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企劃處 林文傑 [1]
國際處 李蓮生 編輯

1. 日本新設農業、教育、社會福祉等相關單位共同合作的教育機構

日本的農業界、教育機構、社會福祉機構等單位,以「希望健康者能體認身障者在日常生活中之各種不方便的行動,而身障者能透過學習農業相關知識的方式開創謀生的新契機」為設立宗旨,自 2014 年 4 月起在三重縣四日市開辦中部水耕福祉專門學校(日本所稱之「專門學校」,與我國俗稱之補習班類似),為日本開創新的跨領域合作典範,其相關要點如下:

(一)「中部水耕福祉專門學校」設在三重縣四日市的古川學園,該學園為高職類的學校,首次以專門學校的方式,開創跨領域的新型學習場所。該專門學校首次招生的學生名額預定為 40 名,學習所需的時間為一年,學雜費合計為 100 萬日元。學習課程分為二個學期,第一學期為 4 至 9 月,以教導學生如何從事水耕栽培、如何從事農業經營、如何與身障者相處、身障者與健康者如何互動等為主要授課內容;第二學期為 10 月至翌年的 3 月,前往位居伊賀市以協助身障者就業為設立宗旨的「夢活菜株式會社」,進行實務類的實習為主要課程。

(二)「中部水耕福祉專門校」及「夢活菜株式會社」的合作案例,受到注目的焦點有二: 1. 特別聘請日本水耕蔬菜的學者專家,站在考慮身障者行動受限及體力負荷、日本消費上的實際需求等立場,設計符合身障者實習栽培的蔬菜項目,做為實習課程的重點,以期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理念;以及該專門學校以積極的態度,努力介紹該校的畢業生前往適合渠等工作場所就業,以期身障者能實現學以致用的願景,頗受社會大眾的肯定。 2. 就「夢活菜株式會社」的立場來說,能夠以民營企業關懷身障者等弱勢族群的作為,以及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無農藥殘留高品質蔬菜的行為,為跨產業合作理念開創新的發展契機,頗受世人的讚賞。

2. FAO 將 2015 年訂為「國際土壤年」

由於土壤與糧食的生產、人類文明的變遷等息息相關,所以 FAO 除了將 2015 年訂為國際土壤年外,亦將於 2014 年在美國的華盛頓舉辦以「探討人與土的新關係」為題的國際研討會,其相關訊息要點如下:

(一)由於世界各地的土壤受到各種污染、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逐漸使土壤產生劣質化、沙漠化等難題,對於人類所需的糧食生產及品質帶來相當嚴峻的挑戰。因此, FAO 於 2012 年成立「地球土壤合作體制(一般簡稱為 GSP )」,並且在 2013 年將每年的 12 月 5 日訂為「世界土壤日」。此外, GSP 鑑於世界各國對於土壤的品質改善、防止沙漠化、減少流失等方面的科技水準差異頗大,為使 GSP 充分發揮其所設置的功能,特別邀請世界各國的土壤專家共 27 人,組成「政府間之土壤相關之技術講師團」,協助世界各國處理土壤相關事宜。

(二)目前與土壤相關事宜中最受世人注目的焦點為: 1. 土壤中有許多人類未知其屬性的微生物及細菌對於土壤可能產生的影響,有待深入研究。 2. 世界各地方的氣候變化,對於土壤所造成的影響。 3. 如何提升國際土壤相關事宜的合作等,均屬 2014 年研討會中之重要課題。

3. 日本積極參與 2015 年米蘭世界博覽會

日本利用 2014 年 3 月東京食品展的機會,對外努力宣傳日本將於 2015 年在義大利米蘭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其相關要點如下:

