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務

    友善列印 將另開新視窗

常見問答集(FAQ)

全站搜尋

CPTPP農業問答集


問1 要加入CPTPP,農業部門必須採取哪些作為?
  1. 妥善解決CPTPP會員關切之重要農業議題:我國要取得加入CPTPP第二輪談判,必須針對各會員關切之重要農業議題予以妥善解決。目前各國關切重點多與動植物防疫檢疫議題有關,我國須謹慎處理,社會各界對此議題也十分關切。
  2. 盤點及修訂農業相關法規以符合CPTPP協定規範:為符合CPTPP協定規範,我國須修訂的農業相關法規包括:1、修正「植物品種及種苗法」,將所有植物種類納入品種權保護範圍;2、修正「農藥管理法」,將農藥登記資料之專屬保護期由8年延長為10年;3、修正「漁業法」,禁止補貼非法漁業行為;以及4、增訂「遠洋漁業管理條例」及修正漁業相關法規,落實執行海洋資源保護及管理措施,建構完善海洋漁業管理體系。
  3. 與CPTPP會員協商進一步開放農產品市場:目前我國農產品平均名目稅率約15.6%,另針對20項農產品實施關稅配額或特別防衛措施,包括稻米、花生、紅豆、大蒜、乾香菇、乾金針、椰子、檳榔、鳳梨、芒果、柚子、柿子、桂圓肉、東方梨、香蕉、鹿茸、液態乳、雞肉、豬腹脅肉、動物雜碎等;要加入CPTPP,必須與會員協商農產品進一步開放的程度與時程。
問2 加入CPTPP對臺灣農業產值影響多少?
  1. 目前我國農產品平均名目稅率約15.6%,另針對20項農產品實施關稅配額或特別防衛措施,包括稻米、花生、紅豆、大蒜、乾香菇、乾金針、椰子、檳榔、鳳梨、芒果、柚子、柿子、桂圓肉、東方梨、香蕉、鹿茸、液態乳、雞肉、豬腹脇肉、動物雜碎等;加入CPTPP後須取消或大幅調降關稅,進一步開放市場,將對我農業有所影響。

  2. 農委會持續蒐集CPTPP農業議題談判進展及各國立場,並進行影響評估,做為我研擬農業談判策略及產業因應調整參考。其中CPTPP雖然已經完成協議並正式生效,但加入CPTPP對我農業產值之影響,以及對我哪些農產品外銷將帶來助益,仍須俟我與CPTPP各會員談判結果而定。

     

問3 加入CPTPP對我國農業是否有好處?
  1. 加入CPTPP雖然會對我農業帶來影響,但同時對我農產品外銷也有正面效益,例如日本與泰國簽有FTA,因此,臺灣毛豆銷至日本市場之關稅(6%)即較泰國毛豆銷日零關稅為高。加入CPTPP後,我農產品即可享受會員提供之優惠關稅,將有助於我優質農產品外銷;此外,亦有利於吸引各國農企業來臺投資,運用臺灣技術優勢生產及加工出口。
  2. 在促進農產品外銷方面,CPTPP的11個會員農產品平均關稅為8.35%, CPTPP會員倘全數完成國內程序及生效,並執行調降關稅期滿後,將有平均96.2%之農產品均為零關稅;加入CPTPP後,我農產品即可享受成員國提供之優惠關稅,將有助於臺灣優質農產品外銷。
  3. 有外銷潛力的農產品包括鮪魚、石斑魚、胡蝶蘭、魷魚、毛豆、吳郭魚、鴨蛋、香蕉、番石榴、馬拉巴栗及菇類等。
問4 面對加入CPTPP,政府是否已有具體的因應對策?

  為因應加入CPTPP,農委會已分析CPTPP成員國對我關切之農業議題與產品項目,並參考各會員市場開放承諾,研擬我談判立場與因應對策,爭取我農產品開放調適期及關稅配額、農產品防衛措施等保護作法;此外,並加速產業、勞動力與水土資源之結構調整,運用優質產品與技術,創新加值與行銷,擴大新市場與深化國內市場需求,期能減低負面衝擊,並掌握農業外銷契機。

