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談海~從2012臺灣海洋論壇開始

林務局 林宣佑.林國彰.鄭伊娟.管立豪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企劃處海洋事務科 高崇安.黃淑玲

  隨著現今社會環境的變遷,海洋已經從經濟效益的提供者,轉化為發揮水源涵養、生態保育、碳吸存、戶外遊憩等公益功能,海洋如同森林一樣,具有固碳增氧的功能,其功能性與相關產出將可預期。在臺灣四面環海的特殊地理位址,與國家藍色國土的施政理念,對於海洋無論是環境、資源、安全都必須是積極且刻不容緩的,且應是全民共同參與、共同擁有、共同珍惜、共同守護。

世界海洋日緣起

  特殊世界性的節日有許多。近年來,更因為環境保護、保育意識的覺醒及永續發展理念的深化,許多原本為民間發起,小規模式的活動,也因全球環境變遷等全球性議題的操作,陸續依照國際公約或是各國的共識與響應,包括每年的 2 月 2 日「世界濕地日」、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 5 月 22 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6 月 5 日「世界環境日」等全球性的節日。

  工業革命後一個世紀,工業快速發展及人口驟增,有研究直指因人類活動已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攀升,加劇空氣污染、酸雨及溫室效應,海洋對二氧化碳的容忍度已漸達飽和,於是海水酸化、溫度上升、極冰融化,影響氣候變遷,種種生存環境已瀕臨威脅,再加上近年來人類對海洋過度的開發、垃圾棄置、過度的捕撈漁業以及日漸嚴重的陸源污染,使敏感的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浩劫。

  1992 年聯合國 158 個會員國齊聚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環境與發展會議(亦稱地球高峰會議),會中一項重大成就便是訂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加拿大政府更首次倡議「世界海洋日」的概念,希冀喚醒世人對海洋的重視與關切。其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設之「國際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也表態支持訂定「世界海洋日」的發想,聯合國亦指定 1998 年為國際海洋年。透過「海洋、海岸及島嶼全球論壇」、「世界海洋網絡」及「海洋計畫」等許多國際民間組織的積極推動,並發動網路連署活動大力催生下,於 2008 年 12 月 5 日第 63 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 111 號決議,自 2009 年起,確立每年的 6 月 8 日為「世界海洋日」。

2012 世界海洋日~珍愛海洋海好有您

  臺灣雖因政治因素,非聯合國的會員國,然而卻因獨特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對於海洋的關懷與愛護,近幾年來響應世界海洋日的宗旨,辦理相關的活動與行動的實踐。有感海洋事務的範疇廣且重要,本( 2012 )年首度由自然資源保育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起,邀請主管海洋汙染議題之環境保護署,「藍色國土的守護者、海域災害的救護者、海洋事務的推動者」之海岸巡防署,將海洋教育列為九年一貫基礎教綱之教育部,海洋科研的中央研究院及國家實驗研究院海洋科學中心,以及將海洋產業結合教育展示的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共同於 2012 年 6 月 8 日世界海洋日當天,以論壇的方式,透過專業的論述與產官學的經驗分享,傳達給民眾正確且多元的海洋知識,各機關單位透過此次論壇的結合,嘗試將看似壁壘分明、實際卻環環相扣的海洋議題,尋求橫向合作與串聯創造共贏的可能性。整體來說明確達到產、官、學與民共榮共贏的目標。

臺灣海洋環境面臨的困境

  臺灣是海島型國家,四周環海,不論是人民生產、生活、生態或政府政策都與海洋相關之知識與能力具有極為密切的關係,臺灣面積雖小,占全球陸地面積的比例可能只有千分之幾或萬分之幾,但臺灣海洋生物的種類之多,卻可高達全球物種的十分之一。因此相對而言,臺灣海洋生物種類比起其他沿海國家而言,其平均值要高出 500 倍之多。造成臺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除了因為臺灣地理位置優越,正好位在全球最大陸棚區的邊緣,以及全球海洋生物物種最繁茂的東印度群島北緣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臺灣海域棲地的多樣性非常高。臺灣位居東亞南北來往的樞紐,不論是食物來源、交通運輸、經濟及能源的開發,甚至最近釣魚台之政治性議題,都和海洋息息相關。

  目前全世界海洋生態環境面臨嚴重威脅有過漁、棲地破壞、污染、及全球氣候變遷等問題。臺灣這幾年來面臨海岸開發而破壞海洋生物棲息環境,及人類排放的廢水和垃圾的威脅,有研究證據指出,魚類或海龜因誤食塑膠袋影響生存例子有增加的趨勢。另外,珊瑚黑化也是由於人類生活廢污水排入海裡,導致海中產生過多的營養鹽,造成黑皮海綿大量滋生繁殖,進而覆蓋珊瑚,讓珊瑚無法正常生活而死亡。

