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扇平溪生態工法之應用與成效簡介

文‧圖 / 林業試驗所 黃瓊彪

前言

  扇平溪位於林業試驗所六龜研究中心試驗林扇平林道終點,扇平會館之西側,是扇平森林生態科學園區重要溪流及自然資源,設有 扇平工作站執行林業經營管理工作地,行政轄區屬 高雄市六龜區。本區域位於 中央山脈最南端支陵帶,周圍的山脈如扇形般展開因而得名,海拔高度約 400 - 1600 公尺間,年平均溫度約攝氏 21 度,氣候涼爽宜人,動植物及自然環境資源相當豐富。其中之 森林生態科學園區相關區域面積廣達 933 公頃,地質屬廬山層,由黑色到深灰色的硬頁岩、板岩及千枚岩與深灰色的硬砂岩所組成,土壤為低鹽基淡色弱育土,土層淺薄,因崩積作用後再化育而來,故通常可以在剖面中發現多量角塊狀碎石屑。森林生態系相當完整,孕育豐富的生物資源,清澈的扇 平溪貫穿其間,園區內有高等植物 658 種、蝴蝶 139 種、蛾類至少上千種,哺乳類動物更是種類繁多,尤其是鳥類多達 12 目、 31 科、 134 種,其中留鳥部分約佔全臺灣的 2/3 ,是提供自然資源保育及解說教育最適當場所。
  遠溯及 1996 年的賀伯颱風重創臺灣之後,在歷經 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隨之又發生多起颱風豪雨,迄今臺灣從中部、東部、北部到南部似乎全都陷入地震、颱風、水災、旱災循環衝擊的宿命中。事實上,臺灣早被聯合國列為氣候變遷下的高風險之島,從地質和地體的結構來看,幾乎沒有一處是安全的地方,頻繁的地震使地質結構更為鬆動,導致經歷風災的地區,崩塌土石流不斷。

  根據扇平氣象站統計之年平均降雨量為 3,169mm ,降雨主要集中在 4 月至 9 月,約佔全年降雨量 90% ,乾濕季分明。 2009 年 8 月 7 日至 11 日莫拉克颱風來襲,鄰近扇平會館之御油山氣象站該 5 日累積雨量為 2,894.5mm , 8 月 8 日單日雨量高達 1,283mm 。如此強大降雨造成扇平溪上游嚴重崩塌,致大量土石流下洩,造成扇平會館上下游溪段災害(圖 1 )。扇平工作站及會館為六龜研究中心最重要之營運中心,必須迅速予以復建。災後,六龜研究中心除對各林道編列復建計畫外,將本災區列為重要復建區,爰於 2010 年度及 2011 年度編列特別預算予以整治,並以扇平會館半徑 1 公里涵蓋之扇平溪為復建重點範圍。

圖 1  莫拉克颱風造成扇平溪集水區崩塌狀況

(來源:林試所「空間資訊應用研究室」)
圖 1  莫拉克颱風造成扇平溪集水區崩塌狀況

 扇平溪災害位置及類型分析

  莫拉克風災重創扇平林道,同時使扇平工作站一號橋及其上下游河道沖淤嚴重;扇平會館後方溪流產生大量土石流,泥土侵入會館,造成周遭環境資源重大損失 (圖 2 ) 。 扇平溪上游嚴重崩塌,致邊坡和河床沖蝕劇烈,統計扇平會館上下游溪流段之災害如下:

  1. 會館後方上游段左岸既有步道區溪岸腹地及所有設施全面沖毀流失。
  2. 溪床淤積砂石厚度高達 5 至 8 公尺,阻斷排洪斷面。
  3. 扇平一號橋淤塞不通,引道及橋樑嚴重受損。
  4. 扇平一號橋前後林道沖毀或淤積砂石,阻斷交通約 200 公尺。

  經現場實際調查結果,扇平溪集水區之災害分區可概括為:

  1. 計畫區上游段:為側滑、山崩型。屬土石流之發生段及輸送段。
  2. 計畫區範圍:屬土石流輸送段及淤積段。
  3. 高流量時段:溪流運動屬沖刷型,故復建區岸邊台地遭沖毀流失,及兩岸坡腳破壞後坡面崩塌露岩。
  4. 低流量時段:溪流運動屬淤積型;於流量小,且「河床載運移量之起動流量」時,開始發生淤積,砂石淤積由粗而細。
  5. 土石流流速遠大於溪床及兩岸土壤安全流速,造成沖刷。

