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糧施政展望

文‧圖 / 農糧署 張耿勳

壹、前言

  農業為立國之本,照顧農民、發展農業、建設農村向為政府持續推動之重大政策。面對氣候劇烈變遷、農業資源日益匱乏、經貿全面自由化、區域經濟組織及協定蓬勃發展等全球性議題,國內農民高齡化、農業勞動力短缺、社會結構轉型、保障國人食品安全等相關課題,均需我國農業部門積極因應處理。

  過去一年我們推動了一系列的農糧產業施政措施,各項工作都能順利完成,確實改善農糧產業結構,增加農糧產品價值,提升農民生產收益,並提供國內、外消費者優質、安全與衛生之臺灣國產農糧產品的施政目標。

貳、105 年農糧產業重要施政措施

  為因應全球經貿自由化趨勢,我國已積極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 ),未來農業將配合開放國內市場並取消產業保護措施,國內農糧產業面臨的挑戰及衝擊,勢必比加入 WTO 的時候更形艱峻。農糧署為協助國內農友化危機為轉機,降低農糧產業可能遭遇的衝擊,已參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訂定的「推動農業加值,拓展國際市場」、「促進地產地消,建立市場區隔」、「加速結構調整,發揮產業與資源綜效」、「實施直接給付,保障農民所得」、「強化檢疫檢驗,維護優質環境」等五大總體因應策略,擬定完善的施政措施加以推動因應,以維護廣大農民權益並確保國內農糧產業能永續發展。 105 年度的重要施政措施簡介如下:

一、推動農糧產業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 )因應措施

  TPP 會員體涵括農產品競爭力強的大農、低生產成本及適合生產溫帶產品之國家,農糧產業將面臨比加入 WTO 更嚴峻的衝擊。因此,參考 TPP 各會員體公布之談判結果,積極分析我國農糧產業發展的優、劣勢,已盤點出攻擊型及防守型之農糧作物,將推動相關產業輔導措施,並研提稻米、水果、種苗及蔬菜、雜糧特作、地產地消及行銷加工等 5 項農糧產業結構調整中程計畫,申請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以為因應。

二、提升吉園圃標章追溯功能,擴大推動農糧產品溯源管理,強化資訊介接與管理

  全面導入吉園圃 2.0 ,消費者可利用行動裝置掃描生產者資訊,增進吉園圃產品可追溯性,銜接食品來源追溯機制,強化農民自主管理及責任生產觀念。持續輔導生產者加入生產追溯,並鼓勵通路業者採用生產追溯農糧產品,進貨時掃描確認供貨來源及追溯條碼正確性,建立消費者信心。此外,將配合「農業生產力 4.0 資料平臺」訂定之溯源與生產管理資料交換標準,建立跨系統之資訊交換服務,強化食品安全管理。

三、輔導建置都會區定期、定點行銷據點

  輔導「臺北希望廣場」辦理定期、定點假日農夫市集,配合當季農產品展售促銷活動,提供農民與消費者一個直接交流的平臺。「臺北希望廣場」將以打造安全溯源農產品、具國際級水準的農民市集為推動核心,全面要求參展農友導入農產品生產追溯,除強化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信,並彰顯臺灣在地農產品特色,成為國內、外觀光客旅遊的旗艦景點。

四、調整休耕給付條件

  加強活化休耕農地,將有限資源投入實際耕作農民,自 105 年起調整休耕給付。對連續兩個期作未配合政策復耕農地,不提供休耕給付。另承租公有地應自任耕作,並依租約內容實際種植農作且不得申辦休耕,維持其種稻、轉(契)作資格,促進農地資源利用合理化。為防止政府補貼集中於大面積休耕地農戶,規定自有農地休耕者,每戶每年申報面積上限為 3 公頃 ,承租農地需一個期作休耕者不受此限。

五、建置穀物乾燥中心及低溫倉儲自動化,積極銷售優質公糧

  輔導農會建置穀物乾燥中心及低溫筒,建立自動化倉儲管理作業,提升稻米品質,提高出貨效率及穩定供貨品質,保障消費者健康。持續提供優質好米予學午糧、軍糧,加強公糧標售,開拓米麵條、米泡麵、米麵包等米食加工品市場。於國內糧食安全無虞下,辦理糧食援助工作,善盡國際社會責任。