  此外,漁業資源過度撈捕、新型漁具不斷發明、不限制漁網網目,使大魚小魚皆無所遁形、廢棄漁網破壞海底生物棲息環境等問題,造成國內漁獲量大幅減少、許多魚種消失及無大魚可吃的情況日漸增加,對於我國海洋環境造成極大的衝擊。

我們從海裡得到的資源,已經比不上海洋所能產生的資源

  現今海洋資源,廣泛從海洋化學性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海洋物理性資源(如波浪、潮差、洋流、風力、溫差發電)、海洋非消耗性資源(如航運、休閒娛樂)、海洋生物資源(如漁獲、海洋動植物),其中目前全球海洋與臺灣共同面臨到的問題就是海洋生物資源的不足。早在 2000 年美國《 Nature 》期刊中發表的報告中指出, 1970 年開始全世界的漁產量呈直線的上升,但不到 20 年的光景, 1988 年後的調查數據資料,無論以何種估計與統計方式,整體的海洋漁產量急劇往下降,再進一步探討,在 1992 年的時候,很多在海洋中是初級消費者的重要魚類,以海洋中藻類為主要食物來源,以漁獲價值看經濟價值並不高,但卻也扮演著成為次級消費者捕食的食物來源,結果發現,從 1968-1992 年相對比已經降了 94% ,也就是說當年能抓到 100 隻基礎生產者的漁獲,現在只能抓到 6 隻而已,表示生態鏈的基礎基底失衡了,這種情形將很容易造成整體生態的崩解。如果人類在自然界因漁撈目的所捕獲的量已經多過海洋能夠生產的,就會呈現市場魚貨價越來越高、魚獲量卻越來越低的趨勢。為因應這樣的大環境趨勢,看似可以朝向水產養殖的方式解決或取代大部分自然捕獲,其他問題卻也開始產生,包括,許多養殖池使用的是既有農地,當轉型為水產養殖池時,一旦把海水引進陸地的話,鹽分會從土表滲進去,變成鹽害,原本可以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因而不再能耕種;另外養殖需投入的成本極高,使得養殖戶因考量經濟成本選擇較高級的魚類,這些較高經濟轉換率的魚種也就是生態界中屬於次級消費者,這些次級消費者所吃的飼料內有 4 成以上必須的動物性蛋白是與成長密切相關且無法以植物性蛋白所取代,而這些動物蛋白主要是從沙丁魚等小型魚類所製成之魚粉,可以說是「劫貧濟富」,為了以養殖方式獲取較多具有經濟效益的次級消費者卻也罔顧了基礎消費者的大量消失;另外養殖產業中的箱網養殖方式也有可能因高密度養殖所產生之飼料與排泄物潛在地影響海洋中的水質,為克服上述問題,相對須投入更高的投資成本,但從 1999 年到 2008 年以來,臺灣的養殖產業在臺灣產量一直無法超過 35 萬公噸,臺灣土地面積小,且長期與海爭地的結果,雖讓魚量獲利,卻也讓海岸線更為狹小,無法自然回復,因此,唯一解決的方法,還是把海洋環境從根本保護好,讓海洋能夠自然休養生息,人類有計畫的去獲取資源,就不會產生無魚可吃的狀態。也由這生活周遭上現實的例子,明白海洋上的議題與遭遇問題往往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環環相扣的。

海岸巡防守護臺灣的第一道防線

  對於現今環境上與資源上的困境,我們瞭解海洋對於國家安全、交通運輸、產業發展及休閒遊憩等方面極其重要,四面環海的臺灣,第一線守衛海洋的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執法範圍涵蓋臺、澎、金、馬海域,捍衛長達 1819.8 公里的海岸線,以及廣達 540,300 平方公里(臺灣島面積的 15 倍)海域安全。大體來說可分為「海域執法」、「海事服務」及「海洋事務」等 3 項核心任務。過去,海洋事務在公部門間均為較邊陲之業務,較不利於海洋事務整體的發展。為展現藍色國土優勢,永續海洋資源,捍衛海洋權益,以革命性作為,推動政府組織改造工程,已積極籌設海洋專責機關。除可彰顯政府重視海洋事務的決心,符合全球趨勢,接軌國際外,更重要的目的將有效的綜論性問題做一有效妥處。

提升海洋意識 「活化海洋教育」是最大關鍵

  臺灣為典型的海島型國家,但長期受到以陸看海的文化思維影響,國人對海洋之認知仍有限,教育部體認海洋教育的發展需要,以及積極培養海洋人才及發展全民海洋意識和思維的目標,依照三個環節進行海洋教育的推動,首先是政策面,依據「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及「海洋政策白皮書」,已於 2007 年公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建立海洋教育的發展目標、方向及策略,並讓地方政府和教育單位據以執行。其次是執行面,擬定了海洋教育五年中程計畫。各地方政府需依此計畫制訂推動海洋教育實施計畫,然後各級學校再根據此計畫,將海洋教育融入校務發展計畫,促使老師去推廣。而最重要的教學面,海洋教育已在 2008 年納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和性別平等、環境教育、資訊教育、家政教育、人權法治教育、生涯發展教育並列為七大重要議題。

