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森林裡的夜間精靈—神秘的蝙蝠

林務局 李秉容

  說到蝙蝠,你會想到什麼呢?蝙蝠俠?吸血鬼?其實在傳統中華文化中,蝙蝠是象徵「福氣」的動物,在許多傳統建築、寺廟都可以發現蝙蝠的蹤跡喔!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種神秘的小動物們吧!

蝙蝠住哪裡?

  蝙蝠屬於夜行性動物,通常會在清晨或傍晚外出覓食。那麼大部分的時間蝙蝠都待在哪裡休息呢?其實不同種類的蝙蝠會選擇不同類型的休息地點,這些休息地點通常稱之為「棲所」。

  天然的洞穴是最廣為人知的蝙蝠棲所,例如墾丁森林遊樂區的仙洞、鐘乳石洞都曾經有蝙蝠居住;而阿里山森林鐵路廢棄的隧道,也時常發現台灣葉鼻蝠的蹤跡。除了洞穴外,蝙蝠也可能會住在樹上,例如倒吊在樹枝上、樹葉下、躲在樹皮裂縫中、樹洞,都是蝙蝠會選擇的棲所。例如:高頭蝠會住在蒲葵的枯葉間,在鰲鼓溼地森林園區就有機會觀察到牠們。

蝙蝠吃什麼?

  目前臺灣已發現 35 種蝙蝠,其中只有台灣狐蝠、印度犬果蝠、棕果蝠是以花粉、果實為食,其餘 32 種蝙蝠都是以昆蟲為主食,例如:金龜子、天牛、蛾、蚊等。雖然我們無法跟在蝙蝠身邊觀察牠們到底吃了什麼,但是只要透過研究蝙蝠的排遺(大便),就可以略知一二,例如:台灣葉鼻蝠的排遺中時常可以發現金龜子、天牛等昆蟲的鞘翅碎片。

  至於以血液為食的吸血蝙蝠,地球上確實有這樣的物種存在,主要分布於中南美洲,臺灣並無吸血蝙蝠。而且吸血蝙蝠「吸血」的方式並不像電影裡演的那樣恐怖驚悚。當吸血蝙蝠鎖定獵物時,會悄悄降落在獵物(通常是牛、豬或禽類)附近,然後安靜地爬到牠們身邊,用像刀片般銳利的門牙在獵物身上輕輕劃出一個小傷口,再用舌頭舔舐流出的血液,所以也許應該幫吸血蝙蝠正名為「舐血蝙蝠」更為恰當。

蝙蝠是會飛的老鼠?

  曾經有個笑話是這樣說的:鼠兄好不容易交到女友,很興奮的把女友的照片拿給鼠弟看,鼠弟看了以後說:「大哥,你是眼睛脫窗嗎?這明明就是一隻蝙蝠啊!」鼠兄說:「懂不懂啊你,她可是個空姐耶!」究竟蝙蝠是不是會飛的老鼠呢?

  蝙蝠和老鼠都屬於胎生的哺乳動物,也就是一出生就是一隻蝙蝠寶寶或老鼠寶寶(不是從蛋裡孵出來的),同時都靠著吃媽媽的奶水長大。看到這裡好像覺得這兩種動物差不多,不過接下來可就大不同囉!請先準備好一台電子計算機,計算下列數學題:

  一對老鼠(一公一母)一年可以生 8 胎,一胎可生 6 隻幼仔,幼仔 21 天後可懷孕繁殖;一對蝙蝠(一公一母),一年可以生 1 胎,一胎可生 1 隻幼仔,幼仔 1 年後可懷孕繁殖。假設在食物、水、空間皆充足情形下,請問經過 1 年後,總共會有多少隻老鼠和多少隻蝙蝠呢?

  答案是超過 250 隻老鼠,但是只有 3 隻蝙蝠!其實蝙蝠的繁殖能力並不如大家印象中那麼好,所以在蝙蝠的繁殖季節更要避免打擾牠們,每隻蝙蝠寶寶都是很珍貴的呢!

