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了人類福祉永續發展的生物多樣性」系列活動開跑

文‧圖 / 林務局 許曉華‧黃群策‧夏榮生

林務局長期響應「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呼籲大眾重視

  地球上的各種生命和生態系統,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健康和福祉的基礎,沒有健康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人們的生計、生態系統服務、自然棲地和糧食安全就有可能受到嚴重影響。為讓民眾重視生物多樣性,各國均積極投入,推動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永續利用以及公平的惠益分享,而屬國際三大公約之一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特別將 5 月 22 日訂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希望各締約國的各級政府及民間單位都能在這一天(或選擇一天)舉辦各式活動或出版相關書籍發表成果等,來提醒大家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為響應「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林務局自 97 年開始配合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所訂之主題舉辦相關推廣活動,例如:97 年與臺灣大學社團舉辦手語、筷子舞、管弦樂等表演,及贈送原生樹苗、公平貿易展示、酷哥正妹自拍網站等活動來展現「生物多樣性與農業」的主題;98 年配合「外來入侵種」主題在淡水紅樹林生態教育館辦理外來入侵種防治及移除展示等活動;99 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彙整政府推動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 10 年來的工作成果,辦理「 2010 國際生物多樣性年臺灣行動」成果特展,由執行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的部會單位、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以嘉年華會形式,共同推廣生物多樣性之宣導工作;101 年及 103 年亦配合海洋及島嶼生物多樣性的主題規劃特展及系列演講,讓民眾瞭解海洋及島嶼的生態價值與重要性。

522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系列活動內容豐富多元,歡迎全國民眾參加

  本(104)年度「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為「為了人類福祉永續發展的生物多樣性」,為讓全民瞭解人類福祉永續發展與生物多樣性的密切關係,林務局整合轄屬各林區管理處及各縣市政府,規劃內容豐富、包羅萬象的生物多樣性系列活動,自 5 月 22 日起與國際同步,包括「綠色行動.永續未來」系列演講、「看見生命.展現生命」攝影展、及賞鳥、賞蝶生態解說導覽活動、昆蟲多樣性保育、生態農業與里山倡議國際研討會等多元類型的生物多樣性內涵,分別於北、中、南、東及離島地區陸續展開,詳細資訊可參考活動專屬網頁:http://www.swan.org.tw/activity/2015/biodiversity/east.html 。

「綠色行動.永續未來」系列演講

  「綠色行動.永續未來」系列演講在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三樓舉辦,首場於 5 月 22 日上午邀請臺灣大學地理系王鑫教授,以「永續發展之後」為題,檢視人類推動永續發展十餘年之後,探討未來發展方向,仍應回歸永續發展原來的定義:「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調整我們這個世代追求的經濟成長的腳步,兼顧後代子孫可持續發展世代正義,落實國際正在推動執行的「未來地球(Future Earth)」計畫,關注「提供全人類飲用水、能源與糧食;保護陸地、淡水及海洋資產;打造健全、堅韌和具生產力的城市;改善人類健康;鼓勵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提升社會對未來危機的應變能力」等 8 項「永續議題」。

  下午則由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以「台灣森林資源的永續經營」為題,介紹臺灣的森林資源,從 1899 年開始經營伐採、育林,漸漸因應保育趨勢,以森林公益之效益為優先,提倡森林生態系經營,以保育、經營、育樂及環境教育為森林經營目標。在建構安全綠家園基礎下,發展森林的經濟、保安、遊樂等功能,未來,以加強植樹造林及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育為二大主軸,打造兼具防災、健康、育樂及社區的森林,以保障後代子孫的福祉。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將「綠色經濟」定義為「可改善人類福祉及社會公平,同時可顯著降低環境風險及生態破壞之經濟」,涉及能源、運輸、建築、製造業及農業等部門。為讓民眾多瞭解此一議題, 5 月 30 日由中央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溫麗琪主任,介紹「綠色經濟的起源與發展」,從解決氣候變遷、環境保護、能源等問題,來達到減少溫室氣體及污染之排放、提升能源與資源之使用效率及防止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流失之目標,我國在在相關政策配合之下,太陽能電池、自行車與 LED 製造,在 2011 年世界產值均為第一或第二,但在各國均已提出具體的國家綠色經濟策略並積極執行的狀況下,臺灣的綠色經濟的未來發展,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包括:政府應設定環境目標,手段更加市場化;企業應放棄環保即成本的思維,了解沒有環保就沒有經濟的綠色經濟;消費者應可在綠色採購、綠色消費方面配合,就可與環境共生共榮,進而提高國家競爭力。

  「節能減碳-永續未來」為第四場講題,由臺灣大學顏秀慧助理教授,從臺灣百年來的氣溫增加及最近的限水措施來談永續的生活,提醒我們在能源與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近幾世紀以來科技與工商業的急速進展,造成環境快速的破壞。在面對環境污染與氣候變遷的問題時,我們應重新思考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希望人與自然環境之間應互榮共存,所採用與發展的技術方法應注重大眾福祉,能確保環境的品質,盡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以利於人類的生存與經濟的發展。

