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打造平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星據點

林務局 羅尤娟廖秀蓉

壹 . 緣起與目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為因應我國加入 WTO 後,國內農業生產結構調整,針對釋出農地,配合獎勵與補貼輔導農民造林,推動植樹造林相關計畫,迄今已完成造林面積 26,280 公頃(約 1,051 個大安森林公園)。

  為多元運用平地造林成果,增加民眾休閒旅遊空間並帶動在地產業永續發展,政府將設置大型平地森林園區列為愛臺 12 建設綠色造林計畫重要工作之一,期有效利用平地造林成果,並結合其周邊農業、城鄉文化、社區營造、環境教育等產業,維護平地生態環境,發展平地多元遊憩活動,增加民眾戶外休閒空間,並創造休閒旅遊場所,活絡平地休閒產業,帶動地方永續發展。

貳 . 設置及規劃

  林務局於 97 年遴選出具備海拔 500 公尺以下、面積至少 1,000 公頃、景觀資源、交通運輸可及性、鄰近遊憩景點及地理環境等條件之 3 處平地造林地作為園區設置地點。於 98 年委託專業規劃團隊,透過與在地民眾、保育團體及國內外專家學者多次舉辦說明會方式進行交流,並與各界保持溝通廣納各方意見作為規劃參考, 3 處園區於 99 年完成資源調查與整體規劃工作,並於 100 年開始進行園區建設工作。 3 處園區之定位及發展方向、整體配置計畫如下:

一 . 定位及發展方向

(一)花蓮大農大富園區-樂活森林園區:位於花東縱谷風景區之北端,計畫面積約 1,250 公頃,廣闊之林地、複合之有機稻作與田園風光及縱谷景觀為其特色。定位發展為休閒樂活、有機生產、土地歷史與環境療癒、在地文化及永續發展等多元遊憩體驗之縱谷園區,並結合花東鐵道慢遊之旅。

(二)嘉義東石鰲鼓園區-國際級濕地公園:位於雲嘉南濱海風景區北端,自嘉義北港溪至六腳大排間,計畫面積約 1,470 公頃,區內有濕地、沙洲、魚塭、造林地、農業區等複合地理景觀,其中東石農場之鰲鼓濕地為國家重要濕地,其候鳥與水鳥眾多,農委會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 8 條第 4 項規定公告為「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面積 664.48 公頃),另該園區鄰近港口宮、東石漁港等景點,富文化觀光、自然賞景與環境教育之價值。定位發展為北回歸線上海岸至森林資源之展示櫥窗,發展環境教育及強化濕地保育。

(三)屏東林後四林園區-大武山低海拔自然森林:位於潮州鎮以東、林邊溪以西之中央山脈南段西坡,計畫面積約 1,005 公頃,包含林後、四林、南岸與萬隆等農場,區內尚保留有早期台糖火車之鐵道,且鄰近「崑崙坳古道」之內社登山口。定位發展為山域、平原環境修復的生態園區,發展地方環境創意產業與文化體驗。

二 . 園區配置計畫

  整體規劃工作,依據各園區發展定位與願景,擬定配置計畫如次:

(一)花蓮大農大富園區

  目前規劃為核心服務區、森林經營體驗區、樂活休閒區、自然探索區、環境保全緩衝區等五分區,分區規劃示意圖及各分區之主要活動與設施等規劃略述如下:

1. 核心服務區

提供遊客必要之遊憩服務設施,扮演基地心臟之重要角色,包括意象入口、縱谷彩廊、景觀農作區、遊客中心、自然教育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停車場、活動大草坪、景觀滯洪池、彩虹釣竿橋等。

2. 森林經營體驗區

規劃經營撫育林木景觀,使遊客體驗平地森林之美與大自然之秀麗,包括織布森林、林冠走廊、中央景觀塔、創意林場、森林生態系經營區、景觀風致林區、苗圃、種子銀行等。

3. 自然探索區

以自然探索與極限運動場域為主題,邀請喜愛探索與體能挑戰的遊客參與,或透過觀看他人運動、奔馳等超越自我的過程,感受生命的活躍能量,包括大地勇士人型圖騰區(極限運動場)、太陽環道與自然原野林區等。

4. 樂活休閒區

為綠色休閒( Green Leisrue )教育之學習場域與慢活與慢食之示範展現區塊,讓人舒壓身心、沉澱心靈的自然休閒區,包括大富綠廊、童玩森林、樂活廣場、樂活特產中心、樂活雜菜麵店、益康花園、療癒園林、多功能大草原、景觀生態滯洪池、疏林花海、大水車、健康農業活動體驗區、多功能活動大草坪和漂流木藝術場等。

5. 環境保全緩衝區

  園區之環境保全緩衝地帶,亦為重要的生物廊道,包含景觀保安林、洪泛緩衝區與環境保全區。

(二)嘉義東石鰲鼓園區

  目前規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緩衝暨自然生態體驗區、環境創意暨農林漁產業區、觀光休閒精緻漁業區、園區管理暨服務園區等五分區,分區規劃示意圖及各分區之規劃略述如下:

