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林業文化園區—林業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之體現

文‧圖 / 林務局 王怡平

壹、緣起

  臺灣的山林,鬱鬱蒼蒼,蘊藏豐富的林木資源,奠定我國的經濟基礎,由於當時林業盛興及木材加工與貯放的需求,大都於都市核心區域及火車站毗鄰處興建貯木場(池)及製材廠等設施。然近年來,由於林業政策的轉變,且面臨都市更新與都市發展規劃的需求,文化產業與歷史建築亦已不再是拆除與轉賣土地,於考量都市發展規劃仍保存歷史空間記憶之兩全下,應以「由舊復新」的思維下,透過新舊融合交互共存,維護林務局與臺灣人民共有的文化資產與珍貴回憶。緣於上述,林務局為保存林業歷史及文化,遂於民國 93 年間擬定「推動臺灣林業文化園區計畫」,希從森林文化產業及生態教育等多重向度,同時集結多元資源切入,整合行政體系與民間社會力,凝聚社區民眾意識,優先整建東勢、羅東及花蓮等 3 處林業文化園區,並緊接於 96 年間配合嘉義都市更新計畫設置「阿里山林業村及檜意森活村」,成為全台第 4 處林業文化園區。各園區於林業發展歷程各具有不同機能與價值,期能透過林業文化的保存,吸引外地遊客,帶動地方觀光相關產業經濟。

貳、願景

  林務局逐年編列經費,分區整建園區設施,利用園區本身之特色、景觀與資源,活化既有建築與設施,期能達到以下目標:

一、對於現存林業文化空間,展開『保存、復舊、再利用』的行動,藉以活化歷史記憶,強調文化、產業與環保等結合機制。

二、以林業為核心價值之經營主體,同時結合在地產業加以整合升級,達成財務自給自足,地方產業經濟活絡雙贏的局面。

三、建立與在地合作互動模式,凝聚社區意識,提供教育、休閒、創意產業等多元複合之文化場域。

四、將臺灣林業文化與地方資源經驗整合展示,營造出森林生態公園與歷史建物的社區美學。

以下將對各園區,分別說明其發展歷程、經營現況及未來展望。

參、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一、發展歷程

  林業與羅東之關係密不可分,過去太平山林場之興盛帶動著羅東的發展。羅東林業化園區原為羅東出張所,為太平山林場之製材作業、貯木場、營林辦公廳與職員宿舍,園區內完整保存林業設施、聚落、貯木作業設施、載運機具等,為太平山林業發展之活歷史。藉由太平山林場的發展,奠定日後羅東木材都市與宜蘭工商中心之基礎。

  太平山林業始於民國 4 年,日本營林局針對太平山之原生檜木林擬定開採計畫,透過人力作業方式鋪設木馬道(或滑木道),拖曳原木至多望溪土場,利用蘭陽溪水運以「管流運材」方式運送木材。民國 10 年興建與收購糖廠鐵道為太平山森林運材鐵道,鐵道總長 36.95 公里,自土場銜接天送埤、歪仔歪至羅東竹林車站,自此大興伐木開始為期 68 年的太平山林業。當時與阿里山、八仙山林場並列為日據時期三大林場,其開採規模為三大林場之首。

  71 年林業政策轉型,林業發展時代式微,太平山伐木終止,隨著都市發展於 83-90 年間羅東鎮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將羅東林場劃定為「林業文化專用區」, 93 年林務局規劃為「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98 年正式開放一般大眾,園區內完整收藏與保存自日據時期的貯木池、竹林車站、木棧道、營林辦公廳舍、日式宿舍群與部分火車軌道等。 93 年開始文化部陸續將辦公廳、處長宿舍、勞工俱樂部、舊檢車庫、職員宿舍、碉堡與貯木池之歷史建築登錄為文化資產,並於 101 年將整個園區登錄為文化景觀區。

二、經營現況

  依據園區空間使用現況的特性,分為林業展示區、宿舍群、藝文區、行政管理區、自然生態區、綠地、步道與停車場,主要遊憩設施說明如下:

  林業展示區集中於園區中軸位置,透過復舊呈現過去日據時期自太平山林場載運作業及其設施,此區域可分為戶外展示場域與室內展示空間。現存林場作業之戶外展示空間為森林鐵道之載客車廂、竹林車站、運材鐵路軌道、蒸汽式火車頭、載客車廂、卸木平台、貯木池、火車車廂洗車台、碉堡、卡車洗車台等。