終結海洋垃圾流浪記 還海洋一個清淨

  海洋,為許多人帶來了美好回憶,而我們卻以「垃圾」來回報這片海。這些廢棄物被丟到海邊後,可能隨著洋流,流浪到其它國家,往往在一場颱風過後,又被海浪推到岸邊,讓海灘一片狼藉,加上「海洋垃圾流浪記」不斷在國際間流轉,對海洋環境、生物甚至對人類本身造成的影響,早已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環境保護署為保護海洋環境、永續利用海洋資源並為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海洋環境所應肩負旅行的國際義務責任,除針對重大開發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的審查,以降低對海洋環境的衝擊,並從水、廢棄物的各個面向,加強管制陸源的汙染,參照國際海洋法公約公布「海洋汙染防治法」明定我國海洋汙染防治之策劃、指導、監督及各相關機關執行權責事項並積極針對海洋設施、海域工程、海洋棄置、船舶作業等進行管制並推動辦理汙染應變人員養成訓練,強化各級機關海洋汙染緊急應變能力及跨機關應變機制,以有效運用政府應變能量並達成應變資源共享。

  過去 10 幾年來,國際間有越來越多的民間團體致力於尋找解決方案,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減少污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願意思考改善產品包裝材質與製程,以及越來越多民眾加入淨灘與淨海行列。環保署每年補助地方政府辦理海岸及天然災害後的海岸清潔維護工作,動員各界義工、清潔隊員、國軍、學校、企業共同清理海岸線;同時致力推廣企業及志工認養海灘,以補地方清潔人力及資源的不足,目前已有近 300 個志(義)工團體認養了 595 公里長的海岸線,形成一股風潮與向前推進的力量。

凝聚海洋保育共識 海洋保護不再只是口號

  臺灣海洋生物近 1 萬 2 千種,以魚類、珊瑚、棘皮動物、甲殼類居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有感於海洋資源的重要,針對海洋資源的復育與保育,除了立法公告鯨目及海龜科所有種為保育類野生動物,給予最強度的保護外,亦常年投入相當多的人力、時間與經費,結合學術界及民間團體的力量,針對鯨豚及海龜之生物學研究、保育研究、族群量評估;擱淺及意外死亡原因探討、標本製作;海上觀察員培訓、鯨豚肉製品分子遺傳學研究、保育遺傳學資料庫建立等一系列關於基礎與專業研究,此外,時常邀請國外專家講授相關技術,並與國內專家及相關部門於座談會、研討會、論壇中等會議上進行交流,每年與民間團體合作辦理鯨豚保育志工訓練、鯨豚攝影記錄、鯨豚保育嘉年華、鯨豚醫學研討會、鯨豚擱淺 SOP 操作訓練等保育教育課程及宣導活動。更讓國人驕傲的是,農委會 1996 年成立中華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 TCSN )後,該組織網是亞洲地區鯨豚救援效率最為完善,且首次有救援成功進行野放之鯨豚身上裝設衛星發報器的案例,大幅度提高臺灣於國際保育及學術上的地位。

  另外,馬總統上任後即提出「藍色革命海洋興國」政策,就是要翻轉重陸輕海的思維,以海洋為國家發展的利基,永續利用與保育海洋資源,提升國家海洋權益。農委會秉持上述施政理念,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發展永續漁業、推動精緻漁業,為符合國際推動劃設海洋保護區的潮流,於本年度發表我國海洋保護區分類系統,將國內主要依漁業法、國家公園法、野生動物保育法、文化資產保存法及發展觀光條例等法規劃設之海洋保護區分成 3 個等級,總面積占我國領海面積的 46.15% 。多年來我們對海洋予取予求,海洋也無私的奉獻,如今積極的採取保護行動,才能永續海洋,延續生命、生活與文化,也讓大家以新的視界來保護我們的海洋。

結語

  海洋的浩瀚,無遠弗屆,海底中生機蓬勃的資源以及所附加出的價值,都需要你我的關心、重視與愛護, 2012 年臺灣海洋論壇雖然已經結束,但此次首度的結合是個開端,論壇中各機關的專責與專業經驗都是引領海洋環境更友善、更良善的重要功臣,期望藉由更多的瞭解能夠激盪出更多愛海、知海、惜海的火花,讓這一切更加的美好。

2012 世界海洋日特展-鯨豚及海龜保育看板內容

2012 世界海洋日特展-鯨豚及海龜保育看板內容

2012 臺灣海洋論壇與談人員合照

2012 臺灣海洋論壇與談人員合照

與海巡軍艦合作野放鯨豚

與海巡軍艦合作野放鯨豚

順子成功野放

順子成功野放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11-16: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