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花蓮宜蘭區農產業之原鄉部落輔導系列報導 以綠色力量守護家園的英士部落

文/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李建瑩‧劉彥彤‧黃懷瑩

  「英士」部落曾因桶柑外銷興盛,在 60 到 80 年代度過一段豐饒的歲月,隨後卻也因為外銷桶柑產業的没落而沈寂 20 多年,如今族人們要以「有機」的綠色力量守護部落的未來。

英士部落簡介

  英士村舊稱梵梵社,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地處蘭陽溪與其支流梵梵溪交匯處, 60 年從樂水村獨立設村, 80 %的居民為泰雅族人。村落區分成上、下部落,一為英士派出所上方山腹,地勢坡度陡峭,海拔約 400 公尺 ,是大同鄉各村落居住地中坡度最陡的區域;一為英士派出所附近及其下方較平坦的區域,鄉內各機關學校均設於此。英士村範圍尚包括排骨溪一帶,為北部橫貫公路的終點,其中棲蘭神木區及明池森林遊樂區是頗具盛名的風景區。

  部落主要作物有西瓜、桶柑、紅肉李、甘藍、桃、南瓜及苗圃等,其中西瓜多為平地人所栽種,部落農民以栽培桶柑、紅肉李、甘藍、桃為主。近年則開始嘗試種植南瓜、咖啡等作物,栽培面積約 30 公頃 。

與桶柑產業同榮同枯的部落發展

  桶柑在 60 到 80 年代曾經是台灣外銷主力,銷往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國,其中 8 成來自蘭陽地區,年產量近 5,000 公噸,也因此造就了英士部落的繁榮。據族人描述,極盛時期放眼山林,遍地是密密麻麻的果樹。在收成出貨的時節,村落便是搶工人、中盤商爭相攬貨、貨車穿梭和人聲鼎沸的情景。當時富裕的年代,族人也紛紛至山下買房置產。

  然而好景不常,民國 85 年左右,便因中國桶柑低價競爭,使當地產業迅速沒落。隨著桶柑產業沒落,年輕人多被迫到外地討生活,滿山果園逐漸荒廢,僅部分維持管理,供應春節應景的柑桔內銷市場。

單一窗口輔導制度陪伴部落成長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花蓮場)發展主軸以「有機樂活、健康安全、原民產業」作為核心價值。為妥善輔導轄區原住民產業,針對個別部落設有單一聯繫窗口,由專人出席各農會之活動與產銷班班會,並與部落保持密切聯繫。以便掌握部落相關訊息切入輔導,陪伴部落產業發展。

  隨著有機農業的興起及族人成功試種咖啡,讓部落看見了改變的契機,希望能藉此打破現況,開拓新的未來。於是便由花蓮場、宜蘭縣政府、大同鄉公所及三星地區農會等單位,邀集有意願轉型的農友召開產銷班籌備會,先後協助部落成立了「大同鄉果樹產班第 8 班」以及「特作產銷班第 4 班」等 2 個產銷班。

傳統作物危機成為有機驗證轉機

  因桶柑產業的沒落,族人不願投入成本購買農藥與肥料,如此不得已的粗放式管理,反而讓土地得以休養多年。原有的危機出現了轉機,現有的耕作地符合有機驗證規範對環境的要求,且經花蓮場與族人一同採土取水分析,重金屬含量亦符合安全標準,使有機驗證得以順利推展。

  果樹產銷班班長呂紹維對英士部落果樹發展有許多期望,他說英士桶柑的特色是糖酸比例好,有適度果酸味,且因地理位置冬季涼冷,生長不會過旺,果實保留較多的營養及風味,不易發生「乾米」現象。果實可從過年存放到清明,保存期限長,這些特點都讓消費者印象深刻,頗適合朝客製化的有機方向發展。

