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村72變系報導之66:走過風災期展翅高飛-大武鄉大鳥部落

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 張清晏.杜麗華

  大鳥部落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地理位置 E : 120 ° 55 ’ 22 ”; N : 22 ° 23 ’ 15 ” ),東側濱臨太平洋,而與綠島、蘭嶼遙遙相望,是一處寧靜美麗的排灣族原住民部落,南鄰大武村大武國中後方通往新化村產業道路為界,北鄰大竹村加津林部落,西邊則是緊靠山麓耕作生產區,並延伸至達仁鄉界,這裏自然景色優美,人文生態資源豐富,全村面積約 1,801 公頃。從台東市出發沿著景緻優美的台 9 線南迴公路,車程約 50 公里 432.5K 處入口右轉,即可到達。

歷史沿革及傳統制度

  大鳥部落清代舊名「大鳥萬社」;日治時期改名為「大鳥」,沿用至今。依部落耆老傳述,「大鳥」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認為部落近海有若干露於海面大石,經常有鳥群棲息得名;其二,認為部落週邊整體地形,狀似展翅大鳥而得名,日人亦以此而命名。目前大鳥部落族別及其比例分別為排灣族佔 96% ,其他族群佔 4% 。

傳統制度

祖人為鞏固統治權及維繫社會秩序,概訂定下列制度:

(一)頭目制:頭目( mazazangilan )為部落統治管理者,具崇高地位。為便於管理,在各小部落設置小頭目,並受大頭目之指揮節制。

(二)耕地共有制:每年由頭目指定屬於頭目族親之小米耕作區,並指派若干族人協耕。

(三)家族長子(女)繼承制:每一家庭,無分男女,長子(女)除先天罹患難醫病症,如精神病患等,須招贅繼承家業,不得違逆。

(四)巫婆分階制:依祖先傳統,「巫婆」一職具相當尊貴地位,運用其法力,職司與神明通聯、去魔消災及維繫社稷安定工作。區分「高階巫婆」,專司小米撥種祭( masutjugut ,馬素秋谷特)、小米祭( masuvaqu ,馬素發屋)、五年祭( Maleveq ,馬勒佛克)及新任巫婆就任儀式等祭祀作法工作。另一種為「一般巫婆」,主為家族作法占卜、招魂及去魔治病等作法。

上述制度,自大頭目 Kayama 於日本昭和十四年(西元 1939 年)逝世後,「耕地共有制」即予廢止;另於民國四十年代初,西方天主教、長老教會傳入部落後,巫婆亦逐漸沒落而消聲匿跡,現已不復存在。

走過莫拉克風災後重建之路

災情回顧

  猶記 2009 年 8 月 9 日莫拉克颱風登陸侵襲時,因颱風結構特性與地形作用,超大集中降雨發生於山區,造成大鳥部落上方山坡地產生大型崩塌災害,在部落居民還來不及反應時,大量土砂泥流已下移進入部落民宅及巷道內,這是當地居民從未有經驗,就在此時已是下午約 3 時 30 分。在緊張惶恐之際,由大鳥村長夫人張美瑛以排灣族母語廣播請村民儘速疏散撤離,就在廣播結束後,大鳥部落隨即電力中斷,而大鳥村長唐中興、大武鄉公所及土石流防災專員高惠香等人士,開始協助村民展開全村疏散撤離動作,也因第一時間處置得宜,全村約 800 人均能平安撤離到大武國中及 天理托兒所等處所安置 。

  本次所發生的嚴重崩塌災害,其崩塌面積約 6.8 公頃,崩塌所在位置為東縣 DF097 土石流潛勢溪流的上游右支流,而崩塌的土方造成村落上邊坡住戶計 14 戶房舍遭土石流淹埋 (崩塌深度約 6 公尺,概估土方量約 30 萬立方公尺)。

