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從雲林農博反思臺灣農業

伍善真[1]

  雲林農博,臺灣第一個農業博覽盛會。在行銷雲林、喚起人們對土地的感情之外,看似沒有邏輯性的六大展館,卻啟發人們對臺灣根本、農業未來的思考。廣義的農業大致分為農、林、漁、牧,雲林因為土地橫跨範圍廣,從海口、平地到山區一應俱全,農產種類豐富,莫怪乎有「農業大縣」之美譽。

  農博分為虎尾主展場和口湖副展場,及其他散見於雲林各處的百大亮點。利用寒假幾天空閒造訪了兩個展區,透過觀察及與當地人的閒聊,能夠感覺出他們對雲林的期待、對臺灣農業的瞻望,雖多數當地人抱以消極的評價,但仍有不少人認為這是個成功的行銷,惟須持久。雲林農業不是不優秀,而是優秀的不夠普遍。推廣到臺灣的農業,技術、人才以及國際區位都是我們的優勢,但主流價值卻看衰農業,某程度上是積弊已深的反映。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和近代臺灣轉型成工商業社會後長期忽視農業的情形脫不了干係。

  虎尾六個主展館,試圖喚起人們對食物安全和慣行農法缺失的探索、描繪一個快樂畜牧業的未來,亦呼籲大家對碳足跡的重視、力求從產地到餐桌距離最小化。透過時尚的包裝,賦予農業嶄新的面貌和思考方式,最終歸結到這些理念的幕後執行者--農民。農民最大,人們向人、土地、農作物的幸福三角邁進,是農博想傳達的核心概念,也是當政者可加以思考、推廣的。

  身為北部人,僅小時候過年回雲林外婆家,能看到傳統漁村風景。懵懂的曾經,對雲林口湖的印象大約是交通不便、買東西選擇很少、海風蕭瑟刺骨,但當地海產的鮮美滋味至今猶迴盪在記憶裡。

  好奇心驅使下,特別空下一天去口湖副展場,除了靜謐的漁村風景,可見當地許多不畏環境艱難一枝獨秀或群起爭豔的例子,諸如高甜度玫瑰番茄克服鹽分高的土壤、烏魚子利用當地優勢和海風封藏鮮甜、古法誠心自製豆簽麵線、馬蹄蛤 … 等,豐富程度讓人不禁慨歎自己的渺小無知。

  回到臺北,純樸熱情的臉龐、海風的聲音和氣味久久無法忘懷,但光鮮亮麗的背後是老漁民們沙啞的道出兒孫久不歸、農村高齡化的事實。究竟臺灣的農業該何去何從 ? 絕非區區幾天的訪查就能瞭解。但短短十個日出日落,我見證了農漁村的美好、當地人對生命的滿足,以及他們的刻苦耐勞。面對農業未來,即便臺灣面臨著耕地面積不足、工業汙染、農村老化等現實,亦期政府深入瞭解農村現況,加以進出口管控、加強農產品牌行銷、農民知識宣導等政策面輔助,改善產銷班及農村體質並配合漂鳥計畫,讓臺灣的根扎得更深、維護本國食品安全以因應可能的糧食危機。

 

註 [1]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學生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3-18: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