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培育新世代農業從業人員大佃農再造黃金年代

農糧署 許鈺佩

壹 . 前言

  臺灣屬小農經營型態,每戶農家平均耕地面積約 1.1 公頃,規模小且坵塊細分零散,經營缺乏效率。加上農民年齡高齡化,農業主要經營者平均年齡為 62 歲,造成農村勞力老化迅速,然而年輕後繼者想要從農,卻苦無農地可經營。為解決這些農業經營困境,有必要擴大農業經營規模,活化農地利用,同時加速農業轉型升級,以提升農業競爭力,所以政府於 98 年 5 月正式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希望藉由鼓勵老年農民或無意務農者出租土地給有意願經營農業者,使老農安心享受離農或退休生活,同時對於有意擴大經營規模之大佃農,提供資金與經營輔導協助,以落實「擴大經營規模-提升農業經營效率」、「調整人力結構-改善農業人力素質」之政策目標。

貳 . 執行成果

  「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推動近 5 年來,輔導大佃農穩定擴大經營規模,推動初期於 99 年時經營規模為 5,649 公頃,至 102 年已有 13,187 公頃,大佃農人數也由 703 人增加至 1,578 人,這些平均年齡 44 歲的大佃農,較國內農民平均年齡 62 歲年輕 18 歲,已顯現農業勞動結構年輕化;大佃農平均經營規模達 8.4 公頃(連同自營),為國內農戶平均經營農地面積 1.1 公頃之 7.6 倍,已達初步擴大經營規模之目標。另與大佃農簽訂農地租賃契約的小地主人數,亦由 99 年 8,121 位成長至 102 年 25,724 位。

參 . 培育大佃農輔導措施

  由於投入農業經營初期所需的資金與土地,一直以來都是許多新進農民裹足不前的重要因素,「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有 5 項輔導措施,包括:

一 . 租用農地改善補貼

承租 100 年連續休耕地給予補貼每公頃 1 萬元,每筆土地補貼 1 次,以協助改善地力及生產環境。

二 . 大佃農轉(契)作補貼

  獎勵種植土地利用型之進口替代、外銷潛力、地區特產及有機栽培等作物,依種植作物給予 1.5 ~ 5.5 萬元之補貼。另本( 103 )年新增契作胡麻、薏苡、蕎麥、仙草、油茶及茶等 6 項國內需求量大且主要依賴進口供應之進口替代作物,於規劃多元作物及適地適作原則下,提供農民復耕作物更多選擇,並提高小麥補貼,以穩定農民收益。

三 . 企業化經營輔導

(一)補助購置生產設備:依大佃農經營規模及需求,產銷班、農會或合作社(場)等組織型大佃農(除農企業外),申請之設備補助屬共同使用者,核定補助以該設備經費二分之一為原則;以專業農民或組織型但屬個別使用者,核定補助以不超過該設備項目經費三分之一為原則。

(二)健康安全農產品驗證輔導與補助:輔導大佃農申請吉園圃蔬果、有機農業及產銷履歷等健康安全之農產品驗證。

(三)設置有機栽培緩衝帶:每公頃補助 1/2 ,上限 2 萬元,每筆土地補貼 1 次。

四 . 租金無息及經營資金低利( 1% )貸款

提供農地租金無息( 0% )貸款及經營資金低利貸款( 1% )之優惠措施,專業農民最高可貸款 1 千萬元、組織型大佃農最高可貸款 5 千萬元,最長 20 年。

五 . 天然災害專案救助

除農企業外,專業農民、產銷班、農會及合作社場遭遇天然災害時,其受災補助標準,參照「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辦理。

六 . 「農地銀行」服務( http://ezland.coa.gov.tw )

讓農友可以選擇是要到農會面對面諮詢或是直接在網路上搜尋適合的農地,或找有經驗的農友一同前往農地實地勘查。

肆 . 案例 分享

  如果您也是對農業經營及農村風情有感的人,正在猶豫是不是往農業發展,請讓我們分享大佃農的小故事,提供您從農的思考。

一 . 臺南市鹽水區硬質玉米 大佃農- 陳清波

  63 年次有著清爽笑容的陳清波,分享他投入種植硬質玉米的成功經驗。父親經營代耕事業,從小就跟著父親忙於農事,耳濡目染下,他也加入一起經營,只是在過程中,他發現硬質玉米、大豆等作物,在大面積種植下可以獲得不錯的利潤,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機具才是農業好幫手。於是陳清波自 100 年加入小地主大佃農,並與廠商取得契約,以契作方式種植硬質玉米,初期種植 23 公頃,由於管理容易收益穩定,且種植硬質玉米領有契作補貼,從原本的面積逐漸擴大,並利用政策提供之企業化經營輔導,獲得補助購置了曳引機、真空播種機及迴轉碎土犁等生產設備,提高耕作效率,至 101 年時栽培面積已達 35 公頃, 102 年更擴充至 56 公頃。

二 . 屏東縣高樹鄉蓮霧大佃農-潘志民

  原先在高雄從事食品業工作,有感於都會區汲汲營營的步調忙碌且父母漸漸年邁,施肥、鋤草等田間管理,體力已經無法負荷,促使他於 97 年時決心返鄉從農,把父親的棗園一肩扛下,分擔長輩的辛勞與壓力,讓他們可以行有餘力的去做有興趣的事,自己也認真的將種植印度棗當作長久的事業來努力。所有的種植技術除向前輩請教,並不忘要參加農改場開辦的專業訓練。也因為與當地農會、農改場保持交流,潘志民知道政府推出「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後,便積極規劃參加,並且利用政策所提供的企業化經營輔導措施,補助購買搬運車、重量式選果機等生產設備,讓原本經營 1.7 公頃的棗園在擴大至 4 公頃後,仍可順利運作並且獲利。與其它棗農不同之處,潘志民除了重視肥培管理外,大膽的疏果技巧,也讓不少老經驗的農民瞠目咋舌,但他種出的棗子個個「頭好壯壯」, 1 顆重逾 4 兩的棗子要價超過 50 元,比一般棗子的價格貴了 2 、 3 倍。

