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文 / 企劃處 林文傑
國際處 李蓮生 編輯
註 1 :已退休專員

1. 日本農林水產省公布 2016 年度施政計畫

  日本農林水產省依「食料農業農村基本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公布 2016 年度( 2016 年 4 月 1 日至 2017 年 3 月 31 日)的農業施政計畫,其相關要點為:

(一)日本農林水產省 2016 年度預算申請總金額為 2 兆 6,497 億日元,比 2015 年度的 2 兆 3,090 億日元增加 14.8 %。由於該省為了政策計畫能夠順利進行,將計畫分成推展水田的充分活用以及經營所得安定對策、建構強盛的農林水產業基礎、推展以主要負責人員農地集積與集約化為基礎的結構改革、強化畜產與酪農的競爭力、推展農林水產品與食品的高附加價值化等、宣傳日本飲食與飲食文化的魅力及促進輸出、項目別生產振興對策、確保食品安全與消費者的信賴、人口減少趨勢下的農山漁村活性化、推展林業的成長產業化與森林吸收源對策、日本水產的復活及其他等 12 大類 82 大項計畫。值得關注的是,迄至 2015 年度止以「311 震災的復舊與復興」為主軸的大類計畫,因受害地區的復舊工作進度已經達到政策施政的目標,所以自 2016 年度起將其未完成或有必要持續辦理的業務,以分散在各大項計畫中之細項計畫內的方式執行,以期能達到符合實情之需及減少預算經費浪費等政策目的。

(二)日本農林水產省 2016 年度施政計畫中,值得一提的要項為:

  1. 檢討收入型保險制度所需之調查費用計畫:由於迄至目前為止的日本農業災害補償制度與我國類似,是以農業發生天然災害,以致於產生收穫量減少為對象的補償制度;對於農產品因價格暴跌而產生收入減少相關事宜則未曾給予關注,成為影響農業經營安定的隱憂。因此,農林水產省於 2016 年度以新增計畫的方式,針對農產品收入型保險相關事宜進行深入研析,以期研究結果,未來能夠供做建構由農業人員自由投保的農產品收入型保險制度的憑據。
  2. 推展防止鳥獸害對策:目前日本常飽受野生鹿、野生山豬、野生獼猴、野生鳥類等野生動物為害農作物的打擊,不但每年農作物的損失金額高達 200 億日元,更成為耕地棄耕面積增加、經營林業意願降低等要因,進而成為土壤流失、森林維持生物多樣化機能下降、促進野生鳥類散布禽流感病源機會大增,以及防疫難度增加等棘手的難題;所以農林水產省採取提供經費補貼的式,鼓勵各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積極建構並且防止鳥獸害相關體制、提供捕獲野生動物供做食用肉類的比率等政策措施,以符實情之需。就我國的立場而言,目前也有類似的困擾;因此,可以以日本處理此類相關事宜的方法,供做我國施政的參考。
  3. 促進地域推展新一代的設施園藝:由於日本位居溫帶及亞寒帶,在部分的季節裡需要依賴溫室等設施進行農業生產,而溫室所必要的能源以依賴自國外進口的石油為主;但因國際油價波動頗大,影響設施園藝的生產成本甚巨。因此,為了促進日本的設施園藝能夠穩定經營,宜以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為主軸,自動化科技等新科技為輔的新一代設施園藝的產銷體制為努力方向,而有關各地方舉辦研習新一代設施園藝相關事宜、建造新一代設施園藝所需經費與技術等,農林水產省有必要編列預算予以支援。
  4. 確立藥用作物成為地域特產之支援性計畫:由於以漢方藥(註:日本將「中藥」,俗稱為「漢方藥」)等為原料的藥用作物,一方面在日本國內需求呈現擴增的趨勢,另一方面則因漢方藥原料供應國的中國大陸常出現貨源供應不穩、品質良莠不齊、價格大幅度起伏等問題。因此之故,為使日本所需的漢方藥原料能夠安定且安全供給,所以農林水產省決定將適合日本生產的漢方藥原料發展成地域的特產,而與產品項目別的選定、產銷的運作體制、擴增漢方藥材的利用價值(註:例如日本已將長期以來被視為事業廢棄物的當歸莖葉等,研發並且精製成多樣化的健康食品、化妝品等新產品)等相關事宜,農林水產省積極給予財力、物力及人力等方面的支援,以期同時達到漢方藥原料能夠安全且安定供給、農民提高生產意願、農村地域提高雇用機會與所得等政策目的。
  5. 擴大自給飼料的生產:由歷年來日本的調查資料得知,日本飼養乳牛與肉用牛的飼料成本約佔經營總成本的 40 %,養豬與養雞則為 60 %,充分顯示飼料成本在畜牧業經營裡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然因日本所需的飼料貨源有許多來自國外,致使其價格常隨國際價格變動而呈現大幅度起伏,為畜牧業的經營帶來相當大的隱憂。因此,農林水產省認為有必要採取提升草地生產力、擴增日本產粗飼料生產量、建構飼料生產型的酪農經營體制等政策措施,以及在「活用水田直接給付給付款」計畫的配合下,希望能將日本列屬戰略作物的飼料用稻米的產量在 2025 年度提升為 110 萬公噸、飼料自給率提升為 40 %的政策目標。
  6.  以全球市場為目標,積極推展日本產農產品及食品的輸出:一方面,由於 2009 年全球食品市場規模為 340 兆日元,預估 2020 年可倍增為 680 兆日元;另一方面則因日本國內受到少子化等因素影響,致使日本國內與食品相關的市場呈現萎縮現象。此外,為了能夠實現 2020 年日本產農產品及食品輸出金額達到 1 兆日元;日本國外食品產業的營業額由 2010 年的 2.5 兆日元,於 2020 年擴增為 20 兆日元,以及實現提高農民所得、振興食品產業等的政策願景,所以日本當局以「國別、項目別輸出戰略」及「評估全球食品市場戰略」等政策方針為基礎,由中央各相關部會、各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等共同成立「輸出戰略實行委員會」為主導單位,由農林水產省編列預算,於 2016 年度成立經由擴大輸出等方式取得全球性食品市場計畫、推展評估全球食品市場戰略計畫、推展建構國際農產品市場的構想、推展活用食與農的外國旅日行程等項計畫,積極辦理強化以輸出戰略為取向的促進輸出體制、整建因輸出所需的設施、強化對於輸出有所助益的動植物防疫檢疫體制、推展日本主導食品安全管理的國際規範、將日本各地方所設國際機場鄰近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整建成農產品及食品輸出的據點、培育農山漁村具有接待外國旅客的人才與農家民宿等相關體制,以符實情之需。
  7. 日本型直接給付計畫:日本當局認為農業與農村具有國土保安、水資源涵養自然環境保全等多功能,且其所提供的豐碩成果成為日本全體國民共享的資源。但因近年來,農村受到高年齡化、人口減少等因素影響,致使農村地域在維持多功能等相關事宜時產生嚴重的障礙。因此之故,農林水產省為了維持農業與農村所具有的多功能,每年以編列巨額經費預算(2016 年度的預算經費為 829 億日元,比 2015 年度的 799 億日元增加 3.8 %)的方式,針對農業與農村採取多功能給付的給付款、山區等偏遠地區直接給付的給付款、環境保全型農業直接給付的給付款等屬於日本獨自創新的日本型直接給付計畫的方式,期望日本的農業與農村能夠持續發揮其所具有的多功能。

