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國際處 李蓮生 編輯

1. 美部長: G20 將攜手對抗飢餓與物價過度波動

  美國農業部長威薩克 2011 年 6 月 23 日在 巴黎 表示, 20 國集團( G20 )的農業部長已同意建立一套機制,保障全球糧食安全,並將共同攜手對抗全球飢餓的挑戰及食 物價 格的過度波動。

  威薩克發表聲明指出:「 G20 農業部長所達成的決議,具有歷史性意義,也代表著 G20 共同對抗全球飢餓挑戰及解決食物價格波動過大的決心。」威薩克並表示, G20 農業部長也支持設立國際農產品市場信息機制( AMIS )。威薩克進一步指出,該農產品市場信息機制若能獲得各國支持,而且得以全面實施的話,就可以透過改善生產和提供物價訊息,有效地降低全球農作物商品價格的波動。此外,威薩克亦表示 G20 農業部長也同意對那些以人道救援為目的而進行的食物採購,取消出口限制禁令。而且 G20 農業部長也重申反對各國藉由出口禁令,建立貿易壁壘。

2. 農業用水拉警報 聯合國:恐生糧食危機

  農業用水恐因氣候變遷造減少! 聯合國 糧農組織( FAO )指出,氣候變遷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對農業用水造成嚴重衝擊,進一步威脅糧食安全,特別是弱勢的農村貧困人口,所受的影響將更為明顯。

  FAO 2011 年6 月9 日 發表氣候變化、水和糧食安全的報告指出,包括地中海、 美洲 半乾旱地區、澳大利亞和 非洲 南部的河流逕流量和蓄水層補給的水量,都會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而降低。未來熱帶和高緯度地區降雨將會增加,半乾旱地區和內陸地區的降雨減少,亞洲依賴積雪融化和冰川融水來灌溉土地的地區,也將受到影響,人口稠密的河流三角洲地區,則面臨水流量減少、鹽分增加和海平面上升的問題。

  報告強調,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氣溫升高會縮短農作物生長週期,加上植物呼吸作用加劇,進而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使糧食安全拉警報。

  糧農組織呼籲,全球各國要實行有效的 水資源 核算制度,包括提高對水資源供應、運輸和交易的監控管理能力,以確保在多變的情況下,提升管理和使用水資源的效益。不過聯合國也坦言,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水資源管理方面做得十分不足,水資源配置機制基本上根本不存在或是處於不健全的情形,如何幫助發展中國家建立良好的水資源核算制度,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根據糧農組織半年刊糧食展望最新分析, 2011 年下半年到 2012 年間,因為庫存急劇縮減、作物的總產量增幅有限,農產品價格可能會普遍走高和動盪。而在國際糧食貿易方面, 2011 年全球糧食進口值預計將達到 1.29 兆 美元 的歷史新高紀錄,比 2010 年還增加 1% 。受影響最嚴重的將是低收入缺糧國家和未開發國家,因為它們進口糧食的費用,很可能比去年同期分別高出 27% 和 30% ,遠遠超過全球平均水準。

3. 種植蔬菜業者施壓 歐盟加碼補償農損

  歐洲大腸桿菌疫情迄今已造成 24 人死亡,將近 2,400 人身體不適,生菜沙拉產品滯銷,農民損失慘重,對歐洲蔬菜種植業者造成嚴重衝擊。在憤怒的農民施壓下,歐洲聯盟農業首長 2011 年 6 月 8 日把原先提議發放的 1 億 5,000 萬 歐元 補償款,加碼至 2 億 1,000 萬歐元。

  在德國當局最初指稱 西班牙 黃瓜是這波致命大腸桿菌疫情的禍源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生產的黃瓜、萵苣和番茄等蔬菜的銷售一落千丈。包括西班牙、 法國 和德國等 9 個歐盟國家農業部長 2011 年 6 月 7 日表示,農民蒙受的損失應該百分之百獲補償。光是西班牙業者就估計,從被誤指為毒菌來源後,他們一週的就損失就達 2 億歐元。

  如果銷售暴跌持續到 6 月底以後,歐盟當局可能會提議發放更多補償金給受害業者。歐盟主管農業事務執委喬洛許表示:我們 6 月份會再度審視此情勢,如果有必要且擁有財源,我們可能會考量動用其他資源。

4. 泰國增產沼氣做為替代能源

  泰國能源政策計畫局局長蘇德 2011 年 6 月 14 日表示, 泰國 自 1995 年利用農業廢棄物、工廠廢水轉換成沼氣做為替代能源,現在每年可生產 7 億立方公尺沼氣,已成為泰國重要的能源之一。