(一)由世界博覽會相關資料得知,約每 5 年舉辦一次的世界博覽會,將於 2015 年在義大利第二大城的米蘭舉辦。此次博覽會展覽會場設在米蘭市內所擁有的運河中之小島上,其面積廣達 110 公頃,預定有 140 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與此盛會,其展覽時間為 2015 年 5 月 1 日至同年 10 月 31 日(共有 184 日),預定約有 2 千萬人次的觀光客進場參觀。此次博覽會的主題是「地球提供糧食及生命所需的能源」,其主要訴求的內容有: 1. 希望能有符合糧食的安全、保全、品質的科技。 2. 希望能有符合農業及生物多樣性所需的科技。 3. 進行農業及食物供需的改革。 4. 飲食教育。 5. 希望能有更美好生活樣式的食品。 6. 食與文化。 7. 食的合作及開發等七大項目。

(二)迄至目前為止,日本積極參與米蘭世界博覽會相關訊息的要點為:

1. 由於米蘭所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主題,與農業及糧食供需有密切的關連性,且日本的和食於 2013 年獲得聯合國所頒布的人類文化遺產認證的殊榮,以及積極辦理日本產的農產品及食品輸出相關事宜,為現今日本的重要農業政策、參與米蘭世界博覽會正好可為日本在 2020 年舉辦東京奧運進行另類的促銷等因素影響,所以日本當局以農林水產省及該省所編列的「促進農產品輸出政策之預算經費」為主要負責單位及預算經費來源,在經濟產業省、外務省、國土交通省及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等單位的協助下,積極參與在米蘭所舉辦的世界博覽會。

2. 在米蘭所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中,日本為了凸顯日本水田稻作文化的特徵,是以重視自然環境與日常生活能充分調和為主的民族風情,所以特別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興建面積約 1,260 坪的日本展示館,並且在館內陳列可供循環利用且具有日本風味的多樣化生態及食材為主的展示品,以期能將米蘭世界博覽會所揭示的主題及其想表達的意涵予以充分展現。

4. 日本、巴拿馬及美洲熱帶鮪類委員會( IATTC )共同研發黃鰭鮪完全養殖

日本近畿大學與巴拿馬共和國水產廳( ARAP ),以及管轄含巴拿馬海域之東太平洋美洲熱帶鮪類委員會( IATTC )於 2014 年 3 月 8 日在東京中央區築地魚市場厚生館,以「黑鮪與黃鰭鮪之資源保護及朝向中美洲黃鰭鮪之完全養殖之路」為題召開研討會,會議主題為永續利用黑鮪及黃鰭鮪資源。

研究團隊代表近畿大學水產研究所表示:「盼對黑鮪及黃鰭鮪永續利用有所貢獻,除累積掌握資源與預測之科學知識外,將朝不需依賴天然資源,發展黃鰭鮪之完全養殖」。負責產卵生態解析團隊之近畿大學農學部水產學科水產生物研究室,假巴拿馬之 IATTC 所屬研究所進行調查後提出報告,指出該研究所擁有全球少見之黃鰭鮪種魚產卵水槽(直徑 17 公尺、深度 6 公尺),飼養全長 0.8 至 1 公尺之黃鰭鮪種魚,約 1 年可產卵,在此調查產卵所需之環境條件,進行產卵良好種魚之遺傳學鑑定,亦研究辨別雌雄之基因。

負責初期發育與飼養技術開發團隊之近畿大學農學部水產學科水產增殖學研究室報告指出:「黑鮪及黃鰭鮪在仔魚期後期及稚魚期初期之轉換期,適應環境變化能力最差,認為稚魚期以後環境適應能力增強」;黃鰭鮪仔魚有大量沉降至水槽底死亡,即所謂之「沉降死」;研究團隊表示防制策略為:「與黑鮪相同,使用特殊形狀水槽與水中幫浦組合成循環系統,在實驗階段已成功提高黃鰭鮪仔魚之活存率」;黃鰭鮪之仔魚期後期與黑鮪相同,經常發生攻擊行動及互噬狀況,餌料不足,攻擊行動加劇,魚體大小差異大時互噬更嚴重,業採行黑鮪同樣方法因應。