1. 野生動物保護區

  位於東石農場西側之野生動物保護區,依循鰲鼓濕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公告範圍進行保留及劃設,區內主要以生態觀察、野生動物復育及保全、自然環境體驗及散步、慢跑等低干擾性人為介入為主要空間規劃內容。

2. 緩衝暨自然生態體驗區

  介於野生動物保護區以東及私人魚塭以西之區域,以緩衝暨自然生態體驗為主,提供野生動物保護區適當的環境緩衝,部份環境體驗設施如林間步道、林間自行車道等,可提供遊客接近自然、體驗自然、學習自然的空間。

3. 環境創意暨農林產業區

  包含以四股社區為中心之鰲鼓農場造林區域,規劃結合社區發展及社區營造策略,有效利用鰲鼓濕地特有的環境資源及人文特色,輔導社區經營精緻農業產銷及觀光休閒產業,並利用周邊逐漸長成的造林木資源,結合環境藝術的林間體驗動線規劃,並透過營林、疏林等營造展現森林生態。

4. 觀光休閒精緻漁業區

  介於東石及鰲鼓農場間的私有地及少部份公有地,目前主要為魚塭養殖區域,在整體發展架構下,輔導私有地主進行產業轉型,以結合觀光休閒的精緻漁業,作為未來主要空間及活動機能,配合園區整體發展定位及願景,提供遊客更多樣的活動體驗,使園區的生態環境及棲地空間更具多樣性。

5. 園區管理暨服務區

  主要範圍為台糖溪子下農場、港口宮及下揖國小周邊,此區臨近園區主要聯外交通動線(嘉 7 鄉道),規劃為園區管理中心暨遊客服務中心,提供停車、住宿、餐飲、教育、研究等,並透過接駁交通方式,沿舊蒜鰲鐵道與鰲鼓、東石農場聯絡。

(三)屏東林後四林園區

  目前規劃為林業育成區、服務設施區、環境學習園區、環境緩衝區、戶外教育農場區等五分區,各分區規劃略述如下:

1. 林業育成區

  規劃為鄉土植物體驗區,藉以推廣本土環境生態教育,以認識植物、多媒體互動學習及現場植栽體驗,讓南部地區學校能利用此環境帶動學生瞭解臺灣的鄉土植物,進而產生愛鄉愛土的概念。並設置原生苗圃,以因應區內後續的植栽種苗需求,同時也可進行研究及試驗。

2. 服務設施區

  設置行政管理中心,提供遊客旅遊諮詢服務、資訊導覽解說,及作為處理行政管理事務、執行活動行銷及辦理園區設施管理維護之場所。

3. 環境學習園區

  設置戶外學習站(教室),提供團體活動之場域,讓遊客可藉由觀察及探索活動,得到體驗的經驗,另利用野地自然環境的塑造,增加自然教育的園地,藉由實際戶外的學習,達到親身體驗的經驗,創造隨手可觸碰的環境教室,讓學習的方法更加多元。

4. 環境緩衝區

  為維持現有的造林成果、提供緩衝生態保全地帶,並重塑過去田園風貌,於緩衝區與核心服務區或環境體驗園區之間,以保育的觀念,作為大武山低海拔林地修復,周邊種植高莖植物、田籬、野花野草及緩衝綠帶,維持一部份的農野景觀,除提供自然賞景外,也讓動物有躲藏、覓食的地方;其他主要區塊則以生態綠化造林方式,回復低海拔大武山淺山林相環境。

5. 戶外教育農場區

  因基地內屏 114 線穿越切割園區,為營造足夠的緩衝及修復環境,於園區最南側設置有機堆肥處理場、育苗場及實習苗圃等,以遊客能親自操作的環境教育內容、不同季節性的體驗主題,提供戶外農場體驗學習。

參 . 園區建設成果

  3 處園區尚持續推動園區公共建設之整建與景觀綠美化相關工程建設,目前各園區雖尚在興設階段,惟為讓各界能瞭解園區建設進度與蛻變過程,林務局設置園區網站,以展現園區不同階段之轉變及未來景致,已開園之花蓮大農大富及嘉義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並規劃有符合園區生態旅遊發展特色之各項活動,自開園迄今,已吸引遊客數約 119 萬人次。各園區建設成果如次:

一 . 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園區於 100 年 5 月 21 日開園,區內已設置有廣大「日地」草坡廣場、並以「月池」弦月形滯洪池環繞於側,占地達 11 公頃花海景觀區為花東地區最大花海,栽植四季花卉及原住民作物,營造在地文化與景觀意象,並有橫跨大和溪之七彩釣杆橋, 101 年度完成 3 條園區連結社區自行車道, 102 年再完成園區慢跑道。

  園區開園時辦理為期 2 個月之國際藝術節開園活動,邀請美、德、日及臺灣等 8 位藝術家參與設計作品,讓參與活動之國人皆能體驗地景藝術與平地森林完美融合的豐美綠境,目前園區尚保留 6 件大型地景作品。開園期間辦理千人瑜珈、定向運動、家庭樹及食物森林活動、社區及園區鐵馬小旅行、春節森林鐵馬花海遊等活動。