2. 中國大陸推展價格機制的改革

  中國大陸於 2015 年 10 月 12 日公布「推展價格機制改革」相關事宜,其中與農業相關要點如下:

(一)中國大陸國務院以「價格機制是市場的核心,市場決定價格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的立場,決定開放絕大多數競爭性商品價格,建立健全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並且以「堅持市場決定;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堅持放管結合;進一步增強法治、公平、責任意識、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優化價格服務」、「堅持改革創新;在價格形成機制、調控體系、監管方式上探索創新、充分發揮價格扛欄作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堅持穩慎推進;價格改革要與財政稅收、收入分配、行業管理體制等改革相協調,切實防範各類風險、確保平穩有序」等四個堅持為推展價格機制的改革原則,以符實情之需。

(二)就農業及農產品相關事宜而言,是希望在上述的原則指導下,建構「完善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其主要的運作方式是:中國大陸農產品價格的形成是採取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市場,注重發揮市場形成價格作用,按照「突出重點、有保有放」原則,依照中國大陸實情之需,針對不同的項目別實行差別化政策、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持續發展、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完善補貼發放辦法、加強農產品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加快建立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等政策措施,為中國大陸制定農產品價格、農業補貼等政策的重要支撐。

(三)此項改革,對於中國大陸的農業及農產品產銷可能帶來得主要影響為:

  1. 在主糧調控方面:由於中國大陸當局仍然堅持「口糧絕對安全」的原則(註:中國大陸立國以來,均以毛澤東所下的第一道政令『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為統治中國大陸的最高指導原則,所以迄至目前所實施的第 12 期五年計畫的政策措施,均以農業相關事宜為施政重點),所以與「米袋子工程」(註:中國大陸在改革初期,曾將主糧供需相關事宜,列屬各省市區級政府首長及黨書記的重要工作。此外,將蔬果與魚肉等副食品方面的供需相關事宜稱之為『菜籃子工程』,為省市區級政府之下所設的地級市政府首長與黨書記的重要工作)相關事宜,仍將持續進行監控,但其管理的重點,將由原屬各省市區層級政府的重責,改由中央負責統籌。值得重視的是,中國大陸當局於 2015 年 10 月宣布將「一胎化政策」,進而將使中國大陸人口朝向增加的方向推進,以及中國大陸耕地面積無法任意增加等因素影響,為中國大陸的「維持糧食自給率 95 %」的政策方針,帶來相當大的挑戰。從而言之,未來全世界的糧食產銷及其價格變動,將隨中國大陸在國際市場採購的量價變化而呈現大幅度的起伏。
  2. 在蔬果與魚肉等副食品方面,在中國大陸採取「尊重市場機制」的情況下,將隨中國大陸的國民所得、農產品項目別的產期、產量、產地與品質等的不同以及全球供需之變化而呈現激烈的變化,且中國大陸所需相同的副食品,在同一時間裡將因產品的品質及消費地點之不同而出現大幅度的差異性。

3. 中國大陸企業購買、租賃的非洲農地遠比想像的少

  恰與有關中國大陸企業購買或租賃數以百萬公頃計的高級非洲農田報導相反,根據在 2015 年 10 月 12 日出版的一本書,中國大陸投資者只獲得了約 24 萬公頃土地。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國大陸非洲研究計畫的主任 Deborah Brautigam 在分析媒體報導所稱「中國投資者已經在整個非洲承租了 600 萬公頃的農田」後,將她的書名訂為「非洲能養活中國嗎?」。

  已被報導的多項交易包括一個中國大陸的投資者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已購買了 300 萬公頃的優良農田進行棕櫚油種植,另外則有報導說,中國大陸企業已租用在尚比亞的 200 萬公頃土地進行生物燃料計畫。在追蹤這些報導,以及現地訪視 60 個 1987 年至 2014 年的大宗交易中的一部分後, Brautigam 發現,只有其中 38 個收購導致了一些土地被過戶。

  Brautigam 表示,當我們檢視這些案例時,我們發現大多數的案例從來沒有發生過。投資者和非洲國家政府最初的願景是太過樂觀了。 Brautigam 的研究顯示,到2014 年底,中國大陸投資者已經在非洲獲得了約 24 萬公頃的農田。她說,交易陷入僵局往往是因為過於雄心勃勃的投資者看到了他們認為是無人所有的土地,以及政客為謀求經濟發展迎來了他們不切實際的計畫。但是,當企業了解到像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伊索比亞這些國家基礎設施狀況不佳,以及小農戶對土地所擁有的習慣使用權( customary tenure )等因素,大多數企業不是大量減少了他們的計畫,就是全然退出。據稱有一些國家抗議大規模的中國大陸投資計畫,但在大多數國家,投資根本沒有發生,所以也無所稱的抗議活動。

  她進一步指出,2014 年,中國大陸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輸出相當 29 億美元的農產品,2013 年則為 27 億。實際上生產食物的多數交易涉及國家農業資產與種植私有化,而不是新的土地被清理後做生產用。

  莫三鼻克、喀麥隆和伊索比亞確實看到一些最大型、實際的中國大陸投資,主要是糖和橡膠種植。不買斷土地,亦不長期租賃非洲大片土地,很多中國大陸投資者都已轉向契作種植,由公司提供小型生產者種子、培訓並保障市場,以換取他們的產品。

4. 智利科學家創造出給狗用的避孕疫苗

  獸醫科學家在智利已發明了一種給狗用的避孕疫苗,其可在雄性和雌性犬隻中使用,這種疫苗提供了一種廉價的選項,以幫助控制該國日益增長的犬隻族群。

  Leonardo Saenz 教授表示,來自智利獸醫和畜牧學大學的科學家從現有用於豬隻消毒的配方研製出疫苗。他說,這項研究於 1989 年在澳大利亞開始,研究人員所做的就是取用已經存在的免疫閹割概念,將其發展並改善用於家畜,主要是狗身上,創造了比已經存在的更好的替代品。之前的一種疫苗是由製藥實驗室所研發,但需要兩個劑量才能生效,新的疫苗只要一個劑量即能產生效用。