負責營養需求與飼料開發團隊之近畿大學農學部水產學科水產增殖學研究室指出,黃鰭鮪仔稚魚之營養需求與黑鮪狀況類似」,並認為「黃鰭鮪仔稚魚時蛋白質及 DHA 、 EPA 對初期成長極為重要,孵化後約 30 日之配合飼料可使用魚粉」。該共同研究為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 JST )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 JICA )共同實施因應全球規模課題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 SATREPS )之一部分,研究計畫 5 年期,本年為第 3 年。

5. 烏克蘭克里米亞危機恐重創丹麥肉品產業出口

丹麥玉蘭郵報 2014 年 3 月 18 日報導指出,俄羅斯及歐盟的政治危機嚴重影響丹麥肉品公司( Danish Meat Company, DMC )之員工生計。該公司位於丹麥法亞市( Vraa )之屠宰場原僱用 125 人,每月屠宰約 2 萬頭豬,惟在上述危機發生後,多數員工均被裁撤,目前僅餘 12 名行政人員,其未來是否存續,操之於俄羅斯總統普丁之手。

DMC 公司於 2014 年 1 月前,所生產約 9 成的肉品均出口至俄國市場,惟自年初立陶宛( Lithuania )爆發非洲豬瘟( ASF )以來,俄羅斯即全面禁止進口歐盟豬肉產品。過去在正常情況下,如此強烈舉措通常能經由雙邊協商談判,促使俄國就未爆發疫情之歐盟國家,取消進口禁令。現今因雙邊關係緊張,俄國已連續 7 週維持上述禁令,所持理由係波蘭東部及立陶宛森林地區陸續發現病死豬之個案。事實上,俄羅斯境內豬隻已大規模感染相關疫病。

歐盟執委會近期多次與俄國主管機關協商,惟均無功而返。部分歐盟會員國,包括丹麥、法國、荷蘭及義大利等,宣稱倘歐 - 俄談判持續未果,該等國家預備與俄羅斯進行個別雙邊協商。丹麥農部獸醫長 Mr. Per Henriksen 表示,該國倘獲俄國直接要求,將不排除以雙邊協議方式取得重新出口機會。H君認為在目前政治情勢下,協商能獲得正面結果的機會很低,惟渠並未放棄希望,並稱俄羅斯在某些情況下,亦可能反應迅速且出乎意料。

丹麥是俄羅斯全球第 2 大豬肉出口國, 2013 年出口 13.1 萬噸豬肉至俄國,出口金額達 21 億丹麥克朗(折合約 3 億歐元),成長率高達 26% 。另歐盟整體約有 1/4 之豬肉產品出口至俄羅斯,因此俄羅斯之進口禁令將導致歐盟豬肉供過於求,市場價格下滑。

6. 中國大陸海南銷毀轉基因試驗作物 農業部門被指信息不透明

中國大陸海南省農業廳 2014 年 3 月 30 日在其官方網站的「公告公示」欄中,回應日前網路傳聞,證實該省已出現非法種植轉基因作物,並對 9 個玉米、棉花轉基因試驗作物依法銷毀,還有 6 個涉嫌樣品正在進一步檢驗檢測核實中。

2014 年 3 月下旬,網路上出現「海南發現轉基因作物濫種了」等訊息,並傳出多家企業和科研單位在海南被查出非法種植轉基因作物的消息。

海南省農業廳 2014 年 3 月 30 日在其官網回應稱, 2013 年 12 月 23 日至 27 日,海南省農業廳組織有關單位對在三亞、陵水、樂東三個市縣從事南繁工作(即秋冬季節到海南省從事農作物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和種植鑑定等活動)的單位,展開了一次南繁農業轉基因作物執法檢查工作。本次檢查,共抽查、檢測作物樣品 107 個,檢測結果顯示,有 13 個單位的 15 個樣品呈轉基因陽性,均為科研試驗田塊。其中玉米 12 個,棉花 3 個,主要分布在三亞市南濱農場、師部農場和樂東九所轄個別田塊。其中, 7 個單位的 9 個試驗作物已在屬地農業執法人員監督下依法銷毀,妥善處理,進行處罰。其餘 6 個單位的 6 個涉嫌樣品正在進一步檢驗檢測核實中,一經核實確認,將依法銷毀並進行處罰。

