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無子西瓜「澎湖8號」品種簡介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施純堅

一 . 前言

  西瓜為全球性水果之一,富含營養元素,具有利尿、養顏等功能,為消暑聖品。無子(三倍體)西瓜理論與實際創始於日本,民國 60 年代本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郁宗雄先生的研究團隊開始進行無子西瓜育種工作,將無子西瓜學理與實際,發揮得淋漓盡致,成績斐然。共計育成鳳山 1 ~ 7 號等 7 個品種,最夯的品種為「鳳山 1 號」,最興盛時期,臺灣地區的栽培面積曾高達 1,000 公頃。由於無子西瓜食用方便,品質優良,臺灣農民勤奮,加上成功外銷香港市場,為臺灣賺進不少外匯。但由於無子西瓜生產上必須利用授粉親(一般二倍體西瓜)進行人工授粉,才能順利結果,栽培上較一般西瓜費工,加上近年來臺灣地區農業人口趨向老化,工資高漲,面積大幅減少,產業逐漸凋零,據策進辦公室報告指出,目前臺灣地區無子西瓜栽培面積僅約有 200 公頃左右,大多分布在雲、嘉、南等西瓜產區。

  本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多年從事西瓜品種選育,先後育成西瓜澎湖 3 號─翠嘉寶與澎湖 5 號─黃金寶等 2 個綠皮與黃皮嘉寶瓜系列新品種。本文將介紹無子西瓜新品種澎湖 8 號的特性、栽培方法與建議,供農民與種苗業者參考利用。本品種為小果品種,適合小家庭消費,果形圓潤,果肉鮮紅,富含瓜氨酸,果實可溶性固形物高、果肉品質優良、口感佳,產量高及貯藏性佳等優點。

二 . 品種育成經過

  民國 85 年度在澎湖地區廣泛蒐集嘉寶瓜種原, 86 年春作至 91 年春作,經 5 代以上純化試驗,獲得純系, 96 年春秋二作進行欣樺種苗貿易公司所提供之四倍體西瓜種原園藝性狀評估工作,發現果實園藝性狀良好, 97 年與嘉寶瓜自交系進行雜交, 98 年春、秋作進行品系比較試驗, 99 年春、秋作及 100 年春作進行地方適應性試作, 99 年秋作及 100 年春作進行品種性狀檢定等試驗,經歷 4 年完成育種程序,民國 100 年,高雄場與欣樺種苗貿易公司合作執行企業技術商品化計畫──「優質三倍體西瓜品種選育」,於 101 年育成( KPHC92530 )一代雜交新品系,同年 6 月 6 日提出品種權申請,翌( 102 )年取得品種權,同年 1 月 11 日與欣樺種苗貿易公司完成技術移轉,得以生產、販售其種子及種苗。

三 . 品種特性

  西瓜澎湖 8 號屬一代交配無子(三倍體)西瓜小果品種,種子橢圓形,種皮乳白色,中等大小色斑,點狀及塊狀分布,種子千粒重約 80 公克,子葉為橢圓形,中等大小,顏色中綠,無斑點;節間中等長度;葉長(第三片完全展開葉)、葉寬及葉長寬比均屬中等,葉色中綠;第一級與第二級(第 10 - 15 節葉片)裂葉程度為弱級;葉面泡狀突起程度、葉面斑紋及葉柄長度為中級,雌、雄花皆為黃色,上午開花,開花時子房為中等大小,子房絨毛疏密為中等程度。春作播種至始花日數約需 61 天,開花後約 38 天可採收;夏作播種至始花日數約需 54 天,開花後約 30 天可採收;秋作播種至始花日數 約需 61 天,開花後約 40 天可採收 。

  果皮底色淺綠,具淺綠色模糊條紋,果面無條溝,果臍淺,中等大小,果皮厚度約 1 公分,果長約 19 公分,果寬約 18 公分,呈圓型,果底為圓鈍形,果肉鮮紅色,屬中等硬度,單果重約 2.8 公斤,果肉可溶性固形物 11.4 ~ 13.0 oBrix ,品質甜脆多汁,口感優良,果實儲架壽命超過 30 天,其特色如下:

(一)小果適合小家庭消費、果形圓潤、外觀品質佳。

(二)果肉鮮紅、賣相佳、富含茄紅素與瓜氨酸。

(三)可溶性固形物高、果肉品質優良、口感佳。

(四)產量高。

(五)貯藏性佳。

四 . 栽培注意事項

(一)氣候與土宜

  西瓜性喜暖熱、乾燥及日照充足的氣候,對霜害無抵抗力,故宜避免在雨季、濕季、低溫季節及颱風季節栽培。莖葉發育的適當溫度為 20 ~ 35 ℃,開花受精期適溫在 25 ~ 30 ℃;果實的發育和成熟適溫為 28 ~ 32 ℃,日間溫度在 30 ℃以上,夜間溫度在 22 ℃以下之日夜溫差時為最適。

  西瓜最忌連作,栽培時應該選擇排水良好、表土深厚、輕鬆肥沃的土壤為宜,砂丘或河床地,適合西瓜的栽培,土壤酸鹼度( pH 值)以 5.0 ~ 6.8 最合適。

(二)播種期

  與一般西瓜相似,臺灣北部 3 月~ 6 月,以 3 月~ 4 月最適合;中部 12 月~ 6 月,以 2 月下旬~ 4 月最適合;南部 12 月~翌年 10 月,以春作 12 月~ 2 月及秋作 9 月~ 10 月最適合。花蓮地區,宜在 3 月初播種。澎湖地區 2 月~ 7 月,以 2 月~ 4 月最適合。