  發展替代能源是泰國 2008 年到 2017 年的國家能源政策之一,目前有 543 家禽畜養殖場、 107 家工廠參加這項沼氣計畫。發展沼氣政策還包括推廣種植生產沼氣的能源植物,以及壓縮沼氣,這可以替代使用在運輸業的天然氣。

  泰國能源政策計畫局已請清邁大學研究泰國相關植物,找出可以生產沼氣的植物。目前已被發現可生產沼氣的植物是鼻草( bana grass ),這種植物有點像甘蔗,大象園專買鼻草飼養大象。

  蘇德表示,如果泰國政府積極推廣壓縮沼氣,鄉下地區或天然氣供應較少的北部地方可減少能源短缺的問題。

5. 穀、肉類價格未來十年將上漲 2 至 3 成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與 聯合國 糧農組織( FAO )的 聯合報 告預測,在新興國家收入增加以及生質燃料需求的驅動下,未來 10 年的糧食價格將走高且大幅波動。 OECD 與 FAO 警告,雖然糧食價格可能會從 2011 年稍早站上的高檔下滑,但是糧價的長期走俏仍可預期,預估穀物料將上漲達 20% ,肉類料將上漲 30% 。

  OECD 與 FAO 在 2011 年到 2020 年的農業展望報告( Agricultural Outlook 2011-2020 )中指出,把逐步增長的供應和預期的高需求相對照,就能凸顯出農業商品價格會上漲並波動起伏的推估。

  雖然 OECD 與 FAO 認為,糧價可能會從 2011 年稍早的高峰滑落,但仍預測,今後 10 年的魚、豬肉與起司價格,實質上會比上一個 10 年上升 10% 。這兩個組織也預期,米價會上漲 15% ,玉米、植物油和糖會漲 20% ,家禽漲 30% ,奶油漲近 50% 。

6. 基因改造成功 乳牛能分泌「人奶」

  阿根廷國家實驗室 2011 年 6 月 9 日宣布創造全球第 1 隻基因轉殖牛,在加入人類基因後,該牛隻可產出近似人類 母乳 的牛奶。

  阿根廷國家農業科技研究機構發布聲明指出,該複製牛名為蘿西塔 ISA ( Rosita ISA ),是全球第 1 頭有人類母乳蛋白質基因的牛隻。蘿西塔 ISA 在 2011 年 4 月 6 日以剖腹方式誕生,體重超過 45 公斤,比一般澤西牛( Jersey Cow )重 1 倍,成年後「可產出近似人類母乳的牛奶」。

  研究員默多表示,「我們的目標是透過添加人類乳鐵蛋白及溶菌酶基因,提高牛奶營養價值。乳鐵蛋白可增加嬰兒抗菌及抗病毒能力,溶菌酶可防止嬰兒細菌感染。」

  無獨有偶,中國大陸科學家也透過「轉基因技術」,把人類的基因複製到乳牛身上,讓乳牛可以分泌出和人類 母乳 相當類似的乳汁,目前已經有 300 頭乳牛實驗成功,跟母乳相似度高達 8 成,不但香甜、營養成分高、產量也高,經過大陸國家檢測後,可望正式開賣。

7. 美農業部調查 12 種蔬果多農藥

  根據美國農業部調查結果,當地有 12 種新鮮蔬果發現農藥殘留,其中大眾最常食用的 8 種蔬果,更是超過 9 成都有農藥殘留,雖然都在安全值範圍,不過如果依照一般清洗方式,還是除不掉。

  在美國使用小飛機進行作物噴灑農藥的畫面經常可見,這種高效率的除蟲方式,或許讓農民一勞永逸除掉害蟲,然而根據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的實驗,超市架上即將被消費者買回家吃進肚的柳橙跟蘋果,都檢測出殘留殺蟲劑。美國農業部的年度調查也證實,將市售蔬果放在冷水下沖洗 10 秒鐘之後,結果發現民眾最常食用的 8 種蔬果,超過 9 成都有農藥殘留,殘留殺蟲劑的種類高達 48 種。

  報告公布之後,華府消保團體,隨即根據結果公布 2011 年骯髒蔬果排行榜,其中名列前矛的分別是第 1 名蘋果,芹菜第 2 ,草莓第 3 、桃子第 4 。

  擔心民眾恐慌,美國農業部隨後又澄清,蔬果中驗出的殘留殺蟲劑,都在美國環保署容許的安全範圍,呼籲民眾不要因噎廢食,每天還是要攝取適量的蔬菜水果。

8. 密西西比河水患助長紅潮 墨灣死區擴大

  美國地質調查所( USGS ) 2011 年 6 月 14 日發表報告,指出 2011 年因密西西比河大水患,為北 墨西哥 灣注入大量養分豐富的淡水,使得海水優養化的「紅潮」( red tide )現象惡化,預料當地海域 2011 年將出現自 1985 年有測量紀錄以來,最大面積的海水低溶氧區「死區」( dead zone ),威脅生態和漁業,也增加墨西哥灣擺脫漏油污染復原的困難度。