  室內展示空間為利用部分倉庫與宿舍利用舊建物整修再利用,作為林業之環境教育場所與林業史料展示空間,場館使用說明如表1。

表 1  場館使用說明表

場館名稱 原空間使用 現況空間使用
森趣館 原舊檢車庫 柒噸級機關車展示與木工教室,目前作為火車修復車庫,未開放。
森產館 原職工宿舍 太平山林業發展、林場作業歷程與史料展示。
森活館 原女子單身宿舍 林業生活與文物展示,及林業相關影片「霧裡的笛聲」播放。
森動館 原甲種洋房宿舍 展示生態旅遊與蘭陽 21 條自然步道遊憩訊息。
森美館 原卡車修理廠 林業文化、自然與藝術作品展覽場,有展覽檔期才開放。
森藝館 原貯木工人宿舍 木藝生活系列特展(預計今( 104 )年 9 月至 105 年 2 月辦理)。
百年舊書攤 原職工宿舍 收集自然與林業相關書籍,為園區的小型圖書室。
竹探館 新建物 以輕型鋼構設計而成的環保建築,展示竹類與竹炭之生活應用製品。
自然教育中心 原勞工俱樂部 自然體驗與操作教室、林場自然生態觀察介紹與自然觀察活動中心。

  園區貯木池中仍保有貯木意象,並設置浮島,提供生物棲息,夏季時期亦有蛙類與螢火蟲於此棲息地繁殖,生態豐富。園區內規劃木屑步道與環池步道兩條步道系統,其中環湖步道設有賞鳥步道與賞鳥牆,便於觀察野鳥活動。

  太平山林場經營至今滿百年,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自 103 年 7 月起,舉辦為期一整年的「太平山 ‧ 森動一世紀」系列活動,透過電影地景重現、森林鐵路、林場運動會等,展現太平山的百年風華。

三、未來展望

  未來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將配合都市計畫發展趨勢,打破林場空間格局,以「貯木池及竹林車站」為發展核心,「保存林場記憶‧都市林場記憶再生」為園區發展定位,保存都市綠肺之機能,及追溯太平山林場記憶之連結,賦予林場為羅東在地林產文化及都市綠肺之重要地標。

肆、花蓮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一、發展歷程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為林田山林場原址,為日據時期之大安山區伐木、集材、運材作業場,其規模為日據時期台灣東部三大林場之一。

  林田山林業始於民國 7 年,由日本「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開始採伐,民國 28 年改為台灣興業株式會社於萬平溪畔的台地設立「台灣興業株式會社林田山砍伐事業所」,設置數條伐木鐵路,並開始建置具生活機能之宿舍與建設,現今之林田山之規模則以此為雛型,隨著伐木興盛逐漸擴展至現今的規模。民國 34 年台灣光復後,林田山林場改由經濟部資源管理委員會接收,林場則為台灣紙業有限公司林田山管理處,持續林木開採與木材生產,並於 43 年開放為民營。

  49 年為林場伐木發展高峰期,約有 2,000 名員工,宿舍擴建約 123 棟。 61 年改為省營的中興紙業公司, 62 年林業發展時代式微,由林務局接管至 77 年林田山伐木終止,林務局合併光復、鳳林兩工作站,更名為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萬榮工作站,而後將林田山林場規劃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95 年由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公告為歷史聚落。園區目前仍約有 60 多戶 150 多人居住於內。目前仍居住在園區宿舍內的退休員工成為最生動的活歷史。

二、經營現況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內大量保留了自日據時期,為林田山林場作業所興建的之辦公廳舍、生活設施、員工宿舍、集材、運材機具、鐵軌、國小、教堂等。依據園區空間使用現況的特性,分為林業展示區、林業聚落、康樂新村殘構、行政管理區、步道,主要設施說明如下:

  林業展示區集中於園區北端聚落區域與森榮國小下方的機械修理工廠,透過復舊呈現過去林場載運木材、集材作業及其設施。此區域可分為戶外展示場域與室內展示空間。戶外展示空間為蒸氣機關車、運材鐵路軌道(溫泉線)、索道台、康樂新邨之殘構等(原為眷屬宿舍群,於 90 年發生大火而付之一炬)。

