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搶救消失中的農村傳統技術─「農村傳統技術工法解構紀錄保存」成果

水保局黃振原.陳存凱.陳榮俊

壹、前言

  農村傳統技術工法係指先民運用智慧創作或改良變化以適應當地生活及生產活動之特殊傳統工法或技術,以這些傳統技術工法建構之結構物,包括提供居住的土埆厝及石版屋、儲放榖物的 古亭畚、汲水灌溉或鹽田的水車、水利防洪的石荀、邊坡保護的傳統剖石砌牆、跨越坑溝的藤編竹橋、龍眼乾烘焙的土窯等。然而農村社區有其獨特的民族習性、生活文化、地區產業、歷史背景及地理環境,所發展出的技術工法及設施有所不同,其材料、形式、技法等,各地區亦有其差異性,形成多元豐富的農村景觀風貌。

  由於社會科技進步、技術工法演進、工程材料推陳出新及實用性不足等因素,以及大部分人不願意學習舊有技術,致使這些先民的傳統技術工法有失去傳承而逐漸流失的情形。有鑒於此,希望透過農村再生活化人文資產,尋找及保存農村逐漸消失的在地智慧、文化資產與傳統技藝,形塑並宣揚農村人、地、景的文化價值,進而活化運用,藉以推動多元文化產業,落實農村文化財之永續保存、傳承與創新。

農村傳統技術工法的特點:

一、就地取材: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下,充份利用在地天然資源,「靠山吃山,就地取材」,成為生存的不二法門;在地天然資源,包括「石」、「土」、「木」、「竹」、「草」、「藤」……等, 符合現今「再生」、「低碳」與「環保」的精神,以及充份利用就地取材的經濟效益。

二、人力施作:傳統技術工法所用之材料、工具及手法等以當地資源為主要考量,依照當地地形、地勢,選擇施工方法,最基本的是均以人力施作為主。

三、具族群差異性:傳統技術工法因族群的不同及地區的特性,其型式、材料及功能有所差異,因各地區之資源不同,發展出不同的技術及傳統工法。

貳、早期的保存文獻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於 1921 年出版了《台灣の農具》一書,當可稱為農村傳統工法相關文獻之濫觴,書中記載了灌溉、耕作、收成、精米等農具,以文字及簡單的相片說明功能及各部名稱。

  光復後農復會於 1945 年調查及出版之《台灣省農具基礎研究》(A PRELIMINARY STUDY OF FARM IMPLEMENTS USED IN TAIWAN PROVINCE),應是臺灣地區最早對農具進行實地調查,並繪製成圖說、標示尺寸的研究書籍。而後省文獻會 1992 年出版之《台灣傳統農村生活與文物》(簡榮聰著作)也適時地調查和紀錄了當時尚存的農村文物,圖文並茂是極為值得參考之文獻。而由李乾朗編著 2003 年出版之《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也介紹臺灣傳統技術工法。

參、農村傳統技術工法的分類

  農村傳統工法主要精神為利用在地資源「就地取材」,依材料的特性,配合不同的工具和工法,運用智慧因地制宜完成所需的設施,本文依材料的類別來作為「農村傳統工法」的分類,計有「石」、「泥」、「木」、「竹」、「草」、「藤」「磚」等 7 類;而「磚」是由泥土製胚窯燒而成,屬「泥」的加工製品。

一、石材類

(一)材料持性:石材具有堅硬、沈重、耐候、耐水、耐磨等特性。各地區因其地質之因素不同而有花崗岩、沙岩、頁岩等不同類型的石材。臺灣當地產的石材有產於觀音山的觀音石,產於唭哩岸的唭哩岸石、產於埔里的埔里文石及產於澎湖的咾咕石等。

(二)工法:楔鐵敲擊剖石工法、錘鑿打石工法、加框堆石工法、砌石工法、地坪鋪石工法、屋頂鋪石板工法。

二、木材類

(一)材料特性:一般的農業開墾土地多在低海拔地區,因而重視就地取材的「農村傳統工法」,多會開採附近的樟木、龍眼木、茄苳木、雞油等運用。因具有強度及抗彎性均強,質量輕且易於加工成形等特性,為極佳之建材。

