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從臺灣南部米倉和外蒙古放牧管窺臺灣的農業經濟

文 / 陳宣蓉

  每年寒暑假都會和家人到中南部出遊,看著一片綠油油稻草迎風搖曳,好似集體說好一塊兒迎接我們的到來;那份心頭的溫暖,混合著空氣中那股特殊的味道 … 當時自問:這樣的滿足,是不是所謂的幸福?那塊地,暑假看到第二期的稻作,寒假卻看到有玉米,有芋頭,還有我愛吃的蕃薯,同一塊農地,寒暑假種不同的農作;再逛逛當地的農會,展售著當地的特產,這不就是他們的 7-11 嗎?不僅如此,東西也更豐富,價錢往往都是在臺北市價格的一半!這就是我們的寶島。

  前年外蒙古一遊,讓我對農產業有很大的省思。我見識到蒙古對放牧業的依賴,而相對地,糧食作物、蔬果青菜資源格外珍貴,當地的農產品依賴著進口,在鄉村的居民若只依賴著肉食、乳製品,容易維生素攝取不足,營養失衡。而外蒙古的羊絨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產國,肉品類也是出口產品,但是其他的農產品仍大大依賴外國進口。

  相較於臺灣,過去雖物產豐饒,一年四季皆有作物出產,是幸福且可貴的。而今因人口結構改變,年輕人多到城市謀生,作物供需也就大不如前。國人的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農民水田轉作,連我有時唸起書來,也買麥當勞裹腹;曾幾何時,我們的主要糧食 — 米飯卻依賴外國進口不說,加上政策因應全球化的挑戰,許多傳統通路已無法讓農民得到應有的所得,這也衍生出臺灣目前最大的問題—「糧食自給率低」。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我們應該未雨稠繆,因為這不僅是糧食資源的問題。我們的經濟作物也面臨著全球化的衝擊,小農生存不易,這也是經濟的問題。

  如何由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來減緩這個衝擊,在我眼裡農業經濟學對「生活的影響」、「生技的貢獻」及「生態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學問。例如:如何運用高科技耕作,產出高價值的作物,配上推廣和通路,再多創造幾個《微熱山丘》。從政策面,臺灣的農業需要更好的經濟管理方式,應可一步步翻轉目前的問題,以突出寶島的特色。而這正是我最想學習且想投心投力的所在。我想進入臺大農業經濟學系這個專業知識的最高殿堂,帶領我追求理想,實現願望。

註:本文係學生徵文,作者為延平中學學生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05-19: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