  101 年至 102 年持續辦理園區鐵馬小旅行、定向運動、音樂會及圖騰花海樹海跨年等活動。 102 年除辦理「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健走森呼吸」之千人健走及「春之頌音樂會」活動外,並於 6 月 22 日至 9 月 1 日期間,協助花蓮縣政府於園區辦理「熱氣球花蓮遨翔季活動」,為園區吸引高達 60 萬觀光人潮; 102 年 11 月 23-24 日辦理「快樂鳥日子導覽解說活動」,帶領民眾認識園區內鳥類的多樣性,本園區開園迄今遊客量逾 96 萬人次。

二 . 鰲鼓濕地 森林 園區

  本園區整體規劃 勇奪 有 景觀 界奧斯卡之稱的「美國景觀建築協會」 ASLA 2011 年分析規劃領域專業組首獎。於 101 年 11 月 24 日開園,區內擁有渾然天成、串接臺灣西岸的廣大濕地,遍布濕地間造林達百萬株的樹海,並設置有人工濕地、連貫阡陌的自行車道及步道、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及遊客中心、完善賞鳥設施,提供水鳥多樣化的棲息環境。

  99 年迄今已辦理 13 梯次候鳥季賞鳥活動,於 101 年 11 月 24 日開園後,持續與周邊社區合作推動生態旅遊導覽及自行車旅遊等相關活動,導覽重點包括鰲鼓自然濕地與人工濕地、高蹺鴴、黑面琵鷺、小白鷺及鸕鶿等候鳥、樹海及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的作品展示。本局並於每年 11 月至 2 月候鳥停留期間,應時規劃多梯次園區賞鳥體驗活動,由在地解說員引領解說,認識鰲鼓濕地歷史變遷、生物資源以及地貌景觀,並藉由望遠鏡觀察生態足跡,開園迄今遊客量逾 19 萬人次。

三 . 屏東林後四林平地森 林 園區

  屏東林後四林園區預定於 103 年開園,區內已完成環繞核心區之大武圓園道,園道含括雙向車道、自行車道、人行步道及涼亭等相關服務設施,覆土建築形式之遊客中心西側,配置有水生植物櫛比鱗次分布之生態池、觀景綠色山丘、戶外森林舞臺、列植櫸木之林蔭大道、綠肥花海景觀區、供水圳路景觀設施,並由自行車道及無障礙步道串連各區。

  林務局於 101 年 4 月 27 日至 28 日、 5 月 4 日至 5 日、 18 日至 19 日、 6 月 1 日至 2 日與大仁科技大學觀光系「校內及社區志願服務學習」課程合作,假園區辦理手作步道志工假期活動,融合生態保育、生態旅遊及無痕山林等概念,推動學生進行步道維護志願服務工作,活動期間共整建 290 公尺步道。於 102 年 11 月 21 日、 25 日至 26 日、 11 月 29 日至 12 月 1 日,結合園區周遭社區景點,規劃 3 條生態旅遊路線,將地區人文、自然、手作體驗和觀光資源結合,引領遊客進入綠色環保深度旅遊,參加者反應良好, 103 年仍持續加強社區及解說員之培力,以將 3 條生態旅遊線商品化。於 102 年 12 月 14 日至 15 日辦理樂在竹中工作假期,由屏東林管處員工、文藻外語學院學生志工與社區民眾於園區進行手作竹棚及瓜果栽植之工作假期,營造園區田園景觀。

肆 . 結語

  林務局規劃之 3 處平地森林園區興設完成後,除可與鄰近地區景點連結成旅遊軸帶,提供國人作為生態旅遊導向之戶外休閒場域,發揮森林遊憩之經濟效益與生態價值外,林務局更期望 3 處園區未來能成為環境教育的推展場域,教導民眾及學童對資源環境的尊重、對社區的認知、對生態的概念及對生活的態度,如此才能真正達成綠色造林的價值!

花蓮大農大富園區整體規劃配置圖

花蓮大農大富園區整體規劃配置圖

馬總統英九與吳院長敦義參加花蓮園區國際藝術節活動(黃信富 攝)

馬總統英九與吳院長敦義參加花蓮園區國際藝術節活動(黃信富 攝)

嘉義東石鰲鼓園區整體規劃平面配置圖

嘉義東石鰲鼓園區整體規劃平面配置圖

嘉義園區開園由陳保基主委及本局同仁為前行政院長陳冲解說園區設施與鳥類活動(黃信富攝)

嘉義園區開園由陳保基主委及本局同仁為前行政院長陳冲解說園區設施與鳥類活動(黃信富攝)

屏東林後四林園區核心區設施標示示意圖

屏東林後四林園區核心區設施標示示意圖

屏東園區辦理手做瓜棚工作假期活動(屏東林管處 提供)

屏東園區辦理手做瓜棚工作假期活動(屏東林管處 提供)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2-17:1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