海南省農業廳在回應中重申,將一如既往地嚴格執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打擊違法、違規之農業轉基因試驗、生產活動,任何單位或個人被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絕不姑息,依法從嚴處理,盡最大努力,確保海南南繁基地生物安全。

不過,海南省農業廳這樣發布信息的方式並未獲網民認可,認為海南打擊非法轉基因試驗應該更加透明。南海網 2014 年 3 月 31 日發表評論質疑,海南省農業部門在處理該起事件中,為何去年查處時不對外及時發布,卻要等到微博傳出轉基因試驗違法的消息才發布相關信息?海南省農業相關部門對記者採訪申請,以「該問題敏感,不便向媒體透露為由」婉拒。

由於熱帶氣候資源和滿足動植物周年生長繁殖的優越生態條件,使得海南南部地區成為中國大陸南繁育種基地。中國大陸約 20 多個省區市的數百家科研生產單位、高等院校、民營企業的農業專家、學者在海南從事南繁育種工作。

7. 中糧全球布局 併購動作大

中國大陸最大的糧食貿易商中糧集團正就收購新加坡上市公司來寶集團( Noble Group Ltd )旗下的農業部門進行磋商,收購價可能在 10 億美元左右。中糧集團甫於 2014 年 2 月 28 日收購荷蘭糧商 Nidera 的 51% 股權,若收購來寶集團旗下的部門也完成,將幫助中糧布局全球產業,成為國際化企業的重要步驟。

消息人士指出,中糧正在對來寶農業部門進行調查,對該事業部的估值約 10 億美元。來寶總部設立於香港, 1997 年在新加坡上市,來寶集團擅長從巴西、阿根廷、印尼和澳洲低成本的生產地,將資源運到大陸、印度、中東等國家的需求市場,在過程中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並提取利潤。來寶已在全球建立起完整的採購、存貯、銷售、運輸和交易的產業鏈。

根據中糧官方訊息,中糧集團已在荷蘭與 Nidera 簽署協議,收購 Nidera51% 的股權,雖然中糧並未透露此項交易的具體金額,但是根據阿根廷媒體估算,數值應該在 10 億到 20 億美元間。中糧集團指出,中糧入股 Nidera ,與中糧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戰略目標一致,是中糧向全球布局邁出的重要一步。董事長寧高寧的言論,展現中糧集團希望與國際四大糧商相抗衡的雄心。

Nidera 是中糧在海外收購的第一家跨國糧商,成立於 1920 年的 Nidera 農產品年銷售額超過 170 億美元,在 18 個主要進出口國家從事當地分銷和國際貿易業務,主營穀物、油脂油料、農業投入產品以及生物能源產品,銷往全球超過 60 個國家。

8. 大嚼竹子的貓熊也愛吃甜食

大貓熊吃大量的蔬菜,但顯然他們也喜歡甜點。研究這瀕危黑白熊的科學家 2014 年 3 月 27 日表示,雖然貓熊幾乎只吃含少量糖分的竹子,在實驗中他們卻表現出對天然甜味劑的強烈偏好。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大貓熊的 DNA ,發現貓熊具有一個和人類一樣、可以讓自己品嚐糖能力「甜味受體」的基因。像水果般具甜味的食物可能是大熊貓遭受人類活動驅離而進入現今食物稀少的山區棲息地前自然飲食的一部分。

領導這項研究並將結果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的費城莫耐爾化學感官中心的行為遺傳學家作者丹尼爾里德指出,大貓熊喜愛甜食。另一研究人員、莫耐爾分子生物學家江培華進一步表示,大家都有點吃驚。但是,由於傳聞證據顯示,圈養的貓熊喜歡蘋果,番薯等食物,我們並不完全感到意外。

貓熊,最稀有的熊的物種,主要棲息在中國大陸西部的高山竹林。瞭解什麼類型的食物大貓熊較喜歡,可以幫助確定哪些營養素可以用來補充竹子以外的營養素,進一步努力保護它們。

