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來去台東社區找朋友─台東農村再生社區之旅

                                水保局 謝忠良
                            中國廣播公司 陳秀卿
  
  台東地區地地質屬性多元,地理景觀多變化,高山、坡地、淺丘、平原,還有地質學上頗富盛名的利吉混同層和卑南礫岩層。半世紀以來,農委會水保局竭盡心力做好水土保持,和台東縣民一起守護家園,在各項水保設施完善後,持續陪伴社區成長,建設富麗新農村,並加速推動農村休閒產業,逐漸吸引遊客駐足深入探索,成為台東觀光的新景點。

有機米村-萬安
  穗熟時節,台東縣池上鄉萬安社區空氣中瀰漫一股屬於台灣農村特有的味道,夾雜潔淨土地被太陽蒸熱的土香和稻香,予人有一種安全感和幸福感。
  萬安社區一大片水稻生產區,未見一根電線桿或障礙物,村民擔心外地人來買地蓋房子,豎立電桿,破壞生產區的完整性,因此,村民強烈希望水稻生產區能受到法令的保障。
  在農村再生發展下進行土地區分,生產區提升到法令保護位階,不得蓋農舍,以使生產環境永續利用。這項條例通過後,萬安偌大的水稻生產區將獲得保護,並成為全台最大面積沒有任何障礙物的水稻生產區。
  萬安社區居民保存生活歲月刻痕也不遺餘力。在水保局台東分局輔導下,將池上鄉農會棄置的倉庫裝修成為稻米原鄉館,成為萬安社區對外的窗口。
  萬安稻米原鄉館外觀古樸,是池上米食文化參訪的解說展覽場,同時也是遊客諮詢、休憩點以及村民休閒活動據點等。館內展售池上米系列,以及萬安社區與建興米廠合作的有機米,以萬安社區名稱做品牌包裝,直接面對消費者。館內也有社區居民提供的古農用機具展示,展現出社區居民對在地文化傳承的向心力和重視,讓原鄉館的成立更具教育意義。
  萬安社區不但保有珍貴的文化,也發展出特色休閒產業,連周邊的步道也是居民到附近的新武呂溪撿拾的石頭,依人們步伐特性舖設排列,走在步道上令人思古之幽情,還有撞見野生動物的驚喜。
  萬安地處寬闊谷地,稻田阡陌綿延,水圳縱橫其間,山水風光一覽無遺,極具農村景緻之美,更重要的是當地的人情濃厚,不只本地青年返鄉經營,也吸引外地新移民。
  
池上飯包發祥地-福原
  進入福原村,最搶眼的即是隨處可見「池上飯包」的招牌,即使各家店號不同,但「池上飯包」仍是旅人休憩的驛站、在地人的飯廳。池上飯包發跡至今70年,福原村是發祥地,與萬安村東西相望。
  池上飯包成為經濟商品,村民仍難忘舊時農村文化,以及傳統農村人們生活互動的模式,於是展開以稻米為主體的周邊生活文化和飯包以外的稻米創新產業,凝聚居民共識。
  近幾年,水土保持局推動社區規劃師培訓計畫,鼓勵社區以僱工購料、傳統技法改造閒置空間,福原社區想到傳統的牛屎壁厝和土埆厝。
  為了重建一棟牛屎壁厝,福原村30多名年齡層相距60歲的社區居民共同創作,老人家從旁指導,集思廣義,上樑時還慎重地祭祀祈福。
  牛屎壁厝歷時半年完成,獲得96年規劃師擂台賽冠軍,更獲得「2008年國家卓越建設獎」優良環境文化類特別獎。
  牛屎壁厝完工後,成為村民聯絡情誼的公共空間,常有老人家到此聚會聊天憶往,也有年輕人到此聆聽老人家說故事。而提供用地的范懷樹老先生則是夜裡常到牛屎壁厝夜讀,回味牛屎壁厝的美好及回憶過往,現在更成為學校校外教學的好場所。
  牛屎壁厝的完成,讓福原社區動起來,福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范恨豐、總幹事賴俊成、副總幹事林建宏是主要的推手,三人的年紀正好從40到60,各相差十歲,地方上戲稱為福原三劍客。不同世代,不同思維,但唯一的共通點是希望福原村再展風華,創意米食比賽是他們另一項合作的傑作。
  為了讓老字號的池上米有新的風貌,同時增加農民的收入,於是在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的協助下,結合民間力量,舉辦第一屆的米食創意比賽,池上米不只吃到美味的好米,也吃出地方的文化特色。
  40歲的副總幹事林建宏離鄉多年後重返池上,對池上有一份深厚的情感,他認為農村文化是最好的教育場所,因此,他參加水土保持局舉辦的顧問師培訓,近50小時的課程,刺激許多新想法,除了促進產業多元,閒置空間再利用外,下一個階段則是重塑與農村息息相關的打鐵工坊。
  