(二)工法:釘接法、榫卯組立工法、雕刻工法。

三、竹材類

(一)材料特性:臺灣常用的竹類有刺竹、桂竹、麻竹、孟宗竹等,且分布極廣,生長快速,再加上質地堅韌、質量輕、富彈性等是極易運用的材料,但因易受蟲蛀、易腐、易燃等缺點,所施做的成品不耐久。

(二)工法:竹管孔榫組立工法、竹管綁紮組立工法、竹片編組工法、竹片編組工法、竹篾編織工法、竹釘。

四、泥土類

(一)材料持性:泥土是「農村傳統工法」中最易取得之材料,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土質,有黏土、黃土、紅土等,其中以稱為「田土」的黏土因最具黏性、可塑性及防水性為最佳的材料。

(二)工法:堆土工法、版築工法(夯土牆)、土埆磚砌築工法、圬工鏝泥工法、加漿地坪夯實工法。

五、草類:

(一)材料特性有質量輕、取得容易、隔熱性佳等特性,但也易於腐壞且易燃。運用最多的是稻草、芒草(五節芒)和茅草。

(二)工法:束紮工法、編織工法、草葺屋頂工法、草桿夾泥牆工法。

六、藤類:

  藤條主用於藤編。而藤皮則用於綁紮固定結構物,為附屬材料,也有直接用以編成器具的作法,如藤索、藤家具等。

七、磚材類 (泥土加工而成):

(一)材料特性:磚是由泥土製胚窯燒而成,屬泥土類的加工製品,泥胚經窯燒之後,硬度、強度、耐風化度等都提高極多,但是成本也增加許多,因而需視經濟能力選用,但在傳統產業設施中,需重視強度及生產效能,故常運用。

(二)工法:平砌工法、拱砌工法、斗砌工法、鋪地工法。

肆、農村傳統技術工法解構紀錄保存之執行案例

  以下簡略介紹「砌石」及「古亭畚」兩項傳統工法:

一、古亭畚

  「古亭畚」又寫作為「鼓亭畚」或「古廩畚」,也因為底座會利用廢棄的牛車輪來製作,也稱作「車輪畚」。其價值及特性如下:

(一)以造型設計分析

  臺灣的氣候潮濕多雨,將穀倉設置在戶外,最需考慮就是天候的問題,再加上穀物總是怕鼠類偷吃,因此需特別加強此項防治機能。

  古亭畚的整體外觀設計成「下窄上寬」,形狀類似碗狀或缽狀的錐狀型,再加上外牆以灰漿鏝光之後,老鼠就很難爬得上去,而且潑到雨水時能迅速地垂流到地面,降低雨水滲入的機會。

  底座運用了圓形的木盤底座(原為牛車輪)並以石塊或磚塊墊高,讓整個古亭畚能以最小的面積和地面接觸,減少淹水和潮氣的侵入,達到保存穀物的機能。

  而在立面中腹的部份設計了小門(取物口,稱為笨仔嘴),此門不是翻開式,而是用一條條的木板(稱為穿板)卡上,這作法能使稻穀堆高過門,要取用時將最上層的木板往上取出,如此便不會因為門開太大,而使下層的穀物滾流出來。

(二)以材料工法分析,古亭畚的施作包含

  1. 竹片編組工法(組立竹編牆之籠體)
  2. 木材榫卯組立工法(組立底座)
  3. 草葺屋頂工法(用於屋頂)
  4. 圬工鏝泥工法(於竹編牆體外之泥灰牆)

這 4 種農村傳統技術工法中的 4 項基本工法,使用了竹、木、草、泥等農村環境中「就地取材」最容易的材料,而且巧妙運用了材料的特性:

  1. 運用竹片具有彈性之特性來編成類似圓錐狀的牆體。這種結構能在裝滿穀物時,能抵抗側壓力。
  2. 以泥土摻入牛糞拌合之泥漿,具有隔熱性及防蟲性,用來鏝塗於竹編牆體上能塑造穀倉內不悶熱的環境,牛糞富含纖維,讓牆體更結實,而泥牆外表再鏝整上一層灰漿更防止雨水侵蝕泥牆,也能避免雨水侵入倉內。
  3. 草作的屋頂更是兼具隔熱、通風和防水之三大功效。
  4. 底座的圓型木盤及小門使用木材並以榫接方式組成。而開口位於立面中腹附近,且開口儘量縮小,以能拿取穀物為限,並以企口榫置入橫向隔板,能由最上面的板子開始往上抽出。