這項研究是為瞭解口味偏好和飲食的選擇如何影響味覺受體基因長期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員想知道,是否因為大貓熊祖先為肉食動物,而現在是食草動物因此能品嚐甜的東西。許多嚴格的食肉動物已經失去了稱為 Tas1r2 的甜味受體基因,而沒有對用於測試甜味的化合物顯現出偏愛。舉例來說,他們以前的研究顯示,任何類型的貓,從家貓到老虎,無法嚐甜味,因此,不喜歡甜食。

本實驗包括中國大陸陝西省野生動物搶救及研究中心的 8 隻大貓熊,其中年齡最小 3 歲,最大為 22 歲。貓熊被給予兩碗液體,並允許貓熊們喝 5 分鐘。這兩碗液體,一碗充滿了白開水;另外一碗則含有水與果糖、半乳糖、葡萄糖、乳糖、麥芽糖和蔗糖等 6 個天然糖的混合液。與白開水相比,大貓熊更喜歡所有的糖溶液,尤其是果糖和蔗糖。江培華表示,它們經常把有含糖溶液的碗喝得精光。之後,研究人員做了 5 個人工甜味劑相同的測試,但大熊貓遠對那些興味索然。

大熊貓以前住在海拔低處,但諸如農業、森林破壞和社會發展等人類活動將他們驅往到目前的山區地形。里德表示,我們無法回到過去的時間去瞭解動物在它們的棲息地被人類打擾之前吃些什麼,但我們可以看看它們的 DNA 和口味喜好來推論他們古早時的飲食。里德進一步表示,大貓熊古代的飲食可能不單單只有竹子,也可能因喜歡甜食還包含了水果。竹子是每一天的食物,但當甜的食物可以到手,它們就會吃甜食。

9. 英國溫室氣體排放在 2013 年減少 1.9%

2014 年 3 月 27 日的英國能源與氣候變遷部( DECC )初步官方數據顯示,英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 2013 年下降了 1.9% 。作為歐洲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英國在 2012 年共排放 5.811 億公噸, 2013 年則下降到 5.699 億公噸。其中,二氧化碳為 4.643 億公噸,占 2013 年排放量 82% ,下降了 2.1% 。

英國排放量的大部分,大約 38% 來自能源供應,其次是交通的 25% ,住家為 17% ,商業為 16% 。剩餘的部分來自包括農業和廢棄物處理。

DECC 表示,整體下跌主要是由於從發電減少了 8% 排放量,透過減少煤炭、天然氣的使用,分別減少了 9% 和 7% 。 根據英國制定的碳減排目標 ,到 2050 年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到 1990 年量的 80% 。 DECC 表示,自 1990 年以來,英國排放迄今已下跌 21% 。

10. 韓國撲殺逾 6% 家禽以遏止禽流感

韓國政府官員 2014 年 3 月 14 日表示已撲殺該國超過 6% 的家禽,俾遏止侵襲全國的養殖場和候鳥禽流感疫情。這使得屠宰的飼養禽類達到 1,016 萬隻,接近 2008 年爆發期間創紀錄的 1,020 萬隻。

除了一隻狗檢測呈陽性禽流感抗體,沒有人類遭受感染的報導。韓國這個亞洲第 4 大經濟體在過去 10 年中已有 4 次禽流感爆發,但沒有人類感染的病例。首爾最大市場的禽類銷售量在 2014 年 2 月因最新爆發的禽流感後下降了一半。

韓國第一個 H5N8 禽流感病例(與引起亞洲其他地區人類死亡的菌株不同)於 2014 年 1 月 17 日在首爾西南月 300 公里的全羅北道省的一個養鴨場被發現。全國各地的大約 28 個家禽養殖場已遭受疾病侵襲。韓國持續在全國各地的 37 個地點對可能是疫情來源的候鳥加強消毒措施,目前,受影響地區的牲畜工人移動也受到限制。

 

註 [1] 已退休專員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4-21: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