緊急處理

  由於該處走山崩塌土石造成之土砂災害嚴重,如不儘速處理將可能於下次豪大雨或颱風來襲時影響下方部落 298 戶村民生命財產安全,故有必要立即展開緊急處理及復建工作。

  為防範二次災害,促進坡地穩定、降低洪水土石流及對居民之威脅等, 保持河道通水斷面暢通為首要之務,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台東縣政府及大武鄉公所等單位立即辦理緊急處理,以因應防汛需求及保全社區安維,所執行內容 包括: 1. 土砂清疏 13 萬立方公尺,太空包堆置 1,694 個。 2. 導水路疏通 1,794 公尺。 3. 臨時沉砂池 1 座。 4. 崩塌地源頭裂縫處理等重要工作。

  在緊急處理階段,由於土壤含水量高,重機具開挖清運困難度大,雖然現場施工條件惡劣,但在工作人員努力投入之下,逐一克服並將大量淤積土砂清離,也充分把握天氣放晴時加快工作進度;另外在崩塌地上方存有大量張力裂縫,為避免雨水灌入縫隙,產生再次崩解,經協調大武鄉公所僱用在地人進行裂縫填補工作。由於各單位積極投入與分工合作,大大的提高緊急處理效率。

復建與整體調查規劃

  為進一步瞭解本地區致災原因及擬定後續治理對策,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委託建國大學辦理「大鳥沿海集水區坡地保育調查規劃」,調查本地區潛在風險及相關措施評估,以利後續相關防災措施之進行,進而保護本地區居民之生命財產安全。

  緊急處理工作告一段落後,災害復建治理工程隨即展開,惟在整體調查規劃尚未完成,工程用地又取得不易下,雖然無法全面展開各工項,但仍依其緊急與迫切性,優先辦理下列復建治理工程。內容 包含有: 1. 部落上方堆積土砂清疏 7 萬立方公尺、階段整坡排水、導水擋土牆 2 座及梳子壩 1 座、防砂壩 2 座、沉砂池 2 座。 2. 野溪整治 1,790 公尺及橋梁改建 6 座。 3. 崩塌地植生復育 6.8 公頃。 4. 社區道路改善施作 1,927 公尺、社區水溝改善施作 250 公尺。 5. 依「大武鄉大鳥村大鳥社區土石流保全計畫」 修正土石流紅色警戒基準值為 200mm/24hr ,並於 2010 年 4 月 30 日辦理防災演練 1 場。同時將視整體調查規劃結果出爐持續加強處理。

  復建工程執行階段最大的困難有二項,分別為工程用地取得及混凝土材料供應不穩定。在處理用地上,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人員即多次利用晚間村民閒暇時進行溝通協調,並在公所與社區幹部協助下,得以達成共識,展開復建工程施作。另一方面因本工區位於台東南線屬莫拉克重災區,相關單位所進行之災害復建工程量龐大,而週邊僅有兩座合法的混凝土拌合廠,供料能量有限,加以由太麻里運料至大鳥工地,預拌車來回灌漿一趟所須時間約兩小時,既耗時又耗能。為克服此一難題,大鳥復建工程即予以考量編列設置一座工地型混凝土拌合廠,以利加快施工復建速度。

土砂治理的「疏、隔、攔迴避法

  工程的設計都有其條件參數,在與居民溝通協調時,曾有人要求以最好的設計與工程品質保證安全,「但大自然的力量非人所能抵擋,人類所做的工程總是有限」。土砂治理有個口號為「疏隔攔迴避法」,透過流路疏通、隔離土石、攔阻土砂,設定一道道工程關卡,依此原則水土保持局在致災的野溪上游,施作三座防砂設施,配合兩座沉砂池,以做為土砂控制;防砂設施以梳子壩及防砂壩為主,破壞力較大的石塊和漂流木由梳子壩做第一道隔離,較細小土砂顆粒通過後進入沉砂池,聚積土砂並將多餘泥水透過排水設施排入下游河道,將災害減至最低。兩座沉砂池間的潛壩工是土石流第一道防線,滿溢後的土砂繼續流往二號沉砂池,為提高村民的安全保障,也為緊急疏散避難爭取更多時間,以保護大鳥社區聚落安全。