  從農 6 年多來,潘志民逐步經營,先力求熟練之生產技術,維持良好的品質及穩定的產量後,創立自有品牌「寶島南方」棗,打造蜜棗界的「 LV 」,以獨特的禮盒設計包裝,然後透過架設網站宅配、直銷,經常是供不應求。

三 . 柳營區水稻大佃農-陳明受

  67 年次出身世代務農家庭的陳明受,在故鄉臺南市柳營區出生、成長、成家,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么,原本父母並不期待他完成學業後會留在家鄉工作,沒想到最後留下來一起經營家業的是家裡最小的小孩。陳明受說:「在還沒有上學以前,就一直跟隨父執輩於水稻田裡幫忙,不管是整田、插秧、施肥或者除草,甚至是後期駕駛曳引機、插秧機等,這些工作我都駕輕就熟,而且小時候跟在爸爸的身邊讓我覺得很安心。」陳明受回憶起童年在田裡的時光,同時,看著父親操勞農事,他明白父親微微希望能有小孩接續家業的心情,這些情節不斷在他腦中發酵。

  於是他開始積極的規劃自己的事業藍圖,並且向農會、長輩取經及留意政府相關農業政策的消息。在 98 年正式推出「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後,他開始準備,積極的拜訪鄰近長輩,詳細說明他的規劃及加入小地主大佃農政策的優缺點,成功說服他們將農地出租,並產生漣漪效應,原處於觀望的地主亦陸續與他簽訂農地租賃契約,同時陳明受的父親也支持他留下來從農的決定,將一部分自家農地放手讓陳明受管理。於是,在 99 年 11 月時,陳明受帶著將近 19 公頃的租約到農會辦理,正式成為政策輔導的「大佃農」,申請相關輔導措施,如每公頃 1 萬元的農業利用改善獎勵、租賃獎勵及經營資金低利( 1% )貸款,利用這些輔導措施作為後盾,減少投入的成本,不僅降低初期生產風險,相對的亦提高生產效益,進而穩定增加經營的利潤。

  由於柳營地區鄰近德元埤水庫、尖山埤水庫,水圳遍布交錯其間,擁有優質天然的水稻種植條件,於是他依適地適種原則選擇在地優質水稻品種,掌握土壤肥力佐以合理化施肥管理,並採取適宜的種植密度,以生產優質水稻為目標。

陳明受從父親的經驗傳承中,看見留農的未來,也對農業的前景更有信心,對於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亦持予高度的肯定。在擴大經營規模後,下一步往栽種無毒良質米邁進及創立自有品牌,持續培育具有競爭力的良質米,努力為下一代種出品質更好的米。

伍 . 結語

  「小地主大佃農」為政府積極推動之重要農業政策,亦是未來臺灣農業轉型之試金石,並冀透過政策輔導,解決當前農業所面臨之人口高齡化、耕地規模小及農地休耕等三大問題,藉以調整國內生產結構,提升經營規模及經營效率,進而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及整體農業競爭力。

年輕農友若有興趣瞭解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內容,或有意願申請納入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輔導對象者,可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網站( http://www.afa.gov.tw/ 農糧業務資訊 / 小地主大佃農專區), 24 小時隨時查閱政策相關資訊,或洽詢本署各區分署(北區分署: 03-3322150 、中區分署: 04-8321911 、南區分署: 06-2372161 、東區分署: 03-8523191 );至於產銷技術及經營管理輔導等技術問題,可就近向當地農委會各試驗改良場所洽詢(聯絡電話詳如附表)。此外,各縣市政府及農會近期將陸續舉辦政策宣導或座談會,歡迎農友參加相關會議,更加瞭解政策推動相關內容。

想承租休耕農地的農友,利用農地銀行網站之「活化休耕農地專區」服務,可直接點選有興趣的區塊或是以輸入查詢條件的方式搜尋

想承租休耕農地的農友,利用農地銀行網站之「活化休耕農地專區」服務,可直接點選有興趣的區塊或是以輸入查詢條件的方式搜尋

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提供企業化經營輔導,補助大佃農購置大豆採收機、硬質玉米採收機或曳引機等農機設備,種植非基因改造大豆、硬質玉米、小麥或甘藷等進口替代或外銷潛力之農作物,擴大經營規模

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提供企業化經營輔導,補助大佃農購置大豆採收機、硬質玉米採收機或曳引機等農機設備,種植非基因改造大豆、硬質玉米、小麥或甘藷等進口替代或外銷潛力之農作物,擴大經營規模

大佃農陳明受先生種植在地優良水稻品種,且生產區域採規模化集中化管理,力求提升自我競爭力

大佃農陳明受先生種植在地優良水稻品種,且生產區域採規模化集中化管理,力求提升自我競爭力

附表 轉(契)作作物復耕技術服務團名單

作物項目

技術單位

聯絡電話

硬質玉米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05-3792060 分機 19

大豆(黑豆)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05-3792060 分機 19

毛豆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08-7746730

小麥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04-8523101 分機 232

飼料甘藷

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

05-2753155

牧草

畜產試驗所

06-5911211

青割玉米

畜產試驗所

06-5911211

短期經濟林

林試所(紙漿類)

02-23039978

分機 1314 、 2010

林務局(菇蕈類)

02-23515441

原料甘蔗

台糖公司

07-8214161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3-18: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