  日式木構造宿舍群主要為檜木屋,其中 5 棟為瓦房建築,宿舍群使用機能包括員工宿舍、餐廳、米店、基督教堂、禮堂、學校、福利社、教堂與溫泉旅社等。雖部份康樂新村之 35 棟檜木建築遭火災燒毀,部分建築木架構受白蟻侵蝕、雨水與風災損毀,但園區仍維持原有林業風貌於特色。為活化舊有建物,經整修再利用為室內展示空間,展示林業之林業史料展、木雕、伐木與林業生活場景,詳如表 2 說明。

表 2  場館使用說明表

場館名稱 原空間使用 現況空間使用
機關車庫 原機關車庫 目前作為藝廊與畫展。
林業文化展示館 原物料倉庫 林田山林業早期生活文化、客家生活文物、林場作業工具展示等。
木雕一館 原公共食堂 大型木雕作品展示。
木雕二館 原魚菜部及洗衣部 大型木雕作品展示。
林業生活館 原溫泉旅社 辦理展覽活動 。
林場懷舊館 原交誼廳 林田山空間模型、早期生活故事與林場發展歷程之影像與模型展覽。
場長宿舍 原場長宿舍 圖書館與場長辦公與生活空間展示、林田山林場紀錄片 。
中山堂 原中山堂 早期電影放映機具與木雕作品展示。
機械修理工廠 原機械修理工廠 鋸、鏈鋸、集材機、流籠等切材機具展示。

  森坂步道位於園區南側長漢山腳下,由西口之森榮禮拜堂通往觀景台,再由曲型彎道通往東口之露德聖母朝聖地與森榮露德聖母聖母堂。全程步行約需要 1 小時左右。

三、未來展望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未來結合花東縱谷遊憩規劃,以豐富的林業聚落氛圍與歷史紋理,獨樹一格,形成縱谷遊憩生活圈重要的一環。以「聚落生活景」為發展核心,以「林業聚落再現‧林業生活體驗博物館」為園區發展定位,透過聚落活化、社區合作、及居民與管理處共管共榮方式,保存林場昔日生活景,打造具濃厚歷史氛圍的體驗型博物館園區。

伍、東勢林業文化園區

一、發展歷程

  本園區前身為「台灣大雪山林業股份有限公司」,係為開發大雪山森林資源所成立,擁有 60 年代東亞地區最大製材廠,為全臺首先導入美式一貫作業之廠區,創制臺灣示範性林產工業,其原木料主要供應豐原、后里與東勢之鋼琴業、傢俱業與木材行之用,帶動臺中山城地區的繁榮。

  大雪山林場始於 45 年,為台灣光復後由國民政府開始的原始林場,並於 48 年成立「台灣大雪山林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合作接受美援資金,引進美國系統機具,並以卡車載運代替森林鐵道設施,提高效率與產量。製材廠總面積約 28 公頃,員工總人數約 275 人,為當時東亞地區最具現代化與最大規模的製材廠。 62 年因製材廠機具不適於台灣原木,林木耗損量大,而停止營運,並於隔年歸併入林務局大雪山示範林區管理處。 77 年起廠區原地主請求返還土地,林務局為了保存珍貴林業史蹟以及生態環境,承諾將廠區規劃為「林業博物館」,讓全民可共享資源。

  廠區保留之木材工業史蹟(製材廠、辦公廳舍及木構造員工宿舍等),具有國內其他林業陳列據點所欠缺的發展條件,爰於 93 年規劃為「東勢林業文化園區」並進行整建。惟 95 年 5 月 13 日大雪山大製材廠遭逢火災焚毀過半,重創製材廠區,經本局與有關單位及當地人士研商後,將倖存之碎片倉、鍋爐間、燃料倉以及幾具重要大型製材機具等製材廠設施,以「殘跡保存,活化利用」之目標重建。為使林業再生不僅為延續舊有文化,更轉型為一種新的創意產業,爰奉行政院 103 年 12 月 24 日核定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公開徵求民間自提投資規劃方案,辦理園區 BOT 招商作業及履約管理。

