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推廣農業活化 從教育做起

李恒[1]

  如果有機會,臺灣新世代的青年,應該為轉型中的臺灣農業盡一份心力,把新世代的力量投入傳統農業,把臺灣農業推向全球。

  2002 年,臺灣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意味著臺灣打開大門、走向世界的時代已經來臨。 2010 年,臺灣與中國大陸正式簽署 ECFA 協議,農產的貿易及交流的戰爭也已經開戰。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臺灣的傳統農業必須轉型,而我們的問題在哪?優勢在哪?是值得我們深入分析的課題。

  「蘭花王國」是我國一直引以為傲的美譽,但短短 10 年內,臺灣蘭花全球市占率卻從 50% 萎縮到 15% ,找不到出口的蘭農擔憂臺灣蘭花產業將走向終點,事實上,臺灣的農業,不只是蘭花產業面臨了危機, 問題並不在於農業實力或栽培技術的不足,而是農業勞動力的老化、年輕人力外流造成的農業人力斷層。

  如何吸引臺灣的青年投入農業,無庸置疑是政府的當務之急,年輕人的投入,才能使臺灣農業真正走向世界。在人均耕地狹小的臺灣,農產的整合、品牌行銷、精緻農業、休閒農業的發展極為重要,而新世代青年若能投入農業,必能將農業與網際網路以及新世代的科技結合,並做出品牌行銷,臺灣已規劃設置多個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彰化縣國家花卉園區、臺南縣臺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若成功的吸引年輕人投入,必能為臺灣農業注入活水。

  追本溯源,從高中升大學選填志願看起,二月適逢大學學測放榜,莘莘學子們開始選擇科系和學校,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家長及社會,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及價值始終不夠瞭解與認同,造成投入農業人口不足,就算有心為這塊土地付出的青年,也可能因為社會觀感而作罷。從思想、教育層面的改革,讓臺灣的學子和家長對於農業多些瞭解,對於土地多些認同感,是我們解決年輕人力外流的不二法門。

  身為高三的學生,此時此刻的我,也面臨選填志願的問題,而我選擇臺大農經系作為第一志願,就是期許自己在學習的路上,不忘記這塊土地帶給我們的一切,學會飲水思源,回饋社會、國家,深耕臺灣。期盼未來,能有更多與我相同,對於臺灣農業富有熱情,並願意付出、投入農業的青年,一同投入「農業」,把臺灣的農產推向全世界。

 


 

註 [1]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高三學生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3-19: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