  根據 Saenz 的說法,疫苗的效果與去勢手術相似,但不需要手術所需的資源與隨後的護理。該疫苗是在大腸桿菌中產生的重組蛋白質,該蛋白質是由先前在大腸桿菌中純化的內含體(inclusive bodies)所攜帶,用聚合物創造疫苗。殼聚醣(Chitosan)用於豬,該配方允許、或誘導形成抗體,而能中和Betatrophin激素,而這些中和性抗體能防止生殖活動。在雌性身上為無孕酮或雌激素,雄性則為無睾酮,這些能阻礙生殖活性,而是免疫閹割的一種形式。獸醫科學家希望這種疫苗將有助於控制智利不斷增長的犬隻族群,在當地以手術去勢僅屬少數。他們期望使用疫苗的量可以比那些接受手術大到 3 或 4 倍。

  科學家表示,該疫苗的另一個好處是它沒有任何副作用,不像其他的避孕方式。由於這是阻礙激素產生的疫苗,它的功用並非避孕而是一個免疫去勢(immuno-castrator)。二者不同的是,避孕藥防止動物發情,而此疫苗仍將參與生殖活動,但不會受精。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激素所以沒有活動,也就沒有配子,所以動物因激素抑制而不孕。由於激素活性減量,它就沒有副作用。不像那種提高激素以避孕的方式,將誘發子宮病變以及與某些癌症發生有關。

  該疫苗已獲智利、歐洲和美國專利,並在受控制的條件下展開進一步的測試。在智利,疫苗商業化之前,最終的配方必須由農業和畜牧署授權。全球目前有其他單位正在開發其他一些給狗用的疫苗,包括加州理工學院、總部位於奧克拉荷馬的絕育第一公司(Spay First)和美國農業部國家野生研究中心。

5. 對於農場動物使用抗生素 美國加州採取嚴格的規定

  美國加州州長 Jerry Brown 在2015 年 10 月 12 日簽署了一項法案,對於畜牧生產中使用抗生素,設下了美國最嚴格的政府標準。這項以其對公眾健康和環境議題上具有領導作用而聞名、來自加州的舉動,係因關切由於此類藥物的過度使用,導致可對抗抗生素的超級細菌對人類生命造成威脅的感染數量日益增加而產生。

  美國疾管中心(CDC)估計,每年有200 萬個美國人感染具抗藥性的細菌,其中有 23,000 人因此死亡。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的資深律師 Avinash Kar 表示,加州此舉使得該州成為美國為解決因肉類生產而濫用抗生素所做出努力的最前端的力量。公共健康專家說,對人類醫藥重要的抗生素在美國大約有 70 %販售給肉品和乳品使用。

  獸醫使用抗生素是合法的,然而因抗藥細菌使得人類感染數量增加,維護消費者權益者、公共衛生專家和投資人對於例行性的餵食雞、牛和豬抗生素的做法有所批評。

  就肉、奶、蛋以及其他畜產品的價值而言,加州在美國各州排名第 3。在美國,某些類型的抗生素,為了動物護理,無須處方即可購買。其用途包括疾病治療、健康動物預防疾病以及促進生長等。

  加州的這項法案,將於 2018 年 1 月 1 日生效,它將限制使用抗生素以預防疾病,並禁止使用抗生素來催肥動物。另外它還要阻止非處方銷售抗生素予牲畜使用。根據新的規定,抗生素必須由持有執照的獸醫開方。此外,加州的食品和農業局(CDFA)將被要求監控抗生素的銷售和使用;CDFA 將獲得授權,以收集畜牧業生產使用抗生素的資訊,並制定最佳規範。在大型餐館和零售商都開始效仿像是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以及 Chipotle Mexican Grill 這些採取嚴格的抗生素政策先驅者後,加州爰有此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麥當勞在 2015 年 3 月份曾表示,在 2 年內將停止採購以對人類對抗感染至關重要的抗生素飼養的雞隻。NRDC 和公眾健康、企業、農場、環境和消費者團體聯盟支持此項措施。

6. 聯合國表示 緬甸因水災造成牲畜和稻穀損失 迫切需要幫助

  緬甸政府和聯合國 2015 年 10 月 20 日表示,最近的洪水沖毀農田、造成牲畜死亡,除非能提供更多的國際援助,可能導致農村地區失業率和糧食價格飆升。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糧農組織(FAO)以及緬甸政府在一項聯合評估中指出,因為 2015 年 7 月下旬和 8 月份季風暴雨,以及 Komen 颶風所造成的的洪災和山崩,超過 160 萬人逃離家園, 132 人因而死亡;超過 50 萬公頃稻田被淹沒, 100 萬頭牲畜有將近 1/4 死亡。糧農組織駐緬甸代表 Bui Thi Lan 表示,所有損失,一半是在農業,發生在人們依靠種植作物和畜牧業養家糊口地區。他進一步表示,我們必須緊急因應這些家庭的迫切需求,支持農業的恢復和幫助他們重建生計的韌性。

