、病蟲害防治與收割的生產過程;消費者透過產品包裝上的二維條碼或透過網頁可以閱讀這些產品的生產歷程內容,但這種統一規範的表格式文字敘述,缺乏獨特性與臨場感,且不足以表達出水稻的生長歷程與生產者的辛勞。如果將這些歷程改以實際生長過程之照片取代,以一連串的影像紀錄來描述水稻的生長與生產者的辛勞,則水稻的生長過程除了紀錄履歷外更具有教育與學習的意味了。

三 . 資訊平台建置—優米網

本項研究已開發一套有關水稻產銷履歷的網頁平台—優米網 (http//tris.tari.gov.tw:8080/youme)( 如圖 1) ,建置於本會農業試驗所主網頁下的台灣稻作資訊系統內 (http://tris.tari.gov.tw:8080/) ( 如圖 2) ,並於 95 年公告採非專屬技術授權方式,可授權於糧商、產銷班或農會等水稻產銷團體。本網頁平台包括後端資料庫與前端模組化網頁顯示畫面,被授權者可根據自有產品特色,並結合地方之人文景觀,套用至模組化網頁平台,以彰顯該產區與產品之特色。網頁之展現架構係以水稻生長過程為表達主軸,將水稻的生產過程區分為種子準備與秧苗期、插秧期、營養生長期、抽穗期、收穫期、調製期與產品等 7 個階段,組成水稻生產循環圖 ( 如圖 3) ,此能清楚表達水稻不同階段的生長歷程,各生長階段下皆可展現相關的田間作業照片 ( 如圖 4) ;透過不同生長時期的照片內容,讓水稻的生長過程更一目瞭然,而當每期作完成後可進而將全部的網頁內容下載,並燒錄成稻米產銷履歷光碟 ( 如圖 5) ,提供消費者離線瀏覽網頁的途徑。因此,藉由本網頁平台的簡易製作工具,將水稻自種子、插秧、收穫到產品介紹的完整栽培管理過程加以規劃製作,並透過網際網路即時展現於瀏覽者眼前,使網頁內容具有親臨感並提高再次瀏覽率,藉此以感動瀏覽者而引發購買的念頭,將更能創造自有稻米產品之獨特性與競爭優勢。

本網頁已於 96 年 2 月以非專屬技術授權於台南縣芳榮米廠,該米廠在台南縣後壁鄉設置芳榮稻米產銷專業區,依據一、二期作水稻栽培管理控管流程,建立自有稻米專業區之運作管理模式,輔導契作農戶種植台農 71 號益全香米與台稉 2 號。這兩個品種的產銷履歷過程,除已登錄於農委會的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之外,專業區內各契作農戶的水稻栽培管理各個施作過程,也被班長與產銷班幹部利用數位相機完整拍攝下來,藉由影像編輯軟體輔以簡單文字說明照片內容,依序載入本網頁平台,以建立該米廠獨有且生動的稻米產銷履歷網頁。網頁上的的水稻田間栽培管理訊息隨時維持最新,且待每期作收穫後所下載產生的稻米產銷履歷光碟,可經由銷售之產品附贈給購買者,以營造一種消費者對所採購產品的感動及信賴感。因此,從「稻田」到「餐桌」的所有產銷資訊,透過鉅細靡遺的真實情景,將可全程公開、透明與可追溯性,此不但拉近了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距離,且可提升自有稻米產品的曝光率,以塑造具地方特色的稻米產業。

四 . 結語

農業相較於工商業是個相對弱勢產業,但糧食生產卻居穩定國家社會安全的重要角色。雖然國內一直面臨稻農人口老化與生產成本提高等重要挑戰,但若能充分利用資訊科技以彰顯產區與產品特色,將稻米產品由農產品提昇到商品的層級,大力提高產品的品質、多樣性與特色,讓國內外消費者皆能安心享用優質、安全的稻米產品,則稻作產業的升級將指日可待。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8-02-27:1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