  「紅潮」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多半夏季最嚴重,每年從密西西比河、艾查法拉亞河流入墨西哥灣的淡水,攜帶含豐富氮、磷的農業廢水、生活污水等,這些氮、磷正是海藻、浮游植物生長所需養分,造成這些植物暴增,死亡後沉入海床,滋養細菌,細菌則消耗掉海水中的氧,導致海水溶氧量降低,魚、蝦等其他海洋生物難以生存,形成海洋「死區」。

  報告作者之一、路易斯安那州大學海洋協會執行長拉芭萊絲表示,海水表面含氧充足,主要衝擊海面下較深處和海床生物。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海洋學家透納指出,自 1970 年代首度發現海洋「死區」並展開測量以來,「死區」面積愈來愈大,聯邦和州政府雖致力減少排放至墨西哥灣的農業、城市廢水,但對於抑制問題惡化,迄今並無太大作用。整個密西西比河流域廣及 310 萬平方公里、流經美國 31 個州和 加拿大 兩省,流域面積為全球第 4 大。

  2011 年因密西西比河的嚴重水患, 5 月份上述兩條河的流量,幾乎是平日正常流量的兩倍,使得注入墨西哥灣的氮、磷量比過去 32 年來的當月平均值高出 35% ,助長「紅潮」的發生。

  USGS 預測, 2011 年墨西哥灣「死區」面積將達 8500 到 9421 平方英里(約 2 萬 2253 到 2 萬 6515 平方公里),相當於北美五大湖第 4 大湖伊利湖或新罕布夏州的面積,超過 2002 年的 8400 平方英里史上最大紀錄;過去 5 年平均面積為 6 千平方英里。

  報告說,海洋「死區」將威脅墨西哥灣商業和休閒漁業。 2009 年墨西哥灣商業漁業產值 6 億 2 千 9 百萬 美元 ,休閒漁業也為灣區經濟貢獻逾 10 億美元。

9. 宏都拉斯、印尼兩國熱帶雨林 列瀕危世界遺產

  世界瀕危遺產名錄再添新成員!中 美洲 宏都拉斯 的雷奧普拉塔諾生物圈保留地與 印尼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都率先被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兩地過去就已是世遺名單,但因環境與人為活動惡化,被進一步列入瀕危遺產名錄,以加強對這兩處遺址的保護。

  雷奧普拉塔諾生物圈保留地是中美洲所剩無幾的熱帶雨林之一,目前仍居住著沿襲傳統生活方式的土著居民;該遺址還於 1979 年被列入教科文組織 世界遺產 名錄。

  鑒於非法採伐、捕漁、土地佔用、偷獵、特別是因法治惡化,以及販毒活動猖獗,導致管理能力下降等綜合因素的威脅,宏都拉斯政府向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請求,將雷奧普拉塔諾生物圈保留地列入瀕危遺產名錄。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因其生物多樣性,而在 2004 年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為幫助解決該遺址因偷獵、非法採伐、農業侵佔用地,以及修建穿越遺產地的公路而面臨的威脅,世界遺產委員會進而將這一塊 250 萬公頃面積的遺址,列入瀕危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第 35 屆會議於 2011 年 6 月 19 日在教科文組織 巴黎 總部舉行。會議期間對申請世遺的 37 處遺址進行審議,並對 169 項遺產的保護情況進行審查。

10. 氣候暖化 葡萄酒濃度升高 產地北移

  根據 義大 利 葡萄酒廠廠商表示,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義大利葡萄酒製成後的酒精濃度有越來越高的跡象,加上溫度不斷上升,未來傳統南歐葡萄酒產地,恐怕會往德國或英國北移。

  來自義大利托斯卡尼的釀酒師塔尼表示,「過去 10 年以來,夏季越來越熱,讓葡萄酒酒精濃度開始出現 15% 以上,這將會是個新的問題。另一名釀酒師巴托列提表示,「解決方式就是葡萄開始往高海拔種植,平均種植海拔每高出 100 公尺,酒精濃度可以減少 1% 。」

