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村72辦系列報導之63:深耕文化 幸福在大有-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

水保局南投分局 丁振章.莊皓雲.彭心燕.鄧學謙

  埔鹽鄉大有社區位在有魚米之鄉美名的彰化平原,富饒的土地孕育出優質的農產,讓居民在生活上得以自給自足。然而,傳統的農業生活型態,居民對於土地所生養的每一分資源,都滿懷感激與珍惜,使大有社區的聚落在時空變動中,仍保存了百年未變的文化地景。

  透過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辦理之人力培訓 — 培根計畫輔導,大有社區重新認識了社區發展歷史及傳統聚落空間紋理,轉作為社區推動農村再生的原動力及景觀特色基礎,使大有成為「大有內涵、大有看頭」的社區。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社區的發展總是從認同社區、愛護社區開始。激起大有社區居民改善社區環境的想法,源自於水土保持局培根計畫的課程,鼓勵社區居民由維護社區整潔、改善社區景觀開始做起。民國93年10月社區居民自動自發成立了「大有志工隊」,協助清掃社區公共空間及髒亂點,並引動社區家戶環境的整理,但居民始終未能找到可供社區營造的地點。

  在社區居民引領期盼下,陳為縣先生與陳為蓋先生拋磚引玉無償提供一處廢棄的豬舍,因此,民國 94 年大有社區開始了第一個社區營造計畫-「翠綠公園再現竹頭角」計畫。一個原本雜亂不堪、雜草叢生的荒地,在居民熱愛社區的共識下,一起動手用鐮刀清除雜草,栽種花草樹木、搭建綠蔭廊道(為埔鹽八大景之一)、休憩泡茶的六角亭,並利用廢棄木材鋪設步道,打造了「大有健康公園」。

綠蔭廊道

綠蔭廊道

「築巢書院」由來 來豬寮吃飯喔…

  民國95年大有社區向社會處申請設置關懷據點,卻苦尋無適當場所可作為關懷據點,當時築巢書院地主陳園夫婦,看到社區居民合力營造的健康公園,受社區的用心所感動,於是無償將荒廢的豬寮及土地供社區使用。於是豬寮改造計畫,在炎熱的六月天啟動,社區志工及長輩在不支薪的情況下,頂著近40度的高溫,同心協力為社區的工作一同出力。

  施工期間,社區透過廣播通知不同工區的志工中午用餐,當廣播傳出「各位社區志工,大家請到豬寮吃飯」的聲音,總是令人會心一笑「到豬寮吃飯?我們不就是豬了」。回憶起過程的辛苦,轉化成許多的溫馨點滴在心頭。

  計畫完成後,居民原以台語音取名為「豬寮書院」,但總覺得少了點文化氣息,經大家討論後,改以「築巢書院」做為正式名稱。取名不僅因語音近似,「築巢」亦代表建設家園的意含,從此築巢書院正式開始運作。

築巢書院

築巢書院

大有一百年來的變與不變

  民國99年,水土保持局協助大有社區進行資料蒐集、調查及規劃,分別針對社區內宗族姓氏、嫁娶及地景紋理進行研究,過程中發現了大有的「變」與「不變」,也找到了許多發生在社區內,卻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大有的變 幸福關係圖的建置

  透過社區內各姓氏祖譜及嫁娶之調查,發現百年來頂厝居民約30多戶,以李姓為最早定居在此,昌姓從慈賢宮附近遷居至此,以嫁娶、入贅、領養等方式,與許姓、洪姓、施姓等形成親戚關係,相處和樂融融,破除閩南人不嫁同村、不嫁厝邊的迷思。因此社區內多數人都有些親戚關係,在下一代子孫紛紛外出工作時,形成老一代能互相扶持的幸福關係,這也是大有社區較其他社區更團結、更有動力的原因。

柑仔糖—阿嬤心裡的秘密

  在進行大有社區內各姓氏婚嫁調查工作時,有許多機會和社區耆老接觸。起初靦腆的長輩們總是害羞不願多言,但經過多次的拜訪與對話,有位幾乎不曾開口過的80多歲阿嬤,述說起她和已辭世20年的他,結為連理的故事。聽著阿嬤輕輕的描述,牽動眼眶淺淺的淚光,留在心裡的是深深的悸動。

大有有個女孩,一個80歲的女孩,住在一個美麗純樸的農村聚落內。

那年,她5歲,他7歲,她不懂早期台灣農村裡一般不嫁同村人的習俗,他不懂村裡姓氏、宗親是怎麼一回事,他們也不懂一輩子到底有多長。只是在村裡玩耍時,他看見了她。只是他手裡正好有那還沒吃的柑仔糖。甚至,他也不記得怎麼會有那柑仔糖。