圖 2  扇平一號橋及後方扇平溪淤積狀況  圖 2  扇平一號橋及後方扇平溪淤積狀況
圖 2  扇平一號橋及後方扇平溪淤積狀況

整治地區和規劃重點

  囿於經費限制,僅能以最緊急的溪流區段,優先分配經費作規劃設計。起始點位置在一號橋下游約 300 公尺之岩石露頭處,終點在原情人橋之河流轉彎處,亦即是谷口露岩處。該區段依治理需求之不同,可以分成 3 個工區加以說明:

  1. 扇平會館後方原步道台地區護岸工程:其治理對策課題為「將上游谷口以上地區之土石流經約 70° 轉彎河道下洩後」,處理原則為「予以消能,避免直接攻擊而不潰堤,護岸結構如何達到安全性、生態性、景觀性,恢復流失台地」。
  2. 會館下方防砂壩工程:其治理對策課題為「先確定保護標的護岸工程之基腳高程,以安全之河床淤積延伸坡度決定攔沙壩高。並設法避免影響魚蝦迴游生態」。
  3. 扇平一號橋改建及上下游整流工程:其治理對策課題為「橋樑改建並顧及流心之調整和橋下排洪斷面。橋樑上下游整治工程施設兼顧安全性、生態性、景觀性、親水性、遊憩性」。

工程完成後績效檢視和植生復舊調查結果

  1. 扇平會館後方原步道台地區護岸工程: 其中原步道台地區護岸工程、會館下方防砂壩工程兩項,陸續於 2011 年完工後,經過 4 年後再檢視其工程結構,以及其保全對象之完整性。經發現谷口之水流已受控制,大抵流心線沿著河床中心偏左岸的路徑,丁壩已達到引導水流及保護加勁格網護岸之功能。平台回填土方已趨穩定,植生已恢復許多且灌叢亦逐次演替,台地階段也開始植樹造景(圖 3 )。上游丁壩有一小部分遭淘刷而崩落,惟未損及主結構,無立即危險。
  2. 會館下方防砂壩工程: 防砂壩溢洪口的設計高度,已經確保上由台地護岸基腳不致淘空,且足夠容納淤積於上方治理區之砂石,避免因砂石下移肇災。調整河床高度之合理上昇,降低河床坡度,從而降低土石流流速及破壞能量。防砂壩完工後第 2 年,土砂已完全淤滿,並依原設計之河床坡度延伸至丁壩之基腳,也同時保護會館下方之邊坡,以及下方一號橋之安全(圖 4 )。
  3.  扇平一號橋改建完成: 當災害發生後第一時間,橋面完全被沖毀,橋墩及壩頭亦斷裂流失,緊急之下乃以涵管及鋼板鋪設臨時便道應急,舊有河道完全淤塞改道(圖 5 左)。經過一年多之設計、發包、施工驗收,完工之新橋不惟橋面拓寬、流水斷面充分增加、兩端壩頭和引道重新加強結構,已完全恢復其應有功能,而且比舊橋更加堅固、安全、美觀(圖 5 右),其功能除了容納足夠的洪流量之外,其壩頭兩岸以現地之大塊石漿砌,河床部分則以石塊疊舖而成,既可增及溪流水的下滲量、減少逕流,並促進植生之演替。
  4. 上下游河道之復建部分: 災害剛發生後之現場情景是滿目瘡痍的景象,被土石流蹂躪過的溪流、河岸、道路、森林地景,完全被摧毀殆盡。經過兩年整治完成之後,不論是護岸工、固床工、整流工,都依據精準之計算及設計施作完成。河岸兩邊腹地,也受到保護而穩定下來。第 3 階段是工程完工後,經過約 3 年半自然恢復的狀況,所呈現的場景不只是河岸腹地植生的生長茂盛,連帶護坡石塊間隙及河床部分,也長滿了當地原生的小喬木、灌木和草類(圖 6 、圖 7 )。這其間也經歷若干颱風及豪雨的考驗,足證所建構的工程不惟在安全性方面符合所需,另在綠化及景觀上,創造出賞心悅目的特殊地景;同時,更值得一提的,本區的自然生態系正朝著正面的趨勢逐漸發展,假以時日必定會呈現另一種全新的風貌。
  5. 崩塌地和河床護岸植群狀況調查: 崩塌地調查於 2011 年 4 月 5 日開始,正式架設無線網路監視系統拍攝 2 處崩塌地植被覆蓋度的情形,至 2013 年 9 月為止,至今 2 處崩塌地並無新的大型崩塌現象發生。另外,以 2011 年 5 月為基準,分別由 2011 年 10 月、 2012 年 4 月與 10 月、 2013 年 4 月與 9 月的照片計算得知,扇平林道 5.3K 處大崩塌地中,綠色植被佔總崩塌地面積的比例為 6.86% 、 17.96% 、 14.68% 、 30.5% 及 33.4% ,而扇平溪上游崩塌地中,綠色植被佔整個崩塌地面積的比例為 13.83% 、 38.84% 、 32.09% 、 75.7% 及 85% 。足證扇平溪上游崩塌地之植生逐漸恢復。