5大因應對策
問5 加入CPTPP後,如何增加臺灣農產品的外銷機會?
  1. 享受CPTPP會員優惠關稅,有助拓展國外市場:各國競相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與經濟夥伴協定(EPA),已對我農產品之海外市場競爭力造成影響。例如日本與泰國簽有FTA,因此,臺灣毛豆銷至日本市場之關稅(6%)即較泰國毛豆銷日零關稅為高;此外,日本給予菲律賓產品普遍性優惠(Generalized Systemof Preferences,GSP)待遇,針對菲蕉進口所課關稅僅5.5%~9.1%,而臺蕉則仍需面對20~25%關稅,致使我香蕉在日本市占率逐漸下降。加入CPTPP後,我農產品可享受會員提供之優惠關稅,將有助於我優質農產品外銷;此外,亦有利於吸引各國農企業來臺投資,運用臺灣技術優勢生產及加工出口。
  2. 為拓展農產品國際市場,確保臺灣農業永續發展,農委會先後於93年推動「加強農產品國際行銷方案」、96年推動「加強農產品全球佈局行銷計畫」、99年推動「強化農產品全球市場深耕計畫」及104年推動「農產品國際拓展行銷計畫」,並自105年起於公務預算中編列農產品國際行銷預算,以「建構貿易環境,推動外銷型農業」、「建立農產品國際形象,拓展國際行銷通路」及「協助農產品出口及提高農民收益」為目標,逐年推動農產品國際行銷政策,協助拓展農產品海外市場。
  3. 農委會也積極輔導國內優良農產及其加工品業者取得「Halal」認證,提供穆斯林可辨認之農產品,以亞洲穆斯林市場為主,採海外參展、商機媒合策略,促使臺灣農產品進入亞洲清真食品市場(如CPTPP會員之一的馬來西亞)。
問6 日本與韓國面對經貿自由化的農業因應對策為何?

項目

日本

韓國

影響
評估

  1. 2013年預估加入TPP(現已稱為CPTPP)若完全取消農產品關稅將使農業產值降低3兆日元(新臺幣8,700億元),占2011年農業總產值之30%。
  2. 2015年依據TPP日本農產品市場開放談判結果,並假設相關因應對策有施行成效,預估農業產值降低1,300至2,100億日元(新臺幣373至603億元),約占日本農業總產值1.6%至2.5%。
  1. 韓中FTA生效後20年內將對農業造成3,619億韓元之損失,約佔韓國農業總產值的0.8%。其中農林業損失1,540億韓元、水產業2,079億韓元。
  2. 韓國預估加入TPP後,2016至2030年農產品平均總產值下降約0.27%。

因應
對策

  1. 推動進攻型農林水產業(體質強化對策):
    (1)培育新世代優秀農業經營者。
    (2)促進在地創新以強化國際競爭力。
    (3)推動畜牧產業收益綜合強化計畫。
    (4)開拓高品質國產農林水產品出口需求。
    (5)強化合板製材國際競爭力。
    (6)推動升級具永續性且高收益的經營體系。
    (7)加強與消費者之合作與溝通。
    (8)相關法規與稅制之修訂改革。
  2. 確保農業經營安定與糧食供給穩定(重要聖域品項對策):
    (1)檢討政府儲備稻米營運政策。
    (2)針對小麥實施經營所得安定對策。
    (3)強化牛肉、豬肉、乳製品之畜產經營安定對策。
    (4)針對糖類作物將加糖調製品納入調整金對象。
  1. 發放FTA損害直接給付。
  2. 提升農牧業競爭力:藉由供需管理強化、運銷體系改善、技術開發推廣、基礎設備提升等措施。
  3. 強化農業經營結構:藉由培育新世代農業人才、強化農業經營體能力、維護農業經營穩定、促進農業經營規模化等措施。
  4. 創造農業新成長動力:藉由推動環境友善農業、輔導食品產業及種苗產業、促進技術開發、擴大農食產品出口等策略。

因應經
費預算

2015年農業總預算2.3兆日元,為因應TPP推動進攻型農林水產業等策略,並追加3,122億日元,此一因應TPP之經費約占日本農業總產值3.7%。

2015年FTA相關因應策略預算共4.1375兆韓元,約占韓國農業總產值8.7%。

問7 CPTPP有關農產品市場開放的談判結果為何?
  1. TPP(CPTPP的前身)之市場開放談判係採取雙邊方式進行,轉變為CPTPP時未重啟市場進入談判,沿用TPP談判結果,以談判結果而言,CPTPP有7個會員的關稅減讓承諾將一體適用其他國家,其餘4國(加拿大、智利、日本、墨西哥)則針對部分農產品給予個別國家不同待遇。
  2. 11個CPTPP會員農產品(稅則第1至24章產品)自由化(執行期滿後關稅降為零)之平均比率為96.20%,其中日本為78.22%,而加拿大則為94.19%;就降稅模式來說,以日本的34種降稅模式最多,而執行期程最長也是日本的21年;此外,CPTPP計有5個成員國(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越南)採取關稅配額措施,另僅有日本(牛肉、豬肉、乳清產品及柳橙)採行農產品防衛措施(與WTO特別防衛措施之設計類似)。
問8 日本在CPTPP有關重要農產品的市場開放談判結果為何?