永安-找到回家的鹿
  永安村原是默默無聞的小農村,在村民的共識和努力下,不只讓產業升級,更打造多元的遊憩資源,也找到村民的共同記憶。永安村更在水保局台東分局輔導下獲選為十大經典農漁村,成為全國社區觀摩的重點社區。遊客絡繹不絕,民宿因應而生,成為東台灣民宿密集度最高的村落。
  為了重拾舊時光,永安村民在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協助下,同心協力地營造玉龍泉生態步道。步道全長1,100公尺,分為玉龍泉湧泉區、濕地生態區、獨木橋、親水戲水區、水土保持教育區等,沿途筆筒樹、台灣桫欏、菇婆芋雜生,像侏儸紀重現;各種台灣低海拔植物齊聚一堂,林間鳥類啼唱,青蛙嗚叫也不遑多讓,蝴蝶穿梭,其他蟲隻也來湊熱鬧。玉龍泉生態步道成為村民最佳的休閒場所,也是遊客遠離塵囂的最愛。
  玉龍泉生態步道完成後,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又協助永安村「找到回家的鹿」。
  鹿野鄉以前是梅花鹿出沒之地,台灣光復以後,永安村仍有多戶居民飼養梅花鹿,擁有多處鹿仔寮。但隨著時代的改變,大部份鹿寮已在民國80年代紛紛走入歷史,徒留許多與鹿有關的地名,而昔日梅花鹿與鹿寮的景象已不復見。
  為了找回昔日居民的共同記憶,及營造永安社區的觀光特色,呈現梅花鹿樂園的願景,永安村居民即在前年開始調查舊有鹿寮,執行「找到回家的鹿」計畫,並在前年展開「雄仔伯的鹿寮」重修工作,將胡國雄的養鹿場予以整修,圈養三頭鹿,並在胡國雄的屋舍牆上綵繪鹿寮人與鹿,常吸引遊客的目光,納入鏡頭下,至此,消逝20年的鹿寮終於重現曙光。
  傅錦英理事長說,永安村是農委會農村再生試辦區,再次展開社區一連串的圓夢計畫,也感受到社區發展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目前,永安村己和村內的武陵戒治所協商,將雄仔伯的三隻鹿野放到戒治所宿舍後方兩公頃園區,讓鹿有更寬廣的活動空間,而附近正好有鹿野鄉的自行車道,未來單車族行經此處,將可看到梅花鹿優遊食草的景致,展現一點鹿寮早期的景象。
  這幾年,永安村民勇於接受各單位輔導協助,培訓社造人才,編寫永安史,辦理社區報,又成立鹿寮文化解說服務隊,從原本窮鄉僻壤的小村落,逐漸發展茶產業、生態旅遊、觀光休閒兼籌並顧的農村,更大力推動水土保持綠美化,讓環境永續經營,成為東台灣的最大茶鄉,更成為飛行傘及休閒旅遊的重鎮。永安的魅力持續散發,一段山中傳奇也繼續傳唱著,梅花鹿也將陪伴永安人逐夢,逐鹿人不再是獵人,而是永安村民和喜愛永安的旅人。
  
