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田水利因應莫拉克風災整備、應變與重建

農田水利處  孫維廷

壹. 八八惡水、豪大雨釀災重創中南部區域

中度颱風莫拉克 (MORAKOT) 於 8 月 4 日 2 時在菲律賓東北方海面形成,並於 8 月 5 日 5 時起轉為偏西行進,快速朝台灣東方海面接近,颱風路徑(如圖 1 )。

圖 1 莫拉克颱風之路徑 ( 指標表示時間 (UTC)、移速及最大風速 )

圖 1 莫拉克颱風之路徑 ( 指標表示時間 (UTC)、移速及最大風速 )

中央氣象局於 8 月 5 日 23 時 30 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並於 8 月 6 日 8 時 30 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警戒地區為全台各地。本颱風中心於 7 日 23 時 50 分從花蓮登陸台灣, 8 日下午 2 時颱風中心由桃園附近出海,本次颱風行徑異常緩慢且呈現原地滯留現象,加上水汽條件在海上不斷幅合、重新形成集結,使得一波波之局部豪大雨不歇,帶來豐沛豪雨,創下多項紀錄,依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莫拉克颱風於 8 月 6 日至 10 日 5 時侵襲台灣之期間,為中南部帶來異常的降雨量,嘉義縣阿里山鄉累積雨量高達 2,853.5 毫米、屏東縣尾寮山 2,687.5 毫米、高雄縣御油山 2,517 毫米、台南縣曾文 1,943.5 毫米(如圖 2 );其中屏東縣尾寮山、高雄縣溪南、高雄縣御油山等 3 處單日累積雨量分別高達 1,402 、 1,301.5 、 1,283 毫米,均打破 1997 年安珀颱風為花蓮布洛灣降下 1,222.5 毫米的歷史紀錄,嘉義縣阿里山鄉及屏東縣尾寮山 2 日總雨量均超過 2,100 毫米,也打破 1996 年賀伯颱風為嘉義縣阿里山鄉降下 1,986.5 毫米的歷史紀錄,如此極端的降雨造成中南部山區大範圍之土石流現象,亦使得曾文溪、荖濃溪、旗山溪、高屏溪與太麻里溪等河水暴漲,導致洪流溢埕、潰堤而重創中南部地區。

檢討本次莫拉克風災本會農田水利災害整備、應變與重建作為,區分「減災」、「整備」、「應變」與「復建」等四大工作,分述如下:

貳 . 加強工程「減災」作為-提升農田水利設施防護

一 . 辦理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

本會積極辦理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於 96 至 97 年度執行水患治理計畫經費 12.6 億元,辦理 66 件農田排水改善工程,於本次風災前已改善台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市及高雄縣約 155 公里之農田排水水路、 150 座構造物及 6 座制水門,維持防汛期間之水路暢通。

二 , 執行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改善工程

本會另於 98 至 101 年 4 年內辦理全省農地重劃區急要農水路改善,範圍包括金門、澎湖及宜蘭縣等 16 個縣,以及桃園等 14 農田水利會等急要農水路改善工程,預計可改善 700 公里長農水路,計畫總經費約 35.5 億元,改善後可減輕重劃區農田淹水潛勢之水患問題,受益面積達 35 萬公頃,俾降低農民受水患之威脅,減低農作損失、增加地方農民收益。

圖2 莫拉克颱風警報期間總雨量累積圖

圖 2 莫拉克颱風警報期間總雨量累積圖

參 . 落實災前「整備」作業-農田水利防災整備不馬虎

一 . 農田水利災害預防整備作業-加強水路清淤及閘門維護

為落實農田排水路淤積之疏濬,以及重要閘門之維護管理工作,本會於 98 年 1 月 19 日開會研商「農田水利設施閘門安全檢查暨農田排水清淤工作抽查訪評計畫」,並促請各水利會依限辦理農田排水清淤工作, 98 年度新竹、苗栗、彰化、屏東、宜蘭、台東等 6 個農田水利會業於 4 月 13 日前辦理轄區內農田排水清淤計畫總計 62 件,(辦理經費捌佰玖拾捌萬陸仟元整,清淤總長度 39,616 公尺),並經本會實地抽查清淤工程,相關工程均已完成,排水暢通並無淤積;其餘水利會因持續辦理小型清淤除草作業,清淤狀況維持良好,並無編列特定預算辦理專項清淤計畫,本會亦配合中央災害防救委員會於 3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辦理「 98 年度直轄市、縣(市)政府災害防救工作訪評實施計畫」,實地抽查訪評轄區內有列管農田排水之 16 個縣市,勘查災防會抽選之鄉鎮總計 31 處農田排水,現勘結果均無淤積影響排水情事,維護狀況良好。

本會另於 7 月間發函督促各水利會依前揭計畫作業時程,辦理農田排水淤積檢查與清淤作業,持續加強維護農田排水水路之暢通,截至 8 月底各水利會業針對列管之 613 條重點農田排水清淤處所辦理 87 處清淤檢查,檢查結果並無淤積,將持續督導抽查水利會辦理淤積檢查與清淤工作。

有關水利會閘門水利設施維護方面,本會業於汛期前督促各水利會完成全部閘門 14,970 座之檢查及維護,並實地抽查苗栗、新竹與宜蘭農田水利會總計 8 處重要水閘門安全檢查,另於防汛期間( 5/1 至 11/31 )中央氣象局發布豪大雨特報時,立即發佈傳真及電郵請各水利會警戒,針對列管閘門進行安全檢查,並由水利會與本會進行水門操作管理人員通聯測試,確認管理人員依規定操作啟閉水門。