農產品

談判結果

整體

農產品(稅則第1-24章產品)自由化比例為78.22%。

稻米及米製品

  1. 稻米及米製品1.在每年WTO關稅配額(77萬公噸糙米)外,對澳洲新增0.6萬公噸配額,至第13年增加為0.84萬公噸。
  2. 配額內關稅為零,另可採取加價措施,至於現行配額外高關稅(341日圓/公斤或375日圓/公斤)則維持。

豬肉

  1. 低價豬肉最高關稅從每公斤482日圓在執行開始執行時降為125日圓,並在第5年及第10年分別降至70日圓與50日圓;至於高價豬肉現行關稅為4.3%,將立即降為2.2%,並在第10年取消。
  2. 低價豬肉在CPTPP生效的11年內可實施農產品防衛措施(數量基準或價格基準)。

牛肉

牛肉關稅在16年內從38.5%降至9%,並可採農產品防衛措施(無實施期限,惟僅可採數量基準)。

禽肉

在0至13年內取消所有禽肉、蛋和蛋製品關稅。

乳製品

  1. 乳清、乳糖及乳蛋白等關稅最長將在21年內取消,另針對18項重要乳製品(如奶粉、奶油、加工起士、無糖可可調製乳品等)分別採取關稅配額;以奶油為例,CPTPP配額將由第1年的39,341公噸增加到第6年的45,898公噸,配額內關稅則由第1年的「35%+每公斤290日圓」降至第11年的35%。
  2. 乳清產品可採取農產品防衛措施(無實施期限,惟僅可採數量基準)。

花生

  1. 維持75,000噸的WTO關稅配額,但配額外關稅每公斤617日圓在第8年取消,配額內關稅10%則立即取消。
  2. 花生油現行關稅每公斤10.4日圓,在第11年取消;調製或保藏花生現行關稅為23.8%,在第8年取消;花生醬現行關稅12%,在第6年取消。

茶葉

茶葉現行17%關稅在第6年取消。

柳橙

  1. 每年4月至5月進口柳橙現行關稅為32%,在第6年取消。
  2. 每年6月至11月進口柳橙現行關稅為16%,在第6年取消。
  3. 每年12月至3月進口柳橙現行關稅為32%,在第8年取消,另在前7年內可實施農產品防衛措施(數量基準)。