軍機轟轟下的社區-富豐社區
  富豐舊稱石山部落,屬於台東市轄內,但一點也沒有都市味。依山、傍溪、臨海,儼然是偏遠的小村落,但它卻又是縣道197線的終點,台9線、舊台11線的交會點,位處交通樞紐,但路上卻未見幾輛車經過,偶有軍機轟轟的聲響劃過,像是個被遺忘的部落。
  雖說是部落,但其中有部份民國40年遷居至此的大陳漢人,原漢各半,生活習慣、文化相融在一起,部份阿美族家中設有神明桌,捻香拜拜,而漢人則跟著阿美族人學捕魚,參加豐年祭。
  阿美族中生代宋博芳,兩年前回到部落,接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參加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舉辦的農村人力培根計畫訓練班及農村再生課程,和總幹事江文源及社區居民從零開始,不斷地觀摩研習,建構社區未來發展雛型。
  宋博芳說,部落誌是首要工作。社區老人凋零快速,耆老訪談不能拖延,這件事幾乎是跟時間賽跑,他和江文源努力地進行訪談紀錄,希望在最短時間完整記錄社區發展歷程。
  接下來是尋回傳統技藝。黃美花投入編織的技藝,舉凡提籃、壁飾、原民傳統織布等都難不倒她。黃美花的努力獲得肯定,榮獲今年第二屆原住民族工藝師獎及工藝精品飾品類及竹藤草編類創作獎。在媒體報導下,這些作品賣到缺貨,供不應求。
  在宋博芳及江文源夫婦和社區居民努力下,富豐社區前年榮獲社區競賽第一名,今年也拿下98年度台東縱谷農村人力培根進階班開課社區的第一名。這份殊榮給予社區莫大鼓勵。
  今年初,宋博芳到加油站加油的發票意外中了200萬元,這筆錢屬於社區,他很高興,他說,水保局輔導,帶來媒體記者報導,一連串的好運降臨富豐社區,社區居民對未來充滿信心,也把臂歡迎遊客旅人到訪。
  
撞見藝術的太麻里金針山
  海拔1,000多公尺的太麻里金針山是觀賞日出的好據點,居高臨下,視野遼闊,金色光芒在晨霧的海面上迸射得更撼動人心。
  金針山的日出也激勵居民快樂地迎向陽光,勇於接受挑戰,有智慧地發展未來。
  千禧年後,金針山遊客量大幅增加,污水問題是隱憂。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未雨綢繆,在山區進行簡易污水生態淨化池示範工程,有生態環境觀念的青山農場蔡姓人家立即無償提供土地,由水保局副工程司賴俊男負責設計。
  賴俊男極具巧思地運用水往下流的自然重力原理,在山坡地設置平台階段滯洪,依序設有油水分離槽、集水槽、表面流式池、地下流式池、景觀生態池,依不同污染量予以串聯並聯運用。
  這項工程不耗電不耗能,完全以水生植物淨化水質,在表面流式池中種植風車草、紙沙草、野薑花、香蒲、水芙蓉、槐葉蘋、台灣萍蓬草、小莕菜等吸附分解雜質,在景觀池中則考量觀賞價值,栽種色彩繽紛的植物。這項工程還獲得96年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
  除了生態淨水設施外,近年來,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還因應當地居民所需,在太麻里金針山建設觀景台、涼亭、停車場、步道及露營區等設施,並種植櫻、杏、李等觀花植物,再加上台灣野百合、繡球花綻放鬧春,使得金針山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季,遊客全年絡繹不絕。
  金針山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蔣麗雀說,隨著金針山轉型成為觀光休閒農業區後,金針山農民收入增加,社區意識提高,學習意願強烈,有如金針山的日出一般充滿希望,並又規劃許多夢想。
  去年三月國家級的知名藝文團體「漢唐樂府」應邀到台東,首場安排在山嵐層峰、餘暉光影的太麻里金針山演出,以自然美景作為古典與時尚兼備的山水劇場,對表演者和與會的民眾,都是一個嶄新又難忘的體驗。
  
  台東縣有許多社區原都隱沒在荒角殘落處,居民以傳統產業為生,但近年來,居民觀念的改變,願意投入農村再生的各項計畫,終於擺脫過去只重視農業生產的想法,往富麗新農村生活的方向邁進,也成為旅人喜愛的新景點,值得我們一起去探索,並和人情味濃的社區居民做朋友。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9-03-22:1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