二、經營現況

  園區遊憩設施分為木雕展示區、林業展示區、環湖步道等區域,原製材廠之貯木池,於「台灣大雪山林業股份有限公司」停止營運後,於池中放置漂流木與浮島,並栽植荷花,於池畔設置環湖步道與觀景平台設施,成為台中地區知名的賞荷地點。木雕展示區主要展示自國際藝術木雕節之各國現場製作之參賽作品,小型木雕作品於室內展館展示,大型木雕作品則沿環湖步道設置於林間,遊客可徜徉其中,同時享受林內清風及藝術之美。

  林業展示區為原大小製材廠、貯木池、切片機、燃料倉、鍋爐間、原木梯與汽修廠等一貫化流程系統之製材作業系統機具。林務局東勢林管處自 93 年度起陸續辦理整修工程,惟大製材廠因 95 年遭大火焚毀,已將殘跡整理保存,提供後續復建及保存展示之用,尚未對外開放,但仍可從外觀感受昔日廠區整體盛大之規模。

三、未來展望

  農委會於 104 年 2 月 26 日授權林務局為「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民間自提興建營運移轉(BOT)案」執行機關,林務局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以下簡稱促參法)第 46 條及該法施行細則第 46 條之 1 ,辦理本促參案政策公告,徵求民間提案,將於 104 年 9 月 14 日截止收件,後續辦理審核、議約及簽約等事宜。期許民間與林務局之合作,達成「以林業文化為根基,重現大雪山林業及木材工業特有風貌,發展木構造、木工藝創意產業等多元複合之林業文化園區」之政策目標,帶動文化、產業與地方特色等結合,以提升地區經濟繁榮。

陸、 阿里山林業村及檜意森活村

一、發展歷程

  阿里山目前為國際觀光旅遊景點,日據時期與太平山、八仙山並稱臺灣三大林場。因應阿里山林場檜木資源而闢建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就在嘉義市北門,木材買賣集散為嘉義市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當時更因此列為臺灣四大都市之一。

  阿里山林業始於 1899 年,日本派出技工小池三九郎勘查阿里山,呈報該區域有大量品質優良的針葉樹林,樹齡大都達千年以上,林產資源豐富,臺灣總督府開始計畫開發阿里山。 1903 年 2 月,臺灣總督府特命林學博士河合鈰太郎,負責阿里山森林的開發與鐵道選線事宜。1906 年 5 月,日本民間企業藤田組成立嘉義施工所,為興建阿里山森林鐵路開啟序幕,惟因工程艱鉅且經費膨脹,於 1908 年 2 月告終。至 1910 年起臺灣總督府接手,阿里山鐵路繼續興築,民國 3 年(1914 年)阿里山森林鐵路本線全長 71.9 公里,就此完成。

  民國 1 年阿里山森林鐵路北門至二萬坪主線完工通車,當時的營林機關建築群的規模日漸擴大,包括營林辦公廳舍、營林俱樂部、製材所、東南亞第一座火力發電建築物逐一完工。砍伐的林木,經由阿里山森林鐵路運到嘉義「杉池」,為當時東南亞規模最大儲木池。嘉義因林業繁榮,當時的嘉義被稱為「木材都市」,現今的林森路即為當時的「木材街」,周邊林務機關群區域則被稱為「檜町」。當年林務機關也因木材產業興盛,生產、生活機能十分完備,林業村已儼然成形。

  53 年阿里山林產事業告一段落,嘉義市之製材業也逐漸沒落。近百年歷史的林業資產,見證了嘉義市林業發展興衰,隨著歲月的流轉,更散發出濃濃的風味,成為珍貴的林業文化資產,卻逐漸有頹傾之虞,必須予以活化更新,再現風華。

  營林俱樂部、嘉義市共和路與北門街林管處國有宿眷舍及原嘉義製材所(竹材工藝品加工廠),見證了阿里山林業開採的相關歷史,分別於 87 年及 94 年登錄為嘉義市歷史建築。

  96 年 10 月 17 日行政院第 3062 次院會核定「嘉義火車站附近地區都市案」為優先推動之都更案,將打造嘉義市成為「雲嘉南藝文休憩中心」。 98 年,林務局提報「阿里山林業村及檜意森活村計畫(98-101 年)」,列入為「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 98 年 9 月核定計畫期程調整為 98-100 年,總經費 24.777 億元,並列為行政院愛台 12 建設-「都市及工業區再生」第 1 期優先推動都市更新計畫,為 6 處指標性都市更新專案之一。