  另於 2015 年元月針對扇平一號橋的上下游河段,調查其植群之種類及優勢度。 共記錄到 32 種維管 束植物,依據生活型區分喬木有 3 種(山黃麻、白匏子、咬人狗)、灌木有 8 種(水雞油、密花苧麻、多子漿果莧、楊波、美洲闊苞菊、虎婆刺、水麻、坡葉山螞蝗)、藤本有 3 種(小花蔓澤蘭、香澤蘭、垂瓜果),其餘 18 種為草本植物。重要的前十名依序為大花咸豐草( 16.88 %)、甜根子草( 10.93 %)、山黃麻( 7.27 %)、水雞油( 5.33 %)、大莞草( 5.28 %)、密花苧麻( 4.99 %)、小花蔓澤蘭( 4.76 %)、多子漿果莧( 4.39 %)、楊波( 4.21 %)及菁芳草( 3.41 %)。從調查的結果顯示,植群演替呈現相當的生物多樣性。雖然目前只有少數 3 種小 型喬木,若為了加速植生演替的進行,或許可以應用人工栽植方法,引進適宜的樹種,惟需要邀集相關專家學者,再做詳細的評估及討論。此外,有關動物族群動態,因客觀因素限制尚未進行調查。但是在攔沙壩下方所形成的灘瀨中,以肉眼可以觀察到為數甚多的馬口魚洄游其中,詳細的種類、來源和數量有待進一步監測,但可以確定的事實是溪流生態系正穩定的恢復當中。

圖 3  加勁格網護岸剛完工( 2011.11 )及植生恢復狀況( 2015.10 )  圖 3  加勁格網護岸剛完工( 2011.11 )及植生恢復狀況( 2015.10 )

圖 3  加勁格網護岸剛完工( 2011.11 )及植生恢復狀況( 2015.10 )

圖 4  防砂壩之原始壩址( 2010.09 )及完工後功能發揮( 2015.10 )  圖 4  防砂壩之原始壩址( 2010.09 )及完工後功能發揮( 2015.10 )
圖 4  防砂壩之原始壩址( 2010.09 )及完工後功能發揮( 2015.10 )

圖 5  扇平溪一號橋沖毀情況( 2009.12 )及復建( 2011.02 )  圖 5  扇平溪一號橋沖毀情況( 2009.12 )及復建( 2011.02 )
圖 5  扇平溪一號橋沖毀情況( 2009.12 )及復建( 2011.02 )

圖 6  扇平溪一號橋上游復建完工狀況( 2011.02 )植生回復狀況( 2014.07 ) 圖6 扇平溪一號橋上游復建完工狀況(2011.02)植生回復狀況(2014.07)
圖 6  扇平溪一號橋上游復建完工狀況( 2011.02 )植生回復狀況( 2014.07 )

圖 7  扇平溪一號橋下游復建完工狀況( 2011.02 )植生回復狀況( 2014.07 )  圖 7  扇平溪一號橋下游復建完工狀況( 2011.02 )植生回復狀況( 2014.07 )
圖 7  扇平溪一號橋下游復建完工狀況( 2011.02 )植生回復狀況( 2014.07 )

結論

  1. 經現地勘查後,發現本次災害規模之大及影響之深遠,絕非短期可以復建成功。基於災區廣泛、政府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如何有效運用預算,分階段分等級完成復建,需要精確考量;在偏遠地區或無立即危險之處,只能依賴大自然復育。期待逐漸恢復以往青山綠水的面貌,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及威脅。
  2. 除確認「尊重及順應自然」、「永續發展(兼顧環境永續、經濟發展及社會公義)」、「強化非工程措施」及「流域整體規劃」等創新思維外,更體認到對氣候變遷影響應該全面檢討調整國土規劃政策,以邁向施政政策綱領 所揭櫫的 「營造安全、生態、多樣的環境」、「確保量足、質優、永續的自然資源」等願景,以打造安無虞的安和樂利臺灣。
  3. 經 2 年特別預算,以崩塌地處理工程、防砂工程、緊急處理與維護工程、集水區整體治理規劃、道路上下邊坡崩坍處理、排水系統改善、鋪面改善、設置安全設施、植生綠美化等工作重點,針對國有林崩塌地、高危險集水區及地質敏感處林道,加速辦理災害復建,並採用以安全為基礎,確實已達成以生態為導向之自然生態工程方法,有效穩定林地,降低災害發生,促進森林經營管理,達到國土保安與復育之治理目標。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05-19:5,956