二 . 建置災害防救地理資訊系統

為強化農田水利水災災害應變,本會辦理灌排設施維護管理經費評估及水閘門資料庫建置計畫,調查完成全國農田水利會 4,132 座重要水閘門資料並建置監控管理地理資訊系統,一旦有災情發生,可立即在網路上瞭解周邊之灌溉排水系統及受災農地面積等,提供災害應變之參考。

肆 . 即時「應變」處置-強化農田水利水災災害應變機制

為強化農田水利水災災害應變機制,制定標準化之作業流程,本會業已訂定「農田水利水災災害防救作業手冊」,督導全國各農田水利會辦理農田水利水災災害防救與緊急應變事宜,內容包含「農田水利處水 ( 風 ) 災災害緊急應變作業說明」(緊急應變小組作業流程如圖 3 )與「農田水利設施檢查標準作業程序」,作為本會及各農田水利會建立水 ( 風 ) 災應變體系、災害搶救、事故處理、災情勘查、善後復原重建以及農田水利設施檢查作業之依據。

本次風災中央氣象局發布莫拉克海上颱風警報後,本會暨所屬機關於晚間同步開設緊急應變小組,展開應變作業,並召開 11 次工作會報監控颱風動態,責成全國 17 個農田水利會依規定成立應變中心,落實各項防災準備措施。緊急應變小組開設期間,遇有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 上級或相關媒體報導 ) 通知有災害防救訊息時,即時簽報長官並轉知各災害防救訊息予相關農田水利會,指導水利會辦理方式並持續追蹤;若有水利會通報災情時,立即簽報長官,呈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協助,此外,定期督促水利會提報災情速報彙整農田水利設施相關災情。

圖3 農田水利進駐災害緊急應變小組

圖 3 農田水利進駐災害緊急應變小組

作業流程圖

本次風災由於本會輪值災害緊急應變小組人員應變處置得宜,並無重大農田水利設施受損造成民眾傷亡或財產損失等情事。

伍 . 加速「復建」工作-搶修、復建雙管齊下,加速重建預防二次災害

本次風災為中南部帶來極端之降雨量,防洪工程有其防護極限,全省農田水利設施因為堤防潰決,土砂、洪流溢流漫淹沖毀取首工、取水與輸水設施,造成農田水利設施的損毀、沖失,並遭土砂、漂流木的覆蓋掩埋。災後本會即於 8 月 13 日起指派主管技正赴現地勘察災區水利設施災情,即時指示水利會先行辦理急要搶修工作,並指導災情處置等搶修、復建與相關注意事項,召開會議加速研擬編訂修復經費預算並持續督促水利會辦理復原重建工作。

其中針對部分取水工程復建工期較長者(如高雄、屏東與台東部分灌區取水設施與灌區遭洪水沖毀、土砂掩埋,如圖 4 至 9 ),本會已指示相關水利會先採臨時替代取水方案緊急供水,對於遭土砂覆蓋掩埋的輸水設施、導水路、幹支分線等檢討採分階段疏濬水路方式,以恢復供水為首要目標,優先針對灌區內農民作物用水需求緊急施作搶工程,儘早供給灌區內灌溉水源。

圖4 高雄曹公圳抽水站進水口、導水路遭土砂掩埋

圖 4 高雄曹公圳抽水站進水口、導水路遭土砂掩埋

圖5高雄獅子頭圳二幹分線遭土砂漂流木掩埋

圖 5 高雄獅子頭圳二幹分線遭土砂漂流木掩埋

圖6屏東舊寮圳系統進水口沖毀、圳路流失

圖 6 屏東舊寮圳系統進水口沖毀、圳路流失

圖7台東卑南上圳進水口遭洪流沖毀

圖 8 太麻里圳進水口沖毀,灌區農田流失、淹沒

 

另本會已即時函請水利會針對本次風災因河川潰堤造成農田水利設施灌溉取首工與取水閘門設施損毀,現已潰堤急需防護之缺口,速洽經濟部水利署及相關河川局協助,儘速緊急搶修、復建,施設臨時護岸與堤防,並放置防洪混凝土消波塊、菱克式消波塊等臨時消能設施,以防止洪水再次由此缺口溢流流入灌溉系統,造成農地及水路之損毀。

本會另函請各水利會儘速全面檢視灌區內排水系統,是否有遭掩埋破壞而失去排水功能等情事,並儘速清疏,加強維護農田排水水路之暢通,以免因下次豪雨排水不良導致農田遇雨成災。

陸 . 結語

陶淵明「讀山海經」詩云:「孟夏草木長,遶屋樹扶疏。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迴故人車。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道出田園生活的嚮往、優游與倘佯。臺灣獨特的氣候、土壤與田園環境,孕育多樣化的良質作物,提供農民安居適憩的農村生活,也提供國人休憩沉浸的盎然風光,這也是農委會多年來努力的目標。近年受到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影響,極端水文現象不斷發生,莫拉克颱風以及伴隨其後引進的西南氣流,帶來的超乎想像、前所未見的極端雨量,天地為之傾側,萬物遭到摧毀,所造成的災難和傷痛震撼了人心,遭洪流、土砂沖毀的農田水利設施,本會與各農田水利會責無旁貸,皆會戮力以赴重建經緯,修復田園的脈絡,恢復田間的生氣,讓揮汗的付出發花結果,疲憊的工作暫得野放,農委會不會懈怠、更不會停滯,永遠站在國人的前面,開築導引生息的活水,在全體政府機關與國人的努力下,讓我們期待下一個「桑無附枝,麥穗兩岐」的豐收時節。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8-09-21:16,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