六、培育農村產業經營人才,引導產業升級創新加值

  開辦「農業施政措施研習營」及「女性幹部培訓營」,使農民瞭解及運用農業施政資源,提升參與農業經營之女性擔任農村領導幹部比率。辦理「產業經營管理工作坊」,結合產業發展及教育訓練,培育新一代農村創新產業經營人才,透過盤點組織及產業資源,激發組織成員創新思維及共識,強化經營管理能力,提升經營效率及競爭力。

七、訂定有機農業法,強化有機農產品之輔導及管理

  現行「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僅規範有機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未訂定制度性之產業發展輔導機制,另各國間有機同等性相互採認機制已漸趨完備。為利我國有機農業之推動、強化與他國接軌之條款及符合國際組織對有機農業的定義,將積極訂定有機農業法,內容涵括有機農業之產業發展方針、認驗證制度、有機農產品標示規範及主管機關查驗取締等。

八、強化蔬菜、花卉及蔬果種苗產業升級轉型及結構調整

  在蔬菜方面,輔導農民團體集資興建區域農產品理集貨包裝中心,結合生產供貨衛星農場,擴大貨源並調節內外銷供應,統一外銷蔬菜品質及包裝規格,配合冷鏈供應系統,延長供應期,穩定品質。

  花卉方面,輔導蘭花(蝴蝶蘭、文心蘭、國蘭)、洋桔梗、馬拉巴栗、火鶴花等外銷導向產業,推展花卉設施栽培及強化產銷設施,提升品質及穩定供貨能力。培育專業人才並加強花卉產銷資訊傳達,促進經營者年輕化。透過花卉競賽及異業結盟,提高國產優質花卉曝光度,並配合特定節日及行銷活動,宣傳國產花卉生活化。

  建立健康種苗標示制度及產業價值鏈,推動優良育苗場驗證示範、穗砧品種組合,提高健康種苗利用率及育苗品質。並將種苗產業納入小地主大佃農輔導,導入生產自動化,降低生產成本。

九、建立臺北花卉批發市場預約交易平臺

  為改善國內花卉批發市場傳統預約交易模式,配合行動網路即時資訊傳遞,將規劃臺北花卉批發市場示範導入預約電子交易平臺,供銷雙方可運用行動裝置(手機及平板電腦)進行預約交易,即時取得花卉交易資訊,擴大市場銷售通路。

十、國產冷凍蔬菜推廣

  鼓勵冬季大宗蔬菜-甘藍移轉種植青花菜,配合引進自動化分切設備,提高農民轉作意願,充裕冷凍蔬菜原料,減少產銷壓力。另加強輔導農民團體於冬季及春季蔬菜盛產期間,以新鮮蔬菜為原料,製貯甘藍、青花菜、花椰菜、玉米、毛豆、菜豆、胡蘿蔔等冷凍蔬菜,於夏季汛期國產蔬菜短絀時釋出,促進國人選擇國產蔬菜多樣化並提供大消費戶,替代進口蔬菜。

十一、持續推動臺灣米標章,提升國產稻米品牌與高品質形象

  持續推動米食業者申辦臺灣米標章並提高稽核效率,輔導業者優先契作政府公告之優良水稻品種,並持續辦理 CAS 、產銷履歷、有機或農產品生產追溯等各項認驗證,維持國產稻米高品質形象與提升產業競爭力,確保消費者選購權益,鼓勵業者建立產地品牌。辦理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另創新規劃由消費市場端辦理市售包裝食米品質競賽,強化優勝包裝食米行銷推廣突顯品牌價值,創造消費風潮。

參、結語

  在嶄新的一年裡,農糧署仍將在「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目標和理念下,持續創新及推動各項農糧產業發展工作,促進農業資源有效利用、提升農糧產業國內外競爭力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並堅持在源頭嚴格把關飲食安全,以維護國人健康及農糧產業永續發展。  

開辦女性幹部培訓營,促進女性農糧業工作者擔任農村領導幹部意願

開辦女性幹部培訓營,促進女性農糧業工作者擔任農村領導幹部意願

配圖 3 鮮享在地食在安心

鮮享在地 食在安心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01-18: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