  根據世界銀行資料,稻米是緬甸最重要的農作物,種植面積超過 8 百萬公頃,超過該國可耕地一半。稻米價格波動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一般家庭把他們的收入的 61 %用於食物,而其中又有相當大的比重花在稻米上。

  災難中大多數的倖存者已返回家園,但現在因缺乏季節性的工作,面臨失業以及因運輸成本提高所造成的食品價格上漲。村民們可能會被迫借錢或出售資產來生活。洪水還摧毀了水產品行業,大約 30,000 公頃的魚、蝦飼養池塘流失,以及漁網、陷阱、船隻和發動機受損,需要更多的國際援助來補充受到影響的農民的家畜、種子、肥料、工具以及設備。此外人們也需要援助來恢復土地、灌溉系統和道路。

7. 柑橘種植者 - 東方集團表示 可將澳洲水果鋪貨至在中國大陸

  東方現代農業控股集團 - 中國大陸第二大柑橘生產者表示,它正在考慮把由澳大利亞農民生產的水果分銷在自己家鄉的市場上。對澳大利亞跌跌撞撞地要把自己標上「亞洲水果盤」稱號這件事,這可能是個好消息,因為目前澳大利亞輸往中國大陸水果的金額每年只有 3,000 萬美元左右。

  東方董事長 Hongwei Cai 表示,通過他們的銷售網絡,把澳大利亞初級產業出口到中國大陸,希望能建立灘頭堡。Cai 進一步表示,東方的作法首先是讓澳大利亞投資者接觸到中國大陸的第一產業,第二是讓澳大利亞一級產業用東方的分銷網絡進入中國大陸。

  Cai 表示,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懸而未決的自由貿易協定,或將於 2015 年簽署,未來 8 年,澳大利亞外銷中國大陸的柑橘將由目前 11 %關稅降為免關稅。

8. 商業水稻種植保護喀麥隆女性免於氣候壓力

  在喀麥隆西部的女性農民因受益於幫助她們因應氣候壓力以及養家活口所需的新種子和行銷機會,在商業化水稻生產方面,開創另一片天。

  由政府的一個農產組織-Nun 上游流域開發管理局(Upper Nun Valley Development Authority,UNVDA)所經營的計畫,目的即在幫助稻農採用更好的作物品種、更有效地利用水和適應氣候變遷。

  一位在 Ndop 地區、300 位女性商業稻農之一的 Bridget Ngang 表示,她已經能夠從出售她水稻作物所得,支付孩子學費和醫療費用,不像以前,種菜的所得不確定,她解釋是因為她種植的蔬菜往往被暴雨帶來的洪水所破壞。

  喀麥隆農業研究發展研究所(IRAD)與國際夥伴合作,開發改良對抗極端氣候的水稻品種以及農業技術,以提高水稻產量。在過去的 15 年裡,科學家們已在一個名為非洲新水稻(NERICA)的網站發布了 18 個品種,這些品種是由非洲稻米中心以在地可以對抗乾旱、害蟲等壓力的非洲品種與亞洲高產品種雜交而成。UNVDA 總經理 Chin Richard Wirnkar 說,這些品種可以抗水淹、乾旱、高溫以及病蟲害。

  地方發展機構參與了由非洲水稻中心領導的計畫,該中心已建立了一個「快速影響」種子計畫,把新的高產種子品種分發給農民。它還促進採收後的技術,如大米碾製和包裝、加工活動,並加強與經銷商和微型金融機構的聯繫。這個計畫使農戶有機會,通過開發新的以稻米為基礎的產品,如米粉和以稻殼為燃料,並探索包括將稻米加工為維生素豐富的穀片之類的強化食品,以提高他們的收入。

  政府承認,若要實現使喀麥隆這個新興經濟體到 2035 年能有 2 位數的成長計畫,並執行新的聯合國為消除貧困和飢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女性的經濟能力。Wirnkar 也說,商業性農業以及婦女在這方面的貢獻,對非洲實現 SDGs 上,扮演了關鍵性、不容忽視角色。根據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研究,隨著近年來政府再度對水稻行業的重視,喀麥隆可能有潛力成為中部非洲地區的一個米倉。但要讓這件事成為事實,需要加強如道路、灌溉和稻米碾製以及大米加工設備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民推銷其產品的能力。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11-20: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