  第 1 期計畫於 100 年結束,賡續編列第 2 期計畫(101-105),持續辦理歷史建築之整建,以完成延續及傳承森林文化,符合地方民意與期盼,嶄新的城市形象,帶動地方整體發展,開拓地區新局,讓嘉義市脫胎換骨,成為北回歸線上的新亮點。

二、經營現況

  第 1 期計畫已完成「檜意森活村」(全區面積約 3.4 公頃)市定古蹟 - 營林俱樂部、2 棟水泥磚造建物與 26 棟日式木構造歷史建築之修復,並新建農業精品館。建築整建修復工程獲得建築園冶獎、103 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文化資產修復保存類」及 104 全球卓越建設獎-文化資產保存類首獎,在在肯定林務局於歷史建築整建之努力,並提高國際能見度。檜意森活村於 102 年 9 依促參法委託「檜意森活村股份有限公司」營運(OT),融入「林業文化-環境教育-工藝設計 - 文化創意 - 生活創意」等元素,打造以「森林文創」為主題的文創園區,自 103 年 1 月正式營運至本年 7 月,已有逾 150 萬遊客造訪,已然成為遊客上阿里山遊憩前,預先感受林業生活及文化氛圍之第一站,直接帶動地方經濟繁榮。

  阿里山林業村於第 1 期計畫完成土地徵收、地上物補償、「森林之歌」藝術創作及景觀改善,及動力室整建等工作。動力室興建於民國 2 年,屬營林製材所設施之一,是臺灣最早的火力發電廠,也是嘉義市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99 年完成整修再利用為木雕作品展示館,成為原木及文化留存的藝術基地,並委由在地 NGO 團隊 - 洪雅文化協會經營管理,目前展出 47 件國內大師木雕作品。另於原台鐵貨倉區,由在地藝術家-王文志先生運用木材、鐵軌、黃藤及石材等素材,以高聳的神木及阿里山火車穿越山洞為主要意象, 14 公尺高,耗時約 6 個月,創作「森林之歌」,於 101 年啟用,已成為嘉義市新地標,並獲 2014 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 - 休閒建築類」之最高榮耀卓越獎。

三、未來展望

  阿里山林業村及檜意森活村改善市容,發掘地方文化深厚蘊底,延續歷史脈絡,具體實踐林業文化保存及傳承,活絡地方經濟,使林業之都風華再現,帶給遊客新的體驗,促進城市整體發展,為農委會與嘉義市政府合作之成果,是中央與地方夥伴關係的典範。

  為引進民間經營管理活力及創意,協助政府公共建設之推動,達到林業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再利用之目標,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刻正辦理嘉義製材廠歷史建築整建,及「阿里山林業村促進民間參與投資案」前置作業,運用前期計畫所獲致公共建設之成果作為資源,除再現林業文化價值,並引入民間資源開拓影視、文創、觀光、商旅等產業,以符合嘉義市都市更新及發展需求。未來整合嘉義縣、市,阿里山森林鐵路及林業文化景點,並 連結鰲鼓濕地園區及阿里山旅遊線,將成為北迴歸線上,海岸至高山之旅遊觀光軸帶,也是林業文化之亮點。

柒、結語

  國內林業因天然林禁伐政策,導致產銷失衡,曾經蓬勃一時的木工木藝業也漸趨萎縮。隨著休閒產業之興盛,及文創政策之帶動,國人休閒風氣取向崇尚自然,也使更多職人投入文化創意產業。林務局將整合國內林業資源,建立示範性木藝產業鏈,透過系統化產業鏈與產官學合作機制,活化與復甦各林業文化園區之機能,並藉由林業文化園區之場域空間,注入林產業活動,活化林業機具與遺跡,導入臺灣林業歷史與林業知識教育,鼓勵傳統木工木藝技術傳承及新生代之創作,建置木工藝製品之展銷平台,期透過系統化整合行銷與多元化活動導入,將林業文化園區提升成為專屬於林業系統下的產業觀光景點,增加園區附加價值同時提振國內林業發展,重現林業風華。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09-15:1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