水產品

除乾海苔、昆布、裙帶菜及羊栖菜等水產品關稅削減15%外(例如昆布關稅由15%立即降為12.7%,之後即不再降稅),其餘水產品關稅最長將在11年內取消。

問9 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是否足夠因應加入CPTPP?
  1. 農委會於79年設置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並於92至94年編列1,000億元充實基金額度,以因應加入WTO對我農業可能之衝擊。
  2. 農損基金主要支應調整耕作制度活用農地計畫(原稻田多元化利用計畫)、調整產業或防範措施計畫、進口損害救助及穩價計畫,其中在進口損害救助方面,歷年來共計辦理「桃竹苗三縣茶葉受進口損害救助案」等4案,有效降低加入WTO對農業之影響,確保農民收入;由於政府積極實施產業調整或防範措施計畫,有效提升國產農產品之市場競爭力,並大幅減緩遭受國外農產品進口損害之機會與程度,因此自97年迄今,並無農民團體或地方政府向農委會提出救助申請。
  3. 截至109年12月底止,農損基金累計收入2,119.79億元,支出2,101.69億元,累計賸餘18.10億元,未來仍將依賴國庫每年撥款充實。
  4. 面對參與CPTPP,農產品市場將進一步自由化,農委會將持續充實與妥善運用農損基金,建構新價值鏈農業,發展具競爭力之優勢農產業、在地特色產業,以維護臺灣農業永續發展;同時持續監控重要農產品進口數量與價格,適時提供救助措施,降低農民損失。
問10 我國農產貿易逆差持續擴大,面對加入CPTPP,如何妥善解決?
  1. 109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為101.2億美元,較108年增加3.4億美元。在加強農產品外銷措施下,我農產品出口雖逐年增加,但因國際穀物價格持續上漲等因素,導致我農產貿易逆差不易大幅縮小。農委會已積極拓展農產品國際市場,並推動國內種植進口替代作物,以減少農產貿易逆差。
  2. 農委會自105年起於公務預算中編列農產品國際行銷預算,以「建構貿易環境,推動外銷型農業」、「建立農產品國際形象,拓展國際行銷通路」及「協助農產品出口及提高農民收益」為目標,逐年推動農產品國際行銷政策,協助拓展農產品海外市場。此外,也積極輔導國內優良農產及其加工品業者取得「Halal」認證,提供穆斯林可辨認之農產品,以亞洲穆斯林市場為主,採海外參展、商機媒合策略,促使臺灣農產品進入亞洲清真食品市場。
問11 面對加入CPTPP,稻米產業如何因應?
  1. 稻米是國人的主食,2018年產值429.86億元,產量為1,561,642公噸糙米,收穫面積為271,506公頃,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廣、農戶數最多的農糧產業。加入CPTPP後,希望能爭取比照日本模式,用關稅配額方式開放一定數量的稻米進口,對配額外進口數量採取高關稅,確保稻農利益。農委會已積極進行稻米產業結構調整,適量降低國內稻米產量,並提升國產稻米品質及競爭力,來因應加入CPTPP的挑戰。
  2. 現階段稻米產業重要因應策略如下:
    (1)加速產業結構調整:
    A.調整水稻種植面積:持續輔導稻農轉作種植進口替代、具外銷潛力、有機或產銷無虞作物;另針對第2期作低產地區、黃金廊道區及以抽取地下水灌溉之水田區,優先輔導轉作,透過相關輔導措施,以減少國內稻米種植面積及供應量。
    B.自2013年起實施「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中程(2013至2016年)計畫」,優先活化2011年4.8萬公頃連續休耕農田,以鼓勵復耕種植進口替代、具外銷潛力、有機及地區特產等作物。
    C.自2018年起實施「對地綠色環境給付中程(2018至2021年)計畫」,透過獎勵種植進口替代、外銷主力、重點發展等具競爭力轉(契)作作物、實施「稻作直接給付與公糧保價收購」雙軌並行制與結合有機及友善環境補貼等措施,輔導農友適地適種,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2)提高國內水稻產業競爭力:
    A.提升國產米競爭力:透過各試驗改良場所加強培育優良水稻品種,輔導農民種植並獎勵契作高品質之特色米,另積極辦理國產米行銷、米食加工技術與相關產品研發工作,提升國產米品質及消費量。
    B.鼓勵糧商契作及加強推廣農民種植具良好農藝栽培特性、產量穩定、米質優良、食味佳之優良水稻品種;遴選及公告2018年優良水稻推廣品種,以加速稻米產業結構調整,其中包含食用品種17個及加工品種8個,以加強契作推廣,提升稻米品質,增加產業競爭力。
    (3)建立多元境內支持制度:為減少政策調整之衝擊,業於2016年第2期作至2017年第2期作試辦稻作直接給付與保價收購雙軌制,鼓勵稻農種植高品質稻米銷售市場,並於2018年全面推動稻作直接給付,未來仍將持續滾動檢討調整境內支持政策,保障農民所得,另配合各國稻米進出口規範,調整我國稻米產業政策方針及研修國內相關法令。
問12 面對加入CPTPP,養豬產業如何轉型升級?
  1. 農委會已積極辦理相關計畫,提升國產豬肉競爭力,以維持國產豬肉90%以上高自給率,確保養豬產業永續經營。
  2. 重要輔導措施包括:
    • 輔導國內養豬產業加速進行結構調整,有效提升養豬經營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 強化產業自主管理,提升豬肉產品衛生安全及品質;強化口蹄疫防疫工作,申請使用疫苗非疫區;推動豬隻生產醫學,透過批次生產及統進統出操作模式,提升生產效能;強化源頭減廢污染防治設施效能,改善農村生活環境。
    • 國產與進口豬肉分流管理,強化國產品牌豬肉及市場區隔。
    • 拓展網路行銷電子商務,推廣食農教育與促進地產地消。
問13 加入CPTPP後,農民會不會失業?所得會不會降低?
面對未來加入CPTPP開放國內市場,將使農業勞動人口及農民收入受到影響,政府將透過以下機制降低衝擊:
  ●建立退休安養制度
  ●農民輔導制度
  ●編列「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
  ●提升農業產銷
問14 政府會不會為了加入CPTPP,降低標準來符合外國人的「國際標準」,讓一堆毒油毒蛋都進來?會不會讓他國黑心食品,或者其他農產品更容易進來?
不會,我國加入CPTPP後不會降低相關標準,也不會讓他國農產品更容易轉口進來。
問15 加入CPTPP後,政府有哪些辦法可以保護其他不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針對農民關切的稻米、紅豆、花生等重要敏感產品,政府將妥擬我談判立場,爭取排除降稅、關稅配額及較長開放調適期等保護措施。
●政府亦針對受衝擊之個別產品研擬因應對策。以稻米為例,政府將推行地產地消,促進市場區隔,推動對地綠色給付措施,以加速結構調整。
●面對加入CPTPP等貿易自由化之影響與契機,政府將妥善運用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適時提供救助措施,以降低農民可能的損失。
  發布單位:農委會(國際處)

回上方 回上一頁
104-12-11:21,801
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策/網站資料開放宣告/本會位置圖/各縣市動物保護申訴電話/緊急災害聯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