(三)以實用性分析

  巧妙的外觀設計及材料運用,讓古亭畚能有低成本高效能的功用,且堅固耐用,具有防蟲鼠、耐熱、防濕三大優良特性,由目前農村各處仍然能散見具有幾十年歷史的古亭畚來看,這項工法是經得起時代考驗的。

古亭畚竹編構造

古亭畚竹編構造

底座之立筋位置開孔

底座之立筋位置開孔

取物口3D組構圖

取物口 3D 組構圖

竹編牆體以壓一挑一的方式編組

竹編牆體以壓一挑一的方式編組

竹籠內部的情形

竹籠內部的情形

屋頂竹架組構圖

屋頂竹架組構圖

草頂共分五層鋪設:由下而上,由外而內,逐層以兩圈竹圈對夾組立

草頂共分五層鋪設:由下而上,由外而內,逐層以兩圈竹圈對夾組立

古亭畚外觀圖

古亭畚外觀圖

古亭畚剖面細部圖

古亭畚剖面細部圖

二、石砌牆

  過去,農村常看到各式各樣因地制宜、隨地取材的「石砌」建構物,因它的本身堅硬、沈重且耐久,所以有多方面的運用而且能遺留至今。廣義的「石砌牆」從建築物的石砌牆、牆基、圍牆到農作耕作的田埂、溝岸、水利設施的擋土牆、護坡、堤岸等都包括在內。農村傳統工法中的砌石所指的是「乾砌石工法」,即以直接以天然石塊堆砌嵌合,並不使用石灰、水泥等固著材料。其價值及特性如下:

( 一 ) 以外觀分析

  目前的石材切割工具極為普遍,能正確的切出平面、稜角及研磨拋光,能精確的運用在建築上。然而以傳統工法剖出之石塊其外觀具樸著感、沉穩感極具自然風貌,能完整地顯露出石材剖面,運用自然的疊砌方法能塑造出與環境融合的景象及顯現出在地精神。

( 二 ) 以材料工法分析

  1. 剖石工法(將原石及大石剖成小塊)。
  2. 砌石工法(乾砌工法)。

  這兩種工法,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其中蘊含了匠師對石材的紋理及特性的瞭解,才能如庖丁解牛般地分剖石塊,對石材砌築的角度大小有極深刻的體認才能用雙手軟肉將堅硬的石塊輕巧地疊在正確的位置。這些都是心法和訣竅,是不可失的農村傳統技術工法。

( 三 ) 以實用性分析

  農村的擋土牆、護坡、花圃可運用當地的石材來砌築,同樣能達到應有的安全功能,而且自然美觀,能突顯在當地的特色,尤其目前開始崇尚自然,諸多的景觀及造園,大量的運用,能塑造出自然的景觀風味。

  乾砌工法是採用乾式施工,未使用水泥砂漿,石塊間的孔隙可以提供多種生物生長棲息且具有良好透水性,能供生物棲息,也能和植物生長,是生態工法極佳的作法。

砌石方式為斜角砌

砌石方式為斜角砌

底石砌石過程
底石砌石過程

安放「擠仔」

安放「擠仔」
剖開之石塊

剖開之石塊

結語

一、傳統技術工法讓人們感受到先民篳路藍縷的過程、豐富的美感,以及踏實的生活態度,挖掘這些徑法背後感人的故事,以豐富的內涵來活化農村。

二、蒐集及保存農村逐漸消失的在地智慧、文化資產與傳統技藝,形塑並宣揚農村人、地、景的文化價值,進而活化運用,推動多元文化產業,落實農村文化財之永續保存、傳承與創新,是推動農村再生重要政策。

三、農村傳統技術工法式微不外乎是被新的科學技術以更高的效率所取代,因而在「實用性」的討論上需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在農村再生之景觀元素、傳統農作展示、鄉土文化體驗、傳統工法示範學習等建設農村傳統特色等方面重新賦予這些工法新的生命價值。

四、推動各農村再生社區主動調查與蒐集具有特性或即將消失之重要的傳統技術工法,給予具有該項技術之達人貢獻社區的機會,並詳細製作紀錄及採取適當之保存措施,對於傳統技術工法的保存及傳承,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11-20:1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