「看見生命.展現生命」用鏡頭記錄生命特展

  「看見生命.展現生命」用鏡頭記錄生命特展,自 5 月 22 日起至 8 月 31 日於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 1 樓外牆展示,展示內容係從認識地球豐饒的自然資源,進而學習、實踐與自然共存共榮的行動。影像展分為:

  「山光水色與永續海洋」-介紹臺灣美麗的風景與特殊的地景;「大千世界」-展現蟲魚鳥獸與植物的生命力;「里山里海里川與人文生活」-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多種樣貌。百幀作品皆由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的志工講師及生態攝影志工熱情無償提供,盼大眾蒞臨欣賞,共襄盛舉,讓生命盡情地展現下去。

睽違 20 年的「昆蟲多樣性資源保育與永續利用國際研討會」

  昆蟲是世界上數量極為龐大的生物類群,約佔全球動物種類的 70% 以上,與其他生物共生、互生關係是促使生態系繁衍不息的主因之一。根據國際研究報告指出,糧食短缺是人類未來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科學家已開始研究,能否利用昆蟲作為提供人類的糧食;因此研究昆蟲除了保育、防治外,資源利用也日趨重要。臺灣素有「昆蟲王國」之美譽,目前已知的昆蟲種類約 2 萬種,以臺灣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面積而言,擁有如此豐富的昆蟲資源相當難能可貴。林務局為保育昆蟲多樣性資源的存續,推動各項保育措施, 6 月 3 日至 4 日特別邀請國內外昆蟲界的權威專業學者蒞臨臺灣大學圖書館演講,有享譽國際的澳洲 Tim, R. New 教授和楊平世教授的兩場大會演講,尚有來自澳洲的 Dr. Dan, P. Faith 、Dr. Michael, F. Braby 及美國的 Dr. Vincent, H. Resh,自日本的中村彰宏博士及中國大陸的彩萬志博士的專業演講,還有國內 20 位昆蟲界不同領域的專家學,希望藉由此次研討會瞭解國際保育研究趨勢,也藉此機會向國際分享臺灣保育研究成果,建立未來的合作關係。相信在政府機關與學術單位積極推動下,可促進各界注意,進而支持和認同,使具特色的昆蟲和棲地受到更好的保護。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臺灣桃花源─看見里山」一書同步發行

  生物多樣性公約在西元 2010 年通過「里山倡議(SATOYAMA)」,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以永續利用的方式來管理土地和自然資源,保護與重建人類與大自然互動所形塑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達到兼顧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的願景。

  為保育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環境,林務局除將具有珍貴生態價值之棲地,劃設為各類保護區域外,並亟思邁出更大一步,對於緊鄰森林範圍的水梯田等淺山濕地生態系,具有生態、景觀與文化保存價值之珍貴水梯田與埤圳生態環境,開啓復建、保存的工作,藉以實踐里山倡議。爰補助計畫,以一年多的時間現地勘查、蒐集及彙總,探訪國內近年來踐行「里山倡議」理念,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單位與民間團體,將其努力成果集結,推出「臺灣桃花源-看見里山」一書,希望這些案例的呈現,能有更多單位與團體投入參與,共同倡導或支持友善生態農法,讓年輕人回鄉一齊創建臺灣自己的「里山倡議」,完成生物多樣性保育、復育和永續利用,維護生態系統服務,並提升產業的增值,維繫健康的島嶼,以增進人類福祉可永續發展。

陳主任委員保基(前排左 2 )特別蒞臨「昆蟲多樣性資源保育與永續利用國際研討會」會場,並感謝楊平世教授對國內昆蟲保育及建立兩岸防檢疫平台之貢獻

陳主任委員保基(前排左 2 )特別蒞臨「昆蟲多樣性資源保育與永續利用國際研討會」會場,並感謝楊平世教授對國內昆蟲保育及建立兩岸防檢疫平台之貢獻

昆蟲界的權威專業學者參與「昆蟲多樣性資源保育與永續利用國際研討會」

昆蟲界的權威專業學者參與「昆蟲多樣性資源保育與永續利用國際研討會」

王鑫教授以「永續發展之後」為題探討未來發展方向

王鑫教授以「永續發展之後」為題探討未來發展方向

溫麗琪研究員介紹綠色經濟與永續發展

溫麗琪研究員介紹綠色經濟與永續發展

「看見生命.展現生命」用鏡頭記錄生命特展

「看見生命.展現生命」用鏡頭記錄生命特展

利用臺大農業陳列館外牆辦理影像展不受開放時間限制

利用臺大農業陳列館外牆辦理影像展不受開放時間限制

「臺灣桃花源 - 看見里山」一書介紹臺灣的里山倡議實際案例

「臺灣桃花源 - 看見里山」一書介紹臺灣的里山倡議實際案例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06-18: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