他看見了她,他喜歡她,把柑仔糖給了她,沒多想什麼,沒多要求什麼,只是把柑仔糖給了她。

過了50多年,他身體不好,20多年前走了。

只是他一直都不知道,那柑仔糖交到她手上那時,她已決定嫁他。

頂厝內的厝阿公 孩童的守護神

  在頂厝聚落內有一個厝阿公,相傳大有社區原是平埔族聚落,頂厝厝阿公的位置即是早期平埔族人的祭祀地點,厝阿公並無特定祭拜某位神明,裡頭亦無神像,只有供村民擺放祭品的供桌。習俗上,若家中有小孩不好管教(很難養、難帶),居民會帶到厝阿公祭拜以求好轉。

  從厝阿公開始了頂厝聚落內人文丁巷的營造,在社區與水土保持局共同努力下,頂厝聚落內的生活環境大幅改善,從原本道路殘破、庭院積水、窳陋處無人理會情形,轉變現在人人稱羨的農村生活環境典範。現在,阿嬤們與孫子們坐在紅磚牆邊的小木椅上,享受午後的溫暖陽光,或幾位居民喝著熱茶談笑風生,溫馨的畫面在頂厝聚落內隨處可見。

 

那年,她5歲…。

大有的不變 人文丁巷與古厝

  從社區搜集到的文史資料可看出,大有社區歷經各時期的土地政策改革,仍保留社區整體地景紋理,其中以各姓氏子孫自祖厝逐漸繁衍的頂厝聚落,時至今日仍能保存原有的古巷窄弄最為珍貴。從頂厝狹小的巷弄可以看出,在台灣早期的農村社區,重視的是人文空間,而不是車行空間。住家左右所住都是自已的親人,大家緊靠、倚偎、互相幫忙。

  在頂厝聚落裡,家家戶戶緊密相連,互相之間有大大小小類似防火巷道的「子孫巷」,連接兩翼房間、護龍,可通左右側門,穿梭其中似走迷宮般;聚落居民特別喜愛在小巷道中乘涼聊天,時常遇見三三兩兩長輩乘著涼椅或小板凳,愉悅閒聊或打個盹,深厚的感情及濃濃人情味流通在大大小小的子孫巷中。

頂厝子孫巷

頂厝子孫巷

頂厝聚落孩童盡情地玩樂

頂厝聚落孩童盡情地玩樂

頂厝聚落內的阿嬤個個是志工

頂厝聚落內的阿嬤個個是志工

傻得好幸福

  投入社區工作的人,總是會笑說「社區要發展,開始一定需要一群堅持的傻瓜」,大有社區正因為有一群日以繼夜為社區付出、奔波的「憨仔」,社區才開始發展。

  社區活絡後,居民開始成立環保志工隊、愛心志工隊、膳食料理團、學童課輔安親班、長壽俱樂部、大有二胡班、電腦應用研習班、親子書法班等,這些都是居民經過討論,冀透過付出及學習,為自己的家園盡一份心力而組成。

居民參與社區傳統建築課程

居民參與社區傳統建築課程

社區媽媽製作傳統粿粽

社區媽媽製作傳統粿粽

大有傳家寶—古厝

  大有流傳至今的一句話—「庄頭大胖灶(清)、庄尾和尚登」,這話裡說的正是大有社區內幾座古厝的主人家。前者指的是油車內的保正陳奇灶,後者指的則是庄尾大戶人家陳尚登,這些都是早期來到大有社區的大戶人家,至今已綿延好幾代,古厝聚落分別分佈在庄頭與庄尾。

  大有社區居民相當珍惜這些古厝,為瞭解古厝文化,特別聘請文化專業研究者講解其建築特色以及各細節所代表之意涵。透過課程學習,社區內籌組了文化志工,持續進行大有各項文化研究及導覽工作。

庄尾陳家飄古香

庄尾陳家飄古香

庄頭竹圍內陳家

庄頭竹圍內陳家

大有福氣 大有人氣 大有地氣

  福氣、人氣、地氣不但成就了大有社區,也是支持著大有社區不斷向前邁進的動力,因為有社區志工的堅持與努力、相關政府單位的大力支持,大有社區才能有今日這番風貌。

  大有社區全方面照顧社區內的老人與孩童,除日常照護外,另外透過課程、農村系列活動辦理,讓社區內的大小朋友在玩樂之餘,學習體認農村的真善美。今後,大有社區仍然帶著這份信念,以簡單不奢華的方式構築大有的未來藍圖,讓人們來到大有社區時,一句親切的「哩甲飽未」,便能再度感受到大有人的那份樸質與熱情。

社區「農家樂」舞蹈表演活力十足

社區「農家樂」舞蹈表演活力十足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03-16: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