  此外,紅肉李因採收時間較早,而較少受果實蠅危害,高單價的甜蜜桃則可藉由果實套袋保護,皆適合進行有機栽培。在相關單位的協助輔導及班長積極拉攏班員參與下,目前大同鄉已有 5 位農友取得有機驗證, 2 位進入有機轉型期,有機及轉型期面積共達 6.5 公頃 。

新興作物引入帶來產業發展新契機

  對於部落未來的產業發展,有人把重心放在傳統的柑橘上,想要恢復過去的榮景;而有些人則是把期望轉到新興作物上,想要開創另一個新局面。特作產銷班班長劉一信原本也是種植桶柑,後來便嘗試轉種經濟價值高的咖啡。他說他的運氣還不錯,以往沒有栽培咖啡的經驗,但種植後發現當地的咖啡出乎意料的生長良好,產量也高,而且第一次收穫就供不應求。

  目前特作產銷班的咖啡已栽培超過 2,000 株,平常年總產量約 2 噸,面積持續增加中。雖然尚未申請有機驗證,但咖啡本身病蟲害不多,基本上是以友善栽培的方式在生產,未來也將協助該班申請有機驗證。

  段木香菇亦是英士部落中重要的產業,木頭多來自部落鄰近森林之相思樹、杜英、楓香及櫟木等樹種,菌種主要為四季菇、冬菇及花菇。由於栽培方式簡單,且單位價值高,愈來愈多部落族人投入生產,是部落內非水果產期之重要經濟收入來源。

藉由實際操作内化有機栽培知識

  為解決族人資源不足的問題,花蓮場從堆肥製作教學開始導入有機栽培技術,一步一步帶領族人實際操作,其後多次回到現場澆水、翻堆,提點注意事項。 2 個月後堆肥製成時,說明堆肥使用方式及其相關應用,再由族人分裝帶回,藉由實際操作内化為族人自身的知識。黃天金及賴秀惠夫婦說:「之前改良場教我們自製堆肥,還協助我們設置了一座有機堆肥場,真的省下不少肥料支出。」

  因為族人的積極參與,花蓮場專家與農會的指導員更樂於主動前往各果園進行改善建議與栽培指導,藉由果園實際操作,更可以加深族人的印象。從徹底清除樹上掛果、病蟲害危害枝條等清園動作,到東方果實蠅之共同防治等,建立「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來有效降低病蟲害滋生源。同時也加強整枝修剪技術的改進,因通風和日照充足是有機果樹必要的條件,只要整枝修剪做得好,病蟲害自然少,便無需過度依賴防治資材。

辦理行動教室提高部落參與度

  為突破族人對病蟲害及其防治方式的認識不足,及對有機可用資材之資訊缺乏的問題,花蓮場客製化課程並深入部落辦理行動教室。對於部落所栽培品項的病蟲害,除基本知識的介紹,更針對一般慣行及有機栽培的防治方式分別詳細說明。

  為能有效施用適當肥料種類及用量,並增進族人對自己作物栽培的土壤特性有所瞭解,於上課前先教導族人針對不同作物種類,採集表土及底土進行分析,再於行動教室由花蓮場土壤肥料專家針對各別分析檢驗資料說明。雖然花蓮場免費的土壤檢驗及合理化施肥已經推動多時,但對於甚少利用此項服務的族人,仍對如此免費周到的服務感到驚訝與感謝。

展望部落長遠發展之路

  英士部落鄰近棲蘭神木區及明池森林遊樂區,部落內還有個頗負盛名的梵梵野溪溫泉,極具發展觀光的潛力。呂紹維說「未來我們也會走向休閒旅遊,但首先得將產業的底子打好,品質先走穩之後再搭配旅遊」。目前多數族人都傾向這種穩扎穩打的做法,認為先將有機產業建立完整之後,再導入觀光旅遊的方向較為妥當,如此對部落原有的生活型態亦不至於改變過劇。同時花蓮場也將一路陪伴,協助解決部落產業發展需求,如此緩步而穩定的向前,才是部落長遠發展的穩健之道。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12-17: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