  根據義大利農業工會團體主席巴斯柯表示,「氣候 暖化 造成問題影響範圍廣及整個義大利,許多酒廠都面臨葡萄酒酒精濃度變化影響,加上過去幾年,大家認為酒精濃度越高代表品質越好的觀念已經改變,義大利葡萄酒未來應該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巴斯柯表示,氣候暖化造成葡萄酒品質出現變化外,未來歐洲大陸包括德國與英國等地出產的歐洲大陸葡萄酒,有可能開始出現在市場上,傳統南歐地區生產的葡萄酒則可能受到打擊而出現沒落。

  除此之外,包括義大利與歐洲其他國家都開始加強取締酒駕,因此,市面上高酒精濃度葡萄酒接受度開始下降,消費者改開始重視口感與品質。

11. 樂施會:糧價高漲 飲食習慣被迫更改

  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 Oxfam ) 2011 年 6 月 15 日表示,由於糧食價格節節高漲,許多人因此被迫改變飲食習慣。

  樂施會公布 2011 年 4 、 5 月間,在 17 個國家對 1 萬 6,421 人所做調查指出,在過去 2 年來,有 53%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改變了飲食習慣,而其中 39% 的人認為,糧食價格是造成這項改變的主要原因。調查指出,在 非洲 的肯亞,有 76% 的人被迫改變飲食,其中 79% 歸因於食品價格上漲。在 南非 則有 69% 的受訪者表示,無法再吃過去常吃的食物。即使在比較富裕的西方國家,也受到糧價影響。以美國為例,也有 55% 的受訪者表示,不再吃過去常吃的食物,而其中 31% 表示,價格上漲是主要原因。

  樂施會指出,整體而言,價格是所有人最關切的問題,有 66% 的人表示,錢是他們選擇食物的主要考量。樂施會執行長霍伯斯表示,人類的飲食習慣因糧食價格而快速改變,對大多數人而言,是朝更壞的方向改變。有很多人、特別是世界最貧窮國家的人,被迫縮減和降低飲食的品質和數量。

  一名瓜地馬拉受訪者告訴樂施會,當地的窮人已經買不起糖;一名肯亞人也表示,牛奶、奶油和果醬的價格已經高到根本負擔不起。巴西前總統魯拉( Lula da Silva )表示, 兒童 一整天都無法喝到一杯牛奶、一天無法吃到 3 餐,這是無法讓人接受的事,因為這些都是基本人權。

12. 洛磯山脈積雪少 美西用水吃緊

  美國政府研究指出,與過去數世紀任何時段相比,洛磯山脈積雪在過去 30 年間明顯減少,可能影響美國西部超過 7,000 萬人的夏季用水。

  美國地質調查所( USGS ) 2011 年 6 月 9 日發表的研究指出,儘管 2011 年洛磯山脈積雪創紀錄,引發水患。但若與過去千年的積雪量相比,過去 30 年積雪減少的模式異常。研究顯示,山區的冬季積雪融化,供應美西地區每年 60% 到 80% 用水,然而由於人為氣候變遷造成春 天氣 溫異常溫暖,導致積雪減少,到了夏季用水需求大增,可能無水可用。

  帶領這次研究的 USGS 科學家派德森表示,氣溫愈高,積雪就愈早融化,夏天乾燥時就愈少水可用,但派德森拒絕預測積雪減少會如何影響美西居民。他表示,人類相當有創意,需水時很能找到儲水新方法。然而他也指出,農業及工業可能受害。此外,若溫暖水流向下游,冷水性魚類也可能遭殃。

13. 十大國際機構:生質燃料抬高糧價

  世界銀行及世界貿易組織等 10 大國際機構在所提出的報告中表示,政府應取消資助生質燃料資助政策,以避免帶動全球糧食價格上漲。

  反對歐洲、 加拿大 、 印度 及美國實施生質燃料政策及補助的聲浪日漸高漲,這份報告更加強了此項訴求。該項報告指出,如果 油價 高漲,且能源市場的作 物價 值高過糧食市場,作物將被拿來生產生質燃料,糧食價格會應聲上漲。另外,油價變動可能會很突然,且可能讓糧食價格波動加劇。此份報告是應 20 國集團之要求而作,報告處理糧食及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問題。

  報告其他作者還包括世界糧食計畫署、國際貨幣 基金 ( IMF )、 聯合國 糧農組織( FAO )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等國際機構的專家。 20 國集團今年的輪值主席國 — 法國 已將處理糧價波動列為要務,法國也是歐洲打擊商品市場哄抬價格情事的主要推手。法國稱商品市場價格炒作的情況是糧價攀漲的原因。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07-19: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