蝙蝠與鳥

  那麼,同樣作為會飛行的動物,蝙蝠和鳥又有甚麼不一樣?如同前段所提,蝙蝠是胎生的動物,寶寶一出生就是一隻小蝙蝠;鳥則是卵生的動物,寶寶是從蛋裡孵出來的。另外蝙蝠寶寶是吃媽媽的母奶長大的;鳥寶寶則是吃果實、小蟲長大的。蝙蝠和鳥類的飛翼除了外型不同,結構也有很大的差異,蝙蝠的飛翼是由五隻手指延長,且指間由皮膚薄膜構成的翼膜組成;鳥的飛翼則主要由羽毛構成(圖 1 )。

觀察蝙蝠小撇步

看了這麼多有趣的蝙蝠知識,是不是很想一睹蝙蝠的廬山真面目呢?接下來就要和大家分享幾個觀察蝙蝠的技巧:

1. 建議的時間-夏季晴朗的清晨或傍晚

  夏季是蝙蝠活動最頻繁、也是最容易被觀察到的季節。蝙蝠通常會在清晨或傍晚時出來覓食,下雨天時蝙蝠也比較少出來活動,所以建議大家在夏季晴朗的清晨或傍晚進行蝙蝠觀察。

2. 建議的地點-路燈下或棲所外

  臺灣的蝙蝠大部分以昆蟲為食,清晨或傍晚時許多昆蟲會受到光的吸引,聚集在路燈附近,因此自然成為蝙蝠用餐的首選地點,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蝙蝠捕食昆蟲的高超飛行技巧喔!如果你知道蝙蝠住哪裡,傍晚時在棲所外等候也是很棒的選擇。但是千萬不要進入蝙蝠洞,或是用其他人為的方式干擾蝙蝠的棲所,因為棲所就是蝙蝠的家,沒有人希望陌生人擅自闖入自己的家中大吵大鬧,一但棲所被破壞或干擾,蝙蝠可能再也不敢回來了。只要挑對時間,蝙蝠自己就會飛出來囉!

3. 觀察蝙蝠的技巧

  傍晚時確實觀察到有動物在天空飛行,但是如何確定看到的究竟是蝙蝠還是鳥呢?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有些微光線,可以定下心來看看牠的飛翼是不是半透明的。如果飛翼是半透明的,那麼就是蝙蝠;如果飛翼不透明,則是鳥類。另一個判斷的技巧,則是觀察牠的飛行方式,通常蝙蝠飛行的路線常常會出現急轉彎,而且會不斷的拍動飛翼;鳥類的飛行路線則多呈弧線飛行,偶爾會以滑翔的方式在空中移動(圖 2 )。

4. 白天也可以試著尋找蝙蝠的蹤跡

  如果附近有蒲葵或欖仁,不妨先低頭看看樹下有沒有蝙蝠的排遺,如果有的話,抬頭仔細找找樹葉間,也許就會發現蝙蝠睡得香甜的臉呢!但是記得千萬別打擾牠們休息喔!

蝙蝠與狂犬病

  臺灣並沒有吸血蝙蝠,而且健康的蝙蝠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但罹患狂犬病的蝙蝠可能會掉在地上,若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就直接與蝙蝠接觸,則可能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中。如果遇到這種情形,最好戴上口罩及兩層手套再幫助蝙蝠,內層是塑膠手套,避免直接接觸蝙蝠的唾液、尿液或排遺,外層則是棉布手套,避免被蝙蝠抓傷或咬傷。

  萬一真的不小心被蝙蝠咬傷或接觸蝙蝠的體液,應以肥皂清洗該部位至少 15 分鐘,用大量清水沖洗後,再以優碘或 70% 酒精消毒傷口,並前往醫院就診。

參考資料:臺灣蝙蝠資訊站( https://sites.google.com/a/batinfo.org/index )

圖 1 蝙蝠與鳥的差異

圖 1 蝙蝠與鳥的差異


圖 2 蝙蝠與鳥飛行方式的差異

圖 2 蝙蝠與鳥飛行方式的差異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2-08-19:5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