(三)種子預措與消毒

  播種前可用鑷子或老虎鉗輕輕將臍部鋏裂,以利種子吸水,促進發芽率。為預防種子帶菌,影響種子之發芽及病害傳播,播種前建議以脫克松粉劑進行種子拌種消毒。

(四)催芽與播種

  種子的萌發,以 28 ~ 30 ℃的環境最佳。西瓜種子有嫌光性,故在催芽時宜遮斷光線,待幼芽萌出種殼外約 0.2 ~ 1.0 公分時即可播種於填充育苗介質之 50 格穴盤中。在低溫期播種,為防寒冷,宜用隧道棚育苗或用網室保溫,尤以三倍體西瓜育苗更是需要。

(五)育苗管理與定植

  播種後應充分澆水,低溫期覆蓋塑膠布以保持培養土的溫、濕度,直到幼苗出土為止。苗期若發現肥料不足,可以臺肥 1 號即溶肥料稀釋 300 倍後進行葉面施肥。當本葉 3 ~ 4 枚時即可定植田間,定植前一週,逐漸減少澆水量並充分日照,達到健化幼苗的作用。

(六)整地、作畦與覆蓋

  定植前先行整地,全面耕犁和清除地面雜草殘物。砂地作平畦或低畦,其他土壤作高畦。施入基肥,先作小畦,抽蔓時再作大畦完成畦式,畦面以稻草覆蓋。施下基肥後,基肥充分與土壤混合,畦面以 PE 銀黑塑膠布覆蓋,依地區之需要,決定是否於 PE 布下方舖設穿孔噴管,以備西瓜生育期間灌溉所需。

(七)栽植方式、栽培密度及整枝法

  栽植方式概分為單向條行植式、畦溝兩旁條行植式及中央畦式三種。建議栽培無子西瓜的行距為 3.0 公尺,株距為 1.0 公尺左右,每公頃約可種植 3,000 ~ 4,000 株,整枝方法概分為單蔓、雙蔓、三蔓、四蔓及放任不整蔓栽培等 5 種,整枝法應配合株距進行,生產上採株距 1.0 公尺者,建議以三蔓整枝為原則。

(八)肥料及施肥

  建議每公頃用量如下:堆肥 10 公噸~ 12 公噸,硫酸銨 850 公斤(尿素為 430 公斤),過磷酸鈣 650 公斤,氯化鉀 200 公斤。堆肥全量,硫酸銨 1/5 ,過磷酸鈣 2/3 ,氯化鉀 2/3 作為基肥,整地時施下,剩餘硫酸銨則依植株生長情形分 5 ~ 6 次作為追肥, 1/3 過磷酸鈣與氯化鉀於結果中、後期施用,以促進果實發育與提升品質。依土壤貧瘠程度而施用肥料,砂地吸肥力較弱,肥料易流失,故宜採少量多次為原則。容易發生缺硼之土壤,每公頃宜用 10 公斤硼砂做為基肥。果實成熟前,使用 300 倍尿素液做葉面施肥,能夠延長葉片壽命並可提高果實品質。

(九)灌溉排水

  灌水好壞直接影響西瓜生育結果及品質,忌中午高溫時進行,隨植株長大而增加供水,開花著果期則略減供水,以促進著果,幼果肥大期,充分供水,促進果實肥大。瓜果採收前 10 天,逐漸減少灌水量,以促進果實成熟和提高甜度。

(十)其他管理

1. 防寒和防雨:臺灣春作初期時有低溫和驟雨,可利用簡易塑膠隧道式防寒與防雨。唯塑膠隧道式南面要注意通風,以防植株因臨時的高溫而受傷害。

2. 生產無子西瓜時,在田區要種植一般西瓜( 2N )做為授粉親,與無子西瓜的比率為 1:10 ,清晨開花時採集授粉親的花粉進行人工授粉。花粉宜周到且均勻塗抹於雌花柱頭上,才能生產品質優良的果實。

3. 引蔓:西瓜生長發育期間,要注意引蔓,令瓜蔓平均分布畦面,以不重疊為原則,以免日照不足而造成徒長、落花、不易結果及病蟲害。

4. 留果與摘果:摘除第一個果實,以利結果,每一條結果蔓上留一粒果實為原則,多餘的果實於如雞蛋大小時應即時摘除,以利果實的發育。

5. 摘蔓:如莖蔓過於茂盛徒長,孫蔓(第 2 次側蔓)留 2 葉摘心,結果節所生的側蔓宜及早摘除。

五 . 推廣展望

  高雄場育成之無子西瓜澎湖 8 號屬於外型討喜,圓形小果品種,具有豐產、質優,口感佳、果肉鮮紅、富含茄紅素與瓜氨酸及總可溶性固形物高之優點,適合小家庭消費,鮮食利用上具有相當價值,有效提供消費者優質果品服務與增進農民與農企業收益。

西瓜澎湖8號田間生長(左)及結果(右)情形 西瓜澎湖8號田間生長(左)及結果(右)情形

西瓜澎湖 8 號田間生長(左)及結果(右)情形

西瓜澎湖 8 號果實外觀與切片

西瓜澎湖 8 號果實外觀與切片

澎湖縣王乾發縣長(中)視察白沙鄉後寮蔬菜產銷班第 1 班試種無子西瓜澎湖 8 號生產情形

澎湖縣王乾發縣長(中)視察白沙鄉後寮蔬菜產銷班第 1 班試種無子西瓜澎湖 8 號生產情形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3-19: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