  村落南北兩側舊有護岸野溪溝渠及橋涵瓶頸段,依通洪斷面進行檢討改善,重新設計改建橋梁,以加大通洪斷面及加設防洪牆,以防止土砂溢流進入民宅;其中居民最重視的導水擋土牆,位於二號沉砂池下方處,緊鄰部落上方,猶如城牆般從住宅區西端向東南延伸至北一溝,是大鳥村的最重要防線,採二道擋截水方式設計,以有防制土砂進入社區;經由源頭至下游的不同工程設置,以防止土石流災害。

  在減災設施最後仍舊抵擋不住時,就必須進行疏散避難的迴避法;「工程施作是以平時的減災為概念,遇到緊急狀況,還是要進行避災、疏散。」透過軟硬體相互搭配,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安全。因此,防災觀念的建立成為村民刻不容緩的課題。

以防災演練落實社區自主防災

  經由這次風災教訓,為建立更符合實際狀況的土石流防災標準作業流程,水土保持局、台東縣政府與大武鄉公所於 2010 年 4 月 30 日在大鳥村中繼屋前廣場,舉辦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演練,參演單位包括大武衛生所、消防隊、警分局,以及尚武漁港安檢所、公路局、台電、自來水公司、中華電信等皆配合參與;依據「大武鄉大鳥村大鳥社區土石流保全計畫」,當地的警戒雨量值為廿四小時達兩百公釐,因此演練內容除防災勸導、傷患後送、強制撤離外,村內施工單位配合吊掛太空包堆高河堤、紅十字會協助物資運送,讓演練人員確實瞭解每個環節與任務,務使在災變中將傷害降至最低。

  社區自主防災是土石流防災演練最重要目標,政府的資源有限,端靠村長和防災專員兩人面對全村住戶,力量太單薄,必須在平時就建立整個應變團隊。「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是政府的防災方向,並於汛期前做好萬全準備。

  除硬體減災工程外,另配合軟體防災於部落山坡北側處設置土石流觀測站,以進一步觀測現場雨量及土砂流出狀況,作為緊急疏散避難的參考。

後期防災

  有鑑於本地區仍屬高潛勢土石流災害區,硬體減災方面仍應隨時檢視及加強維護;軟體避災方面,亦須持續加強疏散避難與防災整備工作, 因此本地區居民仍須配合政府相關疏散避難措施,以達防減災之目的 ;而在土石流觀測及警戒上,則應做好即時監測系統及資料收集,以為研判及處置作為;土石流防災專員且應持續辦理教育訓練及定期回訓,以提升當地社區自主防災能力,確保聚落安全。

走過風災 迎向未來

  在歷經莫拉克風災洗禮後,大鳥居民已更懂得危機意識及如何與大自然共處,在幾次的溝通協調下,雖有部分居民對復建、補償及工法持不同意見及看法,但站在保護社區的安全下,已能接受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在此所施設防災設施及工法,同時亦有居民提出建議利用二號沈砂池,來做為防災示範公園構想,而在本年度凡那比颱風來襲時,亦有其他受災部落居民提出希望能比照大鳥地區施設相同設施保護,居民由剛開始的責備與不信任態度,在經歷一段漫長努力之下,終於獲得大家的肯定與支持,是給予所有投入的工作伙伴最大的嘉許與慰勉。

  「化危機為轉機」只要生存就有機會,把握機會、即能創造商機。未來大武鄉公所也將於大鳥村口的安檢所設立產業中心,並在太麻里的八八希望園區內販售本地婦女手工藝品。除此,本區又因位於南迴公路中繼站,產業發展型態漸次成熟,具有適足條件營造成兼具產業與災害教育相融之據點,並做為火車頭帶動部落旅遊契機,因此,我們深信只要假以時日,大鳥村將如同入口地標「大鵬展翅」般遨遊天際,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01位置圖

01 位置圖

02展翅高飛

02 展翅高飛

03土砂災情

03 土砂災情

04緊急處理土砂清除

04 緊急處理土砂清除

05整體治理規劃配置圖

05 整體治理規劃配置圖

06部落上方導水擋土牆

06 部落上方導水擋土牆

07防災演練照片

07 防災演練照片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06-17:1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